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能力·機制·平臺
——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構建要義
編者按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和國家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務。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關鍵在於建設一支信念堅定、數量充足、結構合理、能力突出、勇於擔當的高素質意識形態工作隊伍。當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我們必須從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意義,科學謀劃新形勢下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建設的策略。
新形勢下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的主要構成及職責
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是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主要包括高校黨政幹部和共青團幹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人員以及網絡宣傳工作人員。
高校黨政幹部和共青團幹部肩負著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直接領導責任和管理責任,負責意識形態工作的組織、協調、實施,從整體上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建設的方向與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根據學科和課程的內容特點,引導大學生認知認同、內化外化主流意識形態,承擔著切實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建設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職責。輔導員、班主任是與大學生接觸較多、亦師亦友的群體,是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骨幹力量,按照黨委的部署有針對性地開展意識形態教育活動,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對大學生進行引導,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質。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人員是大學生求學成長的重要引路人,他們能夠在傳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融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並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人格給大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網絡宣傳工作人員肩負在網絡空間傳播主流意識形態、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引導網絡輿論、佔領網絡意識形態陣地、防控網絡意識形態風險的重要任務,是推動廣大師生成為淨化網絡空間重要力量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當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存在的問題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保持了良好平穩態勢,為人才培養、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了強大思想保障和輿論支撐。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任務,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這突出體現在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方面。
部分高校黨政幹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校園硬實力建設忽視意識形態軟實力建設,重科學知識傳授輕意識形態教育,重專業課教師隊伍建設輕思想政治理論課、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等現象在一定範圍內存在。有的黨政幹部對意識形態工作思路不清,定位不準,缺乏對當前高校意識形態安全總體形勢的分析研判,沒有充分認識到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工作的主動性不強,抓得不緊。
一些思政課教師教學有效性不強。一些思政課教師教學觀念落後、教學手段單一,照本宣科、機械灌輸;有的思政課教師刻意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性裁剪和娛樂化處理。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意識形態教育的實際效果。
部分輔導員、班主任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積極性不高。實際工作中,一些輔導員、班主任對自身角色認知偏差,工作主動性、積極性不高。一些高校在選拔輔導員、班主任時,忽視政治素質和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能力。輔導員、班主任思想認識不到位,工作行為不在狀態,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有些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人員理想信念堅定性不強。極個別教師打著還原歷史、追求民主、倡導自由的幌子傳播錯誤觀點和思想;一些教學人員把對社會和生活的抱怨與不滿帶入課堂;一些科研人員的研究方向和學術話語偏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這些問題導致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未能充分發揮。
一些網絡宣傳工作人員業務水平不高。不少網絡宣傳工作人員存在重傳統媒體、輕新媒體的慣性思維,運用新媒體的水平不高;一些網絡宣傳工作人員未能有效掌握網絡信息傳播規律,缺乏風險防控意識和舉措。這些問題導致其不能牢牢把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
解決新形勢下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建設突出問題的實踐策略
著力解決當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存在的突出問題,應在意識、能力、機制、平臺四個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
切實增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的「四個意識」。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建設,要在思想層面切實增強意識形態工作隊伍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與看齊意識,這是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首要遵循和規矩。切實增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的政治意識,就是要堅守政治底線,恪守政治紀律,在工作中站穩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旋律;切實增強大局意識,就是要把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作為一項戰略工程、固本工程、鑄魂工程來抓,統籌意識形態工作與教學科研工作、意識形態安全與校園綜合治理、意識形態陣地與人才培養;切實增強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就是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和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輿論氛圍。
努力提升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的「四種能力」。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建設,要在素質層面努力提升意識形態工作隊伍的「四種能力」。著力提升黨政領導幹部的組織協調能力,充分發揮高校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提高黨政領導幹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頂層設計、全局掌控和統籌推進能力,推動意識形態工作健康有序開展。著力提升思政課教師和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人員的信仰引領能力,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要求,建設高質量師資隊伍,進一步提高教師思想理論水平和教書育人能力,充分挖掘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通過滲透與融合,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全面加強對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共產主義信仰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著力提升網絡宣傳隊伍的網絡運用能力,充分發揮網絡新媒體的主流意識形態傳播功能,下力氣提升網絡宣傳隊伍的網絡維護能力、網絡宣傳能力與網絡監管能力,堅決抵禦敵對勢力滲透;掌握運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能力,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擴大主流意識形態在高校網絡空間的影響力。著力提升輔導員、班主任的工作創新能力,實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創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手段、方法,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加強黨史國史和形勢任務政策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全過程,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健全完善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管理的「三個機制」。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建設,要在制度層面健全完善意識形態工作隊伍管理的「三個機制」。健全完善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遴選機制,特別是輔導員、班主任、思政課教師、網絡宣傳人員的遴選,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規範遴選程序,把真正有信仰、有能力、有水平的人才,在理論上、筆頭上、口才上有專長的優秀人員充實到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中來。健全完善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培養機制,高校黨委要把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建設納入學校人才隊伍建設計劃和培訓規劃,按照政治上強起來的要求,健全政治理論經常性學習制度和定期輪訓制度,制定政治理論學習計劃;按照業務上強起來的要求,教育主管部門、黨校、高校研究機構協同培養,辦好意識形態工作隊伍研修班,培養一批具有紮實理論功底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忠誠於黨的意識形態事業的專業化隊伍。健全完善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激勵評價機制,堅持重品質、重能力、重業績、重服務的用人導向,完善激勵政策,健全表彰辦法,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高校黨政領導幹部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暢通思政課教師職稱評定、評優評獎的渠道,落實輔導員「雙重身份、雙線晉升」和輔導員專業技術職務單列指標、單設標準、單獨評審的相關政策,形成吸引優秀人才參與意識形態工作的隊伍建設政策引導。
積極搭建便利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兩個平臺」。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建設,要在保障層面積極搭建便利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兩個平臺」。積極搭建便利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組織管理平臺。明確專崗專責,做到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實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高校黨委要協調推動黨委宣傳部門履行好意識形態工作牽頭抓總職能,形成思政課教師、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人員、輔導員、班主任、網絡宣傳人員、全體教師有序參與的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格局,既發揮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又調動教學、科研、宣傳等不同崗位意識形態工作者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積極搭建便利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網絡實踐平臺。高校必須主動樹立網絡思維,高度重視網絡意識形態工作,依託網絡技術搭建有效的思政課網絡教學實踐平臺,依託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微媒體搭建有效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和網絡主流意識形態傳播平臺,依託網絡偵查和監管技術搭建有效的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風險預警防控平臺,形成網絡管理合力,增強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