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麗格李濱:《人類簡史》裡鼠背上的那隻人耳朵

2020-12-04 葡萄酒前沿

中國的事向來如此,牆裡開花牆外香。外國人不提醒,中國的記者們似乎意識不到這件事在世界科學文明進步史上的重要意義!

作者丨聯合麗格集團董事長 李濱

曹誼林教授的話,不多。

幾年前,我讀一本書,叫《人類簡史》,以色列人寫的。其中有一段文字寫到了人類在組織工程領域的貢獻,標誌物是那隻老鼠背上的人耳朵,還配了一張照片。那張照片地球人都認識,就是曹誼林教授的科研成果。前幾天,編寫《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的那位以色列人,跑到瑞士達沃斯論壇上發言去了。

那個時候我和曹教授還不算太熟。買了本書送給他,他也只是淡淡地謝了我一下。

許多人都應該記得,圍繞著他在組織工程領域研究的成果,曾經鼓譟一時的質疑。那段時間,他也沒說太多,該幹什麼還幹什麼。

最近,曹教授的研究成果,登上了美國《The Lancet》雜誌(中文譯名《柳葉刀》 )的子刊《EBioMedicine》雜誌,文中用到了「milestone」這個詞,是「裡程碑」的意思,並評價說:這是國際上第一次有人成功地用組織工程方法,造出人的耳朵。美國CNN搶在雜誌出刊之前,報導了,然後,國人又沸騰了……

那一年,澳大利亞的一所大學為紀念曹教授的「人耳鼠」的誕生,專門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行為藝術展覽,水平之高,可謂驚世駭俗。可是,國內未見任何報導,曹教授一個人拎著個包去了一趟,低調並有點悽涼的意思。回來之後他還是跟誰也沒提。

記得剛剛認識曹教授的時候,他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說:我覺得你這個人是可以交往的,聽說你念過書……言下之意:一是他只樂意和念過書的人來往;二是從前在他的心目中,我是個沒念過書的人。

不過,能和這麼偉大的科學家站在一起,我的內心深處還是很驕傲的,能與他和郭樹忠教授聯合創辦的醫生集團合作,是我們的榮耀。

其實,曹教授的研究成果,早已不是一隻長在小老鼠背上的人耳朵那麼初級,早就迭代了。他的團隊已經開始了更新領域的研究及實驗,在臨床上也有非常不俗的表現。只不過他的行事很低調罷。

這是一個裡程碑。更新的研究結果將對全球整形美容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中國,每3000-5000個新生兒裡,就可能出現一例先天性小耳畸形。自體軟骨細胞擴增培養後,種植在3D列印的可降解生物材料上,三個月後便可進行耳再造手術。經過兩年半的隨訪,所有病人愈後良好。曹教授團隊表示:5年後,將報告這些病人的最終結果。

曹誼林教授團隊的另一項研究成果,可能對整形美容行業的意義更大,那就是可注射耳軟骨技術。使用人體自己的一小片軟骨,經過實驗室細胞培養,形成可供注射用的勻漿,注射入人體後,慢慢會形成一個新的軟骨組織,並形成永久性的填充效果。

該項技術的發布,可能是劃時代的,它將讓注射美容治療以及面部組織修復重建變得更安全、更持久。

一旦這項技術被臨床推廣並普及開來,那麼,受益的人就是我們每一個,這難道不更值得期待嗎?!

