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定義電動化汽車,誰來決定它的市場。近幾年,中國汽車電動化的發展仿佛一騎絕塵,從起步,到野蠻生長,再到歸於理性和平靜,無論新產品還是新技術,都逐步摸索出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天天在線汽車頻道針對當下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策劃了大型專題報導「電動,自有其道」。今天推出的是吉利汽車的專訪。
2015年,吉利汽車發布「藍色吉利行動」戰略,開啟了吉利汽車新能源發展的新紀元,公司加快從傳統汽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型。
2020年,吉利汽車集團正式發布了面向智能電動汽車的SEA(Sustainable Experience Architecture)浩瀚智能進化體驗架構,這一歷時4年、投入180億元研發的純電架構,標誌著吉利進入智能電動汽車的系統推進階段。那麼,在未來,吉利汽車對新能源方面特別是純電動化方面有哪些規劃?磷酸鐵鋰電池還是三元鋰電池更適合?未來的新能源汽車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帶著這些疑問,天天在線記者對吉利汽車進行了採訪。
吉利已經連續9年成為世界500強企業、連續3年中國銷冠,累計用戶近千萬。在新能源車領域,吉利也同樣取得了產品、專利、技術儲備等多方面的成果。據了解,吉利新能源研發及產業已投入已超300億元,共匯聚全球3000多位新能源研發、工程人才,擁有新能源領域核心專利技術超過300項。
幾何作為吉利汽車集團旗下中高端純電品牌,依託吉利汽車世界級供應鏈和三十多年整車造車經驗,能在解決純電用戶的痛點上真正具有競爭優勢,比如幾何C通過真續航與真保值一舉解決兩大用戶痛點,更有真心真意的價格讓消費者以最優成本享受同級最優車型。
在智能駕駛、車網互聯方面,幾何汽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幾何C搭載的GKUI吉客智能生態系統,搭載全新星雲AI引擎,通過全能AI語音系統實現主副駕聲源定位、夥伴式人機互動和自學習等操作,支持60類生活場景。
幾何C同樣搭載了同級領先的L2+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集成ICC智能領航系統、ACC S&G啟停式自適應智能巡航系統、LKA車道保持輔助系統、LDW車道偏離預警系統、FCW前碰預警+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BSD盲點檢測系統、SLIF限速識別系統等功能,依託於全車18個智能駕駛傳感器,全方位監控車輛行駛環境數據實現0-150km時速間的跟隨前車行駛和車輛起停,識別潛在危險,緊急時刻自動剎停。
關於對純電動車的規劃,吉利汽車表示:預計到2025年,幾何品牌將推出十餘款全新純電車型,覆蓋轎車、SUV及MPV多個品類。另外,針對5G時代汽車新生態,共創孵化平臺幾何+已上線,將圍繞智能+、設計+、遊戲+、創造+四大模塊推出多項賽事活動和生態建設舉措。
9月23日,吉利汽車集團正式發布了SEA浩瀚智能進化體驗架構,並宣布將推出200萬公裡壽命的電池。眾所周知,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吉利新能源為什麼採用三元鋰電池呢?原因是三元鋰電池造價成本比較高,但是低溫下性能好。而磷酸鐵鋰電池雖然造價成本較低、安全性能好,但是它的能量密度比較低,需要更多的電池堆積才能保證電車的續航裡程,在低溫下電量衰減相對明顯。
關於未來對新能源汽車的設想,吉利認為,相對於純電汽車,混動汽車雖然不能達到零油耗,但也有它的優勢所在,如在續航上比燃油車更有優勢。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內車企既要迎合中國汽車市場消費者需求,又要滿足企業油耗法規、新能源積分管理制度要求。從時間上推測,未來10年的新能源市場純電汽車是主流,混動汽車作為介於燃油車與純電車之間依然佔據著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