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繆《局外人》自1942年出版以來,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讀者的追捧,評論界的讚美,也絡繹不絕,加繆也得以此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最年輕的獲獎者之一。
《局外人》之所以如此不同反響,在於塑造了一個與當時世界格格不入的局外人默爾索的形象,他對母親的死漠不關心,槍殺阿拉伯人,並歸結為是太陽惹的禍,最後卻依據「懷著一顆殺人的心,埋葬了母親。」起訴。看似不合理的情節,荒謬的行為,卻在法律的操控下,默爾索被迫接受道德審判,送上斷頭臺。
作品的偉大之處在於被世俗認為冷漠無情,麻木不仁,思想頹廢的默爾索,卻是一個「懷有一種執著而深沉的激情,對於絕對和真實的激情的人。」默爾索只是不願違背自己的心願,拒絕說謊,只想做真實的自己,他敢用一己之力對抗荒誕的社會,縱使身死,也不向世俗低頭,去迎合社會遊戲規則。
整篇小說充滿了令人炫目的陽光,默爾索始終在陽光的籠罩下,感受到來自陽光的壓抑,威脅,並試圖擺脫陽光的控制。
本來陽光是光明、希望和正義的象徵,而在默爾索的眼裡,陽光的熾熱,似乎要把他烤熟,讓他從這個世界上消失,而這正是他不容於社會,被社會所排斥的感官感受。
陽光成了這個社會規則、意識形態的代名詞,與默爾索內心反映出來的本真行為產生矛盾,他在躲避陽光的反抗中,最終以失敗告終,一縷黑色「陽光」要了他的命。
01.母親葬禮上,默爾索感到太陽作為一種強大的力量侵入他的生活。
接到母親死亡的通知,默爾索頂著酷暑來到養老院,炎熱侵佔了他對母親的懷念,令他煩躁不安,並拒絕看母親的遺容。當「濃濃夜色,急遽而至時」, 默爾索壓抑的神經似乎緩輕了一些,在守靈期間喝了咖啡,抽了煙,倦意襲來時,還居然睡了一會兒,這與母親院友守靈哭泣,形成鮮明對比。
默爾索的表現,顯然與葬禮悲哀的氛圍格格不入。在他的意識裡,生死是尋常,死去是一種解脫,何必虛偽的做作,讓人看到虛假的傷心。
本不信宗教的母親卻被安排基督教葬禮,默爾索接受這一安排,在他看來,除彰顯儀式本身的虛偽外,其他毫無意義。
本來心情反感的默爾索,葬禮上的陽光更讓他感到格外的難受,「大地在陽光肆無忌憚的燒烤下不停地顫抖,那般冷漠與寡情,實在令人無法忍受。」「所有的一切,皮革的味道、馬糞的味道、燃燒的香燭味道、油漆的味道、烈日、徹夜未眠的乏累,讓我頭暈眼花。」默爾索總感到血氣上湧。
他期待那些看似痛苦的哀傷、扭曲變形的臉龐、熾熱的陽光快點結束,去迎接「在床上酣睡十二小時我的愉悅」,讓疲憊慌亂的心靈暫時得以安歇。
陽光本是光明和溫暖的象徵,但默爾索卻深深地感到無情,他感受到來自陽光的無情壓力,壓抑了他的情感,擾亂他的心緒,被迫選擇躲避和逃離。
而最終躲避的是傳統道德倫理思想對他的侵犯,母親死亡,他卻像一名局外人,極冷靜的看待發生的一切,沒有一丁點悲傷的味道。
在常人看來默爾索是一個不可理喻之人,有失道德水準。其實,默爾索對母親是有著真摯的感情,他只不過用自己的方式去祭奠母親,不願如此虛偽的違背心願,成為世俗道德的追尋者。
02.海灘上的陽光讓默爾索心煩意亂失去意識,舉槍向荒謬世界宣戰。
默爾索、瑪麗和雷蒙等人去大海遊泳,在海邊遇到兩名阿拉伯人並發生鬥毆,雷蒙受傷,他們回到小木屋。等默爾索一個人再去海邊時,他感到陽光讓他心煩意亂。
