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可證停辦讓多個部門無所適從 夜間施工噪聲監管囧境何解?

2020-11-29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近日,新聞熱線接連接到市區大鵬組團、錦江家園、景麗大樓等小區居民投訴,反映附近建築工地夜間連續施工,噪音擾民。

  夜間施工噪聲引發了工程「趕工權」和市民「睡眠權」之間的矛盾,而要解決好這個矛盾則依賴於生態環境、住建、行政執法等部門對夜間施工噪聲汙染的有效防治和監管。

  但是,記者走訪調查發現,自去年生態環境部門取消「建築施工夜間作業許可」(以下簡稱「許可」)事項審批後,相關部門的監管陷入囧境,「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夜間施工許可」

  去年隨法規廢止而取消

  據了解,在許可審批未取消之前,建築工地正常施工時間為早上6點至晚上10點,在晚上10點之後仍要施工的,必須取得許可。

  之前,根據《浙江省環境汙染監督管理辦法》(2017年已被浙江省人民政府第359號令廢止)相關規定,我市建築施工單位若確有夜間施工需要,其申請流程是:先向屬地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住建局下屬單位)申請《建築特殊需要夜間連續施工證明》,之後憑此《證明》再向生態環境部門申請許可,取得許可後必須向附近居民進行公示。另由屬地的綜合行政執法部門根據許可進行監管。

  但是隨著《浙江省環境汙染監督管理辦法》的廢止,去年5月,省建設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對全省環保系統行政許可事項進行調整,取消了全省環保部門的「建築施工夜間作業許可」(杭州、寧波除外)。自此,我市生態環境部門不再進行許可審批。

  夜間施工

  噪聲監管出現難題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夜間施工許可審批取消後,因缺乏政府及相應部門關於此方面的明確政策,各方陷入困局。

  夜間被擾的多名市民反映,建築工地夜間施工很隨意,也沒有公示,向96310和12345投訴也沒多大用。

  施工單位則抱怨,特殊工藝必須夜間施工,想辦許可卻沒地方辦;以前有許可,噪音擾民糾紛由監管部門處理,現在得自己做好溝通處理工作,壓力太大。

  而相關部門對夜間施工噪聲管理的現狀則是:生態環境部門「沒有審批權,管不了」;作為技術把關部門的住建部門對於是否出具《證明》,則各地不一,有的給出有的不給出;作為監管部門的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則表示執法遭遇「連續施工真實性」的挑戰。

  生態環境部門

  失去「建築施工夜間作業許可」審批權

  市生態環境局審批處負責人介紹,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只規定了「因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必須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關主管部門的證明」,卻沒有明確規定由生態環境部門審批。之前《浙江省環境汙染監督管理辦法》規定了夜間施工由生態環境部門審批,現在廢止了,生態環境部門審批沒有了依據。所以,省生態環境廳下發的「關於確認全省環保系統行政許可事項調整情況的函」中未將「建築施工夜間作業許可」列入。

  而杭州、寧波生態環境部門之所以繼續進行「建築施工夜間作業許可」的審批,「因為這兩個城市早就制定了《杭州市環境噪聲管理條例》《寧波市環境汙染防治規定》,有了審批依據。而溫州尚未進行這方面的立法,我們也很無奈。」該負責人介紹,市住建部門了解過這方面的情況,但是他們也無能為力。

  對於現在噪聲防治的管理權責,他表示,雖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規定「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但是2017年,市政府下發《關於綜合行政執法首批劃轉行政處罰事項的通告》,將「在城市市區噪聲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在夜間進行產生環境噪聲汙染的建築施工作業的處罰」劃轉由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行使。

  住建部門

  「證明」只是對工藝把關

  無法證明能在夜間施工

  在許可審批取消之後,原本負責在技術方面把關是否確有連續施工需求的市區各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反應不一。其中,溫州市和鹿城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依舊出具連續施工證明;而龍灣區和甌海區則不再出具連續施工證明。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建築業處有關負責人介紹:「許可審批取消時,我們也和生態環境局對接過,但是沒有用,他們突然停掉,也沒有後續安排。目前,我局下屬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依然有出具連續施工證明。」但是審核更加嚴格,只有市級重點民生保障工程,且是地下室混凝土連續澆築施工才能取得證明,一次只能批一天夜間施工,二次申請需要間隔數日,不得連續日期進行夜間施工。「而市區範圍內,各區就開具證明確實存在不統一情況,因為一方面各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由各區住建局負責管理,另一方面全市也沒有統一的明文規定。」

