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代太監淨身全過程

2020-11-25 東方網

原標題:揭秘清代太監淨身全過程

  太監面不生明須,喉頭無突,聲音變細,說話女聲女氣,舉止動作似女非男,成了「中性」人。自東漢開始,才全部用閹人。這是由於在皇宮內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後、妃以及宮女等,女眷較多。

  常人想成為太監必先去勢,即割掉生殖器。這稱為「淨身」,使他們成為「六根不全」的人。淨身:清光緒年間,北京有專門幹這種營生的,南長街會計司胡同的「畢五」和地安門內方磚胡同的「小刀劉」,就是專幹這一行當的。

  他們每年分4次,即每個季度給總管內務府送淨好身的孩子,這是他們的職業。淨身的「手續」則全由他們兩家包辦了。

  那房間必須密不透風,讓淨身者先清理糞便,然後鎖在房裡。在這段禁閉期間,絕對不能飲食,免得有排洩的穢物沾染手術後的創口,致使傷口惡化,危及生命。之所以要密不透風,也是為了淨身者的安全。這樣,經過三四天之後,就正式閹割了。

  所以淨身師現在搭點辛苦,賠上幾個錢,也不在乎。只要這張文書寫明白了,標明「自願淨身,分文不取」,後報自然是言外的事。可是私下交易,也有兩種價錢,保活的是一種價,管閹不保活的,又是一種價。

  還有人抓牢他的頭,抓緊他的肩膊,壓著他的腰部,為的是防止他因痛極拼命、流血過多而嗚呼哀哉。

  操刀者先要問:「這是自願淨身嗎?」受割者說:「是。」又問:「假如你反悔,現在還來得及!」答道:「決不後悔。」「那麼你斷子絕孫,可和我毫無干係吧?」答道:「毫無干係!」

  例行話問完,擔任介紹人的太監,把《自願閹割書》循例地再念一遍。在此期間,如果被閹割者表現得不願意甚至有絲毫猶豫,刀子匠都必須立刻鬆綁,揮手讓被閹割者自行離去。如果其態度堅決,就開始動手術。

  清代閹割手術的方法是:先以白布或繃帶緊扎手術人的下腹部和雙股的上部,用繩不斷綁勒睪丸。

  並用竹板打腿根及臀,長時間使其發麻發木,淨身太監取環刀(戒指大小鋼圈上有一鐮刀樣刀片),將一熟雞蛋放入童子口中(防巨痛鑽心,誤咬舌頭)。

  以高溫的辣椒水小心洗滌即將手術的部位,再以微彎如鐮刀狀的小刀,連同陰囊及陰莖一起切斷,再以白蠟針插進以上的程序完成後,再由兩名刀子匠攙扶被手術的人在房裡緩行兩三時辰後,才允許躺臥。

