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貪夜蛾生物學習性

2021-01-09 瀟湘晨報

1、寄主廣泛性。草地貪夜蛾為多食性,可為害80餘種植物,嗜好禾本科。

2、為害嚴重性。草地貪夜蛾以危害玉米最為嚴重。僅在已被入侵的非洲12個玉米種植國家中,草地貪夜蛾為害已造成玉米年減產830萬到2060萬噸,經濟損失高達24.8億到61.9億美元。

3、適生廣泛性。草地貪夜蛾的適宜發育溫度為11-30℃,在28℃條件下,30天左右即可完成一個世代。

4、遷飛擴散性。草地貪夜蛾成蟲可在幾百米的高空中藉助風力進行遠距離定向遷飛,每晚可飛行100km。

【來源:廣西來賓市武宣縣農業農村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以蟲治蟲 利用天敵昆蟲可防控草地貪夜蛾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針對草地貪夜蛾蔓延危害的緊急情況,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開展田間和室內試驗,利用蠋蝽、益蝽等天敵昆蟲防控草地貪夜蛾,並取得成效。植保所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草地貪夜蛾目前可防可控,主要將以「以蟲治蟲」和「以藥治蟲」為主。
  • 以蟲治蟲:天敵防控草地貪夜蛾有戲
    科技日報訊 (記者瞿劍)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針對草地貪夜蛾正在我國自南向北蔓延的危急情況,該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緊急啟動利用蠋蝽、益蝽等天敵昆蟲進行防控的田間和室內試驗,調查採集我國草地貪夜蛾天敵昆蟲種類並評估防治潛能,為「以蟲治蟲」開展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提供技術支撐。
  • 草地貪夜蛾飛得遠、吃得兇、繁殖快、藥不死!雲南農大發現「么蛾子...
    不僅如此,這份研究成果還能為其他重大生物災害防控提供借鑑和參考,對提升我國外來物種入侵的防範和應對能力,降低外來入侵物種對中國農業生物多樣性的威脅,確保國家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雲南120餘個縣受危害  「這就是個『么蛾子』,一點不錯。」桂富榮從一個長得與冰櫃類似的恆溫恆溼實驗箱中拿出一個培養皿。
  • 中國成功破解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
    雲南農業大學盛軍教授團隊通過多組學技術的整合,完成了草地貪夜蛾染色體水平基因組的測序分析,這是迄今為止發布的該蟲最高質量基因組。該成果為深入研究草地貪夜蛾的入侵擴散機理和制定有效防控策略奠定了堅實基礎,並可為其它重大生物災害防控提供借鑑和參考,對提升我國外來物種入侵的防範和應對能力,降低外來入侵物種對中國農業生物多樣性的威脅,確保國家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 3種寄生蜂對草地貪夜蛾(秋粘蟲)防治有效 | 生物防治
    3種寄生蜂對草地貪夜蛾(秋粘蟲)防治有效 | 生物防治 2019-05-23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安草地貪夜蛾專用誘捕器廠家直銷
    臨安草地貪夜蛾專用誘捕器廠家直銷草地貪夜蛾誘捕器利用素誘捕防治害蟲的方法稱為誘殺法或誘捕法。 具體方法是在田間設置一定量的誘捕器,用以大量誘殺成蟲(雌性或雄性),降低成蟲的自然交配率,從而達到減少次代幼蟲的蟲口密度、保護農作物免受危害的目的。
  • 中國農業科學「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報告會紀實
    剛剛吳院士從形態、危害特點、生物學習性、發生環境因子、遷移、危害規律、防控技術等七個方面對草地貪夜蛾做了非常全面的介紹,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再次感謝吳院士。下面進行第二項議程,有四位專家介紹草地貪夜蛾研究與防控的技術,每人10分鐘。首先請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王振營研究員介紹「草地貪夜蛾為害規律和生物學」。有請。王振營: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上午好。
  • 沙漠蝗蟲VS草地貪夜蛾,誰的危害更大?
    相似的時間和遷徙路徑,這不禁讓人想起了2019年年初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從印度擴散至緬甸再入侵到我國雲南,經過大半年時間遷飛至大半個中國。但草地貪夜蛾與蝗蟲在分類學上屬於不同目,習性和為害都存在很大差別。
  • 安徽淮北:草地安裝「誘捕器」,蟲害監測確保糧食生產安全!
    2020年7月11日,安徽淮北,淮北市烈山區農業技術人員在宋町鎮玉米地裡安裝草地貪夜蛾「誘捕器」,對農業害蟲草地貪夜蛾進行監測和防治。當日,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宋疃鎮強化監測預警,在全鎮農田16個監測點安裝了48個「誘捕器」,全面監測草地貪夜蛾情況,確保早發現、早預警、早控制,做到「治早治小」,進行科學防治,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安徽淮北,淮北市烈山區農業技術人員在宋町鎮玉米地裡安裝草地貪夜蛾「誘捕器」,對農業害蟲草地貪夜蛾進行監測和防治。
