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上)

2021-01-21 健康一線視頻網

一、1類化藥臨床審批概況

2019年11月,共有9個中國1類化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的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具體信息如下表所示:

01

鹽酸傑克替尼片

鹽酸傑克替尼是澤璟製藥研發的一種選擇性JAK抑制劑,目前最高階段處於臨床二期,用於治療斑禿和骨髓纖維化,包括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MF)、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後骨髓纖維化(PPV-MF)或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後骨髓纖維化(PET-MF)。此藥品還處於治療癌症的臨床一期研究。

2019年8月澤璟製藥再次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遞交了臨床試驗申請(化藥1類)。2019年11月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用於治療重度斑禿。

研發裡程碑

【2018年11月,評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治療骨髓纖維化的臨床二期試驗在中國開始 (NCT03886415)。 2017年9月,單次和多次口服鹽酸傑克替尼片或安慰劑片的隨機、雙盲、劑量遞增的耐受性、藥代動力學和食物影響臨床I期研究(CTR20170573)在中國開始。 2016年4月,由蘇州澤璟生物製藥有限公司聯合上海澤璟醫藥技術有限公司向CFDA提交臨床試驗申請(化藥1類),並於2016年12月獲得臨床試驗批件,批件號為:2016L10574(0.1g規格)和2016L10575(50mg規格),獲準進入I/II/III期臨床研究。

02

GST-HG141片

GST-HG141由福建廣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2019年8月福建廣生堂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遞交了本品的臨床試驗申請(化藥1類)。2019年11月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擬用於慢性B型肝炎的治療。

03

HIF-117膠囊

HIF-117由瀋陽三生製藥研發,並於2019年8月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遞交臨床試驗申請(化藥1類)。2019年11月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用於治療慢性腎病患者的貧血。

HIF-117是一種小分子缺氧誘導因子脯氨酸羥化酶(HIF-PHs)選擇性抑制劑,該藥物可通過抑制HIF-PHs而提高缺氧誘導因子-α(HIF-α)的穩定性和半衰期,從而促進腎臟和其他非腎器官(如肝臟)中促紅素(Erythropoietin ,EPO)的分泌,上調骨髓中EPO受體的水平。同時,HIF-PHs抑制劑還可通過提高HIF-α而促進腸道中鐵的吸收,動員鐵轉運到骨髓,刺激骨髓中紅細胞的生成,提高血紅蛋白的濃度,從而達到對慢性腎病患者貧血的治療作用。

目前靶向HIF-PHs的中國1類藥物如下表所示:

04

艾姆地芬片

艾姆地芬由紅日藥業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發,於2019年8月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遞交了臨床試驗申請(化藥1類)。2019年11月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用於治療實體腫瘤。艾姆地芬是一種口服PD-L1小分子抑制劑,目前國內外尚無同靶點小分子藥物獲批上市。

05

BPI-1178膠囊

BPI-1178由上海倍而達藥業研發,並由其子公司倍而達藥業(蘇州)有限公司於2019年8月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遞交臨床試驗申請(化藥1類)。2019年11月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選擇激素受體(HR)陽性/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 陰性的晚期乳腺癌成年患者作為首先開發的適應症,並於臨床研發過程中針對BPI-1178及同類藥物的臨床研究結果,再進一步開發其他晚期癌種的適應症。

06

TNP-2092膠囊

TNP-2092由丹諾醫藥研發,是一個多靶點偶連分子,通過抑制RNA聚合酶、DNA解旋酶和拓撲異構酶IV三個重要靶點實現殺菌作用,具有更強的殺菌活性和更低的耐藥頻率。TNP-2092目前處於治療細菌感染的臨床二期研究(在美國),以及治療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胃潰瘍和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臨床一期研究。該化合物最初由Cumbre研發,2009年4月Cumbre宣布破產,丹諾醫藥收購了該公司。2019年9月,丹諾醫藥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遞交了臨床試驗申請(化藥1類)。2019年11月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用於治療肝硬化高血氨症和肝性腦病。

07

DDCI-01膠囊

DDCI-01是由重慶文理學院研發的一種PDE5A抑制劑,用於治療勃起功能障礙和肺動脈高壓。2019年5月,重慶迪康爾樂製藥有限公司與重慶文理學院籤訂了校企合作協議。2019年9月重慶迪康爾樂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遞交了臨床試驗申請(化藥1類)。2019年11月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擬用於治療肺動脈高壓。

