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藥監局首次批准的國產1類新藥

2021-01-07 金融界

來源:新康界

作者: 百子灣吳彥祖

時至歲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盤點時間。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深刻影響了社會發展和歷史進程。醫藥行業作為與疫情防治最緊密相關的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那麼,新冠疫情是否影響了中國創新藥的審評審批呢?

回顧過去,2018年9款1類新藥在中國首次獲批*,創歷史新高,成為「中國創新藥上市元年」。2019年再創佳績,11款1類新藥在國內首批。2020年,在疫情之下,國家藥監局仍然保持了極高的工作效率,截至12月23日,首次批准了11款1類新藥。此外,還有2款1類化藥處於「在審批」,大概率年內獲批。這些新藥分布在哪些治療領域,有何特點,未來市場前景如何?下面逐一展開。

*關於具體數量稍有爭議,在中國首批的1類化藥羅沙司他計入,恆瑞的9類治療用生物製品硫培非格司亭不計入

腫瘤領域一家獨大

腫瘤領域存在著大量不斷增長的臨床需求,是國內外創新藥研發最熱門的領域。2020年,該領域的國產創新藥百花齊放,BTK抑制劑、EGFR TKI、ALK抑制劑、PARP抑制劑及多靶點TKI已經獲批或即將獲批,大多是相應靶點的首個國產創新藥。它們的獲批上市,將攪動未來市場格局,給中國患者帶來更多的選擇(圖表1)。

圖表1. 2020年藥監局(即將)批准的腫瘤藥

來源:藥監局,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澤布替尼(BTK抑制劑)

2020年6月,國家藥監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附條件批准澤布替尼(zanubrutinib,百悅澤)上市,用於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人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和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細胞淋巴癌(SLL)患者。

澤布替尼頭頂諸多光環,2019年1月成為首個獲得FDA突破性療法認定的國產創新藥,2019年11月成為首個被FDA批准上市的中國本土自主研發抗癌新藥。然而,澤布替尼在美國市場面臨著強生/艾伯維的伊布替尼(ibrutinib)、阿斯利康的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的競爭,2020Q1銷售額僅有72萬美元。因此,澤布替尼在中國獲批,對於擴展市場、提升銷售額意義可能更為重大。

需要指出的是,澤布替尼在中國市場也將面臨諸多競爭。全球首款BTK抑制劑伊布替尼於2017年8月在中國獲批,又於2018年通過抗癌藥專項談判納入國家醫保目錄,降價幅度超過65%。隨後,2019年上半年採購量達到了2018年全年採購量的18倍。在2020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中,澤布替尼作為目錄外藥品參加了2020醫保談判,因此伊布替尼作為目錄內同類藥需要重新確定支付標準,估計價格會進一步降低。結果現在尚未公布,如果澤布替尼能夠被納入醫保,那麼其銷售額無疑會起到極大的增長。

奧布替尼(BTK抑制劑)

在中國市場上,澤布替尼除了前有伊布替尼堵截,後面還有奧布替尼追擊。奧布替尼(orelabrutinib, ICP-022)是由著名科學家施一公創辦的諾誠健華研發,被稱為潛在同類最佳(best-in-class)的治療B細胞惡性腫瘤的BTK抑制劑。奧布替尼片已提交兩個NDA(CXHS1900035, CXHS2000008),針對r/r CLL/SLL/MCL。國家藥監局網站顯示,這兩個上市申請已於12月14日變更為「在審批」狀態,很可能於近日獲批,將成為中國第3款、全球第5款BTK抑制劑。

據諾誠健華介紹,奧布替尼具有更好的靶點選擇性,僅對BTK有超過90%的顯著抑制作用,而對其他激酶沒有明顯抑制作用。目已獲批的BTK抑制劑則對BTK以外的其他激酶有明顯抑制作用,從而導致較多的不良反應。奧布替尼片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可以實現低劑量下每日一次給藥,實現血液中近100%的24小時BTK靶點抑制。奧布替尼具有突出的療效,以及與已獲批BTK抑制劑相比更好的安全性(圖表2)。

圖表2. 奧布替尼的突出的療效與良好的安全性

來源:諾誠健華,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如果奧布替尼順利在12月底獲批,一方面錯過2020醫保談判,另一方面伊布替尼和澤布替尼將至少有一個進入2020醫保目錄,那麼通過低價或可取得有限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拓展市場則要等待明年年底的醫保談判,但那時3款BTK抑制劑競爭可能會導致醫保支付價格的進一步降低。