「大海在炎陽的暴曬下急速地喘息著,好像要窒息,細細的海浪不斷地拍擊著海濱沙礫。灼熱的陽光讓我頭暈腦漲……每次我都繃著全身,攥緊拳頭,咬緊牙關,只為不輸給酷熱的陽光,不向源於陽光的、昏昏然的幻覺投降。」
他發現了雷蒙的對手,那個阿拉伯人躺在沙灘上,被陽光蒸騰起的霧氣籠罩。炎炎烈日下,默爾索卻與阿拉伯人對峙了兩個多小時。兩人素不相識,沒有深仇大恨,如此的對決,顯然不可理喻。此時的默爾索意識很清醒:
「我覺得,只要我轉身離去,所有的事情都會重新變得美好。可是在烈日的暴曬下,整片海灘都哆哆嗦嗦,熱浪從身後擠壓向我。」
阿拉伯人的刀尖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讓默爾索感覺腦門上仿佛頂著一柄炫目的長劍。刀光和鐃鈸一樣的陽光蓋壓在頭頂,奪去了他的視覺,奪去了他的意識,試圖剝奪他感知世界的能力,奪去他成為獨立人的資格。
於是,久積胸中的炙熱與沉悶被大海一口吐出,天門洞開,天火流瀉,默爾索不再控制自己的意識,扣動了扳機。
在母親葬禮上的冷漠,對工作升遷的無視以及對女友求愛的冷淡,讓人感覺到默爾索是一個漠視規則的人。
在他的意識世界裡,自我感覺的存在,直接的感觀刺激,按照自己的習慣生活才是最人生最本真的事情,所以他反感社會規則、倫理道德約束下的生活方式,否認大眾所遵循的意識形態。
以自己的生活方式遊走在充滿規則的社會邊緣,用一已之力來對抗現實生活的規則,看似冷漠荒誕的表象下,默爾索內心其實是敏感焦慮的,他對陽光的敏感程度,正是對社會規則的感知,而社會規則就象「鐃鈸一樣的陽光」蓋壓在他的頭頂,令他血氣上湧,近乎窒息。
酷熱會刺激人的大腦,擾亂人的神經,使人的認知能力下降。默爾索遭受著陽光的強烈照射,內心又被社會僵化的規則制度壓制著自由,阿拉伯人的刀光成了點燃矛盾的導火索,默爾索的情緒像大海一樣爆發,他拔槍向這個荒謬的世界射擊,反抗這強大的、無處不在的、逼迫他低頭的社會規則,阿拉伯人則成了這場決鬥的無辜遇難者。
03.法庭上的陽光,悶熱異常,默爾索由恐懼生出厭煩,渴盼著行刑日的到來。
身陷囹圄的默爾索,因殺人而遭到審訊,沒成想,預審法官卻對母親葬禮上的表現感興趣,帶著一種道德和宗教的味道來審訊默爾索,完全拋棄了法律的公正性、正當性和嚴肅性。
默爾索對預審法官提出如此令人難堪的問題,讓他倍感驚訝,「他的眼前又出現了那天火熱而赤紅的海灘,仿佛烈日仍在炙烤著他的前額。」
當預審法官拿出十字架,企圖用上帝的意志逼迫默爾索就範,在上帝面前懺悔,接受上帝的寬恕時,默爾索感覺熱得難受,對預審法官荒誕的行為感到厭煩,更不願接受倫理道德和宗教約束,他成了眾人眼中的異教徒。
開庭那天驕陽似火,從窗口縫隙中流淌的陽光,讓大廳悶熱異常,默爾索感到頭腦發暈,而所有人卻感到興奮異常,法官與記者們談天說笑,輕鬆自在,握著筆的記者們漠然的臉上帶著淡淡的嘲諷。大廳越發悶熱,法官避實就虛,完全按照預設的道德偏見來審判。
默爾索沒有在法庭上辯解,法官也不容許他辯解,人性受到形式化的所謂社會正義的壓迫,他成了這個社會的局外人,默爾索多年來首次產生想要哭泣的想法。
在整個審判過程中,默爾索雖沒有遭到陽光的直接照射,但其灼熱的溫度對默爾索實行無聲的壓迫,並隨著審訊的深入,陽光的灼熱程度愈來愈強,這也預示著法律對於人性的壓迫與扼殺不斷加重,法律成了維護社會規範和意識形態的工具。
