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發布首個社區認知症白皮書 長徵橋社區患有認知功能障礙的有...

2021-01-14 杭州網

都市快報訊 你知道什麼叫認知障礙症嗎?

「就是老年痴呆吧?」

「我媽媽已經完全不認識我們了。」

「我公公生活不能自理了!」

……

11月23日下午,「守護愛的記憶」——打造認知症照護服務杭州樣本主題活動在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舉辦,現場發布杭州首個社區認知症白皮書。

根據認知症患病率測算,杭州179萬多的老年人口,認知症患者達到了9.5萬。多數認知症老人選擇居家養老。同時,杭州設立認知症照護專區的有32家養老機構、認知症照護床位僅2100餘張,居家養老中存在對認知症認識不足、照護能力欠缺等難題。

住在長徵橋社區的王奶奶89歲,與孫女相依為命,平時孫女忙於工作,無暇照顧奶奶,近來,王奶奶跑出去幾次發現找不到回家的路,經診斷,患上了認知障礙症。於是,孫女上班的時候,王奶奶就把自己鎖在家裡,吃前一天剩下的飯菜……

為了能更精準服務像王奶奶這樣的認知症老人,讓他們幸福而有尊嚴地安度晚年。今年8月至9月,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組織調查人員對拱墅區小河街道長徵橋社區75周歲以上老年人挨家挨戶上門走訪,並對465份有效調查結果數據做了系統分析,最終形成白皮書。

根據白皮書,患有認知功能障礙的有359人,佔比77.2%。不同程度認知功能障礙的老人,對各類服務需求和迫切性各不相同,健康管理、情感慰藉、生活援助等需求排在首位。白皮書也提出了相應對策,建議全市建立統一的認知症篩查工作機制,出臺認知症評估標準等規範化文件,加快推進養老機構認知症床位、家庭養老床位建設以及認知症友好社區建設等,以滿足認知症老人入住機構或居家養老的不同需求。

「對輕度認知症老人,可通過連結資源、小組活動、康復訓練、早期幹預等措施,延緩病情發展。對中高風險人群要定期篩查,早發現早幹預。通過陽光老人家、日間照料中心等與養老機構、醫療機構建立合作關係,提供專業託管、照護服務,保障認知症老年人能夠從容、安詳、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張侃從專業角度告知大家如何面對和延緩認知症。

活動現場還成立了認知照護智媛工作室,並公布認知症服務熱線(0571)85805680諧音幫我幫您,我來幫您。

工作室由2020年浙江省技能大賽養老護理大賽冠軍獲得者曹媛領銜,協同養老護理技師、社會工作督導、心理諮詢師、護士等參與,未來將為有需求的認知症家庭及照護者(護理員)提供技能培訓,針對早期認知症老人及時介入幹預,提供情緒疏導、技巧諮詢等服務。