阿美替尼(EGFR-TKI)

2020年3月,國家藥監局批准豪森藥業自主研發的1類化藥甲磺酸阿美替尼(almonertinib,阿美樂)上市,用於治療既往經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治療進展,且T790M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這是全球第二個獲批上市的第三代EGFR-TKI,僅晚於阿斯利康的奧希替尼(osimertinib,Tagrisso/泰瑞沙)。

通過比較奧希替尼和阿美替尼的臨床試驗數,可見兩者的各項療效評估指標都比較接近,但是奧希替尼的安全性顯著優於阿美替尼。阿美替尼可以被視為奧希替尼的me-too,能夠為患者用藥提供更多的選擇(圖表3)。

圖表3. 奧希替尼與阿美替尼的安全有效性比較

來源:公開信息,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奧希替尼於2017年經國家醫保談判被納入醫保目錄,2019年談判續約進一步降價。因為阿美替尼參加了2020年醫保談判,阿美替尼作為協議期內同類藥,需重新確定支付標準。如果這兩個藥都能進入2020新版國家醫保目錄,那麼預計價格將會達到新低。

恩沙替尼(ALK-TKI)

2020年11月,國家藥監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附條件批准貝達藥業的1類化藥鹽酸恩沙替尼膠囊(ensartinib,貝美納)上市,用於此前接受過克唑替尼治療後進展或者對克唑替尼不耐受的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療。

ALK融合是晚期NSCLC的重要治療靶點,因為發生概率較低且預後較好,被稱為「鑽石突變」。ALK-TKI目前是三代同堂的競爭格局,第一代抑制劑:輝瑞的克唑替尼(crizotinib);第二代抑制劑:羅氏的阿來替尼(alectinib)、諾華的塞瑞替尼(ceritinib)、武田的布加替尼(brigatinib);第三代抑制劑:輝瑞的蘿拉替尼(loratinib)。

目前在國內獲批的ALK抑制劑已有克唑替尼、阿來替尼和塞瑞替尼,前兩個藥用於一線治療ALK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塞瑞替尼用於克唑替尼治療進展或不耐受後的二線治療。可見,首個國產ALK抑制劑恩沙替尼與塞瑞替尼的適應症相同,兩者是直接競爭關係。今年5月,塞瑞替尼又在中國獲批一線治療。

恩沙替尼因為獲批時間較晚,不符合納入2020國家談判的條件,而塞瑞替尼則需要重新確定支付標準。恩沙替尼雖然使貝達藥業擺脫了單一產品埃克替尼的依賴,然而不幸錯過今年的醫保談判,短期內恐怕無法迅速提振公司業績。

氟唑帕利(PARP抑制劑)

2020年12月,國家藥監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附條件批准恆瑞醫藥的1類化藥氟唑帕利膠囊(艾瑞頤)。該藥是我國自主研發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藥,用於既往經過二線及以上化療的伴有gBRCAm(胚系BRCA突變)的鉑敏感復發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患者的治療。

目前,全球獲批上市的PARP抑制劑共有4款,包括阿斯利康的奧拉帕利、Clovis的蘆卡帕利、GSK/再鼎醫藥的尼拉帕利、輝瑞的他拉唑帕利。中國獲批的PARP抑制劑有3款,奧拉帕利、尼拉帕利和氟唑帕利,此外還有幾款處於研發後期(圖表4)。除了氟唑帕利因獲批較晚不符合條件,尼拉帕利作為目錄外藥品、奧拉帕利作為適應症調整的目錄內藥品,均納入了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

圖表4. 國內研發進展較快的PARP抑制劑

來源:公開信息,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索凡替尼(多靶點TKI)

索凡替尼(surufatinib)是和黃醫藥自主研發的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通過抑制VEGFR(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和FGFR(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來阻斷腫瘤血管生成,同時通過抑制CSF-1R(集落刺激因子1受體)來調節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促進機體對腫瘤細胞的免疫應答。2020年12月20日,國家藥監局網站顯示:索凡替尼針對晚期非胰腺神經內分泌瘤(NET)的1類化藥上市申請(CXHS1900034)的狀態變更為「在審批」,預計近日獲批。此外,針對晚期胰腺神經內分泌瘤的上市申請(CXHS2000028)已於今年9月獲得國家藥監局受理。

