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反被跟蹤、難度危險雙升級...315調查記者經歷了什麼?

2020-12-05 央視財經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這位是315的老記者了,我們叫他賀楸。在做調查的十年中,他充分感受到了打假環境的變化,感受到了調查對象的變化,但是不變的是他們內心對媒體責任的堅守。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故事。

315晚會調查記者 賀楸:這兩年確實感觸非常大,就是每一年每一年都在變化。也就是說十年前你去做這種調查,你拿一張名片,你走遍各個企業,基本上各個環節都會打通很容易,那麼到現在這個階段,就是說第一可能這種做違法的企業少了,這是一種可能。另外一個我感觸非常深的是,因為現在確實食品安全,環保,這幾個方面政府抓得特別緊,查的特別嚴,所以很多企業呢就變得特別謹慎。偷偷幹,他幹了壞事不會跟任何無關人講,包括自己的員工都不會去講,所以我們要獲取這個證據難度就變得越來越大。

賀楸說,隨著調查的難度加大,要面對的情況也就越來越複雜。尤其是一些科技含量高的案例,想要把違法的證據做實,並不容易。

315晚會調查記者 賀楸:我們現在晚會的選題都要選非常有代表性的選題,現在像這種造假領域科技含量越來越高了。你有的時候拍到了,不一定證實這是什麼東西。另外一個就是現在尤其是食品安全和環保這一塊,查的特別緊,今年我走這些地方,都是中國霧霾最嚴重的地方,這個地方環保查的特別嚴,環保查的嚴結果是什麼,很多行業,很多這種窩點它要麼不生產,要麼偷偷生產。就這種手段也越來越隱蔽了。

調查的難度在升級,而危險也在升級。賀楸告訴我們,前不久,在一次案例的調查過程當中的經歷,讓他終身難忘。

315晚會調查記者 賀楸:我就開著開著 停旁邊了,他悄悄也停了,我再走他也走,我拐彎他也拐彎,我走到那掉頭,他也掉頭。然後等我再回到車上再走的時候。旁邊有一輛車也跟著走了。因為這些人是造假,他可能有的時候可能就不計成本, 他不計後果了,當時在繞那個車轉了一圈的時候,他要真下來揍我一頓,我就真沒辦法,因為當時是我一個人。那個時候是有點後怕。

對於賀楸來說,這樣的經歷並非少數。多年來,憑藉著經驗和幸運,他雖然一次次化險為夷,卻又繼續身陷險境。支撐他走下來的,還是源自內心的一種情節。

315晚會調查記者 賀楸:媒體,有媒體的責任,那其他的企業有企業的責任,監管部門有監管部門的責任。那我們今年主題也是誠信,責任,只要每個環節的都把自己該擔的責任擔起來, 肯定我們的環境會變好。這是「315」晚會這麼多年來,對社會一個貢獻。

(本文編輯:陳雨芫)

