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擬發新規:夜間施工噪聲補償標準需與居民商定

2020-11-29 央廣網

本報訊(記者 李天際)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北京市住建委獲悉,為落實施工噪聲汙染防治責任,減少夜間施工擾民行為,《關於加強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噪聲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正面向社會徵求意見。根據《徵求意見稿》,建設單位應對夜間施工噪聲影響範圍內的實際居住人進行補償。

《徵求意見稿》對夜間施工進行了規定。夜間22時至次日6時期間的施工作業行為均屬於夜間施工,包括破碎、拆除、土方、打樁、澆築混凝土、切割、鋼筋加工等作業。

根據《徵求意見稿》的規定,取得夜間施工批准文件的建設單位應落實申請夜間施工批准文件時提供的控制夜間施工噪聲汙染承諾,並督促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落實夜間施工噪聲汙染防治責任。而取得夜間施工批准文件的施工單位應按照批准的施工作業項目,在批准期限內進行夜間施工。同時,按規定向附近居民進行公告。

《徵求意見稿》還規定,在醫療區、文教科研區和以機關或者居民住宅為主的噪聲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因國家或本市重點工程、生產工藝要求須連續作業、或者其他特殊需要,確需在夜間進行產生噪聲的施工作業的,建設單位應於夜間施工至少5日前,到工程項目所在地區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方可進行夜間施工。

不過,申請夜間施工期限在中考、高考期間(6月1日至6月26日)或市政府規定的其他特殊時段的,區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不予受理夜間施工批准文件申請。

關於夜間施工的補償,《徵求意見稿》明確,擬申請夜間施工批准文件的,建設單位應委託檢驗檢測機構測定並出具夜間施工噪聲影響範圍檢測報告。建設單位應根據檢測報告測定結果和現場調查核實結果,確認夜間施工噪聲影響範圍內須補償居民範圍,對實際居住人進行補償,籤訂補償協議。

補償標準由建設單位與夜間施工噪聲影響範圍內的居民協商確定,也可由建設單位會同物業公司、業委會或屬地居家委會、村委會等相關單位,與夜間施工噪聲影響範圍內的居民協商確定。

如果建設單位未落實夜間施工噪聲影響範圍內居民補償協議,未按時足額向夜間施工噪聲影響範圍內居民發放補償費用,區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責令工程項目立即停止夜間施工,收回《建設工程夜間施工批准文件》,並將收回情況告知本區生態環境部門、城管執法部門以及工程項目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

