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調查發現75%以上的空間碎片的狀況未被探明

2020-09-27 cnBeta

新近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認為人類對高地球軌道上的衛星威脅性碎片的跟蹤不夠密切。在地球同步軌道上運行的探測器--地球表面上方大約36000公裡(22370英裡)的空間區域--負責提供一系列重要的導航、通信和氣象服務,可能會受到太小或太暗而不易追蹤的碎片的威脅。

人類技術進步的不懈努力,似乎不可避免地要為我們沿途徵服的自然環境付出沉重的代價。陸地和海洋到處都是塑料,空中旅行也成為曾經純淨天空的主要汙染源。工業化導致棲息地被肆意破壞,現在正從根本上改變著地球的氣候。它甚至已經將我們人類的未來置於危險之中。人類現在正慢慢轉入自我保護模式,並尋求控制其汙染方式。

而所有這些都反映在我們向太空領域的擴張上。自從20世紀50年代我們開始將火箭送入軌道以來,人類製造的垃圾在地球周圍亂飛的情況一直在持續加重。

軌道碎片是由老舊的、不復存在的衛星和把它們施放在那裡的火箭組成的。它們的大小不一,有的是油漆片,有的是巨大的整流罩。2009年2月,發生了最壞的情況,兩顆大型停運衛星--商業銥33號和俄羅斯軍方擁有的Kosmos-2251號相互撞擊,產生了大量危險的碎片雲。

值得慶幸的是,目前航天業界正在制定新的戰略來跟蹤,並希望有朝一日能使麻煩的碎片脫軌,同時已經制定了指導方針,以減少未來發射的新碎片的湧入。

美國戰略司令部擁有最徹底的軌道碎片記錄,旗下30多個地面觀測站和6顆衛星組成的艦隊定期更新信息,戰略司令部能夠跟蹤直徑小至1米(3英尺)的高軌道物體,然而,他們的記錄還遠遠不夠完整。

新的調查重點是地球上空3.6萬公裡左右的地球同步空間的碎片,這是英國華威大學和國防科技實驗室合作的DebrisWatch的一部分。

研究人員尋找小塊或不反光的碎片,這些碎片反射的光線很少,因此通常不會被發現。位於摩洛哥海岸外拉帕爾馬島的2.54米(8.3英尺)艾薩克-牛頓望遠鏡在調查期間收集的圖像,通過能夠識別和描述潛在碎片碎片的專業軟體運行。通過分析翻滾物體的光信號,科學家們能夠了解它們的大小、形狀和其他表面特性。

在低地軌道上呼嘯而過的太空垃圾,由於會受到地球大氣層中粒子的阻力導致速度逐漸變慢,最終導致它們脫軌。然而,在地球同步空間的高空,沒有大氣阻力,因此留在這一區域的碎片很可能會留在那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可能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

大約95%的碎片估計大小在1米左右或更小,使得它們更難被可靠地監測,未能與美國戰略司令部資料庫中的已知物體相匹配。調查中發現的所有物體,包括超過1米的物體,發現超過75%的物體是未知的。

發現該問題後,該團隊呼籲進行更多的定期調查,旨在找到和描述地球同步軌道上的威脅。新研究的數據將幫助科學家開發和升級用於分析遙遠的太空垃圾的光指紋的算法,從而更深入地了解地球外部的威脅,以及它的具體行為。

就目前而言,軌道碰撞仍然非常罕見,儘管國際空間站時不時地不得不轉移到一個新的臨時軌道,以避免迎面而來的碎片或錯誤的衛星,就像本周那樣。加大對低地軌道內外碎片的觀測力度,是使空間更加安全的重要一步。然而,火箭技術的擴散意味著,我們將在今後幾十年看到空間垃圾的增加,隨之而來的是對重要基礎設施衛星的威脅增加。

