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縣首次檢出放射性物質鈽241

2020-12-05 網易新聞

新華網東京3月9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放射線醫學綜合研究所日前報告說,他們在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首次檢測出核事故洩漏出的鈽241。

日本放射線醫學綜合研究所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網絡版上刊文說,2011年4至5月,研究小組採集了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20公裡至30公裡的飯館村、浪江町等地的土壤,經過檢測,在上述地點檢測出了鈽241,此外還檢測出了鈽241的同位素鈽239、鈽240,根據同位素的比率確認是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洩漏出來的。

雖然鈽241的濃度尚未達到對人體產生影響的水平,但是由於半衰期比較短,只有約14年,所以如果衰變後形成鋂241,就容易被豆類植物吸收。該研究所認為應該確認核電站周圍20公裡範圍內的鈽241的分布狀況。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日本再現放射性物質超標海魚!(照片曝光)
    時隔兩年,日本福島再次發現放射性物質超標的海魚,是否和最近福島附近海域地震有關呢?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報導,22日,日本福島縣近海捕撈的一種魚被檢測出放射性物質超標。這是時隔約兩年,再次發現福島近海捕撈的魚放射性物質超標。
  • 日本驗證海底土裡的放射性物質是否通過食物鏈轉移
    食品夥伴網訊 7月28日,據日媒報導,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後由於放射性銫元素濃度超標,福島縣目前仍然禁止六線魚、短吻黃碟、黑鯛、鱸魚等21種魚類的出貨。     那麼核電事故造成的海底土裡的放射性物質是否通過食物鏈繼續轉移到魚身上呢?日本水產廳委託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水產研究、教育機構中央水產研究所進行了實驗。其結果顯示,今後在福島縣海域誕生的魚或其他海域遊過來的魚中,放射性物質濃度超標(每公斤魚檢出的放射線超出100貝克勒爾)的可能性極低。
  • 日本「鈽安全」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 2011.03.30 星期三 日本「鈽安全」 菅直人:日本面臨史上最大危機福島第一核電站很可能報廢
  • 科普:放射性元素鈽
    新華網北京3月29日電  日本當局29日表示,從出現核洩漏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區域內土壤中首次檢測出放射性鈽,這表明「事故的嚴重性」。日本當局此前已在事故核電站區域內土壤和附近海水中檢測出放射性碘和銫,那為何這次檢測出鈽就表明了「事故的嚴重性」?鈽是一種具放射性的超鈾元素。幾位美國科學家在1940年首次發現這一元素。它目前被應用於核武器和核反應堆。
  • 日本福島縣發生7.4級地震!關注福島核電站!
    22日5點59分,日本福島縣發生芮氏7.4級(從7.3更正)地震。這是繼今年4月16日熊本縣地震以來,日本國內發生的第二次強震。而福島縣,在2011年3月11日的東日本大地震中,也是受災的重點地區。據專家分析,此次福島地震為東日本大地震的餘震。
  • 放射性鈽滲入土壤核危機加深 專家呼籲日本負起責任
    綜合外國媒體報導,東京電力公司28日首次宣布,從福島第一核電站5處土壤樣本中檢測出微量的放射性物質鈽。鈽是劇毒物質,該消息一經公布就引起大量關注,有關福島核危機將越來越嚴重的說法也甚囂塵上。中國日報網記者就此問題特採訪了日本問題專家。
  • 科普:放射性核素鈽簡介
    人民網北京3月30日電(記者 王欲然)據共同社報導,東京電力公司28日深夜宣布,因日本大地震發生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廠區內土壤檢測出微量的放射性物質「鈽」。另據日本時事社29日報導,這些土壤樣本採集於本月21日和22日,東京電力公司委託外部專門機構進行了檢測,並從中檢測出微量的鈽-238、鈽-239和鈽-240。目前檢測到放射性鈽的濃度不會影響到人體健康,但迄今尚不清楚這是來自哪一個機組反應堆的洩漏。
  • 廣東監測出微量放射性物質 防輻射物品未見搶購
    日本檢出放射性鈽 我國廣東等地測出極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銫137和銫134 專家稱——  據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通報,近日廣東沿海測得極其微量的放射性核素碘131。日本東京電力公司28日宣布,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土壤中檢出了放射性鈽。
  • 日本核輻射事故:工作人員肺部檢出放射物鋂
    中新網6月13日電 據日本媒體報導,關於日本茨城縣大洗町的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設施的核輻射事故,放射線醫學綜合研究所12日舉行記者會,就在該研究所設施內住院的5名工作人員表示,7日入院以來對每人肺部的放射性物質進行了三四次檢測,結果均未測出鈽。  然而5人中的部分人員肺部檢測出放射性物質鋂,該研究所認為鈽也很可能進入了工作人員體內。鋂是由鈽衰變形成。