此外,現場還成立了關愛認知症慈善基金,用於認知症照護培訓、公益講座、康復訓練、困難救助等。

相關焦點

  • 杭州民政局調查顯示:75歲以上老人認知功能障礙者佔比77.2%
    首份《社區認知症白皮書》在杭州發布(夏學民)中國報導訊 2020年11月23日,杭州發布《社區認知症白皮書》。據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主任趙胡明介紹,今年8至9月該中心用時40天,組織20多名調查人員對杭州市拱墅區小河街道長徵橋社區75周歲以上老年人挨家挨戶上門走訪,共調查719名老人,實際收回有效問卷465份,調查內容為認知症篩查和養老服務需求調查。
  • 到社區一線篩查、引入醫院「秘密武器」,上海「認知症友好社區...
    這兩年上海從全市層面選擇一些街道作為「認知障礙友好社區」試點,通過友好環境建設、家庭支持、預防宣教等,實現認知症老人早篩查、早幹預。據悉,這個街道中篩查出來與季阿姨一樣受失眠、頭暈困擾的老人還不少,但因為公眾對認知症的了解並不全面,大量患者並未意識到自己生病了,家屬也只將認知障礙的症狀當做老年人「正常」的記憶衰退。還有些人會把其視作「老糊塗」,「老年痴呆」,因此有鴕鳥心態。在社區篩查中,志願者把其稱為「腦健康體檢」,並告訴老人,認知症雖然不可逆轉,但是如果幹預、照護得當,能有效延緩病程。讓不少老人也願意走進知友之家。
  • 【社區減壓】認識認知症與阿爾茨海默氏症 --社區減壓項目心理推送系列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與之相關的很多問題也日益凸顯,比如,許多疾病的發生與老齡化有著密切的關係,認知症以及更為人們熟知的阿爾茲海默氏症就是其中之一。認知症,也就是常被大家俗稱為老年痴呆症,據統計,世界上大約有10%的人會在有生之年發病。「老年痴呆症」這個名詞因帶有一定的貶義,大家正在漸漸減少它的使用。
  • 老年痴呆常見誤解:記憶喪失就等於認知障礙症
    誤解一:認知障礙症是正常衰老的一部分。認知障礙症是大腦退化性疾病,該病具有漸進性和不可逆性,但是並非是衰老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專家表示,事實上大多數人不會發生認知障礙。  誤解二:記憶喪失就等於認知障礙症。偶爾健忘並非疾病。認知障礙症涉及更頻繁的健忘和無法回憶很多事情的具體細節。
  • 關注認知障礙症(健康關注)
    輕度認知障礙則是隨著病情的進展,一部分有主觀認知下降的個體會逐漸發展為輕度認知障礙症,這是介於正常衰老和痴呆的過渡階段。在這個階段,患者存在超出其年齡所允許的記憶損害、學習或注意力困難,認知功能檢查出現異常,但日常生活能力仍完好,並未達到痴呆的診斷標準。
  • 預防為主 人文關懷:上海建設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
    作為上海市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試點之一,靜安區江寧路街道結合本社區老齡化程度高的特點,堅持預防為主和人文關懷,開展老年認知障礙的社區預防、集中康復和腦健康自我管理小組等非藥物幹預項目。2019年,上海在首批28個街鎮啟動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試點,現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 上海一養老社區打造認知症照護體系
    作為國內較早配套設置記憶照護專區的養老社區,泰康之家打造了認知症照護體系 「家的方向」項目,致力解決認知症患者和家屬的擔憂及困擾,為社區長輩找到「家的方向」。「以人為中心」「多學科團隊照護」「融入生活」是「家的方向」認知症照護體系的三個特徵。 據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認知症長者的能力,制定相應的的幹預措施非常重要。另一個重點,是在目前階段提前為之後情況做準備。比如,儘管目前長者並不需要助行器,仍然教會他們使用助行器,一旦日後軀體功能退化,他們可以使用熟悉的助行器來獨立完成日常活動,保持好的生命質量。
  • 睡眠障礙與認知功能的關係(柳葉刀綜述)
    它們可以由睡眠呼吸紊亂、不良睡眠習慣、肥胖、心血管疾病、抑鬱等原因引起,而這些原因均有可能增加認知障礙的風險。但仍有一些研究顯示,白天過度嗜睡與認知障礙間獨立相關。一項納入社區內≥60歲老年人口的橫斷面研究顯示,控制人口統計學、體力活動、內科治療、睡眠或焦慮藥物的使用、睡眠時長、心理健康等因素後,白天過度嗜睡患者更容易發生認知障礙。
  • |阿爾茨海默病|認知症|湯彬|陳梁
    他們中不乏有向王陸一樣,因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而導致出現認知障礙的退伍老兵。這些患有認知症的老兵,也因此進入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新戰爭。遺忘,在奪取老兵們人生的榮耀;生活無法自理,則在摧毀著老兵們當下的尊嚴。
  • 關注認知障礙症:中國阿爾茨海默病人數居世界首位
