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9個國產1類新藥上市!

2020-12-08 健康一線視頻網

年底是盤點的好時候,2019年,共有9個國產1類新藥上市或即將上市,其中6個已正式獲批,3個處於"在審批"狀態,獲批是大概率事件。這9個新藥涉及糖尿病、癌症、阿爾茲海默症、感染等多個領域。

(資料來源:NMPA)

1、洛塞那肽-首個上市的國產長效GLP-1激動劑

5月,江蘇豪森自主研發的1類新藥聚乙二醇洛塞那肽獲NMPA批准上市,用於成人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成為第一個上市的國產長效GLP-1製劑。

GLP-1受體激動劑類降糖藥包括短效和長效。目前國內獲批上市的短效分別是艾塞那肽(每日2次)、利拉魯肽(每日1次)、貝那魯肽(每日3次),利司那肽(每日1次);長效包括注射用艾塞那肽微球(每周1次)和度拉糖肽(每周1次),洛塞那肽是國內第三個獲批的長效GLP-1受體激動劑(每周1次)。

糖尿病是目前全球嚴重的健康問題之一,據國際糖尿病聯盟2017年數據顯示,全球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數已達4.25億,預計2045年可能達到6.29億,我國以1.14億成為糖尿病患者絕對數量最多的國家。長效GLP-1受體激動劑是目前研發熱點,並且從市場表現來看,也是降糖藥市場增幅最快的一個細分領域。根據Forst&Sullivan的資料,預計至2022年,全球及中國的GLP-1激動劑類藥物的市場規模將分別增長至204億美元及86億元。

2、本維莫德-國產明星銀屑病治療藥物

5月,NMPA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批准1類創新藥本維莫德乳膏(曾用名:苯烯莫德,商品名:欣比克)上市,用於局部治療成人輕至中度穩定性尋常型銀屑病。

本維莫德是由北京文豐天濟醫藥自主研發的一種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劑,可通過抑制T細胞酪氨酸蛋白激酶,幹擾/阻斷細胞因子和炎症介質的釋放、T細胞遷移以及皮膚細胞的活化等發揮治療作用。全球範圍內,治療銀屑病的新藥,已經近30年沒有推出新外用藥。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皮膚病中的一類頑症。目前國內約有近800萬名銀屑病患者和8000多萬名溼疹患者,且正在逐年增加。西南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國內銀屑病市場在30億元以上,苯烯莫德有望對現有其他品種實現替代,發展成10億元以上的大品種,除了銀屑病,本維莫德用於溼疹治療的市場前景更大。

據《經濟日報》報導,2018年7月,GSK宣布,Dermavant科學公司同意購買還處於臨床研究階段的苯維莫德的中國以外所有權,估值總金額高達3.3億美元,引發外界強烈關注。

3、可利黴素-國產"超級抗生素"

6月,NMPA批准中國醫學科學院與瀋陽同聯集團共同開發的1類新藥可利黴素(Carrimycin,商品名:必特)上市,用於上呼吸道感染。

可利黴素是一種治療細菌感染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採用"合成生物學技術"研製,至今已獲得16項國內發明專利,其中4項專利在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歐盟等12個PCT成員國獲得專利授權,擁有國家3項專利。

該藥抗菌活性強,對支原體和衣原體也有顯著的抑制活性,與同類藥物無明顯交叉耐藥性。除對耐藥的革蘭陽性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耐藥的化膿性鏈球菌)等有效外,可利黴素對一些產β-內醯胺酶的細菌也有很好的療效,對部分革蘭陰性菌(如艱難梭菌、流感桿菌)以及真菌類的白色念珠菌也有較好的活性。此外,可利黴素在抗結核分枝桿菌感染中的應用已獲得國內專利授權。

可利黴素具有毒性低、劑量小、服藥次數少和服用方便等優點,是在適應證範圍內患者追求安全、有效藥物的首選,效果明顯優於臨床一線對照藥異煙肼和利福黴素。

4、氟馬替尼-"升級版"格列衛

11月,NMPA宣布批准豪森的1類新藥甲磺酸氟馬替尼(商品名:昕福)上市,用於治療費城染色體陽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Ph+CML)慢性期成人患者。甲磺酸氟馬替尼是一種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是針對Bcr-Abl(一種基因類型)的第二代TKI抑制劑藥物,結構上看,氟馬替尼可以認為是升級版的格列衛。

根據Frost&Sullivan的資料,2018年在中國的慢性髓性白血病藥物銷售額達人民幣46億元,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預計增長至人民幣142億元。作為國內申報上市第二代Bcr-AblTKI抑制劑,豪森氟馬替尼將與自身伊馬替尼形成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治療領域的協同優勢,尤其是前者可以覆蓋對伊馬替尼耐藥的人群。

