來源:商業保理專委會
2019年,儘管發生了貿易戰、英國脫歐及頻發的地緣政治事件,但對於整個保理行業來說,2019年仍是增長的一年。然而,由於全球新冠肺炎流行,世界經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保理行業也因此受到了不利影響。對此,國際保理商聯合會(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al,簡稱FCI)對保理行業的未來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並相信保理行業一定可以順利渡過難關。
商業保理專委會將於近期翻譯《FCI Annual Review 2020》中的部分內容,並在「商業保理專委會」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敬請關注!
2019全球行業活躍度報告
■ ■■■■
簡介
傳承《FCI全球行業年報》(FCI Annual Reviews)優良傳統,《2019定量與定性研究報告(GIAR 2019年報)》如期而至。與往年相似之餘,2019年報重點研究了調查問卷的反饋結果及其對行業的影響,新增了數據種類,力求完整全面、信服有力地呈現保理行業情況。
GIAR年報最早可追溯到2009年,年報中的數據一部分來自於FCI成員,感謝他們配合完成FCI的調查問卷。年報匠心獨運,從兩個維度著手行業分析:一是從全球業務的量化與數值維度分析,二是對各種因素進行定性分析,從而對業內主要參與方的見地和判斷做出全面評估。
定量分析
應指出,2019年報分析採用的基礎素材未能涵蓋所有數據。有必要做一下免責聲明,因為報告基於當前取得的數據完成分析,分析結果應是現有條件下最接近真相的結論(約有75%的FCI成員反饋調查問卷)。
一如既往,調查的最大挑戰仍是因各國基礎設施和條件不同,導致收集、分析數據的能力大相逕庭:在整理、校對市場信息方面,一些國家渠道有限,另一些國家則能以精妙而集中的方式實現。因此,我們信賴來自這些得力市場的專家們做出的最佳估算,這也導致各市場提供信息的具體水平參差不齊。應收帳款行業面臨的一個現實挑戰,是幫助世界各地的人們理解信息分享的重要性。我們通過行業宣講讓大家相信信息的價值與力量,理解我們的核心訴求——以國家為主體整理校對各國國內市場信息,提供準確數據。
以下為GIAR 2019年報的主要內容:
產品分析:
根據成員反饋的數據,2019年報對比了主要產品的市場佔比。因採集的數據不盡相同,本年度報告可能與2018年報告不具可比性。由於各成員所在市場的產品分類不盡相同,分析結果不應看作特定國家的參考。
以往的研究顯示,無追索權保理和供應鏈金融業務大幅增加,對應的是有追索權保理和發票貼現業務減少。而在十年前,2010年全球的無追索權保理業務僅佔市場的28%,2019年46%,市場對無追索權保理業務的需求激增,原因有三:通過無追索權保理降低風險;大幅節省為滿足巴塞爾協議規定的資本金所需的成本;市場主體對資產負債表外處理的操作增多。
毋庸置疑,各國保理產品的市場比例不斷變化,折射各國的市場情況、法律法規和監管環境。圖示為「一般」地區的保理產品市場分布情況。同時,應特別指出,許多國家尚未收錄反向保理業務的記載,例如,在西班牙,反向保理業務實際約佔整個市場的一半。相似地,全球最大保理市場之一的英國,發票貼現業務約佔市場的90%。
2019年反向保理業務(也稱供應鏈金融、保兌融資、應付帳款融資)的比重似乎有所下降,由14%(2018年)降至10%。然而,FCI僅收集到全球反向保理市場的一小部分數據。2019年,新的FCI Reverse產品發布,標誌著FCI正式涉獵反向保理市場。我們會不斷優化產品,以此向FCI現有的和未來的成員提供服務!