  甌海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自去年底起就不再出具連續施工證明。該站有關負責人介紹,之前許可能夠審批時,他們開具連續施工證明只是在工藝技術上進行把關,審核施工單位是否有連續施工的必要。但是有連續施工工藝,不代表它必須是在夜間進行施工。它是否必須在夜間進行施工,還是需要生態環境部門來審定的。「所以我們出具證明是給生態環境部門審批許可用的,現在許可不批了,向區住建局領導匯報後,最終決定不再出具連續施工證明。」與此同時,該負責人也表示,不出具連續施工證明的另一個考慮因素是,現在建築施工的大部分工藝,即使是需要連續施工的「地下室混凝土澆築」也可以採取「分塊分區澆築」技術,這樣就沒必要在晚上10點後施工,正常的施工時間也能完成。

  執法部門

  「許可」取消,沒有「證明」,執法遇困

  作為夜間施工噪聲監管部門,行政執法部門在實際執法過程中也遭遇了麻煩。

  甌海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科室負責人介紹,目前,「建築施工夜間作業許可」取消了,區住建局不再開具連續施工證明,致使他們在實際管理中遇到困難。「施工方說混凝土澆築確實需要連續施工到夜裡,但少了專業部門給予的證明,我們執法隊員難以判斷其『確實需要連續施工到夜裡』是否出於工藝要求。萬一確屬工藝需要,而我們又貿然阻止其施工,就會出現房屋質量風險,這責任我們擔不起。」因此,他們在實際執法過程中,接到投訴時,會先和投訴人以及施工方溝通,要求施工方儘量在規定時間內施工,併合理安排夜間施工時間,把影響降到最低。「如果施工方沒有夜間施工作業證明且『屢教不改』、市民又連續投訴的話,那我們再根據法律規定,對噪音進行檢測。噪音超標的話,會責令施工方停止施工,並處以罰款。」

  龍灣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科室負責人說:「現在龍灣住建部門也沒有打這個證明,我們在執法過程中,也比較被動。」如果接到市民投訴,會先去現場查看,掌握工地動態,要求施工方整改。連續投訴多次的,會開展檢測,根據檢測結果,進行處罰,「有些被投訴得特別多的工地,我們也會和住建部門聯動,但不多。」

  「夜間施工許可」之前的申請流程:

  先向屬地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住建局下屬單位)申請《建築特殊需要夜間連續施工證明》→

  憑此《證明》再向生態環境部門申請許可→

  取得許可後必須向附近居民進行公示

  另由屬地的綜合行政執法部門根據許可進行監管。

  鹿城做法:兩部門聯手,今年已查處8起「夜間施工噪聲」案例

  不同於龍灣區和甌海區,鹿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科室負責人說,去年,鹿城行政執法部門根據法律規定,與鹿城住建部門聯繫,雙方建立了工作群。「我們要求施工單位提前一天去辦理夜間施工作業證明。每天,住建部門都會把取得證明的工地上傳到群裡,告知我們。辦理以後,我們要求施工方把證明公示周邊群眾。」目前,鹿城行政執法隊員晚上都會去巡查被投訴較多的工地,掌握施工動態。「如果違規施工,隊員們制止了,施工方能配合的話最好。如果沒有辦理證明,又無法停工的,我們會依法對施工方進行處罰或立案調查。」今年以來,鹿城執法部門已立案查處了8起「擅自夜間進行產生環境噪聲汙染的建築施工作業」案例。

  人大代表

  希望各部門一起協商共同制定監管方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因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必須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關主管部門的證明。前款規定的夜間作業,必須公告附近居民。」各部門對此表示,夜間施工需要證明這個事項是明確的,但是目前的問題是,這個事項到底該由哪個部門來承擔,這個「有關主管部門」應該是誰?在《許可證》取消後,夜間施工噪聲防治及監管該採取怎樣的管理模式?

  市人大代表李炎倫認為,現在夜間施工噪聲監管存在不完善,想做好這方面的監管工作,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立法。但是立法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在立法之前,對於遇到的難題,相關部門還是需要坐下來一起協商,制定一套切實可行、兼顧各方的監管方案。

  市人大代表、鹿城區大南街道辦事處城市建設中心主任王楚楚認為,夜間施工許可不批之後,針對夜間施工噪聲監管「遇困」,各部門應關注被夜間噪音困擾的市民的切身感受,敢於擔當。各部門最好坐在一塊協商,拎清自身職責,理清相關法條,協調相關事項,加強聯動。