目前靶向PDE5A的中國1類藥物如下表所示:

08

注射用APG-1387

APG-1387是亞盛醫藥研發的高效特異性凋亡蛋白抑制因子(IAP)抑制劑,主要通過阻斷IAPs的活性促進細胞凋亡的進程,目前正在進行治療晚期實體瘤和血液惡性腫瘤的臨床一/二期試驗和治療結直腸癌和B肝的臨床一期試驗。2019年9月,江蘇亞盛醫藥開發有限公司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遞交了本品的臨床試驗申請(化藥1類)。2019年11月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用於聯合特瑞普利單抗治療晚期實體瘤。

研發裡程碑

2019年4月,APG-1387將與君實生物的抗PD-1單抗特瑞普利單抗聯合用於治療實體瘤/血液瘤(特別是難治、藥物耐受性腫瘤)等適應症。 2018年1月,該藥對HBV的研究處於臨床I期階段,至2018年10月,評估APG-1387在慢性B型肝炎患者中安全性、耐受性、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的多中心、開放性、劑量遞增的I期臨床研究(CTR20180218)仍顯示為進行中(尚未招募)。 2017年12月,一項開放標籤單組臨床I/II期試驗(NCT03386526)在美國晚期實體瘤或者惡性腫瘤患者中啟動。 2017年11月,計劃啟動APG-1387聯合伊立替康治療至少接受一次化療後進展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一項開放性、多中心、Ib期臨床研究(CTR20170890)。 2017年11月,在美國提交的IND申請獲FDA受理。 2017年2月,江蘇亞盛醫藥和廣州順健生物(亞盛醫藥控股)再次提交臨床申請,並於2018年1月獲準開展對HBV的臨床研究。 2015年4月,APG-1387治療晚期實體瘤患者的開放性劑量爬坡I期臨床試驗(CTR20150161)在中國開始,臨床結果在2018年ASCO會議公布。 2014年3月,在澳大利亞晚期癌症患者中啟動多中心劑量遞增試驗(ANZCTR365304)。 2013年6月,由江蘇亞盛醫藥在中國提交IND,並於2014年11月獲批。

09

ACT001膠囊

ACT001是由天津尚德藥緣科技和南開大學聯合研發的一種靶向STAT3和NF-κB的烏心石內酯(micheliolide)衍生物,目前處於治療成膠質細胞瘤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臨床一期研發階段和治療視神經脊髓炎的臨床I/IIa期階段。天津尚德藥緣科技的子公司天津辛夷尚德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於2019年9月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遞交了本品的臨床試驗申請(化藥1類)。2019年11月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用於兒童實體瘤的治療。

二、1類生物藥臨床審批概況

2019年11月,共有10個中國1類治療用生物製品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具體信息如下表所示:

01

抗CD19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注射液

抗CD19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由合源生物研發。2018年11月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遞交了臨床試驗申請(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並於2019年11月獲準進行臨床試驗,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性侵襲性非霍奇金B細胞淋巴瘤。

目前靶向CD19的中國1類藥物如下表所示:

02

SK08活菌散

SK08活菌散是廣州知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創新生物藥,是新一代的活體益生菌。2018年11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受理本品的臨床試驗申請(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2019年11月獲準進行臨床試驗,擬用於治療腸易激症候群和潰瘍性結腸炎。

03

SI-B001雙特異性抗體注射液

SI-B001是由Systimmune(四川百利子公司)研發的抗EGFR,HER3雙特異性抗體,是全球首個獲批臨床的EGFR,HER3雙抗。20DDC19年8月,四川百利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遞交了本品的臨床試驗申請(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2019年11月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用於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上皮腫瘤的治療,包括食管鱗癌、肺鱗癌、三陰乳腺癌、頭頸鱗癌、結直腸癌等。

04

注射用AS1501

AS1501由深圳市中科艾深醫藥有限公司研發,是一種腫瘤壞死因子相關凋亡誘導配體(TRAIL)阻斷劑。2019年8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受理了本品的臨床試驗申請(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2019年11月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用於病毒性、自身免疫性和藥物性肝炎等引發的肝損傷和/或肝衰竭。

