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蜂不產蜂蜜不產王漿,單只售價高達7元,被農業專家當做寶

2021-01-22 蜂部落

導讀:有溫棚蜂類授粉經驗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最適合溫棚授粉的蜂類,不是中蜂、也不是意蜂,一般是熊蜂。熊蜂不像蜜蜂那樣有儲蜜習慣,蜂群中似乎有蜂蜜,但是量非常少,所以算是沒有蜂蜜的一種蜂,王漿就更是沒有了。要說熊蜂的蜂產品,似乎我們找不到任何產品,但是目前市面上熊蜂的銷售價格卻高達7元每隻左右,這又是為什麼呢?

熊蜂的主要用途

熊蜂的進化程度沒有蜜蜂那麼高,所以熊蜂的生活方式還是從獨居到群居的生活方式,在開春的時候蜂王甦醒,獨自補充營養後尋找巢穴築巢產卵,在第一批熊蜂幼蟲出房以後蜂王開始轉向專職產卵,開始進入群居生活。

全球各國對熊蜂的研究都比較多,主要原因是熊蜂的優質授粉能力,熊蜂擁有超過中蜂和意蜂授粉的優勢,所以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在大力開發熊蜂資源,目前國內已經有少量的熊蜂研究公司,也有部分熊蜂產品銷售,售價平均每隻在7元左右。

熊蜂授粉優於蜜蜂

熊蜂之所以能夠成為授粉的理想蜂種,主要原因在於熊蜂具有意蜂相同的採粉和攜帶花粉構造,而且熊蜂的口氣較長,吻長在9到17毫米之間,這是遠遠超過了蜜蜂的吻長的,所以對於一些特殊農作物而言,蜜蜂無法進行授粉的農作物,熊蜂卻能夠更好的完成任務。主要優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飛行時的震動高於蜜蜂

熊蜂由於個體比蜜蜂大,所以飛行的時候震動也相對較大,對於番茄、草莓、茄子之類的農作物,在熊蜂的聲波下容易釋放花粉。相對來說蜜蜂對這些農作物授粉效果就沒有熊蜂那麼明顯了。

第二:惡劣氣候忍耐力強

養過蜜蜂的朋友都知道,蜜蜂在外界光線降低、吹風或者連綿陰雨的情況下就會吃老本,但是熊蜂不一樣。熊蜂應對惡劣氣候的能力較強,就算在雨天或者大風天氣都能採粉,而且在低溫光線較弱的情況下也能進行採集工作,這滿足了溫棚授粉的必要條件,所以熊蜂成了溫棚授粉的最佳選擇。

第三:熊蜂比較安靜

採用過蜜蜂授粉的朋友都發現過這樣的問題,蜜蜂授粉容易衝撞溫棚膜和玻璃,如果沒有經驗,採用蜜蜂給溫棚授粉其實並不實際,但是熊蜂不一樣,熊蜂沒有蜜蜂那麼發達的信息系統,往往在溫棚內能夠專心的採蜜,不容易更換食物源。

第四:個體大,壽命長

熊蜂的個頭是比意蜂還大的,而且熊蜂的壽命比蜜蜂長,飛行的能力也比蜜蜂要強,一般蜜蜂的活動範圍在2公裡左右,但是熊蜂的活動範圍卻可以達到5公裡以上,對於大範圍內的授粉來說,熊蜂更加有優勢。

關於熊蜂授粉的兩大優勢

熊蜂授粉的利用目前主要在溫室授粉上,已經逐漸引起很多農業相關單位的重視,其在溫室授粉上主要有兩大優勢。

第一:增加產量

據有關資料介紹,熊蜂對番茄的氣味和絨毛都不感冒,而且願意接近,用熊蜂給番茄授粉熊蜂會逐授粉,坐果率比採用振動棒授粉高8.65%;比蜜蜂授粉的坐果率高22.21%;且果實重量上也有巨大差異,採用熊蜂授粉果實重量比採用振動棒授粉高出42.27克,比蜜蜂授粉重50.55克。在很多農作物授粉上熊蜂授粉優勢都較為明顯。