行業動態
以下是與2018年的對比:
2019年,全球保理行業的GDP滲透率達到4.05%,略高於2018年的3.95%。歐洲地區保理行業發展成熟,GDP滲透率達到11%。撰寫年報引用了IMF彼時的GDP估值,與IMF最終發布的2019年全球GDP數據略有出入。
數據一覽:
l 據估算,行業的客戶總量已達到77萬家,債務人數量接近1860萬家。估值的不確定性相對較高,因為估算時結合了業務總量和階段性業務關係的數據,二者受市場結構和市場情況影響較大。
l 據估算,行業內經營活躍,向客戶及債務人提供服務的公司約有4260家。
l 據估算,行業的直接僱員人數約為10.2萬人,這與保理是勞動密集型的服務行業相關。即使技術與自動化行業保持上升趨勢,我們預測保理行業的直接僱員人數將維持大體不變,甚至保持當前的增速(2018年估算行業直接僱員7.6萬人)。
l 客戶平均業務量保持在380萬歐元(約3013萬人民幣)以內,據此,保理行業的客戶在數量上仍以保理資產較小的中小企業為主。數據顯示,FCI成員的客戶中,60%以上為中小企業。詳見下圖:
與去年一樣,行業內保理提供商的集中水平依舊很高。根據已收到的數據,業內排名前五的企業所佔市場份額總和高達82%(2018年82%,2017年82%,2016年84%)。銀行部門的應收帳款業務市場佔有率退至39%(45%、45%、46%),銀行下轄子公司的業務佔有率保持增勢,上升至35%(32%、25%、27%),而獨立保理商的市場佔有率略有增長,達到7%(6%、13%、11%)。銀行在業內依舊處於強勢主導地位,獨立保理商的市場份額依舊受傾軋。
定性分析
GIAR年報別具一格,持續地記錄和分析業內人士關於廣泛議題與趨勢的見地,及其對行業發展的潛在影響。定性分析部分的樣本數據包括來自52個國家及地區的FCI成員的反饋問卷。
首要應該思考的是保理行業的認知與接受的問題:反饋問卷顯示,總體上我們還大有可為。對保理的認知水平處於中級的人數比例,由72%(2018年)降至62%(2019年),降幅巨大;對保理的接受水平處於中級的人數比例,也由68%降至58%(雖然對保理的接受水平達到高級的人數比例,由10%增至23%)。
如下圖所示,問卷反饋者依舊充滿信心,看好行業將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在全球範圍內對實體經濟發揮更強大的支持作用。與之類似的是需求預期,預計需求將保持強勁發展,雖然,較2018年略有下降,很可能是源自去年的地緣政治因素影響。誠然,新冠肺炎之下2020年行業需求預期較弱,加上持續的貿易戰和其他妨礙貿易增長的因素影響,行業整體形勢十分嚴峻。
去年問卷反饋者的趨勢判斷再次表現出對行業業務量和盈利能力的信心下降,預示行業利潤將受到影響,盈利能力下降。數據顯示,問卷反饋者整體上為行業的前景感到擔憂,並意識到當前的國際環境下公司的運營或將面臨挑戰。
風險管理始終是保理商的關注重點。從問卷反饋者對其所在市場的客戶(債權人)和債務人的風險預期可見,2019年業內對客戶的風險預期稍有改善,而對債務人的預期基本不變。基於全球疫情以及持續的貿易緊張局面,我們預測,2020年客戶和債務人風險的預期將惡化。
近年來,FCI與亞洲發展銀行合作,擴展了調查問卷的內容。亞洲發展銀行每年組織貿易金融的研究,並在《貿易金融的缺口、增長和就業研究》的報告中,指出全球存在1.5萬億美元的貿易融資缺口,研究其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以及多數經濟體的市場就業前景等問題。兩家機構就監管、信貸、資金和科技對行業發展的影響等議題都顯出濃厚興趣,尤其是新冠肺炎之後的全球經濟情況!
