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棉花糖,我們就想到公園邊,湖邊,景區旁,以前在街邊四處圍著各種小朋友的棉花糖攤了吧。一點點糖加入機器中,在機器的作用下,拉出一根根白色的棉一樣的糖絲,這時候手藝人就用一根長的小木棍卷一卷,不一會兒就面前就出現了一大團的膨脹的棉花糖。吃一口,甜絲絲的,入口即化。後來也有了各種不同品種,不同形狀的棉花糖。甚至還出現了花朵狀的。我也買過了,其實還是那個味兒。但是今天講的並不是這種街邊現做的棉花糖,我要講的是另一種,也是我們在超市中常見的、常買的一種,充氣型實心棉花糖。我們來看看它的一個製作方式。
棉花糖是一種糖果,充氣型棉花糖是其中的一種。主要製作原料不可避免的就是糖漿了,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並不稀奇,跳過不講。不知道大家發現沒,市場上糖果這麼多,也就只有棉花糖出現了鬆軟卻又彈性的奇異口感。秘密就在於,增稠劑食用明膠了,也是我們日常烘焙常用的吉利丁了。
很多人聽到食用添加劑,就開始有點談虎色變的感覺了。其實這種添加劑是非常安全的,因為它是經過嚴格篩選用新鮮安全的動物骨骼或皮進行加工的。在現在,非常多的糖使用的明膠的主要來源就是豬皮了。接下來就是我們要聊的豬和棉花糖之間的事情了。
首先工廠會從市場,或者他們一些工廠本身就兼具養殖場也不好說(看看網易、某訊、某某巴巴就知道了)。接下來對購入生鮮豬肉進行去皮處理,我們很多人沒有接觸過這一行,所以其實是有手持剔皮機的了。然後會有專門的傳輸帶,把二者分離開來,豬皮掉落到專門的傳送帶上,就開始經過加工處理了。最後分解成肽分子聚合物明膠。然後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工序,大致拉成明膠條,然後做成淡黃色的明膠粉。這時候,就可以開始熬製糖漿了。同時用熱水把明膠化開,加入澱粉、糖、香料、色素等,等待糖漿熬製成熟,通過機器把二者混合在一起。接著機器就會自動擠出條狀的糖體了。再在擠出的棉花糖上撒上澱粉和糖粉切斷,抖去多餘粉末,經過最後一道工序質檢和包裝,就成了我們最後手上拿到的鬆軟有彈性,味道津甜的棉花糖了。
這就是故事的全部,是不是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二師兄和棉花糖的故事就到此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