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三個維護」 服務宏觀大局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目前,我國中央儲備糧垂直管理體系已運行了10年。這期間,中央儲備糧經營管理狀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反映庫存糧食品質的宜存率從60%左右迅速提高並保持在95%以上,實現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常儲常新;2005至2009年,累計完成政策性糧油收購2.6億噸,直接增加種糧農民收入400億元;累計完成銷售1.75億噸,保障了市場充足供應;累計完成15批次2500萬噸跨省區調運任務,創造新中國成立以來糧食調運規模、速度和質量的新紀錄;企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不僅扭轉了歷史上儲備糧連年虧損掛帳狀況,並且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在全新基礎上建立垂直管理體系

    1990年,為解決糧食增產後農民「賣糧難」問題,國務院決定建立專項糧食儲備制度,並在應對1991年淮河流域洪災、1993年糧價上漲、1995年通貨膨脹、1998年長江流域洪災等事件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由於體制機制的原因,運行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特別是由於專儲糧實行分級負責、分層管理,管理責任難以落實。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滯後,無法成為服務國家糧食宏觀調控的得力抓手。

    為改變這一被動局面,1995年國務院提出逐步建立垂直的儲備糧管理體系,並將一批重點大型糧油倉庫和港口轉運站劃歸國家糧食儲備局直接管理,1998年又按照經濟區域組建若干個中央儲備糧管理公司。2000年,國務院批覆組建中儲糧總公司,抽調精兵強將組建新隊伍,利用國債投資建設新糧庫,賦予企業運營新機制,真正實現了政企分開和政策性業務企業化運作,垂直管理體系在「新人、新庫、新機制」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經過這些年執行宏觀調控任務和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考驗,逐步錘鍊出一支具有強烈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的中儲糧「鐵軍」,成為國家糧食宏觀調控體系的中堅力量。

    不斷夯實「兩個確保」基礎

    「確保中央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良好,確保國家需要時調得動、用得上」是對中央儲備糧工作的基本要求。

    在新的管理體制下,中儲糧總公司對所屬企業實行垂直管理,改善儲備品種結構布局,大幅壓縮委託儲存庫點,完善直屬庫點布局,加強重要物流節點佔位;將所有政策性糧油的承貸主體劃至直屬企業,實行「統貸統還、直接管理」;對財政資金採取國庫集中支付,保證及時足額撥補到位;實行財政包幹,在國家規定的費用標準和批准的數量內,總公司對儲備糧油推陳儲新的輪換業務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中央儲備糧的糧權完全統一,權責更加清晰,管理平臺更加充實,克服了以前儲備糧管不住、管不好的弊端。建立完備的制度體系和儲備糧油輪換機制,有效增強監控能力。

    垂直體系政令暢通、步調一致、雷厲風行,堅決落實國家各項政策性糧油的收購、儲存、調運、加工、銷售及進出口任務,使農民安心種糧、滿意售糧,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糧食連續6年增產,並在2008年初南方冰雪、「5·12」汶川大地震,以及今年南方乾旱、玉樹地震等自然災害時發揮了保障性作用。在2008年國際糧價暴漲暴跌時靈活吞吐,實現國內「糧食市場價格不大漲、不大落,基本供給不脫銷、不斷檔」,使中國成為世界糧食危機中的「安全島」。

    牢記「三個維護」企業宗旨

    2006年初,國務院領導再次對中央儲備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維護農民利益、維護糧食市場穩定、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成為新形勢下中儲糧總公司的企業宗旨。

    今年5月18日,是中儲糧總公司成立10周年的日子。在中央儲備糧工作實踐中,我們深刻體會到,垂直體系實力不斷增強,影響力不斷擴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社會效益優先的宗旨意識,想政府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通過企業化運作,讓國家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地,把農民組織帶動起來,使農民得到實惠,集聚糧食流通參與者攜手共贏。實踐證明,只有做到政府滿意、農民滿意、社會滿意,中儲糧總公司才能不斷增強在國家經濟運行中的活力、影響力和保障力。

    維護農民利益,與「三農」工作要求一致。必須發揮垂直體系優勢和基層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倡導探索創新服務種糧農民方式,拓展服務的領域和水平,建立企業與農民之間的利益紐帶,結合市場需求變化,引導參與合作的農民種什麼,服務農民怎麼種,幫助農民賣好價,促進農業持續增產、農民持續增收。