詳細信息"爆!豪森1類新藥氟馬替尼即將獲批上市"。

5、甘露寡糖二酸膠囊-國產阿爾茲海默症新藥

11月初,NMPA有條件批准甘露特鈉膠囊(即GV-971,商品名:九期一)上市,用於治療輕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GV-971是由上海藥物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和上海綠谷製藥聯合開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藥,對於此藥獲批,外界的態度兩極分化。

一方面,有人認為GV-971的上市填補了過去17年阿爾茨海默病治療領域無新藥上市的空白,為患者提供新的用藥選擇;另一方面,對於GV-971治療阿爾茲海默症的作用機制,不少人存疑。

6、卡瑞利珠單抗-第3個國產PD-1單抗

5月,恆瑞醫藥宣布其自主研發的PD-1卡瑞利珠單抗(商品名:艾瑞卡)正式獲得NMPA批准,用於至少經過二線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療,成為第3個上市的國產PD-1單抗。

此外,卡瑞利珠又分別於5月、9月申報了3個新適應症,分別是二線治療肝細胞癌和食管鱗癌、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非鱗NSCLC,目前卡瑞利珠是報產適應症最多的國產PD-1單抗。

7、替雷利珠單抗-第4個上市的國產PD-1單抗

11月,CDE已經結束了百濟神州PD-1替雷利珠單抗註冊申請的技術審評工作,並且已報送NMPA進行審批,品種技術審評建議結論為批准生產,適應症為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R/RcHL)。

替雷利珠單抗是由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一種人源性單克隆抗體,是第一款由百濟神州的免疫腫瘤生物平臺研發的候選藥物,目前正作為單藥療法及聯合療法開發針對一系列實體瘤和血液腫瘤治療適應症。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是替雷利珠單抗第一個申報的適應症,6月3日其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UC)適應症也已獲CDE受理,兩者均被納入優先審評。其中,在經典性霍奇金淋巴瘤中替雷利珠單抗在所有國內已上市的PD-1客觀緩解率(ORR)最高,達87.1%,完全緩解(CR)為63%。

8、尼拉帕利-國內第2個上市的PARP抑制劑

12月,再鼎醫藥的1類新藥對甲苯磺酸尼拉帕利(商品名:則樂)已經完成上市技術審評,處於"在審批"狀態,預計即將獲批上市,適應症為對含鉑化療完全或部分緩解的復發性上皮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卵巢癌成人患者維持治療。

尼拉帕利是一種高效、選擇性的每日一次口服PARP1/2抑制劑。2016年9月,再鼎醫藥與TESARO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獲得尼拉帕利在中國市場的獨家研發和銷售權,TESARO保留可能參與尼拉帕利在中國共同銷售的選擇權。該藥於2017年3月在美國首次獲批,同年11月在歐洲獲批,用於對含鉑化療完全或部分緩解的復發性上皮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患者的維持治療。基於在美國和歐洲的獲批,尼拉帕利已於2018年10月和2019年6月相繼在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獲批上市。

尼拉帕利在中國有3項臨床試驗已經進入Ⅲ期臨床,適應症包括鉑敏感復發卵巢癌二線維持治療、一線維持治療和非小細胞肺癌。目前國內已獲批的PARP抑制劑只有阿斯利康的奧拉帕利,且成功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尼拉帕利將是國內第2個上市的PARP抑制劑。此外,恆瑞的PARP抑制劑氟唑帕利也在近期已報上市。

9、瑞馬唑侖-恆瑞1類麻醉藥

12月,NMPA官網顯示恆瑞的1類新藥瑞馬唑侖上市審評狀態變更為"在審批",預計即將獲批上市。

甲苯磺酸瑞馬唑侖屬於苯二氮卓類,是一種短效的GABAa受體激動劑,適用於擇期手術中的靜脈全身麻醉。雖然恆瑞以1類新藥申報上市,但並不是完全原創的一個新藥,而是在老藥瑞馬唑侖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甲苯磺酸鹽類化合物。瑞馬唑侖原研為英國的CeNeS,代號為CNS7056,2008年被PAION收購,代號為ONO-2745,適用於擇期手術中的全身麻醉。

原標題:新藥 | 2019年,這9個國產1類新藥上市!