  • 日本遭核輻射員工輻射總量或高達36萬貝克勒爾
    其中一名50多歲的員工從肺部檢測出2.2萬貝克勒爾的鈽239。據《每日新聞》報導,8日,該機構推測進入該男性員工體內的放射性物質總量高達36萬貝克勒爾,目前正在進行更為詳細的調查。  據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介紹,從男性員工肺部遭受的輻射值推算出進入其血液、骨頭、內臟等全身的放射性物質總量為36萬貝克勒爾。該數字相當於一年遭受1.2希沃特,50年遭受12希沃特的內部輻射。
  • 日機構認為測出鈽「很嚴重」
    29日,在日本仙臺市一處被海嘯毀壞的農田,工作人員準備做土壤輻射測試。 新華/共同社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29日表示,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區域內土壤中檢測出放射性鈽,「表明了事故的重大性和嚴重性」。東電副社長說,這種核裂變產生的強輻射物可能來自受損燃料棒。東電稱,現階段檢測到鈽的濃度屬於正常水平,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 美日「敏感核材料」紛爭新進展 日本答應歸還鈾和鈽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2011年3月28日晚宣布,福島第一核電站廠區採集的土壤樣本首次檢測出放射性元素鈽。  鈽的危險性很大,一旦侵入人體,鈽就會潛伏在人體肺部、骨骼等組織的細胞中,破壞細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鈽的半衰期很長,鈽最穩定的同位素鈽-244半衰期約為8000萬年,而鈽-239的半衰期達到2.41萬年。  對於鈽危害的擔憂,更多的是來自於鈽的電離輻射能力。
  • 日本福島核汙水處理:把難題丟給地球?
    11月16日,英國《科學報告》雜誌發布了日本東京大學的科研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採集的地下水中,檢測出含有超過自然標準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氚。這是一種具有放射性的物質,大量吸入會對人體有害。團隊成員認為,氚的起源只能是福島第一核電站。
  • 小小一個煙霧報警器 檢出全國首例Am241人工放射源
    Am241屬於α輻射體,其半衰期為433年,α射線穿透能力較低,在正常使用時不會對人造成危害,但鋂241屬極毒類放射性物質,這种放射性物質一量進入人體便會積聚於人體骨骼中形成內照射,並且很難從人體中排出。在體內,鋂241放出的高能α粒子具有極強的電離性,會造成人體組織水份的電離和激發,導致機體損傷。
  • 日本廢棄核反應堆發生含放射性物質重水洩漏事故
    新華網東京10月9日電(記者錢錚)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9日公布,已被廢棄的「普賢」號核反應堆8日發生重水洩漏事故,其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質導致一名職工氚濃度檢測指標超標。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9日發布新聞公報說,從本月6日起,工作人員開始準備從一個已停用的實驗設備中將含放射性物質的重水抽出。
  • 日本福島縣華人結成社區互助 共同克服災後難關
    日本福島縣華人結成社區互助 共同克服災後難關 2015-02-04 09:25:01,2011年3月11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和由此引發的福島第一核電站核事故給日本福島縣民眾帶來了嚴重災害。
  • 【日本福島縣海域發生芮氏4.6級地震】據日本氣象廳消息,日本福島...
    文 / Becky2020-07-17 13:17:36來源:FX168 【日本福島縣海域發生芮氏4.6級地震】據日本氣象廳消息,日本福島縣海域於當地時間7月17日13時49分左右,發生日本標準震度3的地震,推測為芮氏4.6級地震,震源深度為
  • 日本鈽庫存惹擔憂
    日本媒體17日報導,日本多年來從核電站乏燃料中提取鈽,以便作為燃料再利用,現階段鈽庫存量高達47噸。按照共同社的說法,「相當於製造6000枚核彈的量」。  【質疑聲音多】  日本鈽庫存量偏高一事再度引發關注,恰逢作為日本核能政策基礎的《日美核能協定》30年期限屆滿、本月17日自動延長。  鈽是一種能轉用於核武器的放射物質,而美國長期允許日本在核電項目中提取鈽,其依據就是《日美核能協定》。
  • 壓力山大 日本被迫要還鈽
    原標題:壓力山大 日本被迫要還鈽日本共同社26日以多名政府官員為消息源報導,日本政府將向美國等國歸還冷戰期間「出於研究目的」而接受的核材料鈽,正為此做最後階段準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6日表示,如果有關情況屬實,這將是日本政府向正確方向邁出的第一步。中方支持美國要求日本歸還武器級鈽。
  • 挽救災區食品形象 福島縣清酒連續7年被評日本第一
    中新網5月20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酒類綜合研究所17日在全國新酒鑑評會上,審查了2018釀酒年度(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釀造的清酒品質,公布了被評為特別優秀的237個品牌的金獎酒。從金獎數來看,獲得22種金獎的福島縣連續7年日本第一,再次刷新連霸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