    維護糧食市場穩定,與國家糧食宏觀調控意圖一致。糧食市場穩定,直接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是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要防止「穀賤傷農、米貴傷民」,穩定發揮「豐則貴糴、歉則賤糶」的作用,必須提高中央儲備糧市場化條件下的反制能力,通過「高拋低吸、削峰填谷」,抑制「追漲殺跌、推波助瀾」等市場過度投機行為,成為穩定市場的健康力量。必須健全從田間到餐桌糧食流通主導產業鏈,針對重要銷區大中城市群構建成品糧油加工供應保障體系,提高調控終端市場的能力,減少因鏈條不完整導致的調控作用衰減和市場波動風險。

    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與實現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要求一致。糧食安全不僅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基本條件,而且是保障國家安全的必要條件。市場化條件下,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必須依靠具有市場活力、影響力和保障力的大型糧食企業。中央企業作為國有經濟中的排頭兵,不僅要增強核心競爭力,更需要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發揮區域經濟集聚效應,與各類市場主體互利共贏、攜手發展。這些年,民營企業和地方糧食企業通過發展已形成了一定規模,中儲糧總公司可以在跨區域提供糧源和產業鏈上下遊協作等方面與之開展合作,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共同繁榮市場、促進流通,為國家糧食長遠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中央儲備糧關係國計民生。在10年發展的新起點上,中儲糧總公司必須深刻認識服務「三農」、落實宏觀調控意圖、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企業自身發展需求的內在一致性,找準結合點、探索實現路徑,成為忠於國家利益、承擔社會責任的「頂梁柱」。這既是中儲糧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進一步完善我國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的必然要求。

    (作者為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總經理)

(責任編輯:年巍)

