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管理者容易忽略的知人心,識人性,通人情

2021-01-13 爵爺韋寧

向阿里學管理

什麼是知人心,識人性呢,為什麼管理者要知人心,識人性?我們中國人有一個說法,叫做: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內方外圓,為方圓之道。「內方」是指做人的稜角,做人有原則;「外圓」是指與人相處的圓潤和技巧,與人相處的靈活性,乃是處事之道。「外圓」,是為了減少阻力,是方法;「內方」是立世之本,是實質。

在我們實際的工作當中,就是做事先做人,做事人為先,做人我為先,意思是我們在做任何事情前,先把人考慮進去,再去考慮事情如何開展,很多的困難和阻力就會減少,把他形成一種思考的習慣,你會受用終生。

下面我們從以下幾個點展開:

知人心,識人性,打通管理任督二脈,通常我們說管理談的更多的是事情,但是不把人性穿透,我們的管理工作是不完整的,只有穿透人性,打通任督二脈,我們才能遊刃有餘。

識人性是中華文化裡研究最多也是成果最多的,從古聖先賢「識人性」的代表人物裡汲取我們關於識人性的養分,對今天我們的工作同樣具有現實意義

PDP性格分類,讓我們學會藉助工具來識人,逐步形成自己對人性的認知,再經過管理的一步步實踐來穿透人性。

01知人心,識人性,打通管理任督二脈

我們先來看一下第一個,知人性,識人性,打通管理任督二脈。

這是關於人、道、術的四象限,從公司和個人,利己和利他4個維度來看作為管理者如何才能打通我們的任督二脈

企業要為員工著想,員工才會忠誠,這個過程中光有制度是不夠的,管理者還要知人心,識人性,制度打底人為補漏,才能抓住員工的心。

凡是企業裡面涉及到人的往往都是藝術而不是技術的問題,當一個企業裡面的管理者,你要開始產生利他的思維方式的時候,本質上你要思考說,憑什麼企業裡面的每一個員工順境、逆境的時候他都願意跟著這個企業往前走,這個企業怎麼能讓核心的管理團隊,能夠讓你招進來的人能夠凝聚這麼大的一幫人,有最最核心的六個字,知人心識人性,非常重要。

舉個例子,我們的員工,他今天回來開心跟不開心,臉色是有發光的還是臉色晦暗的,這件事情對一個企業的管理,看似不起眼,其實是極其之關鍵的,就是當你面對你的直接下屬隔一層的時候,你能不能知道這個幹部這個員工他在幹什麼,因為多年的職業習慣,我非常的關注人,關注組織,我不認為只有事兒,事情就能成功。

就當你有這個習慣,管理者有這樣的意識的時候,你逐層,創始人關注VP,VP關注總監,總監關注他小的Team(團隊)的時候,整個組織在人文關懷上,會去補那個制度的漏洞,會去補企業發展過程當中會出現的低潮期,你核心的那些高管,能不能有這樣的意識,並且他在你關注跟不關注的時候,他都在關注他的直接下屬,而不簡單只關注他任務的執行質量。這時候,不論外部發生怎樣的變化,企業內部都能從容面對,不至於手忙腳亂,培養這種意識和這種能力,我們的管理者將會極大的幫助組織在遇到順境或者逆境的時候臨危不亂,戰勝困難。

管理者做決定,通常有2種做事的風格,一種是先事後人,先把事情考慮在前面,然後再來看用什麼樣的人來做,另一種做事的風格,在我待過的阿里巴巴就是這樣的典型,阿里在決定進入一件的事情,會優先做人才盤點,看組織有沒有溢出的人才,先人後事,這樣再確保有足夠能力的人才出來後,再去做大的選擇和決定,把因為人的影響因素降到最低。我們暫且不去評判那一個的選擇的對與錯,但至少經歷過那麼多的團隊後,對我們有一個啟發,今天的中國,做事情,做生意不光光是有一個好的idea就行了,很多看起來不錯的項目到最後不了了之,很大的原因並不是項目不好,方向不對,到最後都是因為人的問題,合伙人的問題,內部管理的問題等等被自毀了。打敗我們的不是敵人,而是我們自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聰明的管理者,通常都不是高高在上發號施令,而是真正的去洞察人性,我們必須學會用分配去解決人性的自私,用考核解決人性的懶惰,用晉升解決人性的虛榮,用激勵解決人性的貪婪。管理者,如果今天我們以知人心,識人性做為做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很多的管理問題你一定迎刃而解。真的,相信我!