相關焦點

  • 夜間施工擾民補償,需充分保障居民話語權|新京報社論
    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文 | 社論受夜間施工噪聲影響的居民迎來好消息。近日,北京市住建委會同市生態環境局、市城管綜合行政執法局聯合起草《關於加強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噪聲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夜間施工擾民要怎麼賠?北京將推出新規,強化施工噪聲汙染處罰!
    對建設單位的要求 《通知》提出:建設單位應根據檢測報告測定結果和現場調查核實結果,確認夜間施工噪聲影響範圍內須補償居民範圍 關於補償標準:補償標準由建設單位與夜間施工噪聲影響範圍內的居民協商確定,也可由建設單位會同相關單位(物業公司、業委會或屬地居家委會、村委會、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等)與夜間施工噪聲影響範圍內的居民協商確定。建設單位向夜間施工噪聲影響範圍內居民發放補償費用的,應留有發放記錄。
  • 北京夜間施工噪聲擾民賠償將有標準!按影響等級每戶70元至277元
    但是目前,國家、北京市的相關法律法規,如《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辦法》《北京市環境噪聲汙染防治辦法》等文件均未對夜間施工批准文件事項設置作出具體要求,夜間施工事中事後監管和夜間施工噪音補償標準等相關問題亟待解決。
  • 成都:夜間施工不是你想幹就能幹!管理新規出臺
    【進一步規範夜間施工審批】建設工程項目嚴禁在22時至次日6時進行產生環境噪聲汙染的施工作業,因工藝要求或者特殊需要確需進行夜間施工的必須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夜間施工許可證》的有效期限不超過3天,確需連續施工超過3天的可續辦一次。
  • 夜間在市區施工擾民 最高擬罰5萬元
    《遼寧省環境保護條例(修訂草案)》昨二次審議  夜間在市區施工擾民 最高擬罰5萬元  垃圾廠和汙水廠選址 遠離居民住宅區  夜間在市區噪聲敏感建築物集中區產生噪聲汙染,從事妨礙居民休息的建築施工作業的,擬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 北京出臺規定:工地夜間施工噪音不超過55分貝
    本市(北京)工地應避免夜間施工。如果因施工工藝確需夜間施工的,需獲管理部門審批,並要保證將噪音控制在55分貝內……今天上午,市建委和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發布了《綠色施工管理規程》。據了解,目前,這個《規程》開始在北京住總六公司承建的馬家堡地鐵車輛段試行,2009年3月1日以後,全市所有工程必須按照該《規程》加以執行。
  • 夜間施工噪聲監管現囧境 多部門承諾將儘快出臺配套法規
    自去年生態環境部門取消「建築施工夜間作業許可」事項審批後,夜間施工噪聲防治及監管,到底該採取怎樣的管理模式?  在市司法局政府法律事務處副處長林志數看來,夜間施工問題,現有的法律依據是非常明確。「但是在法律規定中,一些配套的文件沒有及時制定。像法規裡面提到的,因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必須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關主管部門的證明。什麼是特殊需要,這帶來了很多困擾。此外,在標準明確後,按照法律規定,施工單位必須進行公告,施工單位這一點做得到不到位,也是引起矛盾的一大原因。
  • 「夜間施工噪聲擾民」 溫州防治管理方案正式出爐
    記者從市司法局、生態環境局、住建局獲悉,經近期市政府「研究建築工程夜間施工作業噪聲擾民防治問題」專題會議明確,全市「夜間施工噪聲擾民」防治管理方案正式出爐,同時啟動制定《溫州市夜間建築施工噪聲汙染防治管理辦法》,預計今年年底出臺。
  • 溫州「夜間施工噪聲擾民」防治管理方案正式出爐
    困擾市民、建築單位、監管部門一年之久的「夜間施工噪聲監管遇囧」現象,終於有了解決之道!記者從溫州市司法局、生態環境局、住建局獲悉,經近期市政府「研究建築工程夜間施工作業噪聲擾民防治問題」專題會議明確,全市「夜間施工噪聲擾民」防治管理方案正式出爐,同時啟動制定《溫州市夜間建築施工噪聲汙染防治管理辦法》,預計今年年底出臺。
  • 噪聲通宵70分貝
    前天晚上9點半到次日凌晨2點半,記者實地觀察了四處讀者反映強烈的夜間噪聲汙染源,直接進入居民家中測得噪聲值從61分貝到95分貝,有些居民家甚至通宵在70分貝以上,大大高過國家規定的夜間45分貝的標準。  晚9:45潘家園空調噪聲61分貝  讀者何先生向本報反映,他家窗戶正對的辦公樓其空調24小時運行,噪聲吵得全家無法入睡。
  • 噪聲汙染擾民管理:施工噪聲防治最高處罰10萬元