05

注射用SHR-1802

SHR-1802是由江蘇恆瑞、上海恆瑞和蘇州盛迪亞開發的一種靶向於淋巴細胞活化基因3蛋白(LAG3)的單抗。LAG3是一種免疫抑制分子,表達於活化的T淋巴細胞、NK細胞、B淋巴細胞和樹突狀細胞,具有抑制T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2019年8月蘇州盛迪亞、上海恆瑞和江蘇恆瑞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遞交了臨床試驗申請(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2019年11月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用於治療標準治療失敗的晚期惡性腫瘤。

目前靶向LAG3的中國1類藥物如下表所示:

06

注射用IMM0306

IMM-0306是宜明昂科公司開發的一種靶向於CD20和CD47的雙特異抗體,通過激活巨噬細胞發揮靶向殺傷腫瘤的作用。2019年8月,該藥的IND申請(治療用生物製品一類)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承辦,並於2019年11月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擬治療難治或復發性CD20陽性非霍奇金B細胞淋巴瘤。

目前治療非霍奇金B細胞淋巴瘤的中國1類藥物如下表所示:

07

CM310重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

CM-310是康諾亞生物醫藥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研發的重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目前正處於治療中重度哮喘的臨床一期研究。2019年8月康諾亞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遞交了臨床試驗申請並於2019年11月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用於治療中重度特應性皮炎。

08

TJ003234注射液

TJ-003234是由天境生物開發的一種重組人源化IgG1單抗,靶向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GM-CSF是一種常用於臨床治療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的細胞因子。然而,GM-CSF也會介導多種促炎症反應,如IL17A誘發的自身免疫反應等。2019年8月天境生物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遞交了臨床試驗申請(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2019年11月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

09

重組人VEGF受體-Fc融合蛋白注射液

重組人VEGF受體-Fc融合蛋白注射液由天台銀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研發。2019年9月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遞交了臨床試驗申請(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2019年11月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擬用於治療溼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wAMD)、視網膜靜脈阻塞(RVO)(包括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CRVO)及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BRVO))所導致的黃斑水腫、糖尿病黃斑水腫(DME)病理性近視(PM)等以新生血管發生、血管滲出或黃斑水腫等為特徵的眼底相關疾病。

目前靶向VEGF的中國1類藥物如下表所示:

10

SHR-1316注射液

江蘇恆瑞開發的SHR-1316是一種人源化IgG4型單克隆抗體,靶向於程序性死亡配體(PD-L1),目前用於治療小細胞肺癌(SCLC)的研究處於臨床三期。治療食管癌的研究處於臨床二期。2019年9月蘇州盛迪亞、上海恆瑞和江蘇恆瑞再次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遞交了臨床試驗申請(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2019年11月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用於聯合氟唑帕利治療既往接受含鉑化療方案且疾病進展的小細胞肺癌。

研發裡程碑

2019年7月,提交適應症為鹽酸伊立替康脂質體聯合SHR-1316及5-FU用於一線治療晚期食管癌,9月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 2019年6月,提交適應症為SHR-1704聯合SHR-1316用於標準治療失敗的晚期惡性腫瘤患者,8月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 2019年5月,向NMPA提交臨床試驗申請(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本次申報的適應症為SHR-1501聯合SHR-1316用於標準治療失敗的晚期惡性腫瘤患者,7月份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 2018年11月,伊立替康脂質體聯合SHR-1316和5-FU治療食管癌的II期臨床研究(CTR20181966、NCT03732508、IRI-SHR-1316-201)開始在中國招募患者。 2018年10月,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臨床III期研究(CTR20182176、NCT03711305、SHR-1316-III-301)信息公開,顯示尚未招募,將於2018年12月開始。該研究旨在評估卡鉑與依託泊苷聯合或不聯合SHR-1316對未經治療且處於廣泛期(Extensive-Stage,ES)的SCLC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18年3月,評估PD-L1抗體SHR-1316在晚期惡性腫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的I期臨床研究(CTR20180040、NCT03474289、SHR-1316-I-101)在中國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當時預計將於2019年10月完成。 2017年6月,開放標籤、劑量遞增、多中心臨床I期試驗(NCT03133247)在澳大利亞啟動,主要針對經目前標準抗腫瘤方案治療失敗的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 2017年2月,該藥在中國的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獲CDE受理,並於2017年9月獲得臨床批件。

目前治療小細胞肺癌的中國1類藥物如下表所示: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下期文章! 