02古聖先賢識人用人

關於人性方面的書籍很多,大家有空的可以看看卡耐基的《人性的優點》和《人性的弱點》。我個人還是比較推崇我們老祖宗的智慧。

我們這裡舉2個例子,第一個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寫的《將苑-知人性》

原文是這樣的:

夫知人性,莫難察焉。美惡既殊,情貌不一,有溫良而為詐者,有外恭而內欺者,有外勇而內怯者,有盡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

一曰,間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二曰,窮之佔辭辯而觀其變;

三曰,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它的意思是:

世界上沒有比真正地了解一個人的本性還要困難的事情。每個人的善、惡程度不同,本性與外表也是不統一的。有的人外貌溫良卻行為奸詐,有的人情態恭謙卻心懷欺騙,有的人看上去很勇敢而實際上卻很怯懦,有的人似乎已竭盡全力但實際上卻另有圖謀。

然而,了解一個人的本性還是有七條辦法的:用離間的辦法詢問他對某事的看法,以考察他的志向、立場;用激烈的言辭故意激怒他,以考察他的氣度、應變的能力;就某個計劃向他諮詢,徵求他的意見,以考察他的學識;告訴他大禍臨頭,以考察他的膽識、勇氣;利用喝酒的機會,使他大醉,以觀察他的本性、修養;用利益對他進行引誘,以考察他是否清廉;把某件事情交付給他去辦,以考察他是否有信用,值得信任。

諸葛亮的足智多謀不是一開始就有的,也是經過了很多年的思考,總結,提煉。參透人性得來的

第二個人,是清朝時期曾國藩寫的《冰鑑》,這是一本關於識人、相人的經典文獻,是曾國藩總結自身識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傳世奇書,是曾國藩體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訣,因為它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啟迪性和借鑑性直到今天依然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視和喜愛。

裡邊有一段原文是這樣寫的:

目者面之淵,不深則不清;耳者面之山,不高則不靈;口闊而方祿千鍾,齒多而圓不家食;眼角入鬢,必撐刑名;頂見於面,終司錢穀,此貴徵也;舌脫無官,橘皮不顯,文人有傷左目,鷹鼻動便食人,此賤徵也。

它的意思是:

人的眼睛如同面部的兩個水潭,不深邃就不會讓人覺得清澈;鼻子如同面部的山丘,不高挺就不會顯示出靈氣;嘴巴寬闊方正的人可享富貴;牙齒多而圓潤不會久留家鄉,多出外創業;兩眼修長至鬢角,必掌握司法大權;禿頂謝發看上去頭與面部相連的,能掌握錢糧大權;這些都是富貴的象徵。口吃者無官運,面部肌肉粗糙如橘子皮的人不會發達,文人若左眼有傷,鼻子如鷹,必定會動輒傷人,這些都是貧賤的象徵。

曾國藩是清朝中期非常有名的歷史名臣,是湘軍的頭子,發掘和培養了很多的人才,造就了湘軍的輝煌。

像諸葛亮和曾國藩這樣人還有很多,好的管理者都是識人用人的高手,修煉我們的識人能力,也就是修煉我們的管理能力。

03古聖先賢識人用人

既然知人性,識人性那麼的重要,我們有沒有一些實用的工具來培養我們的識人用人的能力呢。這方面有很多系統的研究,尤其是PDP性格分析的使用最為廣泛,什麼是PDP性格分析呢

PDP是英文的行為特質動態衡量系統的簡稱,它是一個用來衡量個人的行為特質、活力、動能、壓力、精力及能量變動情況的系統。

PDP根據人的天生特質,將人群分為五種類型,包括:支配型、外向型、耐心型、精確型、整合型;為了將這五種類型的個性特質形象化,根據其各自的特點,這五類人群又分別被稱為「老虎」、「孔雀」、「考拉」、「貓頭鷹」、「變色龍」。PDP是一個進行人才管理的專業系統,能夠幫助我們認識與管理自己,幫助組織做到「人盡其才」。