相關焦點

  • 宏觀調控:統一思想 增強大局觀念和責任意識
    實現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就是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增強大局觀念和責任意識,把中央關於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統一思想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也是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宏觀調控重大決策的關鍵。
  • 中儲糧:服務國家糧食宏觀調控大局
    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儲糧集團公司」)是我國糧食流通體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應運而生的一家大型國有農產品儲備企業,擔負著中央儲備糧棉油的管理運營和政策性收儲重任,是維護市場穩定的「定盤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服務宏觀調控的「主力軍」。
  • 區域金融改革創新要服從於宏觀政策大局
    區域金融改革創新要服從於宏觀政策大局 2019-08-05 | 來源: 國新網   8月5日,國新辦舉行介紹金融支持區域改革開放創新工作有關情況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回答記者問時表示,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區域金融改革創新要服從於宏觀政策大局
  • 宏觀經濟大局 關於中國經濟的四個最新判斷
    宏觀經濟大局 關於中國經濟的四個最新判斷 來源: 作者: 2015-09-08 10:17:12 字號:A
  • 「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要記住!
    「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要記住!」、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初心使命,忠誠履職盡責,近期,「法潤中山」微信公眾號開設「黨組織書記講黨建」系列欄目,分期推送我市司法行政系統各級黨組織書記講黨建的音頻和文稿。
  • 劉鶴:目前金融大局穩定,宏觀槓桿率高速增長勢頭已得到初步遏制
    目前金融大局穩定,宏觀槓桿率高速增長勢頭已經得到初步遏制。劉鶴說,目前形勢正在全面地好轉,大局已經得到穩定。我們對一些風險點進行精準拆彈,增強了監管部門的處置經驗,實現了防範化解金融攻堅戰的階段性目標。劉鶴指出,供給、需求和金融是三角框架,在全球化背景下,它們是開放的系統而不是封閉的系統。
  • 肖傑:將西藏工作置於「兩個大局」的宏觀背景之下進行觀察和思考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當代研究所副所長肖傑談到,將西藏工作置於「兩個大局」的宏觀背景之下進行觀察和思考,有助於我們更加充分地領會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的重要意義和歷史使命。「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加速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進程,國內外的重大變化,都給西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勢下提出了新的挑戰。
  • 觀察丨聚焦核電安全發展 服務能源改革大局
    觀察丨聚焦核電安全發展 服務能源改革大局 來源: 2020-12-01
  • 2020年宏觀政策定調,總理強調保持就業大局穩定
    會上,李克強強調,要實施好宏觀政策,提振市場預期,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具體對「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就業優先政策」三大政策做出了詳細要求。這說明,「就業優先政策」在今年仍將置於宏觀政策層面。2019年3月,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發力。這是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宏觀政策層面。
  • 解放思想大討論 牢記初心謀發展
    連日來,西湖區檢察院各黨支部根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安排,組織黨員針對區委提出的「西湖十問」進行深入地學習討論。 現選取三名黨員的發言摘要如下 黨員祁璐 最高檢張軍檢察長強調,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檢察事業發展壯大的根本職責,要全面、協調、充分發揮新時代「四大檢察」職能,必須把黨和國家的事業與檢察事業緊密聯繫在一起,找準、找實檢察工作與經濟發展的結合點
  • 增強政治意識 把握政治大局
    在 2020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的民主生活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始終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黨和人民事業長長久久推進下去,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善於從政治上看問題,善於把握政治大局,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首先,中國共產黨是最講政治的黨。
  • 央行孫國峰:貨幣政策應加強國際協調,「三支柱」維護宏觀經濟均衡
    央行應該通過「三支柱」(three pillars)來維持宏觀經濟均衡:提高匯率靈活性,改進跨境資金流動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強化全球貨幣政策協調。維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孫國峰認為,從總需求的角度看,中國經濟不存在明顯的產出缺口,實際GDP增速從2012年開始與潛在增速相一致,而產能過剩是一個結構性問題。
  • 緊跟大局!湖南高院印發《關於為「三高四新」戰略提供司法服務和...
    全省各級法院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深刻領會「三個高地」「四新」使命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要不斷增強依法服務保障「三高四新」戰略的自覺性、主動性、協同性、前瞻性,完善司法服務保障政策措施,努力滿足「三高四新」戰略對司法的新需求。
  • 堅持制度自信 牢記初心使命
    區委書記蔡豔在會上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關於人大工作的部署要求,堅持制度自信,牢記初心使命,推進新時代人大工作高質量高水平發展,為「雙城」戰略落地成景、打造縣域治理現代化婺城樣板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濱州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
    濱州日報訊 按照全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部署,10月30日上午,副市長賈善銀到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講專題黨課,該局40餘名黨員幹部職工參加學習。  賈善銀以《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全面引領海洋工作高質量發展》為題,從「海洋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如何理解和把握、濱州經略海洋之路如何定位和實現、海洋系統黨員幹部如何擔使命抓落實」等三個方面,作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黨課報告
  • 全球疫情防控的短板效應與大局擔當
    中國在3月26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已對83個國家以及世衛組織、非盟等國際組織提供緊急援助,包括檢測試劑、口罩等醫療物資。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時間最集中、涉及範圍最廣的一次緊急人道主義行動;中國向世衛組織提供了2000萬美元捐款,支持其開展抗疫國際合作;國家衛生健康委彙編了最新的診療方案、防控方案等一整套技術文件,及時分享給了全球180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助力維護全球衛生安全;從2月27日向伊朗派出首支醫療專家組以來,中國已向伊朗、伊拉克、義大利、塞爾維亞和柬埔寨5個國家派出7批醫療專家組,正在籌備向其他受疫情影響的國家派遣專家組
  • 楊娜:時刻踐行「三個敬畏」 真情服務永不止步
    楊娜,現任海航集團旗下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以下簡稱「三亞機場」)值機配載室經理,自2006年工作以來,便紮根在海南這片熱土上,始終奮鬥在民航服務第一線,在工作中她時刻踐行「店小二」服務精神,存敬畏、守底線,努力做服務標杆,嚴格要求自己,為海南自貿港的建設添磚加瓦。
  • 【牢記總要求 踐行新使命】紅岸派出所:踐行「楓橋經驗」 守護...
    【牢記總要求 踐行新使命】紅岸派出所:踐行「楓橋經驗」 守護「萬家燈火」 2020-05-21 0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曉東:把握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方向 做到穩定大局不斷進取
    他強調,要全面準確把握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方向,把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穿到經濟工作各個領域,切實做到穩定大局、不斷進取、奮發有為。 王一鳴同志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文件起草組成員。報告會上,他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經濟發展思想」這一主題,著重從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牢固樹立和落實新發展理念四個方面,系統深刻地講解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經濟思想,全面準確地解讀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 牢記囑託擔使命 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
    牢記囑託擔使命 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 ——一論學習貫徹市委九屆十二次全會精神 2020-09-30 0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