相關焦點

  • 其實,75%以上的空間碎片的狀況未被探明
    值得慶幸的是,目前航天業界正在制定新的戰略來跟蹤,並希望有朝一日能使麻煩的碎片脫軌,同時已經制定了指導方針,以減少未來發射的新碎片的湧入。新的調查重點是地球上空3.6萬公裡左右的地球同步空間的碎片,這是英國華威大學和國防科技實驗室合作的DebrisWatch的一部分。
  • Gartner:伺服器溫度升到華氏75度以上
    Gartner最新的報告表示,數據中心經理應該把伺服器的溫度提高到華氏75度(攝氏23.889度)以上,並在IT能耗計量方面採取更積極的策略。這其中存在一個令人不安的跡象,那就是48%的受訪者還未考慮能源管理指標。     為此,Gartner公司發布了提高能源管理四項建議:     •  提升伺服器入口點的溫度到71至75華氏度(24攝氏度),但使用傳感器來監控潛在的熱點。     •  建立一個數據中心的能源儀錶板,提供適當的數據,其中IT和財務管理有不同層次的指標。
  • 地球周圍遍布過億空間碎片 「天眼」監測避免衛星「剮蹭」
    ■現狀  密集三個軌道  過億空間碎片  空間碎片監測與應用中心副主任劉靜介紹,目前地球周邊大於10釐米的空間碎片數量超過2萬個,大於1釐米的空間碎片超過20萬個,空間碎片的總數量超過1億。  這些空間碎片主要密集分布在地球周邊的三個軌道:距地距離在2000公裡以下的LEO區域、36000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區域和20000公裡的中高軌區域,其中在距地球600公裡至1000公裡的位置最為密集。  空間碎片從何而來?
  • 杭州民政局調查顯示:75歲以上老人認知功能障礙者佔比77.2%
    據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主任趙胡明介紹,今年8至9月該中心用時40天,組織20多名調查人員對杭州市拱墅區小河街道長徵橋社區75周歲以上老年人挨家挨戶上門走訪,共調查719名老人,實際收回有效問卷465份,調查內容為認知症篩查和養老服務需求調查。
  • 南海西沙群島水下考古新發現
    為了逐步探明南海尤其是西沙群島海域水下文化遺存的保存現狀和分布情況,有效保護西沙群島海域珍貴的水下文物資源,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與海南省博物館於2018年3月至4月聯合開展並實施了2016-2017年度西沙群島水下考古調查項目,該項目主要包括金銀島一號沉船遺址水下考古重點調查、華光礁潟湖內水下考古探測和華光礁已發現水下文化遺存複查等工作內容
  • 人類首次在白天對空間碎片進行雷射檢測
    地球上的雷射用於測量上方高處的空間碎片的位置,提供有關如何避免空間碰撞的重要信息。迄今為止,該技術一直存在致命缺陷。OGS是泰德天文臺的一部分,它位於特內裡費島火山島上海拔2400 m,用於開發空間以及空間碎片和近地天體測量和量子通信實驗的光通信系統。一段時間以來,雷射只能用於在幾小時的黃昏期間測量太空碎片的距離,此時地球上的「雷射測距」站處於黑暗中,但高空的碎片仍在沐浴在太陽的最後一縷光線中。就像在夜晚人們能清晰看到月亮一樣,從黑暗的有利位置反射太陽光時,更容易發現太空碎片。
  • 2015年度大學生思想政治及其教育狀況調查分析
    調查還發現,當媒體對社會事件的報導有出入時,65.4%的大學生選擇相信「政府官方回應」或「國內主流媒體的報導」,表明當前大學生的政治信任狀況良好。但是,也有14.4%的大學生選擇相信「境外媒體的報導」。
  • 頭頂上的威脅,太空垃圾碎片對人造衛星究竟有什麼影響
    老式的(20世紀60年代)太空監視系統雷達只能探測到至少75釐米(30英寸)長的物體。因此,可以跟蹤的軌道物體/碎片數量從23000個增加到20多萬個。這些空間碎片是高速移動的,這意味著小到1釐米(0.4英寸)的物體可以損壞衛星,而更大的東西(至少10釐米)可以摧毀衛星並嚴重損壞ISS(國際空間站)。
  • 2019年我國新增石油與頁巖氣探明儲量大幅增加
    油氣勘查發現勢頭良好,找礦取得多項重要突破,油氣探明儲量大幅增加,新增2個億噸級油田、3個千億方級天然氣田、3個千億方級頁巖氣田;油氣開採繼續呈現「油穩氣增」態勢,原油產量穩中有增,天然氣產量較快增長;油氣資源管理改革穩步推進,油氣地質調查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 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族大學生語言狀況調查
    通過調查哈薩克斯坦高校哈薩克族大學生的語言狀況,分析哈薩克族大學生在家庭、學校、社會、網絡等方面的語言使用狀況,學生對哈薩克語、俄語、英語的態度,三種語言的能力狀況,從而分析新《語言法》在哈薩克斯坦推行的效果。  關鍵詞: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族大學生;語言狀況  哈薩克斯坦是中亞最大的國家,境內有140個民族,民族語言情況複雜。
  • 《魔獸世界》7.2奇怪的空間碎片獲取方法
    ­  魔獸世界7.2版本的奇怪的空間碎片要怎樣獲得?奇怪的空間碎片有什麼作用?還不清楚魔獸世界7.2版本奇怪的空間碎片獲取方法和作用的小夥伴們抓緊時間跟上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奇怪的空間碎片可通過碎片賭博開箱子獲得,作用是將你傳送不同的次數,冷卻時間3秒。說明非常簡單,其實就是連續閃現,但是要找對方向才行。