  手術後3天內不準喝水,據說由於乾渴和傷痛,其間必須忍受非常的痛苦。3天過後,拔掉白蠟針的栓,尿如噴水湧出,可謂大功告成。如情形並非如此,也只有苦悶地等待死亡的來臨,誰也無法伸出援手,手術後經百日傷口痊癒,一個太監就這樣被製造出來了。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揭秘古代太監的閹割過程:先割睪丸後割陰莖(1)
    如何成為太監據甲骨文記載,中國最早的太監出現在殷商時期,也就是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甲骨文上記錄的是殷朝的武丁王將把抓來的羌人閹割後變成宦者用來祭祀神靈,這便是至今世界上有關太監的最早記錄了。
  • 清末太監心酸自述:晚上伺候貴妃時,鞋底一定要放蒼耳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人群,他們是由萬惡的統治者衍生出來,用來服侍他們的人群,這些人就是太監,他們是正常男性被閹割之後的產物,這種有意識的閹割,最躁是古人在飼養家禽的基礎上產生的,但後來隨著社會等級差異的不斷加大,統治者為了保證自己血統的純正,也開始將男性進行閹割後在進行奴役,由此太監製度便開始流行起來
  • 太監居然有妻子?對象還是宮女?解讀中國古代宮廷「對食」史
    這幾年熱播的《甄嬛傳》、《如懿傳》等影視劇中,經常會出現宮女和太監結成對食,搭夥做夫妻這種故事情節,由此推動電視劇情節的發展。但是眾所周知,古代皇宮裡的宮女、太監都是沒有自由之身的奴隸,再加上太監又是有生理缺陷之人,這就不禁讓人感到好奇,宮女和太監到底是如何做夫妻的?
  • 成都挖出一座合葬墓,墓主竟是兩個太監,專家揭開一段辛酸往事
    只聽說過夫妻合葬墓,但是卻從來沒有聽說過兩個男人合葬在一起,而且還是兩個太監,的確是前所未聞的! 前幾天我們介紹的金忠兒子金達和母親合葬一起,這也是極為罕見的,而今天說的兩個太監居然合葬在一起,這似乎更加的令人匪夷所思,估計不少人都有點往歪處想了,其實這是一段很正能量的故事哦!
  • 最後一個離開婉容的太監:隱居在寺廟30年不洗澡,1996年才去世
    就在宣統帝遜位的3天前,有一個來自天津靜海的農家子,經人介紹入宮,在淨事房剛剛做過淨身手術。在幾千年的封建帝制中,皇宮是最神秘的地方了,裡面除了三千紅粉,還有一群身份特殊的男人——太監。唐甄在《潛書》中這樣描繪太監:「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聽之不似人聲,察之不近人情。」太監面不生明須,喉頭無突,聲音變細,說話女聲女氣,舉止動作似女非男,成了不男不女的「中性」人。
  • 古代嬪妃有宮女伺候,為何還要太監?因為有3件事宮女想做做不了
    按照一般的理解,作為一個大男人,在身邊總是會美女成群,但事實就是在皇帝的身邊到處都是太監,古代的太監被稱之為宦官,稍微一個不幸就可能會葬送性命,而且在當時的皇宮內宦官等級比較低,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古代的嬪妃身邊明明有宮女的伺候,依然還要太監。
  •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揭密宮中密事:晚上侍奉嬪妃,鞋中需要藏有此物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揭密宮中密事:晚上侍奉嬪妃,鞋中需要藏有此物!古代的宮中有一種特殊的人群,他們就是太監,他們和宮女下人不一樣,古代的太監地位一般都會比宮女下人要高,因為他們可以經常接觸皇帝,這些是宮女和下人辦不到的,所以他們要比一般的下面人和宮女要努力,而這些太監在皇上的面前更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如果一個不小心就是要被拖出去砍頭的,所以在後宮的人都很不容易。
  • 明朝對食的宮女太監結果有多慘?剝皮極刑,連媒人都要挨板子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來,太監和后妃是完全有可能勾結在一起的,也能看出來在宮裡太監和宮女對食也是一件根本控制不住的事情。    但是宮裡總有力氣活等著男人幹,男人要進宮伺候,又不能給皇帝戴綠帽子,所以太監就產生了。進宮之前都得淨身,一般來說,以古代注重香火的程度來看,不是日子過不下去的人家是不會把自家兒子送到宮裡淨身的。就算是在現代,有人說我給你榮華富貴但是你一輩子不能人道也沒有哪個男人願意。
  • 「對食」,就是太監和宮女結成夫妻?專家:了解下「菜戶」再說
    在影視作品中,將太監和宮女之間結成掛名夫妻的行為稱為「對食」。從字面意思上解釋,所謂「對食」,即為對面而食,也就是面對面吃飯的意思,看似有著夫妻日常生活狀態的形象寫照。但是,如果對太監娶妻的歷史詳加了解就能發現,這種太監和宮女之間婚娶行為的稱呼並不準確。