「懷著一顆殺人的心,埋葬了母親。」默爾索遭到處死判決。判決後的默爾索反到心情靜了下來,他開始思考以往的生活,對這個規則世界的荒謬,有了一種清醒的認識,不僅看透了司法的荒謬,宗教的虛偽,而且看透了人類生存狀態的尷尬和無奈。
加繆曾說:「在被突然剝奪了幻想和光明的世界中,人感到自己是局外人。」
默爾索意識到社會規則對人性的限制,意識到世界的無意義。
04.加繆對陽光獨特鍾情,成就了《局外人》的傳世名作。
加繆用簡短精練的語言,向我們勾勒出世界荒誕的圖景,小說中反覆出現的陽光直白描繪,對整個故事情節起到了烘託和渲染,但更重要的是暗示了陽光代表著一種強大的力量,其酷熱正是荒誕世界的外在表現。
加繆對「太陽」傳統意象進行了深刻的解構,其代表的僵化的倫理道德、社會規則和虛偽的宗教意識,奴役著大眾人性,壓制著獨立的個性,使人們不得不遵從於這種道德和規則意識。
加繆對於陽光的這種感受源於他自身經歷。年輕的加繆在阿爾及利亞的陽光下長大,也在貧窮中長大,因此他既熱愛陽光,也深諳它讓人窒息的熱力,同時又想到太陽中有黑子,也有不為人知的黑暗存在。
加繆清楚地知道,陽光背後並非全是美好,太陽本就是一個對立的存在——有太陽的地方必然會有陰影的產生。
本應該是帶給人溫暖、光明與希望的陽光,如果過度的照射就會物極必反,成為一種妄圖凌駕於萬物之上的專制集權統治的獨裁力量,就會使人們在陽光下感到一種另人窒息的憋悶,一種被壓迫的痛苦與無望的寒冷。
他說:「我置身於貧困和陽光之間,由於貧困,我才不會相信,陽光下和歷史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陽光讓我明白,歷史並不等於一切。」
默爾索是一個追求絕對真實的人,他做的一些事情都遵循自己內心真實的感覺,不矯揉造作,不說廢話,更拒絕謊言。而陽光所代表的強大力量,不允許他自作主張、放棄規則而不顧,矛盾在對抗中愈來愈深,也讓這個荒謬的世界愈來愈清晰。
「濫施淫威的太陽,把這片土地烤得直顫動,使他變得嚴酷無情,叫人無法忍受。」加繆通過默爾索的這種感受,暗示了人類社會中法律規範與倫理道德等,對個人的自主意識與自由思想的控制與扼殺。而以默爾索為代表的群體存在的合理性與社會存在的規範性所產生的分裂,直接導致了人對世界荒謬性的體驗。
在荒誕的世界中,「人的自由價值完全被抹殺了,它的存在成了荒誕的存在」,人與世界的關係是分裂的,人性與自由思想被社會意識所扼殺,人的本真願望與訴求換來的是世界神秘而冷酷的沉默, 人在日復一日相同的繁瑣工作中感受到迷茫與苦悶,認識到世界的荒誕與無意義。
而陽光的灼熱襯託出人在面對世界荒誕圖景的焦慮與無所適從,陽光的脅迫與侵略是對人性本能的殘忍剝奪。世界對人的壓迫通過陽光的照耀充分體現出來,陽光賦予小說一種悲劇色彩和荒謬之感。
05.結語
從無意識的逃避、對抗陽光的侵害,到意識的覺醒,被判死刑的默爾索意識到社會規則對人的壓制,意識到世界無意義,面對荒誕的判決,依舊堅持本真,不向僵化的倫理道德和虛偽的宗教妥協懺悔。臨刑前的頓悟,他意識到自己是幸福的,這無疑是對荒謬抗爭的最佳表現,其表面的不作為,暗藏著內心對生活更深層次的熱愛和對自我價值的不懈堅持。
不忘初心,守住本心,既不要被世俗生活假象所迷惑,也不要在社會洪流中迷失,「內心充滿激情,追求絕對和真理」,以超然的心態,身在局中,心在局外,也許這就是小說對我們現代人的啟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