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冰:「你準備替誰說話?」的荒謬邏輯

2021-01-13 搜狐網

  鄭州市規劃局副局長逯軍確乎有化神聖為腐朽的本事。當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前來調查以建經濟適用房的名目違規建造別墅一事時,他如此質問:你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替老百姓說話?

  此言一經披露,輿論為之譁然。

  黨、人民,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極為神聖的、相依相偎的字眼兒,卻被逯軍下意識的一句話,就被揉捏成了他手中捍衛自己利益的「道具」。

  任何一個稍有知識的中國人,都不可能不熟知「黨」和「人民」的關係,這是中國百姓政治生活中最耳熟能詳的概念了。憲法裡明確寫著「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統一」,我們也一直反覆莊嚴表述:黨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逯軍是一個手握權柄的地方政府官員。這句「經典語錄」乍一聽,著實讓人大惑不解。而這個在部隊、黨委、政府都浸潤多年的逯副局長竟能脫口而出、不假思索。荒謬的邏輯卻被當事人理直氣壯地脫口而出,其間心態頗值玩味——

  首先,黨和政府的官員,即是黨的化身,換言之,批評官員就是對黨的不敬。這一心態不獨屬於逯副局長,似乎由來已久。在極左年代,不少人只是在小範圍批評了某位黨或政府的官員,便被責以「反黨言論」,嘗盡坎坷。改革開放已經30年多了,但批評官員即「反黨」的邏輯,在逯副局長等人心中,似乎從未改變。

  其次,「我就是黨」,高高在上,而百姓不過草民而已,何足掛齒?不過就是打著經濟適用房的旗號蓋點別墅,草民眾口喧騰其奈我何?倒是記者討厭,你自然應該為我、也就是為黨說話,豈能幫著草民瞎嚷嚷?——按逯副局長的邏輯,新聞監督的必要性、合理性被輕輕化解。

  第三,也是最核心的,黨和百姓在逯副局長的眼中,竟成水火難容的兩端。身為讀過在職研究生的逯副局長,是如何推演出並且貌似深信不疑這一荒唐邏輯的呢?

  相信逯副局長是學習過黨的十六大報告,我們不妨和他重溫一下:「共產黨執政就是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做主,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換言之,不能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官員,已背離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建黨方略和根本宗旨,蛻變為黨的對立面。

  要知道,我們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並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的全部行為說到底都是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取更多的利益——正如胡錦濤總書記莊重承諾: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這才是堂皇正大的邏輯,才是我們黨的執政基石。

  那麼,逯副局長一介「公僕」而已,何以膽敢顛倒主僕,把主僕利益相對立呢?因為主僕顛倒不僅僅出自個別官員荒謬的表達,更在一些地方,成為荒謬的現實存在,甚至在一些人心目中,這種現實存在已經不再「荒謬」,而成了天經地義。這,才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

  逯副局長顯然沒有想到,他輕飄的一句質問,自以為真理在握,卻是顛倒了黑白,顛倒了主僕關係,因而招致無數憤怒的質疑——這質疑聲,讓我們看到了人心的向背,更看到了公眾對於官僚特權思維的高度警覺,對輿論監督的高度認同和堅決支持,反腐倡廉的勇氣和力量,在黨內,在民間,足以震懾貪官汙吏。