相關焦點

  • 2020年藥監局首次批准的國產1類新藥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深刻影響了社會發展和歷史進程。醫藥行業作為與疫情防治最緊密相關的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那麼,新冠疫情是否影響了中國創新藥的審評審批呢?回顧過去,2018年9款1類新藥在中國首次獲批*,創歷史新高,成為「中國創新藥上市元年」。2019年再創佳績,11款1類新藥在國內首批。
  • 2019國產1類新藥IND排行榜!正大天晴、石藥、東陽光、恆瑞…
    作者:中華小吃2019年,創新藥開發依舊火熱,國產1類新藥IND數量繼續超過110個,再創新高;正大天晴8件IND獲國家CDE受理,位列所有國內藥企之首,緊隨其後為石藥集團、廣東東陽光、江蘇恆瑞等;所有IND基本信息及部分品種披露信息見本稿。
  • 海思科、片仔癀……98個新藥獲批臨床!東陽光藥第28款1類新藥來襲...
    來源:米內網menet作者: 玲瓏 28個新藥上市申請新進展,4款國產1類新藥獲批11月28日-12月25日期間,28個新藥(45個受理號)的上市申請有審評審批狀態更新。8款國產新藥獲批上市,其中東陽光藥的磷酸依米他韋膠囊、海思科的HSK3486乳狀注射液、恆瑞的氟唑帕利膠囊、諾誠健華的奧布替尼片為1類新藥;11個新藥批准進口,其中勃林格殷格翰的乙磺酸尼達尼布軟膠囊、默沙東的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葛蘭素史克的注射用貝利尤單抗為新適應症獲批;和黃醫藥的索凡替尼膠囊、正大天晴的鹽酸安羅替尼膠囊等9個藥品的上市申請註冊辦理狀態變更為「在審批」。
  • 32個國內批產的「中國1類新藥」 誰更具創新實力?!
    1. 2019年~至今/國產1類新藥4個2019年至今,共有4個1類新藥獲得了國內藥監部門的批產,分別是GV-971、可利黴素、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本維莫德。毋庸置疑,最為引得國內製藥屆討論的即為GV-971。
  • 2020年一季度獲批上市的國產新藥盤點,你pick誰?
    【製藥網 市場分析】2020年一季度,阿斯利康、默沙東等製藥巨頭重磅藥品上市的消息不斷,而國內在審批審批制度推進、創新藥開啟優先通道的背景下,相繼也有一批國產新藥獲批上市,另外還有一些重磅藥品正在受理當中。
  • 2019年 國內爆款1類新藥來襲
    而且這種新藥研發儼然有了一種引力,相信未來多年內,國內新藥將浩浩蕩蕩,接踵而至,川流不息。繼上篇盤點了2018年上市的1類新藥後,這篇我將盤點2019年有望上市的1類新藥,如有遺漏紕漏,望請指正。此外,還有很多重磅1類新藥處於NDA、BLA階段,如用於心力衰竭的重組人紐蘭格林、治療高膽固醇的海澤麥布、乳腺癌的優替德隆……將在下期為大家奉上。
  • 2020年NMPA官宣批准上市的「中國1類新藥」
    而我國藥監部門,更是在這種前所未有的外部環境下,進一步保證了我國人民可以用到更好的創新藥物,並批准了多個真正意義上的「中國1類新藥」上市。下面,將按官宣時間順序,一一介紹:1、鹽酸可洛派韋膠囊(2020.02)開發公司為北京凱因科技,一種NS5A抑制劑,通過抑制NS5A蛋白而阻斷HCV病毒的複製和組裝。
  • 首個國產長效GLP-1激動劑即將上市
    作者:菜菜就在4月初,豪森第二次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書,招股書顯示,2019-2020年將有4款1.1類新藥上市。其中,洛塞那肽一馬當先,有望成為第一個上市的新藥。而在5月份,這個願望終於就要實現了!根據NMPA官網顯示,豪森聚乙二醇洛塞那肽上市申請的辦理狀態已經變更為"在審批",該藥大概率將在5月份獲批上市。
  • 近年我國批准上市的「中國1類」新藥(生物藥篇)
    國家無論是「863計劃」、「973計劃」、還是今天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都對新藥研發寄予了厚望並給予了多方面的鼓勵支持,國內藥企亦不負眾望,共同肩負起新藥創製的重任。經多年厚積薄發,一個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藥產品誕生並成功上市,「中國1類」新藥家族正在逐漸壯大,我國新藥自主創新能力正在綻放光芒。此篇將集中介紹我國近年批准上市的「中國1類」大分子生物藥,希望對君有益。
  • 2020 年,這 15 個重磅新藥將在中國上市
    2019 年,國家局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加快審評的藥政法規。... 2020 年又有哪些新藥將在中國獲批上市?於 2019 年 6 月 22 日獲得 CDE 承辦,2019 年 9 月作為重大專項進入優先審評通道。 KW-136 膠囊與美國目前上市的達卡他韋均為 NS5A 複製複合子抑制劑。
  • 2款1類小分子新藥即將上市
