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9所內地高校作為通訊作者單位在Nature& Science發文
2020年11月Nature和Science兩期刊總計刊出原創論文142篇,其中Nature81篇,Science61篇。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內地高校共發表原創論文10篇,Nature和Science各5篇,這10篇論文分別來自9所高校(註:僅包含已經刊出的期刊,部分已接收或在線發表但未刊出的期刊,會在後續統計中計入其刊出日期的月份裡面)。
11月19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苑震生教授聯合義大利特倫託大學Philipp Hauke教授作為通訊作者發表的文章「Observationof gauge invariance in a 71-site Bose–Hubbard quantum simulator」在Nature刊出,這也是今年潘建偉院士作為通訊作者發表的第4篇N&S文章。
多體系統動力學的探索(Yang et al., 2020, Nature)
11月27日,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徐彥輝和陳飛作為共同通訊作者發表的文章「Identification ofIntegrator-PP2A complex (INTAC), an RNA polymerase II phosphatase」在Science刊出。
INTAC複合物的整體結構(Zheng et al., 2020, Science)
截至11月30日,中國內地高校2020年在Nature&Science發布論文總數量高達175篇,首次突破單年度150篇大關。
目前共有62所內地高校作為通訊作者單位在Nature&Science發表至少一片文章。詳細名單如下圖:
Nature&science作為國際上最為知名的兩大綜合性學術期刊,其文章發表原創性強、觀點新穎、影響廣泛,並且對整個科學發展具有推動作用的突破性發現。
因此,Nature&Science發表的論文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學科領域內的最高水平,其發表數量也成為比較國家和機構科研產品產出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來源: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