相關焦點

  • 《山海經》神奇怪獸九尾羊,四隻耳朵,眼睛長背上,畫面太美!
    在基山的南面有許多玉石,北面長有很多怪木,山中有一種獸,形狀如羊一般,有九條尾巴,四隻耳朵,眼睛長在背上,它的名字叫猼訑,佩戴上它的皮毛人就會無所畏懼,山中還有一種鳥,形狀像雞,卻有三個腦袋,六隻眼睛六條腿,三隻翅膀,它的名字叫(chang fu),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想睡覺了。
  • 科學解謎:鼠背為啥「長出」人耳朵?
    日本科學家近日公布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一隻背上長著人耳朵的老鼠。這項技術可以用來幫助患有先天面部畸形的兒童,或者被狗咬傷耳朵的兒童恢復正常容貌。  目前醫院通常採用的方法是,從病人的肋骨上取下一段軟骨,再雕刻成耳朵的形狀。但這種方法需要施行多次手術,而且從肋骨上取下軟骨非常痛苦。而現在這種新技術則只需將人類幹細胞轉化成軟骨細胞,待這些細胞長成小球狀,放進安在老鼠背部人耳形狀的塑料管中。
  • 專訪|赫拉利:如果科學家寫書都像《人類簡史》,那就沒有科學了
    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他對這一點非常坦然:「如果所有科學家都像《人類簡史》那樣寫書,那我們就沒有科學了。」 赫拉利迅速晉級世界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始於十年前《人類簡史》出版以來。他所編織的敘事,令歐巴馬、比爾·蓋茨以及矽谷高管們著迷,也讓那些「一年只讀一本書」的人如獲至寶。在西方社交媒體上,赫拉利的書迷大多是25歲到35歲之間的男性。
  • 鼠年說鼠:「鼠」,你不知道
    鼠類個體數量也是多得驚人,據說世界上每6個哺乳動物中就有一個是鼠。鼠類生活在除南極以外的世界每個角落,在陸上有跑的老鼠,跳的跳鼠,地下挖洞的鼢鼠;有生活在水裡的河狸,還有樹間飛的鼯鼠。鼠的形態、相貌也千差萬別,逗人喜愛的小松鼠,討厭的家耗子,頭上生角的上古魯鼠。但是不管差別多大,在生物學上統歸一類,叫齧齒目。   在很多人心中,老鼠都是非常討厭的一種動物。
  • 豆瓣評分9.1的《人類簡史》,到底揭開了哪些人類秘密?
    被許多人稱為「青年怪才」,也被認為是全球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他的代表作有簡史三部曲:《人類簡史》,《今日簡史》和《未來簡史》。當然了,馬虎的朋友注意了,《時間簡史》可不是他的喲,而是霍金大大的科學著作。此書的簡介提出了一個饒有趣味的問題:「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6種不同的人,為什麼現在只剩下我們自己?」
  • 非洲冠毛鼠如何成為有毒的哺乳動物?
    自己不生產毒素,而在自然界中獲取毒素,這絕對不是人類的專利,很多動物都會這麼去做,非洲冠毛鼠(Lophiomys imhausi)就是其中一員。這種老鼠不僅會製作毒素,最新研究還發現它們似乎還是一夫一妻制的,甚至以家庭為中心,和它們的後代組成小的單位。
  • 「簡史」出版熱 | 人見人愛的「簡史」,真的靠譜嗎?
    最近,赫拉利再接再厲,推出《今日簡史》,力圖為自己的「簡史」三部曲畫上圓滿的句號。不出所料,一輪密集轟炸式的宣傳攻勢後,《今日簡史》再度躋身話題之作的行列。《人類簡史》不過,流行是一回事,質量又是另一回事。赫拉利以及他的著作水平究竟如何,讀者的看法並不統一。拿《人類簡史》來說,將其譽為「驚豔之作」者大有人在。
  • 《人類簡史》精華——「宇宙眼」裡的地球人類
    十萬年前,人類曾經只是非洲角落一個毫不起眼的族群,對地球上生態的影響力和螢火蟲、猩猩或者水母相差無幾,為何我們能登上生物鏈的頂端,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人類簡史》的關注點不是某國某朝某代,而是一本試圖寫清人類歷史的書。
  • 漫談中國文化裡的「鼠」
    鼠自古就出現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與人類相伴相隨,其身影與形象在人類文化產品中隨處可見,然而,在中國文化中,鼠的形象難言正面,在成語、俗語、歇後語裡,在歷史典故、民間傳說中,在作家、藝術家筆下,鼠屢屢被「黑」,承擔千古罵名;但細細數來,其中也不乏香鼠、禮鼠、義鼠、靈鼠。說的是鼠界,喻的是人世。
  • 世界讀書日,《人類簡史》推薦——講述人類從動物變成上帝的書
    現在,受疫情影響,很多人都閒著沒事,正好今天又是世界讀書日,我們真的應該停下來看看書,嘗試著淨化自己的人格,升華自己的靈魂。或許有人會很茫然不知該看什麼書,那麼筆者就給大家推薦一本書——《人類簡史》。《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是以色列的青年歷史學家,到目前,他出版了三部簡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和《今日簡史》。