    2款1類小分子新藥即將上市目前,石藥有2款小分子新藥處於即將上市階段,分別是左旋氨氯地平(商品名:玄寧)和PI3K抑制劑Duvelisib(商品名:Copiktra)。石藥於2019年3月向FDA提交左旋氨氯地平的新藥上市申請,這也是中國藥企首次向美國FDA提交新藥上市申請。
  • 乳腺癌國產新藥上市, 為Her-2陽性患者帶來福音
    千呼萬喚始出來,由中國自主研發的1.1類國產乳腺癌新藥驚豔問世,療效全面領先,近日登上世界舞臺。  2015年,中國乳腺癌新發患者數量增至28萬,相較過去而言,這個數字一直在持續攀升。在重大新藥創製專項討論會上,北京307醫院乳腺科主任江澤飛教授介紹,過去十幾年,中國乳腺癌的抗Her-2治療均以國外進口藥為主,並且和歐美市場相比,在新型靶向藥物的選擇和藥物可及性上有很大差距。怎樣面對這些問題呢?陷入困境時,一個國產重磅新藥應運而生。
  • 15款吸入劑新藥亮相 首個吸入抗生素將誕生!
    米內網數據顯示,目前有93個吸入劑(以藥品名+申報企業名計)以新分類報產,9個已獲批生產並視同過評;17個吸入劑品種暫未有仿製藥獲批,正大天晴、四川普銳特、長風藥業分別有3個、3個、2個品種獨家報產;首個國產1類新藥誕生,15款吸入劑新藥在研(4個為1類新藥),國內首款吸入抗生素如箭在弦。
  • 華領醫藥上市成事實 全球首創糖尿病1類新藥2020年或將上市
    6月6日,香港交易所官網顯示華領醫藥已經遞交了上市申請。華領醫藥是一家中國製藥開發公司,目前致力於開發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的全球首創新藥口服藥物Dorzagliatin或HMS5552。上市申請書中提到,該公司的競爭優勢和投資亮點包括在臨床研發方面已經有達到概念驗證階段的全球首創新藥,具有影響全球糖尿病市場潛力。
  • 2018年11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下篇
    目前相同靶點的單抗產品尚未在國內上市,靶向PD-L1的中國1類生物藥有15個,具體情況如下:2.臨床試驗默示許可2018年11月,CDE在官網公示的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品種中,共有6個1類治療用生物製品,其中1個為特殊審批品種,具體信息如下:1.注射用重組人神經生長因子
  • 2020年有望在中國上市的20款新藥
    ▎醫藥觀瀾/報導 2020年的腳步越來越近,預計新的一年又將有一批新藥將在中國獲批上市。預見未來,藥明康德微信團隊篩選了20個有望在2020年獲批上市的新藥。
  • 2020 年這些新藥在國內獲批:抗腫瘤、罕見病藥物佔比近半
    據 Insight 資料庫不完全統計,2020 年 NMPA 共批准了 53 款新藥(詳見下表),其中進口新藥 32 個,國產新藥 21 個。 從數量上看,2020 年批准的新藥個數與 2019 年不差上下,似乎並未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這也可能得益於藥審中心審評效率的不斷提高。
  • 2019年11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上)
    一、1類化藥臨床審批概況2019年11月,共有9個中國1類化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的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具體信息如下表所示:2019年5月,重慶迪康爾樂製藥有限公司與重慶文理學院籤訂了校企合作協議。2019年9月重慶迪康爾樂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遞交了臨床試驗申請(化藥1類)。2019年11月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擬用於治療肺動脈高壓。目前靶向PDE5A的中國1類藥物如下表所示:
  • 國產創新藥獲批上市
    【製藥網 產品資訊】說到神經內分泌腫瘤,大家可能會覺得很陌生,業內指出,神經內分泌瘤並不是一種腫瘤,而是「一大類」腫瘤的統稱,可起源於體內很多部位,常見於胃、腸、胰腺等消化系統器官。神經內分泌瘤通常分為胰腺神經內分泌瘤和非胰腺神經內分泌瘤。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約有6.7萬例神經內分泌瘤新診斷病例。
  • 東陽光抗C肝病毒1類新藥:磷酸依米他韋膠囊獲批上市
    12月22日,NMPA官網信息顯示,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1類新藥「磷酸依米他韋膠囊」(商品名:東衛恩)正式獲批。圖:NMPA官網信息戊戌數據顯示,依米他韋於 2019年9月12日報上市,同年11月以具有明顯治療優勢的創新藥被納入優先審評審批程序,今年 12 月進入行政審批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