2018年我國新增NET病例67600例,估計患者總量共有30萬例,其中約80%是非胰腺NET。目前獲批的靶向藥物包括蘋果酸舒尼替尼和依維莫司,NET治療領域仍然存在較多臨床需求。索凡替尼治療晚期非胰腺神經內分泌瘤的NDA是基於III期研究SANET-ep。2019年6月,獨立數據檢查委員會評估認為,198名患者參與的中期分析成功達到預設的主要療效終點PFS(無進展生存期),提前終止了研究。結果顯示,索凡替尼治療組患者mPFS為9.2個月,而安慰劑組僅有3.8個月。

圖表5. 索凡替尼在III期臨床研究中顯示出療效

來源:和黃醫藥,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C肝領域的餘暉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發現並研究C肝病毒(HCV)的三位科學家。他們的研究有力地推動了C肝治療藥物的研發,吉利德的四代直接抗病毒藥(DAA)及組合療法,以及其他跨國藥企的藥物,實現了對各種基因型C型肝炎的短期治癒。由於這些藥物療效顯著,再加上血液管理規範後C肝傳播大幅減少,甚至導致C肝用藥市場大幅萎縮。

2019年,來自4家企業的6款C肝治療藥參加了國家醫保談判,通過競爭性談判,最終吉利德的丙通沙(索磷布韋維帕他韋)、夏帆寧(來迪派韋索磷布韋)、默沙東的擇必達(艾爾巴韋格拉瑞韋)進入醫保,平均降價幅度在85%以上。歌禮藥業的達諾瑞韋鈉片(danoprevir,戈諾衛)不幸談判失敗,未納入2019版國家醫保目錄,導致股價下跌。通過爭取進入地方醫保,戈諾衛在2019年的銷售額達到了1.24億元。

截至2020年12月23日,已有3款國產C肝藥已經獲批上市,再加上2018年獲批的達諾瑞韋(丹諾瑞韋,戈諾衛),出現了4款國產C肝藥同臺競技的局面。這4款C肝藥主要有兩方面的缺點:(1)不能單獨使用,而是必須聯合其他藥物,其中包括比較昂貴的幹擾素;(2)不能治療全基因型慢性C型肝炎。

圖表6. 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的4款國產C肝藥概況

來源:國家藥監局,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C肝藥價格經過2019年醫保談判已經處於較低水平,2020年醫保談判隨著拉維達韋、可洛派韋、達諾瑞韋及其它產品的加入,更加激烈的競爭會帶來更低的價格。如果不能及時納入醫保進行放量,將會嚴重影響C肝藥研發企業回收研發成本的速度。

精麻領域

國內精麻領域(精神麻醉藥物)在國內受到高度管制,有一定的壁壘,目前主要企業包括恆瑞醫藥、人福醫藥和恩華藥業,這些企業各有特色。2020年國家藥監局批准的精麻領域藥品主要圍繞這些企業展開。

圖表7. 2020年藥監局批准的精麻藥品

來源:國家藥監局,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苯磺酸瑞馬唑侖(GABAa受體激動劑)

2020年7月,人福醫藥的注射用苯磺酸瑞馬唑侖被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該藥由人福醫藥和德國PaionAG公司共同開發,可用於結腸鏡檢查和支氣管鏡檢查等侵入性治療的鎮靜。瑞馬唑侖是一種短效GABAa受體(γ-氨基丁酸A受體)激動劑,起效快且失效迅速,對呼吸系統和心血管幾乎無抑制,可被氟馬西尼拮抗,結合了傳統使用的咪達唑侖的安全性和丙泊酚的有效性。然而,瑞馬唑侖的游離鹼不穩定,將其成鹽,如苯磺酸瑞馬唑侖則可改善穩定性。

恆瑞醫藥於2019年首次獲批上市的甲苯磺酸瑞馬唑侖(瑞倍寧)也是瑞馬唑侖的一種鹽,與人福醫藥的產品僅在酸根上有差別。恆瑞醫藥抓住Paion AG公司的專利漏洞,申請了關於甲苯磺酸瑞馬唑侖的鹽型專利,最終以較小的成本、相對容易地開發出一款1類新藥。瑞倍寧分別於2019年12月和2020年6月獲批用於胃鏡檢查鎮靜和結腸鏡檢查鎮靜。人福醫藥和恆瑞醫藥的產品都有多項臨床試驗在進行中,未來將會持續拓展適應症。這兩款藥品均已進入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直面競爭。

