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9月21日電(記者朱旭東)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張志珺教授的研究團隊通過一項針對1480名社區老人的研究發現,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人群是老年痴呆症的最高風險人群,提醒老人及其家人警惕一些早期症狀。
老年痴呆症,醫學上稱阿爾茨海默症,是一種原發性的退行性腦變性疾病,早期發病症狀隱匿不易察覺,而且病程緩慢不可逆,發病後腦細胞不斷受損直至死亡。患者從最初的近事遺忘、不認得家、不認得親人到生活不能自理、完全依賴他人照顧,給家人帶來的傷痛和負擔是無法估計的。
輕度認知障礙是介於正常老齡和痴呆的一個過渡階段,記憶功能或其他認知功能減退的程度超過年齡和教育水平所允許的範圍,而又未達到痴呆,對日常生活無顯著影響。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主要表現為情節遺忘,對一定的時間、地點及具體情境相聯繫的事件的識記、保持和再現出現障礙,最容易發展為老年痴呆症,每年有10%-15%的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轉換為老年痴呆症。
張志珺教授研究團隊從1480名社區老人中篩選出38名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患者、35例老年恢復期抑鬱症患者及性別和文化程度相匹配的30例正常老年人為受試對象。研究發現,患者組全腦網絡連接強度和全局效率較正常對照均顯著降低,且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後扣帶皮層的效率損害更為顯著。
老年痴呆症目前尚無任何根治措施,因此早期診斷、早期幹預至關重要。專家團隊特別提醒家人和親友應注意身邊的老人,留心他們可能已經表現出來的早期症狀。
(原標題: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易轉換成老年痴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