  • 《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開啟抖音直播
    這個含有玩笑意味卻又莫名準確的評價,出自他身邊最親近的人。無疑,赫拉利是那種很能「吸粉」的明星學者。在學術和大眾之間取得平衡這件事上,沒有太多學者比得過他。他的《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為人類歷史與未來建構了一套宏大的敘事,滿足了人們對於宏偉歷史的久違渴望,這也是它們得以成為全球超級暢銷書的原因。
  • 《貓和老鼠》手遊 拿坡裡鼠·賽車手
    親愛的小夥伴們,近日天氣又冷了不少,還好換上了雙十一購置的新衣,以不至於在這樣的冬日過於美麗「凍」人,大家也一定要注意保暖哦~最近打聽到我們活潑友好的義大利小老鼠拿坡裡鼠迷上了賽車運動,他為自己添置的賽車手服可是時尚極了!
  • 鼠年將至,你最難忘的是哪只「鼠」?
    它帶領老鼠偷到糧倉,被黑貓警長射掉了一隻耳朵,故名為「一隻耳」。「一隻耳」找到娘舅「吃貓鼠」為自己報仇,殺害了白貓班長,最終一隻耳被黑貓警長消滅。  但由於「一隻耳」這集的畫面以暗色為主,再加上詭異的配樂和白貓班長的犧牲,成了不少人的童年噩夢。
  • 從《烏克蘭拖拉機簡史》到古怪的小說書名
    《烏克蘭拖拉機簡史》出版之時,瑪琳娜·柳薇卡已經57歲。這是她的小說處女作,在此之前據說她只寫過一些關於老年人護理方面的工具書。或許正是這方面的生活積累,她能在小說中把那個84歲認死理的父親刻畫鮮活。在《烏克蘭拖拉機簡史》之後,瑪琳娜·柳薇卡的小說在英國大受好評,獲獎多多,但也有批評聲認為,小說有簡化烏克蘭歷史、矮化外來移民的傾向。
  • 人類簡史摘抄及感悟
    經過幾次斷斷續續地閱讀後,終於把《人類簡史》讀完了。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一度覺得自己自己理解力有問題,就是自己智商有問題。真的太難懂了!書裡包含太多學科的知識。翻譯者林俊宏博士談到《人類簡史》的翻譯過程時,說:「現代產業裡的譯者多半不再像是過去苦心孤詣的譯者得獨立面對所有問題,而是有一群夥伴,一起走在偉大的航道上」。一本書的出版背後有一大群人的努力。
  • 現象級神書《人類簡史》知識漫畫出版!把人類歷史變成脫口秀現場...
    自從蘇格拉底拋出此「三問」後,這句話便跨越國界、時空,在人類腦門裡縈繞不去。從各領域學者到小區保安,再到夜深人靜(喝了酒)的自己,善思愛想的靈長類總是時不時把這幾個問題拿出來咂摸咂摸,不肯放過自己。10年前,一本「奇書」橫空出世,針對這三個問題,給出了一份超另類的答卷。這本書就是《人類簡史》,來自以色列「鬼才」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
  • 《貓和老鼠》拿坡裡鼠怎麼樣 拿坡裡鼠介紹
    友好仗義,來自義大利的拿坡裡 這是一隻來自義大利的小老鼠——拿坡裡,他擁有通體灰色的皮膚,俏皮的耳朵高高豎起在一眾老鼠中獨一無二,常常穿著一件綠色的上衣顯得格外活潑,小不點在動畫中見過拿坡裡鼠後,可是對他印象極為深刻哦,小夥伴們呢?
  • 你不得不看的一本關於人類的書《人類簡史》
    所以對於人類的起源,我們會有來自本能的好奇,這種好奇心驅使著我們不斷地探索和發現。所以我在人人書上發現這本《人類簡史》的時候,內心是無比激動的,甚至毫不誇張地說,飽含激情。 記得畢淑敏的《非洲三萬裡》這本書裡曾寫到人類的祖先「露西」,露西包括同一個體40%的骨架,是迄今發現的所有距今10萬年以前的人類化石中最完整的一副了,於是,她成了獲得最多肯定的人類祖先。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一部人類歷史的說明書
    「普通動物」的宏偉藍圖人,渺小而偉大的生物,從單細胞生物到腳踏太空,從在非洲大草原跟在鬣狗後面吃生肉,到在頂級酒店裡吃西餐。人類的迅速崛起,簡直不可思議,我們曾是像老鼠一樣不敢暴露、像羊一樣無力、像所有動物一樣苦苦掙扎在食物鏈上的「普通動物」。人類,曾是一種沒有什麼特別的動物。
  • 《空間簡史》
    《空間簡史》 [意]託馬斯·馬卡卡羅、克勞迪奧·M.達達裡 著 四川文藝出版社 2019年1月 ISBN:978-7-5411-5180-4 定價:39.80與《時間簡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並稱「四大簡史」。 從模糊的地域認知到窺探宇宙星辰;從肉眼可見的維度到量子化的世界;從日心說、大爆炸理論到多元宇宙理論等空間假說和概念,人類求知的腳步從未停止,對空間的探索也從未停止…… 《空間簡史》按照時間線索,向讀者展現了一段人類探索無涯空間,找尋自我定位的崎嶇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