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機場跑道的最北端,有一座不太起眼的三層樓房,這裡是山東空管分局氣象臺氣象觀測樓,每天這裡都會有2位氣象觀測員值班,「抬頭望天」是他們做得最多的事情,即便是除夕夜,他們也要值守在崗「與天為伴」。近日,記者來到這座小樓,看看這裡的氣象觀測員們是如何工作的。
每天發送40多份報文
「跑道上方這片雲高度約在3600米,短時間內機場周圍不會下雨。」山東空管分局氣象臺觀測室副主任王濤望著天空說。
氣象對於民航來說非常重要,氣象預報專業可以預報未來幾小時機場的天氣,而王濤所在的氣象觀測專業相當於檢驗氣象預報精準度的部門,換句話說,他們是制定機場氣象標準的部門。
在氣象觀測樓三樓有一間裝有各類設備系統的房間,這裡便是氣象觀測員的值班室,由專業電碼組成的氣象報文便是從這裡發出。
王濤告訴記者,氣象觀測員執行24小時值班制,每個整點他們都需要發送專業的氣象報文。「機場天氣都是在實時變化中,天氣的好壞我們需要一直盯著,到每個小時的正點發送氣象報文。」王濤說。「RVR(跑道視程)」「風速」「風向」「雲頂高度」……氣象觀測員們要分析的數據有很多,每個值班日他們需要發送40多份氣象報文。
「現在是10點45分,再過5分鐘我們就要進行人工觀測,通過雙眼來觀測氣象。」王濤告訴記者,50-55分是每個整點前最忙碌的時間段,就算是深夜航班結束,他們也不能停止報文的發送。
對氣象觀測員來說,工作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毅力的考驗」。「整點前製作報文相對還好,一旦過了整點進入相對不太忙的一段時間,這到了後半夜很容易犯困。」王濤說。因為24小時每個整點需要不間斷髮送報文,他們的「夜班」含金量十足,哪怕一分鐘他們都不敢睡,生怕睡過去耽誤下一個小時的報文發送。
新年鐘聲敲響
報文準時發送
「孤獨」是氣象觀測員們工作的另外一大特點。在這個離候機樓相對偏遠的小樓裡,每天只有2名氣象觀測員值班,一人在崗一人備勤,三層樓裡只有2人顯得格外「冷清」。「備勤的同事一般都是在休息,值班的同事全程都是一個人在工作。」王濤說。對於民航人來說,春節意味著要比平日裡工作更加繁忙,氣象觀測員們也不例外。「算下來我差不多有10年沒回過老家過年了。」王濤說。對他們來說,除夕夜值班別有一番滋味。
每當除夕夜凌晨鐘聲敲響時,全國各地的老百姓都在互相發送者新年的祝福,而就在那個時候,氣象觀測員們也在不停地敲打鍵盤發送著信息,只不過他們發送的不是新年祝福,而是氣象報文。當別人在等待親朋好友之間的新年祝福時,氣象觀測員們等待的卻是報文的回覆。王濤告訴記者,每個整點發送報文後,他們還需要等待各地發回的報文回復。「收到報文反饋後我們才能放心等待下一個整點的報文製作。」王濤說,工作這麼多年他們都習慣了。「在崗時我們是不允許使用手機的,只能等到下班之後再一一回復親朋的祝福。」王濤說。
「孤獨確實是我們這個崗位的一個特點,但我們在工作時其實真的沒有時間去感受孤獨。」王濤說。氣象觀測是一個節奏很快的工作,在崗時他們幾乎沒有時間去想工作之外的事情。「這也是我們喜歡這個崗位的原因之一,不斷地去挑戰我自,通過自己的眼睛與系統結合,分析出實時的天氣,為旅客出行提供準確的天氣信息。」王濤說。每一名氣象觀測員都有很大的成就感,看著窗外飛機的起降,聽著飛機引擎的轟鳴聲,他們明白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白新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