  對此,《代表在線》將繼續關注。

  來源:溫州都市報

  記者:張新彤 夏忠信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你關注的夜間施工噪聲有結果了 甌海龍灣恢復出具證明
    前期報導:  「夜間連續施工」惹惱四鄰,這道難題該怎麼解?  許可證停辦讓多個部門無所適從夜間施工噪聲監管囧境何解?  夜間施工噪聲監管現囧境多部門承諾將儘快出臺配套法規  夜間施工噪聲監管困局何解?姚高員針對此事作批示  夜間施工噪聲監管困局何解六部門共商噪聲監管配套制度  溫州網訊 甌海區、龍灣區住建部門近日透露,此前兩地曾一度停開的「連續施工證明」已重新出具。但是,記者發現目前市區各地出具該證明的標準或尺度不一,亟待統一和規範。
  • 夜間施工噪聲監管現囧境 多部門承諾將儘快出臺配套法規
    溫州網4月12日訊(記者 潘湧燚)前不久,《代表在線》連續報導了「夜間施工噪聲監管囧境何解自去年生態環境部門取消「建築施工夜間作業許可」事項審批後,夜間施工噪聲防治及監管,到底該採取怎樣的管理模式?
  • 「夜間施工噪聲擾民」 溫州防治管理方案正式出爐
    困擾市民、建築單位、監管部門一年之久的「夜間施工噪聲監管遇囧」現象,終於有了解決之道!  今年3月19日、26日,4月1日、12日、22日,6月17日,《代表在線》欄目連環曝光「夜間施工噪聲監管遇囧」:  2018年5月,因《浙江省環境汙染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被廢止,生態環境部門取消了「建築施工夜間作業許可」(以下簡稱「許可」)事項審批,相關部門的監管陷入囧境:生態環境部門「沒有審批權,管不了」;作為技術把關方的各地住建部門對於是否出具「證明
  • 溫州「夜間施工噪聲擾民」防治管理方案正式出爐
    困擾市民、建築單位、監管部門一年之久的「夜間施工噪聲監管遇囧」現象,終於有了解決之道!記者從溫州市司法局、生態環境局、住建局獲悉,經近期市政府「研究建築工程夜間施工作業噪聲擾民防治問題」專題會議明確,全市「夜間施工噪聲擾民」防治管理方案正式出爐,同時啟動制定《溫州市夜間建築施工噪聲汙染防治管理辦法》,預計今年年底出臺。
  • 建築工地如何申請夜間施工?市住建局:須符合兩種情形
    該局已制定完成的《生產工藝要求必須連續施工作業而需進行夜間施工的情形》明確,「為地下室底板一次性澆築混凝土方量達到500立方米以上的;其它特殊的生產工藝要求,由市住建局組織專家論證確認的」這兩種情形,建築施工單位才可以向屬地住建部門申請「連續施工證明」進行夜間施工。
  • 未辦夜間施工許可證,將罰1.9萬
    潯陽區城市管理局調查發現,施工單位未辦理環保部門頒發的夜間施工許可證,城管部門已立案調查,將對施工方處以1.9萬元罰款。  業主  樓盤施工至深夜飽受噪聲困擾  瀚林國際花園小區二期項目位於潯陽區桃園路以南、人民路以東。
  • 施工許可證不是「擾民擋箭牌」
    現象二無夜間施工許可證需聯繫施工方罰款近日,西青區新都莊園靜溪園居民反映,小區外豐產河北路有施工隊夜間施工,噪聲擾民,影響居民正常休息,且施工現場沒有降塵措施。但是截至發稿時,記者了解到,對於豐產河北路夜間施工擾民的違法情況並未罰款。該負責人解釋說,執法部門尚未聯繫上施工方,處罰還要等聯繫上再說。現場調查滯後 違法成本過低夜間施工如何監管採訪中,不少市民表示,炎熱的夏季夜間施工不堪其擾。但是在向相關執法部門反映時,往往現場調查滯後。
  • 晚10時到晨6時禁止建築施工 違規夜間施工最高可罰10萬
    溫州網訊 記者昨從相關部門獲悉,《溫州市建築施工噪聲汙染防治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出爐,現正徵求意見。此前,市委副書記、市長姚高員曾作出批示,要求市司法局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建築夜間施工噪聲汙染防治辦法,解決噪聲擾民問題。
  • 成都:夜間施工不是你想幹就能幹!管理新規出臺
    【進一步規範夜間施工審批】建設工程項目嚴禁在22時至次日6時進行產生環境噪聲汙染的施工作業,因工藝要求或者特殊需要確需進行夜間施工的必須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夜間施工許可證》的有效期限不超過3天,確需連續施工超過3天的可續辦一次。
  • 夜間施工審批,先看揚塵管控
    本報訊(記者 江瑜) 為落實「大氣管控40條」,江北新區環保水務局對轄區在建工地加強夜間審批,揚塵管控不到位的工地,一律限批夜間施工許可。     新區環保水務局介紹,該局以夜間施工審批為抓手,嚴格落實工地現場揚塵管控,要求申請夜間施工審批的工地必須將工地視頻監控接入局監控平臺。
  • 濟南協盈置業未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遭主管部門處罰
    據濟南市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用信息公示專欄信息,行政處罰決定書文號「濟槐綜執處字(2020)第030020號」顯示,濟南協盈置業有限公司於2020年01月15日00時05分在槐蔭區經十路舜和國際酒店西側財富壹號工地,未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超出規定的作業時限進行夜間施工作業的行為,違反了《山東省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條例》第二十三條,第四十二條之規定