  • 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不利的地質條件(如地勘未探明的
    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不利的地質條件(如地勘未探明的 2019-03-12 17:36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
  • 大規模調查研究了超過1000萬顆恆星 未發現任何外星技術的證據
    大規模調查研究了超過1000萬顆恆星 未發現任何外星技術的證據(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CNET報導,一項新的大規模天空調查研究了宇宙的「黑暗森林」,檢查了超過1000萬顆恆星,但未能發現任何外星技術的證據
  • 韓春雨事件調查結果公布:未發現主觀造假
    據科技日報8月31日報導,記者31日晚從河北科技大學官方網站獲悉,該校在其網站刊發了《學校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以下簡稱《調查和處理結果》)《調查和處理結果》稱,該校學術委員會成立調查組,本著「依法依規、嚴謹規範、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認真核查了該論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實驗資料,並委託第三方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重複驗證實驗,認為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
  • 空間碎片與航天安全丨預告
    2020年8月1日20:00,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國家航天局空間碎片監測與應用中心副主任劉靜將帶來主題為《空間碎片與航天安全》的公益課程。劉靜老師參與了編著《空間碎片》一書,是機構間空間碎片協調委員會環境和資料庫組中國代表,並曾任該組主席;作為聯合國外空長期可持續性工作組空間碎片和空間操作以及協作態勢感知專家組專家,連續7年代表中國參加外空規則談判。
  • 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 江蘇共發現各類物種4588種
    截至目前,通過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江蘇共發現各類物種4588種。江蘇自古自然稟賦優良,生物多樣性豐富。為系統掌握全省生物多樣性情況,提升生態保護水平,2017年起,江蘇在全國率先啟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組織省內外科研院所、高校等完成了全省39個試點區域的調查工作,共記錄省內物種數4588種,包括陸生昆蟲1401種,淡水水生生物1380種。
  • 實用英語口語:「探明儲量」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實用英語口語:「探明儲量」怎麼說? 2007-09-25 15:23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作者:   中國科學院院士賈承造22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油氣論壇上透露, 作為中國近年來最大的油氣勘探發現之一,中石油冀東南堡油田有望在未來有更大的探明儲量發現。那麼,「探明儲量」怎麼說呢?
  • 世界上最深的洞穴,已探明深度達到了2191米,至今未找到盡頭
    並且這個洞穴位於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上。它是由於水流的衝刷下不斷侵蝕,常年累月的作用之下逐漸形成。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被探險家所發現,在2004年探查深度達2000米,來自最新的數據顯示,已探明的深度達到了2191米,不僅是世界上已經被人類發現的最深的洞穴,也是世界上僅有的一個深度超過兩千米的洞穴,看到樣的數據是不是十分震驚呢?
  • 《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生態環境部近期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全球油氣發現好於預期-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報綜合消息 繼土耳其8月21日公布其在黑海的重大天然氣發現後,全球勘探領域陸續迎來多個喜訊:挪威能源巨頭Equinor10月29日宣布和bp加拿大分公司在紐芬蘭近海發現了兩個新油田;美國康菲公司11月10日報告,在距離挪威海岸大約150英裏海域獲得新的凝析油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