PDP的目的是:挖掘企業和組織中目標明確、態度積極和具有領導潛力的優秀精英,強化他們的天賦優勢,提高個人與組織的績效。

我們來看一下第一種性格類型:老虎型

老虎型的性格特點是有自信,夠權威,決斷力高,競爭性強,胸懷大志,喜歡評估。企圖心強烈,喜歡冒險,個性積極,競爭力強,有對抗性。中外代表人物有:毛澤東、朱鎔基、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德國是老虎型人數最多的國家。

跟這樣的人打交道,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人會很獨斷霸道,容易讓人感受到壓力,相處很累,所以跟這樣的人打交道,我們需要擺脫「恐懼感」,重點突出「性價比」,如果是遇到談判對手,可以考慮挑戰他的權威,刺激他,讓他進入談判的圈套。

第二種性格類型,是貓頭鷹型

貓頭鷹型的性格特點是很傳統,注重細節,條理分明,責任感強,重視紀律。保守、分析力強,精準度高,喜歡把細節條例化,個性拘謹含蓄。這個性格的代表人物有包青天,日本人是這種類型人數最多的國家。

這個類型的人心思縝密,太容易過度的思考,跟這樣的人打交道需要我們理解他,尊重他,在他面前你要比他更有執行力,更能遵規守紀,他才會覺得你是跟他一樣的人,才願意跟你吐露心聲。

第三種性格類型,是孔雀型

孔雀型的性格特點是很熱心,夠樂觀,口才流暢,好交朋友,風度翩翩,誠懇熱心。熱情洋溢、個性樂觀、表現欲強,說話滔滔不絕,很有活力。

中外名人裡,孫中山、柯林頓、裡根、戈巴契夫都是這個類型的人,美國是孔雀型人數最多的國家。

跟這樣的人相處一定多誇獎他,多鼓勵他,適當的時候不要搶他的風頭。另外呢,因為表現欲太強,他所謂的「肺腑之言」你也別當真。

第四種類型的人,是考拉型

這種類型人的性格特點是:很穩定,夠敦厚,溫和規律,不好衝突。行事穩健、強調平實,有過人的耐力,溫和善良

像印度的甘地、中國的蔣經國、宋慶齡都是此類型的人,一般而言,宗教信仰者都是「考拉型」的人,而中國正是考拉型最多的搖籃。

這種類型的人過分的時候會毫無主見,做事漫不經心,所以跟這樣的人打交道,需要有更大的耐心,待人要真誠,對獎勵,獎金,晉升這些事情你得比他更上心。

第五種類型是變色龍型

這種類型的人沒有強烈的個人意識形態,是他們處事的價值觀。變色龍的人具有高度的應變能力。他性格善變,處事極具彈性,能為了適應環境的要求而調整其決定甚至信念。

我們國家的前總理周恩來、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都是這種類型。香港和臺灣是變色龍型較多的地區。

跟這樣的人打交道,一定多誇獎他,多給他說話的機會,跟他保持同步,做事比他更謹慎,對待目標比他更忠誠。

PDP的性格測試,大家可以關注「B2B增長學院」的公號,回復「PDP測試「獲取測試題目。這裡我把測試的答案跟大家講一下,

把第5、10、14、18、24、30題的分加起來就是你的「老虎」分數;

把第3、6、13、20、22、29題的分加起來就是你的「孔雀」分數;

把第2、8、15、17、25、28題的分加起來就是你的「考拉」分數;

把第1、7、11、16、21、26題的分加起來就是你的「貓頭鷹」分數;

把第4、9、12、19、23、27題的分加起來就是你的「變色龍」分數。

大家可以先做一個自己的測試,然後再給團隊做測試。

上面的內容我們總結一下,作為管理者,我們需要「視人為人,對人高度敏感「,養成先人後事的處事習慣,不僅僅對工作大有裨益,對你的生活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給大家一個思考:

1、用PDP測試的方式,測試出你是什麼性格類型的人?你的優點和缺點分別是什麼?

2、你帶的團隊裡,每一個人的性格類型是什麼?哪一個人是你」搞不定「的?學完本節之後,這個人,你將來怎樣才能」搞定「他?

