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j比較喜歡用數據(旁證)來支持TA的簡明觀點,有一種「論述文」的感覺,但又不同於istj的論述文,Intj仍有著ni的飄感。他的文字通常沒有什麼情感體現,但並無重感,是一種很輕但無情感的抽象風。
Intp的話,喜歡一句話點明核心,其後的種種輔證,不過是對「核心」的一種絞勁腦汁的展露與表達,而非證明。就像是一個人種下了一棵樹,之後TA想告訴別人自己種下的是一棵樹,那TA該怎麼辦呢?
INTP先拍下了樹幹,然後用照相機圍著樹360°轉了個圓圈,之後TA發現仍需要搬來小樓梯,好從空中俯瞰這棵樹低頭時的模樣,TA越拍越發覺這棵樹在長大,抽出枝條,愈來愈美豔繁茂,TA還想再拍下去,可惜時間總是不夠的。於是只好忍痛結尾了。。不過一有空閒,就會歡快的跑回來,爬上那棵好像變成了雲中樹屋的存在,於枝條間,遊玩嬉戲。有時候,也會邀請別人來TA的樹屋玩,可惜大多數人覺得這並非那般有趣。
所以,INTP也會走下來,想著下一次,自己是否應少拍一些樹的照片?
Infp是四者中最柔的一個,因此TA的腦洞也會更柔軟些。整體的文章風格,有點像置身在一個寫意的花園——近處潺潺流水,遠處嶙峋假山,更多的是花朵,明媚的,哀傷的,隨風揚起的,墜入泥土的。整個花園的布局不甚規則,就好像花園的主人是一邊隨意漫步,一邊撒下了花種,有時候他也會將自己偽裝成一副理性的模樣,但總是堅持不了太久,於是遊人偶會驚訝的發現,花園裡有一角,花朵竟擺得出奇的規整有理,但也僅有這一處如此而已。有時,他亦會在神遊的時候,埋下伏筆(nao dong),比如小心的種一朵花,待到這花朵含苞怒放之時,有人好奇的去摘,想看看這到底是什麼花,卻發現自己滿手都是尖尖的花刺,每拔出一根,都有點疼。
不過,只要遊人不去摘,那就還是在這個恍若春風的花園裡,花香陣陣,繾綣似水。
Infj,成熟的話,文風會比較像凝練的詩。空靈,蜿蜒,有一種感性的邏輯。從任何一個章節,一個段落,一個句子,甚至一個字開始跳看,都不會覺得促然,也不會因此而失了文章的線索。
Infj喜歡靠直覺寫作,但未必會剖析自己的文章。有時候TA會糾結於真正的答案到底是什麼,但更多的時候,只是不停的接住那從天而落的靈感之泉,飛快的碼字。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