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社區認知症白皮書》在杭州發布(夏學民)
中國報導訊 2020年11月23日,杭州發布《社區認知症白皮書》。據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主任趙胡明介紹,今年8至9月該中心用時40天,組織20多名調查人員對杭州市拱墅區小河街道長徵橋社區75周歲以上老年人挨家挨戶上門走訪,共調查719名老人,實際收回有效問卷465份,調查內容為認知症篩查和養老服務需求調查。
認知症篩查問卷使用了簡易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量表)。MMSE量表被國內外廣泛應用,是痴呆篩查的首選量表,能全面、準確、迅速地反映被試智力狀態及認知功能缺損程度。量表包括以下7個方面:時間定向力、地點定向力、即刻記憶、注意力及計算力、延遲記憶、語言、視空間,共30項題目,總分範圍為0-30分。判定標準為:27分-30分之間為正常,分數小於27分為認知功能障礙。認知功能障礙程度具體分級為,輕度:21分≤MMSE分數≤26分;中度:10分≤MMSE分數≤20分之間;重度認知功能障礙:0分≤MMSE分數≤9分。
養老服務需求問卷則包含了健康管理、生活援助、身體護理、外出助行、康復護理、情感慰藉、安全監控及其他需求8大項內容。
調查結果顯示,在465名被調查對象中,MMSE得分≥27分的健康老人有106人,佔比22.8%;得分<27分的認知功能障礙老人有359人,佔比77.2%。在359名存在認知功能障礙的老人中,輕度者共136人,佔比37.88%;中度者共160人,佔比44.57%;重度者共63人,佔比17.55%。
據《杭州市2019年老齡事業統計公報》按戶籍人口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底,杭州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79.57萬人,佔總人口數的22.55%。按照認知症患病率5.3%(上海的數據是8%)計算,則有9.5萬。
為此,調查組建議,應儘快建立認知症篩查工作機制。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對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分級分類逐一篩查,摸清底數,建立數據資料庫,為解決認知症照護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加大家庭適老化改造步伐,加快建設養老機構認知症床位和家庭養老床位。
由社工、醫生、心理諮詢師等組成專業團隊,開通熱線諮詢電話,為認知症老年人和照護者提供情緒疏導、技巧諮詢、資源轉介等服務。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張侃表示,對輕度認知症老人,可通過連結資源、小組活動、康復訓練、早期幹預等措施,延緩病情發展。對於中高風險人群要定期篩查,早發現早幹預。通過陽光老人家、日間照料中心等與養老機構、醫療機構建立合作關係,提供專業託管、照護服務,保障認知症老年人能夠從容、安詳、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記者 夏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