    輕度認知障礙則是隨著病情的進展,一部分有主觀認知下降的個體會逐漸發展為輕度認知障礙症,這是介於正常衰老和痴呆的過渡階段。在這個階段,患者存在超出其年齡所允許的記憶損害、學習或注意力困難,認知功能檢查出現異常,但日常生活能力仍完好,並未達到痴呆的診斷標準。
  • 您了解認知障礙症嗎
    您了解認知障礙症嗎 世界痴呆日,又稱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國際失智症日。世界痴呆日的設立是為了關愛失智症患者,預防老年痴呆。
  • 認知功能障礙(二)
    10月11日下午認知功能障礙論壇上,各位專家分別匯報了認知功能障礙相關的一系列內容,下面分享部分專家的精彩報告!認知障礙的篩查與評估(肖衛忠教授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認知功能障礙涉及記憶、注意、語言、執行、推理、計算和定向力等多種區域中的一項或多項功能受損,可以不同程度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嚴重時甚至導致患者死亡。主要分為兩大類:輕度認知障礙(MCI)和老年性痴呆。神經心理測驗在認知功能障礙的篩查、診斷及療效評價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簡便易行、省時、易於推廣;規範化、數量化,便於資料的交流和比較。
  • 研究發現六個月的運動或能逆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近日一項研究發現,六個月的有氧運動訓練能夠逆轉老年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症狀。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的特徵是輕微喪失認知能力,比如記憶和推理能力。MCI患者很難記住事情、做出決定,或者將注意力集中在任務上。
  • 日本2018年因認知障礙症走失者達1.69萬人 創新高
    中新網6月20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20日,日本警察廳公布的一項統計數據稱,2018年警方接報的因認知障礙症或疑似該症而走失者達16927人,為統計開始的2012年(9607人)的1.76倍。據悉,自統計以來,該數據逐年增加,屢創新高。
  • 40歲不到可能患上認知症!身邊人有這五種症狀要高度重視
    原標題:40歲不到可能患上認知症!身邊人有這五種症狀要高度重視  圖說:認知症群體的常見症狀分布。來源/上海市質協用戶評價中心(下同)  遺忘、不能生活自理、語言障礙、不認人、情緒波動大,你家中有沒有人出現這五種症狀,如果有,請一定高度重視。
  • 杭州雲城首個未來社區概念方案來了!有望上半年實質性啟動
    杭州雲城重點打造的首個未來社區——杭騰未來社區要如何建設?經過徵集評比等環節,優勝方案終於出來了!一起看看吧!   杭騰未來社區有望今年上半年實質性啟動  杭騰未來社區是城西科創大走廊全域未來社區建設的試點及標杆性項目,也是雲城首個未來社區實踐區域。為什麼選擇杭騰?
  • 杭州雲城首個未來社區就在餘杭!概念方案來了!有望上半年啟動
    杭州雲城重點打造的首個未來社區——杭騰未來社區要如何建設?經過徵集評比等環節,優勝方案終於出來了!一起看看吧! 杭騰未來社區有望今年上半年實質性啟動杭騰未來社區是城西科創大走廊全域未來社區建設的試點及標杆性項目,也是雲城首個未來社區實踐區域。為什麼選擇杭騰?在於其綜合條件最優越、實施條件最具備。
  • 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易轉換成老年痴呆症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張志珺教授的研究團隊通過一項針對1480名社區老人的研究發現,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人群是老年痴呆症的最高風險人群,提醒老人及其家人警惕一些早期症狀。老年痴呆症,醫學上稱阿爾茨海默症,是一種原發性的退行性腦變性疾病,早期發病症狀隱匿不易察覺,而且病程緩慢不可逆,發病後腦細胞不斷受損直至死亡。
  • 2021年甘肅省社區工作者考試:認知行為理論
    2021年社區工作者招聘考試備考正在進行中,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備考社區工作者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社區工作者相關備考資料,供各位考生參考查看學習。
  • 老人認知障礙症狀的具體表現
    老人認知障礙症狀會使老人的記憶力、大腦認知能力下降,進而導致大腦功能退化,人就會智力減退。在老人認知障礙症狀的早期,是有十大表現的。了解老人認知障礙症狀的具體表現,就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有效治療老人認知障礙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