  • 3種寄生蜂對草地貪夜蛾(秋粘蟲)防治有效 | 綠會生物防治小組研究(2)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如何通過生物多樣性來治理惱人的外來入侵物種、尤其是來勢洶洶入侵中國的草地貪夜蛾(秋粘蟲)?在大自然中,秋粘蟲有許多自然發生的「天敵」或「農民朋友」。這些天然「剋星」吃它們。中國綠髮會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小組的小夥伴們在梳理國外文件中,將一些已被證實為有效的大自然中的「死對頭」梳理,本篇例舉3種蜂如下,供國內參考。
  • 沙漠蝗蟲VS草地貪夜蛾,誰的危害更大
    相似的時間和遷徙路徑,這不禁讓人想起了2019年年初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從印度擴散至緬甸再入侵到我國雲南,經過大半年時間遷飛至大半個中國。但草地貪夜蛾與蝗蟲在分類學上屬於不同目,習性和為害都存在很大差別。 寄主範圍 入侵我國的玉米型草地貪夜蛾(以下簡稱「草地貪夜蛾」)寄主廣泛,可取食300多種植物。
  • 讓農技人員談虎色變的「么蛾子」——草地貪夜蛾
    這種蟲子,就是今年讓農技人員談虎色變的草地貪夜蛾。這是9月6日,河南省滑縣農技推廣中心植保植檢站農技人員在田間篩查時,發現草地貪夜蛾實體。草地貪夜蛾為什麼讓專業人員談虎色變?這是因為,這種害蟲危害太大。
  • 天敵昆蟲生物防治是公益性產業,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
    事實上,這一篇文章最觸動筆者的是專家的一句話:天敵昆蟲生物防治是公益性產業,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拓展閱讀:外來入侵物種「草地貪夜蛾」(秋黏蟲)敲警鐘:農業部門應重視生物多樣性和系統生物防治)舉個例子:2019年,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
  • 中國科學家完成草地貪夜蛾染色體水平基因組測序
    新華社昆明10月30日電(記者趙珮然、嚴勇)我國科學家近日完成了草地貪夜蛾染色體水平基因組的測序分析。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細胞生物學權威期刊《蛋白質與細胞》上。論文第一作者、雲南農業大學教授桂富榮介紹,該校研究團隊對草地貪夜蛾進行了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組裝,通過比較全球多個草地貪夜蛾種群基因重測序結果,發現中國和非洲的草地貪夜蛾種群與美國的種群之間有著顯著的遺傳分化,入侵中國的草地貪夜蛾種群極有可能來自非洲。同時,研究團隊還找到了草地貪夜蛾的耐藥基因。
  • 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中國農科院發布防控手冊「蟲口奪糧」
    唐華俊表示,發布《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交流研討草地貪夜蛾科學防控的做法和經驗,進一步推動草地貪夜蛾科學防控技術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為『蟲口奪糧』保豐收提供了堅強的科技支撐。」不僅偏愛玉米,草地貪夜蛾食性雜。吳孔明介紹,目前研究顯示,草地貪夜蛾幼蟲可取食76科350多種植物。「在我們國家,尤其是在4月-5月和10月-11月,在沒有玉米的情況下,草地貪夜蛾就有可能為害小麥,還可以為害花生、大豆,及很多其他的雜草。」草地貪夜蛾成蟲繁殖能力強,雌成蟲壽命一般7-21天,在這期間可以多次交配產卵,單頭雌蟲平均一生可產卵1500粒,最高可達2000粒。
  • 多種常用化學殺蟲劑對草地貪夜蛾具有較強的毒殺作用
    針對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後尚無登記農藥可用的情況,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等單位研究人員在室內採用浸葉法和浸卵法,測定了21種常用商品化學殺蟲劑對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防治效果。
  • 我國科學家完成草地貪夜蛾染色體水平基因組測序
    新華社昆明10月30日電(記者趙珮然、嚴勇)我國科學家近日完成了草地貪夜蛾染色體水平基因組的測序分析。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細胞生物學權威期刊《蛋白質與細胞》上。論文第一作者、雲南農業大學教授桂富榮介紹,該校研究團隊對草地貪夜蛾進行了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組裝,通過比較全球多個草地貪夜蛾種群基因重測序結果,發現中國和非洲的草地貪夜蛾種群與美國的種群之間有著顯著的遺傳分化,入侵中國的草地貪夜蛾種群極有可能來自非洲。同時,研究團隊還找到了草地貪夜蛾的耐藥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