第二:提高農作物果實品質

由於熊蜂授粉充足,大量的花粉落在雌蕊的豬頭上發育受精形成更多的配珠,是的果實形成的種子更多,果實大,規則,質量也相對較高。

市場巨大

如今蜂蜜市場混亂,熊蜂市場嚴格說起來還在研究階段。現在國家大力扶持農村,現代化農業也在突飛猛進,未來的熊蜂市場將會成為巨大需求。如果我們有相關的農業資源,能夠更要的進行熊蜂的人工培育,或許未來的熊蜂市場並不會比蜜蜂市場差。所以我們有實力的朋友們,可別忽略了這個隱藏的市場,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熊蜂市場將比蜜蜂市場更加廣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敬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闢謠:中蜂只採百花蜜,意蜂只採單花蜜,忽略了條件限制
    很多資料上都提到了關於中蜂採集百花蜜與意蜂採集單花蜜的說法,於是很多網友養成了一個習慣,甚至一些專業養蜂人都提出了中蜂只採百花蜜,意蜂只採單花蜜的說法,這種說法實際上是有問題的。所以中蜂一般一天中活動的時間比較長,比意蜂差不多要多兩個小時左右。對於很多大型蜜源來說,中蜂採集能力不強的原因並不是中蜂不採集大型蜜源,主要是有的蜜源花蜜所在的位置較深,中蜂的吻夠不著。除此之外,中蜂採蜜有就近原則,從最近的蜜源開始採集,造成了中蜂的蜂蜜中含有多種花的蜜源。
  • 用意蜂蜂蜜大量餵養中蜂,餵出的蜂蜜算好蜜嗎?養蜂人講了實話
    在經歷了種種失敗以後,一種以大量的意蜂蜜餵養中蜂產蜜的方法在養蜂界被廣泛使用,使用的目的不是為了補助飼喂,也不是為了獎勵飼喂,僅僅就是為了利用意蜂蜜來讓中蜂在短時間內大量產蜜,然後把十幾塊錢甚至幾塊錢一斤的意蜂蜜搖身一變後就變成了價格百元以上的中蜂蜜。
  • 一個3斤售價130元,國內少有人吃,專家:全身都是寶,值2萬
    導讀:全身產值20000元,專家說是隱藏的致富物種,農民:想養不敢養 我國國土面積特別廣大,因為自然環境的差異,所以各地農業發展的方向也不同,比如在北方地區,平原比較多,所以人們更喜歡種植糧食。而在南方丘陵地帶,人們更喜歡種植水果。在西北的大草原上,畜牧業就特別發達。
  • 新疆黑蜂性情兇暴,不易馴養,因此所產蜂蜜等產品尤為珍貴
    告訴你,我的那個零件最近不好好工作,老是消極怠工。老唐一拍手說,好,這就對了!走,我帶你去黑蜂養殖基地。我說,蜂場啊,那有什麼好看的,我見過。老唐一本正經地說,蜂場和蜂場可是大不一樣!我要帶你去的是全球最大的黑蜂養殖基地!我一笑說,你就吹吧,不過就你說的這麼大名頭,咱就去一趟又有何妨!於是,我們就坐上車直奔尼勒克黑蜂養殖基地。
  • 人稱「花花公子」的雄蜂,只吃蜂蜜不勞作,為何這些時候還要培育
    養蜂人常用「花花公子」來形容雄蜂,就因為雄蜂只吃不勞作的特性。雄蜂在蜂群中的地位極其低下,常常在食物短缺時,被工蜂集體消滅,沒有任何反抗的機會。當蜂群需要雄蜂時,工蜂又會使用手段,讓蜂王生產新的雄蜂出來。比起雄蜂的命運,我想蜂友們應該更想知道,為什麼分蜂前會產雄蜂?自然更換蜂王會不會產雄蜂?
  • 小小一對眼鏡片,單只鏡片成本不足7元,如何一年賣出6億元?
    同期,博士眼鏡高毛利、低淨利問題也成為外界熱議的話題,被曝出30元左右的鏡片賣價超240元、售價高出進價5倍多等「暴利」行為。日前,又有一家眼鏡鏡片生產商向創業板發起進擊。7月23日,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明月鏡片」)創業板上市申請獲受理,計劃募資約5.68億元。
  • 哪種蜜蜂,產蜜多,質量又好?中蜂和意蜂的優勢對比!
    關於哪種蜜蜂,產蜜多,質量又好的問題,蜂群的產蜜量與這3個因素有關,蜂群的群勢、外界蜜源情況、蜂種。意蜂比中蜂的採集能力強,這裡指的是單個工蜂的對比情況下,但是,中蜂有出巢時間早,中蜂採集零星蜜源能力強,中蜂可以土養等優點。
  • 蜜蜂是如何濃縮蜂蜜的?從採集到加工,宛如流水線,佩服蜜蜂智慧
    導讀:關於蜜蜂濃縮蜂蜜的過程,蜂部落認為確切的說是蜜蜂釀蜜的過程,因為蜂蜜的濃縮從專業的角度來說並不是蜜蜂完成的,一般我們所謂的濃縮蜜,其實屬於工業加工的一個過程,屬於對劣質蜂蜜的處理,比如蜂蜜加工的廠家在收購蜂蜜以後就會進行高溫濃縮,這樣經過加工處理的蜂蜜
  • 2020年度中國蜂蜜行業十大品牌榜單
    百花的產品從最初的蜂蜜單一品種發展到如今系列化蜂蜜、蜂膠、蜂王漿、蜂花粉、相關食品、保健食品、日化用品等7大系類近200個品種的產品體系。在包裝上百花的產品也多種多樣,既有傳統實惠的普通瓶裝,也有方便快捷時尚的擠出式包裝和一次性包裝,還有滿足饋贈需求的各色禮品包裝。