相關焦點

  • 2017年「雙11」網絡購物商品價格跟蹤調查體驗報告
    然而,在2015、2016年開展的「雙11」網購商品價格及服務體驗式調查中,中國消費者協會發現,部分平臺和商家存在虛假宣傳、網絡欺詐、個人信息洩露、物流緩慢、假冒偽劣、拒不退貨等諸多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情況,為了營造安全放心的網購價格環境,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中國消費者協會於2017年10-11月再次組織開展「雙11」網購商品價格跟蹤調查體驗活動,主要結果如下:
  • 記者臥底調查"藍鯨死亡遊戲" 法網下仍頂風作案
    記者發現,有疑似境外人員也在此微信群裡,一名自稱在荷蘭的成員表示,「如果需要的話我從國外給你們寄過來,還有致幻劑」。 隨著微信群中加入的人越來越多,一些「反藍鯨」人士開始出現,勸大家珍愛生命,遠離「藍鯨死亡遊戲」。一些群成員甚至與「反藍鯨」人士出現言語衝突。
  • 地質雲「在線調查」系統升級到2020版
    地質雲「在線調查」系統升級到2020版 2020-04-30 1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基輔在MH17空難中扮演什麼角色?荷蘭為調查與烏談判
    原標題:基輔在MH17空難中扮演什麼角色?荷蘭為調查與烏談判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荷蘭外交大臣布洛克表示,荷蘭已開始為調查基輔在馬航MH17空難中的角色,與烏克蘭展開談判。 據報導,早前,荷蘭議會一致支持調查烏克蘭在馬航MH17空難中扮演的角色。
  • 記者調查螢火蟲販賣之路:運輸中死亡率高達75.8%
    同時,被稱為「中國螢火蟲研究和保護第一人」的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副教授付新華,在接受錢報記者採訪時坦言:「我國螢火蟲種群總體數量下降很快,個別種類瀕臨滅絕,已處於非常危險的境況。」  隨後兩周裡,順豐等快遞都陸續關閉了螢火蟲活體運輸業務,螢火蟲的保護,在今年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 瀕死體驗是什麼?科學家調查了1034個經歷過的人,得出了4種情況
    科學家想要解讀瀕死體驗,為此調查了1034個有過瀕死經歷的人,他們經歷了4種情況。死亡勉強能算是絕對公平的事情,每個人都要經歷,而且不能避免。古時候的人還想著尋找仙丹,吃了一顆就能長生不老,現代人都知道,這不過是痴心妄想。我們只能做些保養身體的事情,讓自己壽命變長,延緩死亡時間。與此同時,人類還沒有停止對死亡的探索,死亡究竟是什麼感覺,痛苦還是解脫?死亡也有過程,過程中的人經歷了什麼?死亡後的人,會有靈魂嗎?
  • 瀕死體驗是什麼?科學家調查了1034個經歷過的人,得出了4種情況
    瀕死體驗有一定社會閱歷的人都知道,公平只能是相對的,絕對的公平只存在理想中。死亡勉強能算是絕對公平的事情,每個人都要經歷,而且不能避免。古時候的人還想著尋找仙丹,吃了一顆就能長生不老,現代人都知道,這不過是痴心妄想。我們只能做些保養身體的事情,讓自己壽命變長,延緩死亡時間。與此同時,人類還沒有停止對死亡的探索,死亡究竟是什麼感覺,痛苦還是解脫?死亡也有過程,過程中的人經歷了什麼?死亡後的人,會有靈魂嗎?
  • 被責令停產後擅自生產,記者調查多方阻攔,湖北老河口這家公司有什麼來頭?
    近日,記者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湖北老河口市海納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納川公司)違法排汙。收到舉報後,記者立即趕往現場調查。白天停工夜間生產 記者調查遭遇跟蹤據企查查與企業官網顯示,老河口海納川科技有限公司加氫中間體項目目前建有制氫、對氨基苯乙醚、3,4-二氨基甲苯三條生產線,2019年12月自主驗收後在老河口市生態環境分局備案。企業位於老河口市科技產業園內,距離漢江僅數百米的距離。
  • 溫州發現兩種奇特瀕危植物 考察隊野外調查驚險危險當常態
    7月31日,記者採訪了考察隊負責人張芬耀,請他講述驚險的野外調查過程。1年時間走遍2萬多畝保護區專業必備砍柴刀張芬耀告訴記者,來莒溪調查過的隊員有三十多名,都是經過挑選的,基本都有野外生存能力,而且要求平衡力一定要好。「我們要走的是山路,經常過溪流,如果平衡力不好,很容易拖後腿。」張芬耀說,隊伍基本由他帶隊,除了考察人員之外,還有有著二三十年野外求生經歷的師傅,莒溪保護區的工作人員為嚮導,每次外出保持十幾人的隊形。
  • 記者調查:上下樓梯看手機的人超過一半!他們都在看些什麼?
    昨天記者在地鐵近江站A和C1兩個口各待了30分鐘,做了個小型街頭調查採訪。A口只有上行電梯,出站乘扶梯,進站要走樓梯。我數了下,30分鐘裡,下樓梯的乘客51個,男27人,女24人,其中18個男士和15個女士一邊看手機一邊下樓梯,大部分是年輕人,看上去20到30歲之間。不看手機的大都看上去年紀偏大,40歲以上居多。