  • 9歲進宮,23歲成為掌事太監,死後棺槨裡卻只有頭顱沒有身體!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15日,統治晚清近50年的慈禧太后去世,死前她曾留下遺言:不讓女人聽聞國事,不讓太監掌權。也許臨死前她領悟到了點什麼,不然她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因為過去大清近50年的時間可是掌握在她這個女人手裡,而她身邊的大紅人大太監李蓮英也是掌管著不小的權力。以至於她說出這樣的話也可能是自認為大清走向衰落是他們兩個人導致的。
  • 為什麼管太監叫烏鴉?
    至於宮中太監對待烏鴉的態度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了。他們非常憎恨烏鴉。這是因為人們常常管太監叫烏鴉。為什麼人們常常管太監叫烏鴉?把太監稱烏鴉,一是太監淨身後,聲帶發生了變化,又常常以「咋」回復主子的吩咐,而這變了音的「咋一咋一」之聲和烏鴉的叫聲非常相似;二是過去人們崇拜聖人,聖人曾言: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由於太監無後,因而便成了不孝之首,為人所鄙視。這種鄙視太監的人又常常與他們厭惡烏鴉聯繫起來,就將太監稱作烏鴉了。
  • 漫畫揭秘"嘿咻"全過程 作者稱普及性知識(圖)
    近日,記者就發現一本名叫《黑背糗事錄:「嘿咻」揭秘檔案》的漫畫圖書迅速躥紅,但卻備受爭議。內容揭秘「嘿咻」全過程記者昨天在書店看到了這本備受爭議的圖書,乍看該書與一般的漫畫沒什麼不同,但仔細一看,卻讓人大吃一驚。
  • 歷史上真實的明代太監:封建制度下,與工業革命距離最近的一批人
    「侍帥太監眼非低,也愛州人為立牌。」古代太監職位的始於先秦,並且太監這個職位,一般是宦官中的高級官員。這樣也就不難解釋在明朝為何魏忠賢這樣的大太監能權傾朝野。而且太監進宮之前是要淨身的,所以因為身體上的缺陷會導致心裡上的變化,而且也免不了古代文化觀念中對於這樣身體缺失的人歧視。
  • 揭秘身太監的為偉大航海家鄭和雖是太監卻為何子孫滿堂?
    燕王登基第二年,朱棣下詔命鄭和為內官監太監,並親筆御賜「鄭」姓,從此鄭和就改馬姓鄭,叫鄭和了。被任命太監以後,鄭和的兄長馬文銘把他的長子馬恩來過繼給鄭和,馬恩來後來也跟隨鄭和改姓鄭。鄭恩來又生了兩個兒子,一個是鄭萬顯,一個是鄭庭顯,就這樣,鄭和的子孫後代就不斷沿襲下來,時代相傳。
  • 女作家冷凍遺體或50年後復活 揭秘人體冷凍術全過程
    原標題:女作家冷凍遺體或50年後復活 揭秘人體冷凍術全過程   內容摘要:新京報訊昨日,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Alcor)對新京報記者確認,該基金會已經為重慶女作家杜虹進行了大腦冷凍,遺體冷凍手術在北京進行。
  • 南京鐵心橋荒山現無頭龜趺 系守衛明代太監墓
    《雨花臺區文物志》對「碑亭軼名墓」的記載是:此墓僅存龜趺等文物,視其風格、規制,應是明代之墓,但民間傳說,碑亭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兩通神道碑分別毀於抗戰和「文革」時期,只剩下琉璃瓦殘片、墓磚、無頭龜趺等。1984年,「碑亭軼名墓」被列為雨花臺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 揭秘古代太監與宮女的秘密
    要說古代封建王朝的時期,要說最可憐是就數太監了,太監大多數因為家裡條件不好,而為了生存去皇宮求職,進宮就免不了要割掉自己的「寶貝 」而失去了做男人的基本能力,但是要說那還是有一定的欲望的,但是只能過過嘴癮,自己想像而已。
  • 鄧倫、魏晨、熱依扎共赴故宮秋日茶宴 感受清代茶文化
    鄧倫、魏晨、熱依扎共赴故宮秋日茶宴 感受清代茶文化 2020-12-04 15:42:16故宮老師給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熱依扎介紹貢茶 節目組供圖  感受故宮文物裡隱藏的茶文化 揭秘紫禁城特飲三清茶  對於現代人來說,喝奶茶是一種潮流。其實早在清代宮廷,奶茶就已經是人氣飲品了,就連與其配套的奶茶器也頗為精美。本期,鄧倫、魏晨、熱依扎將前往清代萬壽慶典展,欣賞乾隆時期的掐絲琺瑯勾蓮嵌石奶茶壺和銀累絲奶茶碗。
  • iPhone面容ID移高移低,點陣晶片修復全過程,2分鐘顯微鏡下揭秘
    iPhone面容ID移高移低,點陣晶片修復全過程,2分鐘顯微鏡下揭秘 2020-11-29 14:16 來源:科技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