相關焦點

  • 2018年11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上篇
    作者:孫穎本文為2018年11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的上篇,主要介紹1類化藥臨床審批概況及相應藥物的信息。1類生物藥臨床審批概況、1類新藥NDA申請概況及相應藥物的信息將在下篇中概述。
  • 2018年11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下篇
    該藥由桂林三金、天演藥業、白帆生物(桂林三金子公司)、寶船生物(桂林三金子公司)共同研發,於2018年8月向CDE提交了該藥的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並於2018年11月獲得臨床批件。
  • 2018年10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
    作者:楊雪薇1.1類化藥批准臨床概況2018年10月,共有10個申報臨床的中國1類化藥獲得了NMPA核准籤發的臨床試驗批件,即將開始臨床一期試驗。2.1類生物藥批准臨床概況2018年10月,共有8個中國1類生物藥獲得NMPA核准籤發的臨床試驗批件,其中特殊審批品種有5個,抗癌藥物佔6個。
  • 2019年 9個國產1類新藥上市!
    年底是盤點的好時候,2019年,共有9個國產1類新藥上市或即將上市,其中6個已正式獲批,3個處於"在審批"狀態,獲批是大概率事件。這9個新藥涉及糖尿病、癌症、阿爾茲海默症、感染等多個領域。
  • 2020年NMPA官宣批准上市的「中國1類新藥」
    而我國藥監部門,更是在這種前所未有的外部環境下,進一步保證了我國人民可以用到更好的創新藥物,並批准了多個真正意義上的「中國1類新藥」上市。下面,將按官宣時間順序,一一介紹:1、鹽酸可洛派韋膠囊(2020.02)開發公司為北京凱因科技,一種NS5A抑制劑,通過抑制NS5A蛋白而阻斷HCV病毒的複製和組裝。
  • 海思科、片仔癀……98個新藥獲批臨床!東陽光藥第28款1類新藥來襲...
    來源:米內網menet作者: 玲瓏 28個新藥上市申請新進展,4款國產1類新藥獲批11月28日-12月25日期間,28個新藥(45個受理號)的上市申請有審評審批狀態更新。1款國產1類新藥即將上市。索凡替尼膠囊是和黃醫藥自主研發的一種新型的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有望成為該公司第2款獲批上市的1類新藥。近幾年來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胰島素及其類似藥產品格局中,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一直佔據榜首位置,2019年銷售額超過50億元,2020H1增速達10%以上,市場潛力較大,甘李藥業的產品獲批上市,打破了諾和諾德獨家壟斷的局面。
  • 2019年 國內爆款1類新藥來襲
    而且這種新藥研發儼然有了一種引力,相信未來多年內,國內新藥將浩浩蕩蕩,接踵而至,川流不息。繼上篇盤點了2018年上市的1類新藥後,這篇我將盤點2019年有望上市的1類新藥,如有遺漏紕漏,望請指正。此外,還有很多重磅1類新藥處於NDA、BLA階段,如用於心力衰竭的重組人紐蘭格林、治療高膽固醇的海澤麥布、乳腺癌的優替德隆……將在下期為大家奉上。
  • 2019國產1類新藥IND排行榜!正大天晴、石藥、東陽光、恆瑞…
    1. 2019全年:國產1類新藥IND總體情況2019全年,國產1類新藥(化藥)註冊申報IND品種>110個(2018年近於100個),創新品種開發形勢整體處於增長趨勢。其中,全年註冊申報數量最多的月份為1月,共16個品種進入IND階段,最少的月份為9月,國產1類新藥IND僅1個品種(PS:為體現國產1類新藥創新水品,外國企業註冊申報的進口IND不列入統計之內)。
  • 合成藥業重磅1.1類抗感染新藥HCP002獲得臨床批件
    合成藥業重磅1.1類抗感染新藥HCP002獲得臨床批件 來源:新藥匯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6-03-10   今日/總瀏覽:1/5264
  • 方盛製藥1.1類抗癌新藥獲批臨床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 記者從藥監總局最新獲悉,方盛製藥一款受理單號為「CXHL1301089湘」的化學新藥獲批臨床,目前辦理狀態變更為「制證完畢-待發批件」。
  • 2020年藥監局首次批准的國產1類新藥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深刻影響了社會發展和歷史進程。醫藥行業作為與疫情防治最緊密相關的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那麼,新冠疫情是否影響了中國創新藥的審評審批呢?回顧過去,2018年9款1類新藥在中國首次獲批*,創歷史新高,成為「中國創新藥上市元年」。2019年再創佳績,11款1類新藥在國內首批。