相關焦點

  • 荒謬的邏輯
    而每每看完這些消息,你都會得出這樣一個印象:落馬的貪官大多「懺悔」自己是「放鬆了學習,法律意識淡薄」。乍一看,這邏輯頗為合理,但細一想,你會覺得很荒謬。  時下,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都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定,那就是每周都有一次政治學習的安排。學習的內容不是傳達上面的文件,就是傳達上級領導的講話精神。而這些學習內容中的一個常講不變的基調是:遵守法紀,廉潔奉公。
  • 你聽過最荒謬的邏輯是什麼?
    雖然說荒謬的邏輯,都是各有各的荒謬,但要論荒謬到刷新三觀的,還得說歷史上的這幾條「神奇邏輯」,內容或大或小,但都值得我們在哭笑不得之後,反反覆覆回味。一、光時亨:諸葛兄弟,分仕三國;伍員父子,亦事兩朝。我已受恩大順,汝等可改姓走肖。仍當力詩書,以無負南朝科第也。
  • 龍應臺的荒謬邏輯
    搜狐評論·日月談 匯聚網上最好的評論   在我看到的眾多有關《拯救大兵瑞恩》評論中,龍應臺的《感動,誰的商品?》最別致。她把這部電影和美國人生產的小到衛生巾一樣的商品列舉在一起。這自然不是什麼新發現,好萊塢從來就是把電影當作工業來搞的,即使畢生都在好萊塢為社會底層人物寫心的卓別林,他所拍的片子也極其注意商業價值。
  • 「漢奸邏輯」的荒謬
    然而,在「媚日」與「仇日」之間,尚有一點需要辨析,即「仇日」情緒固然不健康,但其邏輯不難理解,可是「媚日」何來呢?這一度是我想不明白的,直到讀到學者劉小楓在《如何認識百年共和的歷史含義》一文中的一段話:「大家都知道抗戰時期有不少漢奸,但什麼是漢奸論呢?
  • 當最後一個人類在地球落淚時,誰還能替人類說話?
    當最後一隻麋羚被獵殺時,我們沒有說話;當最後一隻白鱘消失時,我們沒有說話。那麼,當最後一個人類在地球落淚時,誰還能替人類說話
  • 荒謬的邏輯「馬太效應」!誤導了現代人的信仰
    第一個僕人說:『主啊,我用你給我的五千銀子做生意,又賺了五千,主人誇獎了他』。那領兩千的也說:『主啊,我用你給我的兩千銀子做買賣,賺了兩千;主人也誇獎了他』。那領一千的來到主人面前,『說:主人,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沒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散的地方要聚斂;我想起來就害怕!所以,就把你給我的銀子埋藏起來。你看,你給我的一千銀子還在這裡』。『主人說:你這又懶又惡的奴僕,你既然知道這樣!
  • 如此荒謬的邏輯(觀滄海)
    這是何等荒謬的邏輯!按照這個邏輯,兩岸婚姻離婚率增加,再成為縮減配額的理由,如此循環,最終結果就是讓兩岸婚姻自動消失。  跨地區婚姻增加了雙方的了解與交流,即使不去考慮這些美好願望,單以最基本的公平看,大陸配偶多年爭取的也不過就是,希望可以得到和東南亞籍配偶一樣的待遇。
  • 克魯格曼:共和黨的荒謬邏輯
    導讀: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日前發表專欄文章,針對共和黨對去年獲得通過的醫改法案提出的成本分析發表了個人看法,稱分析報告中存在諸多荒謬的邏輯錯誤,並指出了共和黨的真正目的所在。
  • 說話的邏輯漏洞越多,表明說話的水平就越高(三維樹)
    什麼是說話水平高呢?從商業的角度講,就是語言表達自信流暢,別人聽了喜歡跟你進一步合作。邏輯是什麼呢?是指原因和結果的關係。也是指你講述某件事情的時候,總有前因後果,說明白之後能正確得出結論,這就是邏輯。邏輯漏洞,是指論證過程中有不嚴謹的地方。為什麼講,有邏輯漏洞會是說話水平高的體現呢?
  • 荒謬的邏輯:對學科評估泛政治化的批評 | 來論
    尤其荒謬的是,該學者先將用英文寫作、在英文期刊上發表論文的科研工作者指為「英美範式導向」,再進一步推出:「這個學術標準、學術範式,不僅是形式規範方面的技術標準和範式,更是內容標準、價值導向和思維範式」;在「表面看跟意識形態無關的計算機科學技術和軟體工程學科,也絕不是與國家性質和政治立場、意識形態無涉的」。
  • 關鍵時刻說話緊張邏輯不清?這個萬能模板,幫你隨時發揮出高水平
    試問在職場,誰不怕碰到這種場合呢?比如開會時,經理突然讓你發表意見;電梯裡,你跟大老闆不期而遇;酒桌上,領導臨時起意,讓每個人輪流「說幾句」……這種時刻總是讓人很緊張,我們常常會支支吾吾,詞不達意。如果按「沒準備稿子就說話」這個標準來說,我們平時跟別人溝通、聊天,都可以算作即興發言。
  • 孩子說話混亂沒邏輯?「MECE原則」,讓孩子從此說話「有條理」