    環保局:監管工業、建築施工噪聲 投訴受理電話:12369  按照《西安市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條例》規定,工業生產過程及建築施工過程中向周圍環境排放噪聲的,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建築施工單位因生產工藝要求或者特殊需要連續作業夜間施工的,應在施工作業前向工程所在地環保部門提出申請,對確需連續作業的,在3個工作日內出具夜間作業證明。施工單位取得夜間作業證明後,應當提前24小時在受影響區域的顯著位置公布,並按照夜間作業證明的要求進行施工。施工單位未實施施工噪聲防治方案的,責令改正,處2-10萬元罰款。
  • 你關注的夜間施工噪聲有結果了 甌海龍灣恢復出具證明
    夜間施工噪聲監管現囧境多部門承諾將儘快出臺配套法規  夜間施工噪聲監管困局何解?姚高員針對此事作批示  夜間施工噪聲監管困局何解六部門共商噪聲監管配套制度  溫州網訊 甌海區、龍灣區住建部門近日透露,此前兩地曾一度停開的「連續施工證明」已重新出具。但是,記者發現目前市區各地出具該證明的標準或尺度不一,亟待統一和規範。
  • 深圳三部門發通知:全市在建工程禁止夜間施工作業
    確因生產工藝要求並無法通過優化施工計劃避免夜間施工的,施工單位應提前向環保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核批准後方可進行施工,並應提前二十四小時在受影響區域的顯著位置向周圍單位和居民進行公示。各在建工程應在工地大門處公布施工單位名稱、施工時間、施工範圍和內容、噪聲汙染防治方案、施工現場負責人及其聯繫方式,保障投訴渠道暢通。
  • 合生時代城頻繁夜間施工擾民 被行政處罰
    合創工程上述行為違反了《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辦法》第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該規定如下:在城市噪聲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除搶修和搶險作業外,禁止夜間進行環境噪聲汙染的建築施工作業。
  • 許可證停辦讓多個部門無所適從 夜間施工噪聲監管囧境何解?
    夜間施工噪聲引發了工程「趕工權」和市民「睡眠權」之間的矛盾,而要解決好這個矛盾則依賴於生態環境、住建、行政執法等部門對夜間施工噪聲汙染的有效防治和監管。  但是,記者走訪調查發現,自去年生態環境部門取消「建築施工夜間作業許可」(以下簡稱「許可」)事項審批後,相關部門的監管陷入囧境,「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 工地夜間施工噪聲擾民咋處理?未按要求超時施工 最高每次罰款5萬元!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工地夜間施工噪聲擾民咋處理?未按要求超時施工 最高每次罰款5萬元!&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12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吳潔 見習記者 方舟)隨著企業復工復產,不少建築施工單位陸續開工。近日,家住羅湖區嘉福苑小區的市民陳先生反映稱,該小區附近的工地經常夜間施工,刺耳的噪聲讓居民難以入睡。
  • 深晚獨家|工地夜間施工噪聲擾民咋處理?未按要求超時施工 最高每次...
    隨著企業復工復產,不少建築施工單位陸續開工。近日,家住羅湖區嘉福苑小區的市民陳先生反映稱,該小區附近的工地經常夜間施工,刺耳的噪聲讓居民難以入睡。深晚記者調查獲悉,噪音主要來源於工地卸貨和打樁作業發出的聲響。目前,施工方承諾將做好降噪措施。
  • 深出臺加強夜間施工管理十條措施 全市建設工程禁止夜間施工作業
    &nbsp&nbsp&nbsp&nbsp嚴格控制夜間施工。確因生產工藝要求並無法通過優化施工計劃避免夜間施工的,施工單位應提前向環保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核批准後方可進行施工,並應提前二十四小時在受影響區域的顯著位置向周圍單位和居民進行公示。
  • 深圳市建設工程禁止夜間施工作業
    各在建工程參建單位在實施大體積混凝土澆築等有連續施工需要的工藝工序前,應嚴格論證併科學制定施工計劃,組織做好材料、機具及人員準備,通過合理安排施工組織計劃避免夜間施工作業。   嚴格控制夜間施工。確因生產工藝要求並無法通過優化施工計劃避免夜間施工的,施工單位應提前向環保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核批准後方可進行施工,並應提前24小時在受影響區域的顯著位置向周圍單位和居民進行公示。
  • 夜間施工不擾民措施方案_2020年夜間施工不擾民措施方案資料下載...
    當天22時18分,記者隨執法檢查組來到位於中山區一德街的地塊改造項目,發現這裡仍然燈火通明,3臺混凝土攪拌車和1輛地泵車在工地外運轉,噪聲很大,而建築單位大連博源建設集團項目安全負責人並不能提供夜間施工審批手續,執法人員當即叫停施工,並對這家工地夜間施工情況進行調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