  • 夜間施工擾民要怎麼賠?北京將推出新規,強化施工噪聲汙染處罰!
    加強夜間施工批准事中事後監管 取得夜間施工批准文件的工程項目,若發現以下問題,應責令工程項目立即停止夜間施工: 強化施工噪聲汙染行為的處罰 (1)市區城管執法部門在依據《北京市環境噪聲汙染防治辦法》《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辦法》實施行政處罰時,應嚴格執行《關於明確查處環境噪聲汙染違法行為法律適用問題意見的通知
  • 上流和園夜間施工擾民 相關部門曾處罰
    信網9月16日訊 「上流和園工地夜間施工擾民問題已經持續半年了,什麼時候是個頭。」近日,市民李先生反映稱,位於李滄區的上流和園自3月份復工以來,常常出現夜間施工的情況,對附近小區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困擾。對此,項目總包商青島建工建安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王先生表示,每一次夜間施工都有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世園街道辦事處城管中隊的工作人員告訴信網,該項目夜間施工情況屬實,近期確有辦理審批手續,但之前曾因為未辦夜間施工許可受到李滄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行政處罰。上流和園項目工地位於青島市李滄區,金水路以北,賓川路以東。
  • 深圳三部門發通知:全市在建工程禁止夜間施工作業
    確因生產工藝要求並無法通過優化施工計劃避免夜間施工的,施工單位應提前向環保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核批准後方可進行施工,並應提前二十四小時在受影響區域的顯著位置向周圍單位和居民進行公示。各在建工程應在工地大門處公布施工單位名稱、施工時間、施工範圍和內容、噪聲汙染防治方案、施工現場負責人及其聯繫方式,保障投訴渠道暢通。
  • 深晚獨家|工地夜間施工噪聲擾民咋處理?未按要求超時施工 最高每次...
    隨著企業復工復產,不少建築施工單位陸續開工。近日,家住羅湖區嘉福苑小區的市民陳先生反映稱,該小區附近的工地經常夜間施工,刺耳的噪聲讓居民難以入睡。深晚記者調查獲悉,噪音主要來源於工地卸貨和打樁作業發出的聲響。目前,施工方承諾將做好降噪措施。
  • 工地夜間施工噪聲擾民咋處理?未按要求超時施工 最高每次罰款5萬元!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工地夜間施工噪聲擾民咋處理?未按要求超時施工 最高每次罰款5萬元!考慮上述工地因受疫情影響中途暫停施工,目前,執法人員已對施工單位進行約談告誡,並要求其嚴格按照法定時間施工(法定施工時間為7時至12時;14時至23時),不得提前或超時施工。此外,執法人員已要求施工方按照環保相關要求,做好降噪措施,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並加強與周邊居民溝通協調。下一步,市生態環境局羅湖區管理局將持續加強對建築工地的監管,一經發現未經審批超時施工違法行為,將從嚴處理。
  • 北京擬發新規:夜間施工噪聲補償標準需與居民商定
    根據《徵求意見稿》的規定,取得夜間施工批准文件的建設單位應落實申請夜間施工批准文件時提供的控制夜間施工噪聲汙染承諾,並督促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落實夜間施工噪聲汙染防治責任。而取得夜間施工批准文件的施工單位應按照批准的施工作業項目,在批准期限內進行夜間施工。同時,按規定向附近居民進行公告。
  • 夜間施工擾民 中建五局曾遭處罰
    近日,市民殷先生反映稱,在李滄區沔陽路北側,正在建設中的一住宅項目夜間施工,有時傳出的噪音影響了周圍居民的日常休息。信網(0532-80889431)從施工方中建五局處獲悉,工地每次夜間施工都有環保部門的審批,偶爾有一些突發狀況,導致白天沒有做完工程,也會在晚上趕工。
  • 兩公司在彭州夜間施工噪音擾民被罰款2萬餘元!
    經立案調查,當事人在未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的情況下從事夜間施工活動,噪音擾民一事事實清楚,證據確鑿。 違反條款該公司在未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的情況下從事夜間施工活動,噪音擾民的行為違反了《成都市建設施工現場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第一款"未經批准,禁止在夜間從事產生環境噪聲汙染的建設施工活動。"之規定。
  • 深出臺加強夜間施工管理十條措施 全市建設工程禁止夜間施工作業
    &nbsp&nbsp&nbsp&nbsp三部門要求嚴格控停夜間施工作業。全市所有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交通工程,水務工程等工程建設,原則上禁止夜間(23:00—次日07:00)施工作業。各在建工程,除盾構、應急搶險施工外,夜間應停止一切施工作業,包括土方開挖外運、材料裝卸、建築垃圾清運等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