  • 地穴活框飼養中蜂
    究其原因,意蜂盜入中蜂群是中西蜂混養區中蜂飼養最大的問題,西方蜜蜂侵入中蜂巢內後,盜取蜂蜜、蜂王被害、使蜂巢失守、蜂群因缺蜜受凍而死。經濟收入懸殊,是人為更換蜂種,造成中蜂飼養減少的主要原因。唐開元年孟浩然所著過龍泉寺精舍詩中雲:"入洞窺石髓,,傍崖採蜂蜜"。明萬曆年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蜂有3種,一種在林中或土穴中作房,為野蜂,一種以器收養者,為家蜂,並小而微黃,蜜皆濃美;一種在山巖高峻處作房,即石蜜也,其蜂黑色似牛虻"。
  • 養殖中蜂,我們如何去判斷一個蜂群即將要分蜂?
    一個蜂群即將分蜂,其實會在平時,就會流露出很多的徵兆。我們只需要多加留意就會發現。當然,這裡說的是中蜂,既中華蜜蜂,又稱土蜂。這段時間裡,蜂群在一陣大進蜜之後,所有的巢房都存滿了蜂蜜,起了很多的雄蜂房,成片成片封蓋,目的是在為新出臺的處王準備雄性配偶,為處王交尾做前期準備。所以,有大批量的雄蜂房封蓋,就預示著分蜂情緒與日俱增,越來越濃。
  • 藏在深山裡的美食,懂方法的人一天收入3000元,但是過程危險
    藏在深山老林裡的美食,懂方法的人一天收入3000元,但是過程危險。在我國的深山老林裡,有一種不可多得的美食,成年個體每隻售價4到5元,每次逮到都是一窩,數量多達上千隻,這就是虎頭蜂。一隻虎頭蜂的蜂王售價高達上千元,它們產的蜂蜜也是價格不菲,同時虎頭蜂的幼蟲也是營養價值極高,經過油炸之後非常好吃。
  • 蜂蜜到底是怎來的?形成過程看似很簡單,蜂蜜脫水的過程卻很傷蜂
    先講一下蜂蜜是怎麼來的蜂巢中有一個偵查蜂,負責尋找合適的蜜源(就是花朵多的地方)然後告訴小夥伴們,大家一起去採蜜。勤勞的小蜜蜂就開始周而復始的進行採蜜活動。其實,也是很簡單的過程,目的就是為了減少含水量,剛採集來的蜂蜜含水量是80%左右的水分,經過7天的釀蜜周期,含水量可以變成20%,此時的蜂蜜就成了成熟蜜,小蜜蜂開始給蜂蜜塗上一層蜂蠟,把蜂蜜封存起來,過冬的時候吃。那釀蜜是怎麼釀的呢?
  • 「蜂管家」馬若剛:持續釀造42年的甜蜜生活
    追花不停蹄,取蜜不卸鞍」這首詩所描繪的場景一般,從未有一日閒著,始終以果敢的意志、剛毅的信念,持續與蜂為伴,力求人蜂合一,被當地人尊稱為「小剛頭」「老剛頭」。談及這段經歷,他總是淡淡一笑:蜂蜜是香甜的,養蜂卻是艱苦的。當辛苦換來大家甜,換來小康家,所有的苦也都隨風消逝了。1964年,馬若剛出生在浙江省溫嶺市箬橫鎮車路村一貧苦家庭。
  • 3月2.36噸進口蜂蜜不合格,有紐西蘭蜂蜜違規用化學物質
    在不合格名單中,1批次紐西蘭索瑪山牌麥盧卡蜂蜜5+因包裝不合格被退貨,進口商為北京如此品味商貿有限公司;1批次紐西蘭麥盧卡蜂蜜因違規使用化學物質被退貨,進口商為福建融達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7批次泰國百花蜜、龍眼蜜、荔枝蜜等產品因標籤不合格被退貨,進口商為素荷泰(北京)貿易有限公司;1批次紐西蘭海蜜森緹聖誕樹蜂蜜因碳-4植物糖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而被退貨,進口商為西安珍佰糧行有限公司
  • 結晶蜂蜜和液體蜂蜜哪個好?
    所以說家養的蜂蜜沒有野生的蜂蜜好,只要沒有經過人工飼喂,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結晶蜜比不結晶蜜好蜂部落認為這種說法也是不科學的,因為蜂蜜結晶與不結晶的區別並不是蜂蜜自身的質量,而是蜜源的種類,只是相對來說很多蜜源植物的蜂蜜結晶,不結晶的蜂蜜比較少,但是並不是沒有。
  • 盜蜂挑起「蜜蜂大戰」 數十萬隻蜜蜂參戰,死傷數萬
    這不,在濟南一個山村裡,自3月份以來,發生了一起持久的蜜蜂大戰。為了爭奪蜂蜜,數十萬隻蜜蜂對同類撕咬,死傷數萬,場面相當慘烈。正是:    蜂群大戰為哪般?無花可採搶蜜源。    事端皆由貪心起,蜂為蜜亡惹人嘆!
  • 小蜜蜂撬動大產業 臨沂蜂蜜年產量位居全山東第一
    原標題:小蜜蜂撬動大產業臨沂蜂蜜年產量位居全山東第一一隻小小的蜜蜂的力量,能撬動多大的產業呢?作為蜜蜂養殖傳統大市,臨沂蜜蜂存養量7.2萬箱,相當於整個中國臺灣的蜜蜂養殖量,年產蜂蜜4500噸,蜂產品產值3億元,居全省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