關於B2B增長學院

B2B增長學院,專注為To B類中小企業提供阿里鐵軍團隊打造,阿里管理三板斧,以及To B企業營銷數位化、管理數位化的業務升級和組織升級的培訓與諮詢,整合To B行業上下遊企業,與To B企業共創To B企業服務新生態,共創服務模式,共享增長紅利,成人達己,共同實現持續增長。

相關焦點

  • 人的眼睛像素雖極高,但卻終究看不懂人心!
    感覺人心如霧又如謎,讓你看不穿猜不透,經歷才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掏心掏肺;不是所有事,都值得鞠躬盡瘁。俗話說:「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都說明看得清表面,看不清內心。社會一直在變,而變的更快的卻是人心,究竟是社會複雜,還是人心難猜?
  • 「人情好似初相識,到底終無怨恨心」啥意思?其深層含義少有人知
    俗語「人情好似初相識,到底終無怨恨心」,其深層含義少有人知,這句話是老祖宗對人情關係的理解。如果每一個人都能保證交往禮儀,人與人之間就會像剛認識時一樣客氣。在交往久了之後,也不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瑣事,而產生一些不必要的怨懟或仇恨。
  • 鬼谷子:做人不能太天真,讀懂五句話,看透人性本質
    鬼谷子洞悉人性,精通識人術,擅長利用人性的弱點,從而駕馭人心,讓他人為我所用。鬼谷子認為,做人單純沒有心機的老實人,不懂人性善惡,最容易被別人利用。讀懂這五句真言,讓你看透人性的本質,不再做傻傻的老實人,任人宰割。一、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 「知人性,用人性」是公司老闆氣定神閒的管理大法
    人性呢,如光明和陰暗的兩硬幣,一面光明,一面陰暗。智者知人性都有趨利的本能,會因勢利導,硬幣立起來,就有兩面受光。今天的凌風談生活,與親們分享思維課堂之人性三原則:價值觀丶信仰丶能力。第一丶價值觀是人性的原動力,就是明了人的需求是什麼。例如一個公司,千人千面,有求晉升的,有謀生計的,有圖發展的,有學技術的,有混日子的……這就是價值觀,明了員工的動機,才可遙控在手,氣定神閒:智慧的老闆收控心,失敗的老闆監管人。
  • 最優秀的管理者:我從不批評他人,我相信勉勵是使人工作的原動力
    管理越來越尊重人性、人心,只有成功抓住人心,員工才會賣力為你做事,也才會使管理有效。查理·夏布是全美少數年收入超過百萬的商人。1921年,夏布被慧眼獨具的安德魯·卡內基提名為新成立的「美國鋼鐵公司」第一任總裁時,夏布才38歲。為什麼安德魯·卡內基每年要花100萬聘請夏布先生呢?難道夏布先生能創造了不起的銷售業績?
  • 老祖宗的識人術:謹記識人口訣,學會「以心鑑人」,個個看得準!
    原創國學 老祖宗的識人術:謹記識人口訣,學會「以心鑑人」,個個看得準!人生充滿的複雜性,也許幼年時期的憨厚小孩,經過社會的千錘百鍊,就會變成一個市儈的商人,畢竟,不忘初心的人還是在少數的。也許,我們古人早就看透這個道理,說出了「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 《江湖兒女》:十七年的人情冷暖,人情的變遷,時間改變了一切!
    《江湖兒女》:十七年的人情冷暖,人情的變遷,時間改變了一切!這部影片的導演是賈樟柯,就像《江湖兒女》這部劇講述的就是一個十七年的變化,在這十七年間,人的變化,世界的變化,生活的變化,,真的是太大了,但是,變化最大的就是人性的變化,只有人性的變化,才會讓人覺得可怕,才會讓人覺得真的是變化了,在我們生活中,都發生活這樣的人性的變化。在這人世間人情是什麼東西,大家不知道考慮過這樣的問題嗎?
  • 你是「管理者」還是「領導者」?
    在其經典著作《做領導》中,本尼斯巧妙地對領導和管理的功能進行了比較:◎管理者經營,領導者創新◎管理者是複製品,領導者是原創者◎管理者維持,領導者發展◎管理者接受現實,領導者考察現實◎管理者關注系統和結構,領導者關注人◎管理者依賴控制,領導者鼓勵信任◎管理者短視,領導者高瞻遠矚◎管理者詢問「
  • 解讀中國式人情:沒有一種愛不是千瘡百孔!
    相對於西方的法治社會來說,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有人把這種差異歸結為西方人不如中國人有人情味。有民族自豪感固然無可厚非,但若盲目自戀則屬病態。人性是相通的,相差的是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而後者的差異是和經濟水平相關聯的。在經濟水平落後的地區,人們需要抱團取暖互幫互助互惠互利才能存活,這種互相依賴的關係形成了人情。所以,中國傳統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熟人關係。