環泊酚(GABAa受體激動劑)

環泊酚乳狀注射液(HSK3486,思舒寧)是海思科的首個1類創新藥,2020年12月獲批用於消化道內徑檢查中的鎮靜。思舒寧在國內開展了眾多臨床試驗,針對的適應症包括無痛消化內鏡診療、纖維支氣管鏡診療的鎮靜和/或麻醉、全身麻醉誘導和維持、ICU鎮靜等。

環泊酚是對經典麻醉鎮靜藥丙泊酚的改構,安全性耐受性良好,藥效活性約為丙泊酚的5倍;快速平穩起效,甦醒迅速且完全,注射痛發生率極低;對呼吸的影響優於丙泊酚,對心率和血壓的影響不劣於丙泊酚,脂質輸入量小於丙泊酚。環泊酚作為丙泊酚的me-better,海思科預計其在國內的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0億。

其他創新化藥

2020年國家藥監局批准的1類創新化藥除了以上介紹的腫瘤領域、C肝領域和精麻領域,還有其他兩款產品:苯環喹溴銨鼻用噴霧劑、先聲藥業的依達拉奉右旋莰醇注射液。

圖表8. 2020年國家藥監局批准的其他創新化藥

來源:國家藥監局,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苯環喹溴銨(M膽鹼能受體拮抗劑)

2020年3月,苯環喹溴銨鼻噴霧劑被藥監局批准上市,用於改善變應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引起的流涕、鼻塞、鼻癢和噴嚏症狀。該上市申請由固安世橋製藥和銀谷製藥聯合提交,銀谷製藥為該藥的上市許可持有人(MAH)。

據統計,目前我國約有1.5億成人受到鼻炎困擾,其中中重度過敏性鼻炎患者超過600萬人。苯環喹溴銨作為一種國際領先的新型、高選擇性的M膽鹼能受體拮抗劑,為過敏性鼻炎患者提供了新的用藥選擇。此外,銀谷製藥正在開展苯環喹溴銨吸入用氣霧劑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臨床試驗。

依達拉奉右旋莰醇注射用濃溶液

2020年8月,國藥監局批准先聲藥業的依達拉奉右旋莰醇注射用濃溶液,用於治療缺血性卒中。該藥是急性缺血性卒中藥物依達拉奉注射液的升級品種,是依達拉奉和右旋莰醇以4:1的質量比組成的組合療法。其中,依達拉奉是抗氧化劑和自由基清除劑,右旋莰醇抑制腦缺血再灌注導致的炎性細胞因子和炎性蛋白的表達。

該組合療法可顯著降低和改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引發的神經損傷。一項約1200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參與的III期研究(CTR20150245)表明,對比依達拉奉注射液,組合療法顯示出明確的療效優勢、相似的安全性,並將治療窗從24小時延長至48小時。

創新生物藥

2020年國家藥監局並未批准新的1類生物藥(拒絕了注射用重組人紐蘭格林的上市申請),但是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恆瑞醫藥的卡瑞利珠單抗分別提交了幾個新適應症的上市申請。此外,有多款生物類似藥獲批(原2類治療用生物製品),包括信達生物的利妥昔單抗、貝伐珠單抗、阿達木單抗,復宏漢霖的曲妥珠單抗、阿達木單抗。

結 語

國家藥監局首次批准的國產1類創新藥數量從2018開始持續攀升,預計2020年將會達到13個左右,再創新高。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藥監局頻繁使用了特殊審評審批程序,包括優先審評審批和附條件批准。附條件批准縮短了創新藥的研發進程,將更多創新藥更快地推向市場。此外,國產創新藥幾乎都是基於已知靶點開發me-too或me-better藥物,上市後通常會面臨同類產品的競爭。但是,應當看到,快速上市的國產仿創新藥在通過醫保談判降價後,將給患者帶來更多的選擇。

