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抗阿爾茨海默新藥GV-971,極大改善患者認知功能,突破性勝利

2020-12-01 妙手醫生健康科普

認知障礙記憶力減退是怎麼回事?

認知障礙記憶力減退,通常有3個方面的原因:

第1點,如果是老年患者,有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所引起的。這是一種患病率比較高的疾病,主要是多種原因引起了顳葉海馬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這些神經元變性死亡以後,患者自然會出現認知障礙、記憶力明顯減退的。

在發病一開始,主要以近期記憶力減退為主,經常忘記最近發生的事情,隨著疾病的進展,會出現全方位的認知領域損害。

第2點,如果是突然發病,也要注意到腦血管病,如果腦梗死影響到了額葉顳葉、丘腦等部位,也是可以出現認知障礙的。

第3點,如果患者有酒精中毒、維生素B12缺乏等疾病也可以引起認知障礙的。

認知障礙就是老年痴呆嗎?

認知障礙究竟是不是老年痴呆,其實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很關注,真正嚴格上來講認知障礙,屬於老年痴呆前的一個階段。

現在研究顯示,中國65歲以上,大概有2638萬的認知障礙的患者,根據隨訪的數據顯示,每年大概有10%到15%的患者,轉換成痴呆,所以基本上五年,大約有一半的患者會轉換成痴呆。

其實認知障礙,並不是必然會轉換成痴呆,剛才已經說了,有一部分患者,可能是不轉化為痴呆的,在認知障礙各種類型中,遺忘型認知障礙,是更容易轉化成痴呆的。

阿爾茨海默病(AD)的4個階段!

阿爾茨海默病(AD)是最常見的痴呆症,根據嚴重程度,AD可分為四個階段:臨床前、輕度(早期)、中度(中期)和重度(晚期)。

臨床前階段包括在症狀出現前數年在大腦中發生的所有隱匿的變化,比如斑塊的積累。

輕度AD患者仍然可以生活自理,儘管他們開始忘記熟悉的單詞或物體的位置。

隨著病程發展到中度,患者變得更健忘,更難以完成日常任務,並經歷性格和行為的變化。在這個階段,他們可能仍然記得重要的生活事件。中度階段是時間最長的,通常持續多年。

重度AD患者不能再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做出反應、不能進行談話、也不能控制他們的運動或大便。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對日常生活的護理要求越來越高。

國產抗阿爾茨海默病創新藥GV-971,極大改善患者認知功能,突破性勝利!

國產抗阿爾茨海默病創新藥甘露特鈉膠囊(有效成分:甘露寡糖二酸;商品名「九期一」)獲有條件批准上市,用於治療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

該藥是以海洋褐藻提取物為原料,製備獲得的低分子酸性寡糖化合物,是我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藥,獲得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支持。

「九期一」由上海藥物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和上海綠谷製藥聯合開發。據介紹,對該藥的臨床Ⅲ期試驗由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肖世富,北京協和醫院張振馨和GV-971主要發明人、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耿美玉領銜,由中國34個臨床試驗點的研究人員共同參與。

臨床Ⅲ期試驗結果顯示,GV-971在認知功能改善的主要療效指標上達到預期,且安全性好,耐受性強。「九期一」的上市將為患者提供新的用藥選擇。

#老年痴呆症##阿爾茲海默症##老年痴呆科研最新進展#

更多閱讀:

神藥「九期一」橫空出世,我的老年痴呆症有救了!能當預防藥吃嗎

銀屑病用什麼藥好得快?1類創新藥本維莫德,打破外不治癬窘境

臉部缺水嚴重,皮膚乾燥怎麼補水?及時鎖水遠離肌膚乾燥問題

相關焦點

  • 耿美玉團隊揭示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GV-971的作用機理
    編者按 2018年7月17日,中國本土研製的抗阿爾茨海默症(AD)原創新藥GV-971臨床3期成功揭盲,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 與此同時,作者驗證了該團隊研發的治療AD的原創寡糖類新藥GV-971對AD轉基因小鼠認知功能障礙的改善作用。作者利用水迷宮和Y迷宮實驗證實,AD模型小鼠接受GV-971治療3個月後,認知功能障礙有明顯改善(圖2)。
  • 阿爾茨海默與帕金森一樣嗎?得了阿爾茨海默還能活多久?能治好嗎
    阿爾茨海默病以進行性加重的記憶功能障礙為主要症狀,而帕金森則以為手足震顫,運動遲緩等軀體行為改變為主要症狀。同時,帕金森患者出現痴呆症狀時,短時記憶、長時記憶能力均有下降,但嚴重度比阿爾茨海默病輕。阿爾茲海默症可以治好嗎?
  • 飽受爭議的GV-971,如何在AD市場邁出下一步?
    一度「霸屏」的國產阿爾茨海默病新藥GV-971,近期又再次重回輿論的焦點。4月26日,綠谷製藥對外發布消息稱,已在4月8日收到FDA正式文件通知,其自主研發的甘露特鈉膠囊(代號GV-971,商品名「九期一」)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IND獲批,相關註冊自4月3日起正式生效。
  • 從腸道到大腦:一文讀懂抗老年痴呆新藥「九期一」
    從腸道到大腦 11月3日,九期一新藥上市發布會在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學術所長、GV-971主要發明人耿美玉在會上解釋:九期一通過重塑腸道菌群平衡,抑制腸道菌群特定代謝產物的異常增多,減少外周及中樞炎症,降低β-澱粉樣蛋白沉積和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從而改善認知功能障礙。
  • 阿爾茲海默症國產新藥發明人學術造假?
    主要從事抗阿爾茨海默病和抗腫瘤分子靶向藥物研發和生物標誌物研究,領銜研發的抗阿爾茨海默病藥物正在臨床III期研究,3個分子靶向抗腫瘤藥物正在進行系統的臨床前評價。系統闡明了數十個自主研發的分子靶向藥物的新作用機制,發現了數個療效預測與療效監控生物標誌物。
  •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有條件批准」引爭議:三問「九期一」
    何為「有條件批准」「九期一」用於治療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症,是發生於老年和老年前期、以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損害為特徵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數據顯示,全球每3秒鐘就有一位痴呆症患者產生,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萬痴呆患者,預計2050年這個數字將達到1.52億,其中60%至70%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 抗阿爾茨海默症新藥發明人耿美玉入圍中科院院士增選候選名單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這份181人的名單中,包括了主導研發原創抗阿爾茨海默症新藥「甘露寡糖二酸」 GV-971的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耿美玉。耿美玉中科院藥物研究所官網簡歷顯示,耿美玉1989年畢業於山東大學醫學院(原山東醫科大學)醫學系,獲藥理學碩士學位;1997年獲日本京都大學藥學部藥學博士學位。
  •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背後商人:賣抗癌保健品中藥注射劑致富
    來源:格隆匯作者:梁耀丹 翟耀媛來源:清流工作室國產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獲批上市的消息備受關注。據人民日報,目前,由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上海綠谷製藥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綠谷」)研發的一款名為「九期一」(甘露特鈉,代號GV-971)的新藥已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可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症,改善患者認知功能。
  • 等了17年,「老年痴呆症」終於迎來新藥!
    11月2日我國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新藥獲準上市!據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統計,目前全球約有4800萬患者,每3秒鐘還將增加一個新病例,中國患者約佔20%。隨著人口老齡化,阿爾茨海默病的危害越發顯現,但其治療仍是世界性難題,全球用於臨床的藥物只有寥寥數款。
  • 百年沉浮折戟再戰,抗阿爾茨海默病之路的下一個裡程碑在哪?
    在美國,阿爾茨海默病已成為第六大死亡原因;而在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約有 1000 萬。根據 Zion Market Research 報告顯示,預計到 2024 年底全球阿爾茨海默病藥物市場將達到 56.6 億美元,這也讓中外生物製藥企業紛紛瞄準阿爾茨海默病研發新藥。但由於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理複雜,病因至今未明,讓研發藥物這條路遠比想像的更艱難。
  •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在美啟動國際3期臨床試驗
    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美國東部時間11月4日,2020年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CTAD)傳來消息,中國原研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已經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試驗(以下簡稱「國際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
  • 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已啟動國際Ⅲ期臨床患者入組
    中新網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 孫自法)來自2020年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CTAD)的最新消息說,中國原創研發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已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目前已順利完成其國際臨床試驗全球第一例患者篩選。
  • 2018年11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下篇
    Aβ的獨特分子機制,能通過多環節改善痴呆症狀,阻斷或延緩疾病進展,擬用於治療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臨床結果2018年7月GV-971的臨床三期試驗結果公布。此項在中國進行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36周研究,旨在評估GV-971治療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評分為11-26)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臨床研究期間,患者口服藥物450毫克/次,每日兩次。主要療效終點指標為用藥36周後阿爾茨海默症評定量表認知部分的變化情況。
  •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大面積斷貨!
    從獲批到上市,九期一爭議不斷,同時也讓我國1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看到了希望,迫不及待開始嘗試新藥。上市兩周時間市場反應熱烈「賣斷貨了!」微信群藥店店員曬圖,九期一賣斷貨了九期一(通用名甘露特鈉,代號:GV-971)是我國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2019年11月2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條件批准上市,適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2019年12月29日,九期一全國戰略發布會上,其研發單位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宣布九期一正式上市。
  • 專訪北京協和醫院張振馨:阿爾茨海默病的甄別、照護和突破
    張振馨從醫五十餘年,90年代以來重點研究各種類型的老年期痴呆的早期診斷、治療和預防的方法,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06年度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她也參與了中國原創抗阿爾茨海默症新藥GV-971三期臨床研究。 經濟觀察報:阿爾茨海默病是什麼?老年痴呆病又是什麼?
  • 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啟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患者入組
    ,中國原研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已經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以下簡稱「國際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目前順利完成國際臨床試驗全球第一例患者篩選,這意味著九期一已正式踏上國際化之路,國外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將有望用上來自中國的原研新藥。
  • 國產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在美國獲批Ⅲ期臨床試驗,去年已在國內上市!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4月3日批准了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在美國開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的申請。2019年11月2日,「九期一®」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條件批准上市,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並於12月29日正式在中國國內上市。
  • 關愛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先從關注認知功能下降開始
    認知能力下降」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前兆。因此,眾多專家呼籲,關愛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先從關注認知功能下降開始。負擔重長期專人照護,每人每年花13萬目前,全球至少有5000萬痴呆患者,到2050年將達1.52億,其中約60%~70%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我國目前約有1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預計到2050年,這一群體將超過2800萬。
  • 國產老年痴呆「神藥」再陷爭議,九期一還能繼續「乘風破浪」嗎?
    從面世之日起,綠谷製藥研發的抗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甘露特納膠囊(商品名:九期一)就深陷輿論漩渦。 多年來,阿爾茨海默病始終是國際醫學界久攻不下的難題,至今尚未研發出特效藥,因此九期一甫一問世,就頭頂「神藥」光環,其研發團隊主要成員中國上海藥物研究所學術所長耿美玉也因此榮獲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提名。
  • 2019年 9個國產1類新藥上市!
    年底是盤點的好時候,2019年,共有9個國產1類新藥上市或即將上市,其中6個已正式獲批,3個處於"在審批"狀態,獲批是大概率事件。這9個新藥涉及糖尿病、癌症、阿爾茲海默症、感染等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