  • 楊杜:真正一流的管理者,都是認知高手
    管理者又是怎樣的活法?管理者怎麼樣認知「活法」?換言之,現在的經濟形勢下,企業面臨嚴峻考驗,日子難過、喘氣都非常難受的情況下,管理者怎麼看待這個時代、組織以及自己?圍繞管理者的認知模式,我和大家分享三個話題。
  • 要看透人心,人性經不住測試,感情經不起考驗
    揭秘人性,解析情感,一針見血;想要閱讀更多文章,就點擊右上角藍字關注我吧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性。任何關係一旦遇到利益,立刻就會現出原形。假如一個男人追你,窮追不捨,信誓旦旦,非你不娶,怎麼樣才能擺脫他呢?
  • 生活中不會識人?想要看透人心,懂這一點就夠了,老祖宗的大智慧
    老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人的內心是最難看透的,只有看透了一個人的內心,才能知道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其實看人內心和看蟲子是一樣的,昆蟲都有其內在的規律,圍繞規律在飛行運轉,人也是一樣的,古人就為我們總結出了這一點,來幫助我們識人。
  • 這5種通人性的狗,是非常適合家養的,你想養哪一隻?
    其實動物有靈性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叫做通人性。狗是通人性的,它們對主人非常的服從,聰明可愛,機智勇敢,通人性的狗非常適合家養,所以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飼養伴侶犬。怎麼看一隻狗是通人性還是不通人性?其實很簡單,你只需要看它對你的服從程度就可以了,如果你說什麼,它就聽什麼的話,它就是一隻比較通人性的狗。
  • 看穿人心,揭穿人性的9個精闢之句,每一句都犀利而透徹
    人心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複雜,很簡單,就是趨利而動,人性也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可怕,很簡單,就是善惡相對。2.人心的變化有時是隨著人生的變化而變化的,每個人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他的心態和心境都截然不同,大環境和大趨勢往往左右著人心的變化和發展。
  • 平常理:識人
    人這一輩子,時時刻刻都在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然而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難知心,世上最難捉摸的就是人,世上最難讀懂的就是人心!「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閉平地起波瀾」,過去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現在是酒逢千杯知己少,千金易得知己難求!
  • 覺得人心難測?學會這幾招,你也可以精準識人,看透人心
    我們要學會識人辨人,首先要學會察言觀色,要看清人性背後的本質。對人性頗有研究的鬼谷子先生在千年之前就給我們總結了經驗,如果想要了解一個人的脾氣秉性,就要察言觀色,注重細節,從平常的細微之處了解這個人,看透這個人的本質。
  • 人情裡的中國人
    而『熟人社會』也就是『人情社會』。」 四川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胡光偉說,「由於中國傳統的熟人社會經歷了漫長的階段,對處於轉型期的人們的影響可謂根深蒂固,使得人情關係之風盛行。」  人情是生活哲學  《紅樓夢》裡有一句「人情練達即文章」的話曾被許多人欣賞,就是讓人「通曉待人處事的方法」。而現實生活中,能做到這一點卻並不容易。
  • 如何理解馮夢龍在《情史》中提出的「人情」說呢?
    全書共二十四卷,分為二十四類,即情貞、情緣、情私、情俠、情豪、情愛、情痴、情感、情幻、情靈、情化、情媒、情憾、情仇、情芽、情報、情穢、情累、情疑、情鬼、情妖、情外、情通、情跡。從這些類別就可看出,本書幾乎囊括了所有有關「情」的內容。卷首有馮夢龍的兩篇自序,每卷之後和某些故事的末尾有馮氏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