相關焦點

  • 2020年一季度獲批上市的國產新藥盤點,你pick誰?
    【製藥網 市場分析】2020年一季度,阿斯利康、默沙東等製藥巨頭重磅藥品上市的消息不斷,而國內在審批審批制度推進、創新藥開啟優先通道的背景下,相繼也有一批國產新藥獲批上市,另外還有一些重磅藥品正在受理當中。
  • 2019年 9個國產1類新藥上市!
    年底是盤點的好時候,2019年,共有9個國產1類新藥上市或即將上市,其中6個已正式獲批,3個處於"在審批"狀態,獲批是大概率事件。這9個新藥涉及糖尿病、癌症、阿爾茲海默症、感染等多個領域。
  • 2020年NMPA官宣批准上市的「中國1類新藥」
    而我國藥監部門,更是在這種前所未有的外部環境下,進一步保證了我國人民可以用到更好的創新藥物,並批准了多個真正意義上的「中國1類新藥」上市。下面,將按官宣時間順序,一一介紹:1、鹽酸可洛派韋膠囊(2020.02)開發公司為北京凱因科技,一種NS5A抑制劑,通過抑制NS5A蛋白而阻斷HCV病毒的複製和組裝。
  • 近年我國批准上市的「中國1類」新藥(生物藥篇)
    國家無論是「863計劃」、「973計劃」、還是今天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都對新藥研發寄予了厚望並給予了多方面的鼓勵支持,國內藥企亦不負眾望,共同肩負起新藥創製的重任。經多年厚積薄發,一個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藥產品誕生並成功上市,「中國1類」新藥家族正在逐漸壯大,我國新藥自主創新能力正在綻放光芒。此篇將集中介紹我國近年批准上市的「中國1類」大分子生物藥,希望對君有益。
  • 2020年廣西藥監局工作亮點——政策法規篇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在政策法規方面工作成績顯著。一、藥品違法案件查辦數同比轉跌為升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藥品違法案件查處工作。2020年將藥品違法案件查處工作納入對各設區市黨委政府和自治區人民政府相關部門年度目標任務考核體系。
  • 海思科、片仔癀……98個新藥獲批臨床!東陽光藥第28款1類新藥來襲...
    8款國產新藥獲批上市,其中東陽光藥的磷酸依米他韋膠囊、海思科的HSK3486乳狀注射液、恆瑞的氟唑帕利膠囊、諾誠健華的奧布替尼片為1類新藥;11個新藥批准進口,其中勃林格殷格翰的乙磺酸尼達尼布軟膠囊、默沙東的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葛蘭素史克的注射用貝利尤單抗為新適應症獲批;和黃醫藥的索凡替尼膠囊、正大天晴的鹽酸安羅替尼膠囊等9個藥品的上市申請註冊辦理狀態變更為「在審批」。
  • 2020盤點:164個「1類新藥」首次IND,正大天晴、東陽光藥…
    2020盤點:164個「1類新藥」首次IND,正大天晴、東陽光藥…來源:藥智網|中華小吃    2020年,雖然全球疫情肆虐,但我國藥品行業的發展並未就此而中斷,尤其在創新藥方面,更是再創新高。截至12月20日,共164個中國1類新藥,以首次註冊申報IND狀態獲得我國CDE承辦,遠超過去同期3年。
  • 2020年生物藥領域發展回顧
    其中包括19個國產疫苗、4個進口疫苗的臨床試驗申請;7個國產疫苗的生產申請獲得受理,無進口疫苗申請銷售。表1:2020年CDE受理和獲批上市疫苗情況其中,百克生物的凍幹鼻噴流感減毒活疫苗是國內首款獲批上市的採用鼻腔噴霧給藥方式接種的流感疫苗,此前國內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均採用肌肉注射方式接種。表2:2020新獲批上市的國產疫苗情況
  • 2020年10月FDA批准的新藥
    2020年10月,FDA共批准2個新藥上市,分別是再生元的伊波拉病毒感染治療藥物Inmazeb和吉利德COVID-19療法Veklury。2020年前10個月,FDA已經批准42款新藥上市。註:此處所列新藥,主要指FDA批准的新分子實體、新生物製品、細胞療法、基因療法,不包括疫苗。
  • 研發日報丨恆瑞醫藥PD-1單抗新藥又一項上市申請獲受理
    天境生物在2020年SITC年會上公布TJ210/MOR210臨床前數據11日 ,天境生物在第35屆癌症免疫治療學會年會(SITC 2020)線上大會上公布了其C5aR抗體項目TJ210/MOR210在體外和體內研究中的最新臨床前數據。結果顯示,TJ210/MOR210與其他腫瘤免疫療法(如PD-1抗體)聯用時其對腫瘤的抑制作用尤為明顯。
  • 2019國產1類新藥IND排行榜!正大天晴、石藥、東陽光、恆瑞…
    作者:中華小吃2019年,創新藥開發依舊火熱,國產1類新藥IND數量繼續超過110個,再創新高;正大天晴8件IND獲國家CDE受理,位列所有國內藥企之首,緊隨其後為石藥集團、廣東東陽光、江蘇恆瑞等;所有IND基本信息及部分品種披露信息見本稿。
  • 國產卵巢癌新藥!百濟神州PARP1/2抑制劑帕米帕利(pamiparib)新藥...