    那麼,父母群體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究竟應該如何解決其說話混亂沒邏輯的這一問題呢?一、孩子存在說話混亂沒邏輯的這一問題,究竟有什麼原因?1、孩子本身在語言表達方面的能力不足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需要進行多方面的相關提升和鍛鍊的。孩子群體在剛剛學會說話的時候,便是其開始接觸語言表達的第一步。
  • 藏羚羊不會說話 但法律該替它們做主
    野生動物保護立法的出發點既不是要對誰復仇,也不是要對誰進行補償,而是要有效地阻止侵害野生動物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藏羚羊不會說話,無法表達它們受到驚嚇和侵擾的痛苦,它們也不需要蒼白無力的「悔改」或「道歉」。藏羚羊需要的,只不過是一個安全、自由的棲息環境。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僅靠一次又一次的事後追懲是不夠的。
  • 三年了,PGONE還在說他那點「破事」,難得有人替他說話還要被懟
    說起PGONE相信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不管你是從《中國有嘻哈》開始接觸說唱,還是早在此前就沉迷其中,PGONE都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鼎盛時遙遙領先同行,甚至能夠和主流圈的頂流比人氣,衰敗時無人問津連一場演出都沒法參與,不得不說用「過山車」來形容他的人生經歷再合適不過了。
  • 「不替我說話」成他殺人理由
    自稱壞脾氣改不掉  賈正畢落網後供述,在犯下命案後,他把尖刀帶在身邊,準備開始逃亡生涯。  據賈正畢供述,事發當天晚上,他用身上僅有的錢買了一箱牛奶和幾十個雞蛋糕,躲在一個橋洞裡睡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便開始為今後的逃亡作打算,為了躲避出城檢查,他決定先在宿州市暫留兩天,再向更遠的地方逃竄。
  • 替罪羊在替誰的罪?
    為什麼不是替罪牛或者是替罪狗呢?來源關於「替罪羊」的起源,目前有兩種比較靠譜的說法。一種是說這種說法起源於國內,另一種則說它是一個「舶來品」!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記載,齊宣王坐在朝堂上,看見有人牽了一頭牛從堂下走過。他就問那人,牽著牛去哪裡?
  • 烤麵包誰都會,全國最高水平的烤麵包「高」在哪?我們替你嘗了嘗
    打工(è)了一天的記者聞著香味飄到了賽場,先忍不住替大家嘗了嘗,剛出爐的麵包不僅「顏值高」,而且又香又甜~第二天的賽程安排最為緊密,上海選手鍾保根需要在7.5小時的時間裡製作9此外他還要完成第三天藝術麵包模塊的配件製作,這是一個高度超過一米的組合作品,「比賽的主題是『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結合今年脫貧攻堅的背景,教練和我一起對造型進行了設計,準備製作高速公路、農田綠地、雞鴨牲畜,還有正在直播帶貨的農民……」一天的比賽結束,鍾保根已經累得自稱「有些虛脫」,說話時也扶著場邊的圍欄。
  • 「我們替死者『說話』」丨走進我省首個法醫學專業,揭開「法醫...
    焚屍後的屍體依然會「說話」「一個被燒死的屍體,其中有很多特徵都是會告訴你真相的。」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首批24名學生中有16個女生,這些看起來較弱的女孩子一提起法醫這個職業都異口同聲的說到「喜歡、崇拜」,這是一個可以替死者「說話」,可以解決醫療糾紛的職業,很值得人們尊敬。
  • 怎麼快速提高情商,聊天說話技巧
    那麼,怎麼快速提高情商,聊天說話技巧呢?難道你要剝奪我不坐的權利嗎?」醫生無可奈何,於是倒了一杯水給他,說:「請喝水吧。」病人說:「這樣談問題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謬的。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假如你在水中攙入氰化鉀,就絕對不能喝。」醫生說:「我這裡並沒有放毒藥嘛。你放心!」
  • 如何快速提高說話能力
    綜合來看,其實這兩種都是因為說話時邏輯性不夠,說出來的話全是斷章殘句。要想提高說話的邏輯性,就要在平時說話時,多關注下自己常用的連詞。學會在合適的地方用合適的連詞。用好關聯詞的最好的效果就是會讓人覺得你說話貌似有邏輯,能注意接下來你會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