我們也研究了報告第25頁第1段討論的保理行業的諸多影響因子。分析發現,反饋者的觀點有三大變化:其一,反洗錢/了解你的客戶(AML/KYC)等監管規定的影響力顯著下降,由37%(2018年)降至20%(2019年);其二,關於流動性不足的負面影響力,由27%(2018年)增至31%(2019年);其三,巴塞爾協議資本充足率要求的影響,由21%(2018年)增至31%(2019年),可見巴塞爾協議對保理行業影響巨大,銀行保理首當其衝。2008至2009年經濟危機期間,長期吹噓有限監管好處不言而喻的各國政府,不得不拿出數萬億美元阻止全球銀行系統崩潰。當下由新冠肺炎引發的危機,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較以往更糟。如今不同的是,這次危機來臨時各國政府都更有準備。得益於近十年巴塞爾協議提高的準備金要求,各國對銀行系統進行了無數的壓力測試,金融體系健康穩定,目前抵禦住了此次危機。據此,2018年起,反饋者關於阻礙保理行業發展的影響因素,看法發生轉變。
對於保理行業的缺口,業內觀點未變。業內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尤其是中美貿易戰問題的憂慮加深,行業對此倍加關注,卻不能確定具體將對行業產生何種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近幾年金融科技崛起,成績斐然。近年來,我們通過調查問卷收集反饋者對金融科技於行業影響的觀點。業內認為,金融科技將更好地改善KYC(了解你的客戶)操作,深信此觀點的反饋者比例顯著增加,由30%(2018年)上升至53%(2019年)。或許說明行業對金融科技更加接受了,而對利用金融科技評估客戶風險的態度則多年未變。另一方面,預計新冠肺炎將對不計其數的金融科技公司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倒閉。可歸因為疫情下的信用缺失、虛假交易增加、籌措資金難度加大。
結論
GIAR 2019年報再次呈現了全球保理行業的整體格局,年報的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較2018年變化顯著。2019年雖已遠去,但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衝擊,迫切要求我們把握機遇,梳理數據、深度分析。通過反饋數據,我們得出了全面可靠的行業分析。不容置疑,保理行業在不同市場表現各異,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相差甚遠。為此,需收集整理不同市場的保理行業真實數據,做出合理評估。在許多國家,基礎條件尚不成熟,反饋的數據有限,FCI嘗試以多種渠道估算各個市場的實際表現,填補數據。
從收集數據,研究、調整大量的數據集,彙編校對,到年報最終成型,過程不易。再次,我們想感謝各國的彙編者為整理反饋數據付出的辛勞。沒有你們就沒有這份報告!
FCI成員的業務統計數字
2019年,FCI調查問卷的反饋單位數量與2018年相近,約佔FCI全體成員的75%(2018年70%),反饋成員的業務量合計14,200億歐元(約112,594.64億元人民幣)。
總業務量下,國內保理佔79%(較2018年增長1%),其中有追索權保理17%,無追索權保理42%,發票貼現業務23%,反向保理業務12%,純託收業務6%。
與2018年類似,出口保理佔總業務量的15%,其中9%為雙保理業務。
進口保理佔2%,其中54%為雙保理業務。
出口發票直接貼現這一特殊的保理業務佔3%,反向保理業務佔1%。
根據實際收集的FCI成員反饋問卷和對2019年保理行業的估算,彙編以下圖表。
FCI成員的國內保理業務量,按各大洲劃分,歐洲地區最高,佔總量的67%。在歐洲地區,國內業務包含47%的無追索權保理、18%的有追索權保理、29%的發票貼現業務和5%的反向保理。
FCI成員的國際保理業務量,按各大洲劃分,歐洲地區穩居第一,佔總量的64%(2018年61%)。亞太地區比例繼續下滑,降至32%(2018年34%)。美洲地區3%,非洲和中東地區總和不足1%。
FCI成員的國際保理業務量,排名前十的國家和地區總和佔總量的79%。其中,義大利第一,14%;中國臺灣地區第二,13%;中國第三9%;尼德蘭、西班牙、德國並列,各8%;奧地利、新加坡、比利時並列,各5%;法國4%。
FCI成員的保理業務量,排名前十的國家和地區總和佔總量的79%。其中,中國第一,16%,義大利第二,15%,法國11%,西班牙10%,英國8%,德國、波蘭、中國臺灣地區、日本各4%,美國3%。
(註:本文編譯自FCI Annual Review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