    2020年07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百濟神州(BeiGene)近日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已受理其在研PARP1和PARP2抑制劑pamiparib(帕米帕利)的新藥上市申請(NDA),該藥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兩線化療、攜有致病或疑似致病的胚系 BRCA 突變的晚期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患者
  • 2020 年這些新藥在國內獲批:抗腫瘤、罕見病藥物佔比近半
    據 Insight 資料庫不完全統計,2020 年 NMPA 共批准了 53 款新藥(詳見下表),其中進口新藥 32 個,國產新藥 21 個。 從數量上看,2020 年批准的新藥個數與 2019 年不差上下,似乎並未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這也可能得益於藥審中心審評效率的不斷提高。
  • 由量到質,創新再提速——2020年藥監政策進展
    二、2020版化藥、生物製品、中藥註冊分類出臺 2020年6月30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化學藥品、生物製品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的通告,註冊分類自2020年7月1日起實施,申報資料要求自2020年10月1日起實施。
  • 速遞|默沙東PD-1抑制劑Keytruda一線單藥治療獲FDA批准
    領星資訊欄目「Breaking News」每周高頻更新,內容包括國內外腫瘤新藥獲批情況、臨床試驗進展、行業動態等。每天只要1分鐘,輕鬆掌握一手新聞。國內新藥獲批【骨髓瘤】雙鷺藥業那度胺膠囊通過一致性評價6月23日,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了最新的藥品批准證明文件待領取信息,北京雙鷺藥業的來那度胺膠囊通過一致性評價。
  • 疫情難阻中國創新步伐:48個獲批新藥中「優先審評」佔6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國:疫情難阻創新步伐 48個獲批新藥中「優先審評」佔65%2020年末,我國首款新冠病毒疫苗正式附條件上市,國家藥監局於2020年12月30日依法附條件批准了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的註冊申請,為全年新藥批准畫下句號,也為對抗新冠開...  2020中美新藥審評審批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重塑了醫藥行業
  • 32個國內批產的「中國1類新藥」 誰更具創新實力?!
    1. 2019年~至今/國產1類新藥4個2019年至今,共有4個1類新藥獲得了國內藥監部門的批產,分別是GV-971、可利黴素、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本維莫德。毋庸置疑,最為引得國內製藥屆討論的即為GV-971。
  • 探秘新藥!2020年,中國共獲批13款
    值得一提的是,澤布替尼是首款獲批的中國國產BTK抑制劑。*它的特點在於最大化對BTK靶點的特異性結合,從而最大程度減小脫靶效應而帶來的毒副作用。6月3日,NMPA宣布附條件批准百濟神州1類創新藥澤布替尼膠囊上市,用於治療的成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患者。
  • 世界肝炎日,盤點今年以來獲批臨床的國產B肝藥
    目前,全球批准用於慢B肝治療藥物主要有幹擾素類和核苷(酸)類似物兩大類,但這兩類均無法有效清除B肝病毒實現以停藥為目的的臨床治癒。迄今為止,全球範圍內尚無批准任何藥物或組合方案用於B肝治癒。面對龐大的B肝患者群體,近年來,全球包括國產在研的B肝新藥也在研究持續推進。值此特殊日子,筆者針對今年以來,獲批臨床的國產B肝藥情況作了簡要的盤點。
  • 國家藥監局解讀《證候類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技術指導原則》
    國家藥監局解讀《證候類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技術指導原則》 為繼承和發揚中醫藥診療特色和優勢,完善符合中藥特點的技術評價體系,落實《藥品註冊管理辦法》《中藥註冊管理補充規定》的相關規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制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