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臺灣內政部門花了800萬元新臺幣(相當於200萬元人民幣)委託研究機構,做了份臺灣人口政策調查。之後,內政部門以兩岸婚姻離婚率高、穩定性低,且大陸配偶不會認同「臺灣優先」為由,計劃縮減大陸配偶到臺灣的配額,每年獲準「長期居留」的人數由不限縮減為7000人,獲準「定居」的人數由6000人縮減到4500人。
兩岸婚姻離婚率高不是新聞。3年前,臺灣一家名為「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的民間機構就已發布過同樣的調查結果。這個結果也事出有因。臺灣當局對大陸配偶有很多特殊限制:大陸配偶需要結婚兩年以上,才能申請到臺居住;在臺灣居住4年後才能工作;結婚至少8年才能申請定居;申請人數還需受配額限制,還有專門針對大陸配偶設置的面談制度,比來自東南亞等地的外籍配偶要苛刻得多。可以說,兩岸聯姻之所以離婚率高,臺灣當局的歧視政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既然花費重金做調查研究,應該在發現問題之後,分析產生原因,找出解決辦法,釐清兩岸婚姻離婚率相較於其它婚姻高的原因,拿出應對方案。然而,臺灣內政部門的處事思路卻全不是這麼回事,對真正原因避而不談,反以離婚率高為由,進一步縮減大陸配偶本來不多的配額,進一步增加兩岸婚姻的困難。可以想像,由此必然導致兩岸婚姻離婚率進一步上升。這是何等荒謬的邏輯!按照這個邏輯,兩岸婚姻離婚率增加,再成為縮減配額的理由,如此循環,最終結果就是讓兩岸婚姻自動消失。
跨地區婚姻增加了雙方的了解與交流,即使不去考慮這些美好願望,單以最基本的公平看,大陸配偶多年爭取的也不過就是,希望可以得到和東南亞籍配偶一樣的待遇。
大陸配偶在臺灣本來就是弱勢群體,再怎麼苛刻地對待,最多是讓大陸同胞對臺灣望而卻步,對臺灣社會不會造成根本影響。只是,臺灣當局一邊不加掩飾地對大陸配偶以政策性歧視,一邊喊著「自由平等」的口號,實在讓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