  • 記者調查|健康講座為餌,誘導中老年人消費為真
    記者調查:量子排毒真這麼神,泡腳能治百病?10月27日,記者來到市民反映的蒙陰縣新華小區附近進行調查。在棉紡廠家屬院附近一沿街平房的按摩店內,店老闆表示「想買的話,可以下午帶過來先免費體驗」,並滔滔不絕介紹起了產品功效,稱效果很好,能治療很多種病,老年人買的比較多。「一臺儀器3000元,雖然價格上不能優惠,但只要推薦其他人購買可以返現。」
  • 雲南省非遺田園調查培訓隆陽開班 國家級專家授課16地州專幹實訓調查
    來自國家圖書館、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舞蹈學院等單位和院校的專家學者對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技藝等類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田野調查、項目調查報告和申報文本的撰寫、項目申報片的拍攝及檔案規範展開了培訓。
  • 馬航MH370航班失蹤調查
    MH370第二塊碎片疑被發現 與首塊處於鄰近海域 綜合媒體報導 2016年03月02日 22:54   美國NBC電視臺報導稱,一塊疑似屬於馬航MH370客機的碎片近日在非洲東海岸莫三比克海峽北部的一座島上被發現,並正在被運走調查。
  • 記者調查:高溫天氣下 地燈存安全隱患
    那麼這高溫下,地燈是否存在安全隱患,來看記者的調查。從圖片中可以看到,因為被地燈燙傷,黃女士的兒子手上出現了棗子大小的水泡,有人用測溫儀對事發地的地燈進行測溫,地燈亮起時溫度高達116攝氏度。近日,記者走訪了我市幾個大型廣場發現,地燈十分常見。在廣場的大樹下有不少地燈,記者測量發現,溫度在47攝氏度左右。而在神農城廣場也埋設有地燈,廣場中央的地燈溫度在65攝氏度左右。
  • 南非調查媒體 Oxpeckers:用地理數據給環境調查賦能
    在南非,記者因調查政府財政或貪汙而受到騷擾的情況並不少見。與此同時,該國的一些大型媒體老闆與工商大企業都有聯繫,而礦業一直是一個特別敏感的話題,因為它佔該國開採業很大一部分(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8%)。因此在幾十年前,礦業新聞經常是被金融記者報導的,他們與礦業公司密切合作,報導股票投資組合等相關投資新聞。
  • 新的調查發現75%以上的空間碎片的狀況未被探明
    新近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認為人類對高地球軌道上的衛星威脅性碎片的跟蹤不夠密切。在地球同步軌道上運行的探測器--地球表面上方大約36000公裡(22370英裡)的空間區域--負責提供一系列重要的導航、通信和氣象服務,可能會受到太小或太暗而不易追蹤的碎片的威脅。人類技術進步的不懈努力,似乎不可避免地要為我們沿途徵服的自然環境付出沉重的代價。
  • 記者調查:江蘇沿海化工園區汙染嚴重 海水像醬油
    記者調查:江蘇沿海化工園區汙染嚴重 海水像醬油 新聞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8年04月19日 14:24 A-A+   村民告訴記者,除了工業廢水,他們還遭受著化工廢料的侵害。2017年12月18日,村民在灌河下遊擋潮閘下發現了大量被偷排的化工廢料。村民介紹說在這河道邊,誰也說不清到底埋了多少根暗管,村民只能發現一根,舉報一根,清除一根,有的暗管埋得很深直通河底,想徹底清除難度很大。
  • 小夥「臥底」調查非洲象牙交易 僅帶一瓶辣椒噴霧防身
    其實,這一項目的真正目的,是做象牙、犀牛角貿易的調查報導。如今,黃泓翔已經不太願意回答「覺不覺得危險」這一問題。他說,當時自己還沒有概念,不知道危險,更何況,「一個好的調查記者根本不會因為這個事情危險,而不去做」。  非洲野生動物保護的調查,為何會招收中國人?去之前,黃泓翔還有這個疑問,但是到了那邊,他發現,一旦中國人走近象牙市場,「(象牙走私販私)就會放下戒備。」
  • 記者調查保暖神衣:發熱材料能否發熱不確定
    快報記者調查發現,發熱材料能否發熱暫無法驗證,所謂磁療更是忽悠人   天氣轉冷,暖寶寶、暖手寶等保暖神器備受追捧,可由於使用不當等原因,很多人在用暖手寶時發生低溫燙傷的情況。據了解,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保暖「神衣」受女孩們喜歡,比如可以充電加熱的「暖宮褲」,從日本流行而來的發熱襪等,可這些保暖「神衣」到底真的很神嗎?
  • 澳洲父親調查中國致幻劑供應鏈:暗訪未遇困難
    2015年8月,50歲的羅德(Rodney Bridge)來到中國某地,調查中國致幻劑供應鏈。本報記者就此事專門採訪羅德。  記者:孩子是否有吸毒經歷?  羅德:普雷斯頓以前從來沒有吸毒經歷。  記者:你為什麼選擇到中國來調查?  羅德:我發現了人工合成化學物質的問題,就和60分鐘欄目組一起制定了採訪計劃,打算了解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