  • 近年我國批准上市的「中國1類」新藥(生物藥篇)
    國家無論是「863計劃」、「973計劃」、還是今天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都對新藥研發寄予了厚望並給予了多方面的鼓勵支持,國內藥企亦不負眾望,共同肩負起新藥創製的重任。經多年厚積薄發,一個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藥產品誕生並成功上市,「中國1類」新藥家族正在逐漸壯大,我國新藥自主創新能力正在綻放光芒。此篇將集中介紹我國近年批准上市的「中國1類」大分子生物藥,希望對君有益。
  • 32個國內批產的「中國1類新藥」 誰更具創新實力?!
    1. 2019年~至今/國產1類新藥4個2019年至今,共有4個1類新藥獲得了國內藥監部門的批產,分別是GV-971、可利黴素、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本維莫德。毋庸置疑,最為引得國內製藥屆討論的即為GV-971。
  •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在美啟動國際3期臨床試驗
    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美國東部時間11月4日,2020年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CTAD)傳來消息,中國原研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已經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試驗(以下簡稱「國際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
  • CDE藥審新動態:達石藥業首個靶向NGF抗體新藥提交臨床申請
    26個1類新藥申請獲CDE受理。近期受理國產1類新藥共計26個受理號,涉及18個品種17家企業。下表為2020.10.19-2020.10.27新承辦的1類新藥藥物情況。本次於2019年11月進口我國。推測此次是新適應症,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
  • CDE官網今日最新公示 有10款1類新藥獲批臨床
    根據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官網今日最新公示,有10款1類新藥獲批臨床。這些在研新藥涉及靶點有TYK2抑制劑、PI3K抑制劑、Bcl-2抑制劑、IL-17抗體等,來自輝瑞(Pfizer)、東陽光藥業、阿諾醫藥、復創醫藥、康寧傑瑞、華海醫藥、恆瑞醫藥等。
  • 又一痛風新藥進入臨床,中國URAT1抑制劑或迎來大爆發
    近幾年,在痛風治療領域,區別於傳統降尿酸藥物的尿酸鹽重吸收轉運子1(URAT1)選擇性抑制劑異軍突起,一眾國內外知名藥企均有布局。近期,記者從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官網了解到,先聲藥業旗下1類新藥SIM1909-13(原稱URC102)於11月18日獲得臨床默示許可。
  • 廣生堂5款新藥研發全速推進 B肝新藥I期臨床即將展開
    歷時四年研發全新靶點抗B肝病毒1類新藥截至目前,全球範圍內尚無批准任何藥物或方案用於B肝治癒。2015年,廣生堂獨家提出B肝臨床治癒路線圖「登峰計劃」:通過GST-HG131/GST-HG121、GST-HG141及現有核苷(酸)類抗病毒藥物多靶點聯合用藥,臨床治癒B肝。
  • 3月丨31個新藥品種獲批臨床
    Insight 資料庫申報進度庫顯示,2019 年 3 月獲批臨床的新藥共有 52 個受理號,涉及 31 個品種,下圖為具體名單:下面是本月獲批臨床批准的 31 個品種的具體介紹,介紹順序和圖表一致,文章略長,可選擇性閱讀喲。
  • 5月32個新藥獲批臨床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5 月獲批臨床的新藥共有 54 個受理號,涉及 32 個品種(附名單)本報告數據來源:Insight資料庫、CDE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本月獲批臨床新藥品種Insight 資料庫申報進度庫顯示,2019年5月獲批臨床的新藥共有54 個受理號,涉及32 個品種,下圖為具體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