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檢察職能 你真的了解嗎?

2020-11-28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延長檢察查看更多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提到「公」、「檢」、「法」這三家機構,常言道:「有困難找公安,打官司上法院」,那檢察院是幹什麼的?

點擊播放 GIF 1.2M

好多人對檢察官的印象還停留在《人民的名義》裡面那個帥氣逼人的侯亮平,但是,因為檢察機關反貪職能、機構、人員轉隸,侯亮平們就換單位了,那麼侯亮平們走後的檢察院都有哪些職能呢?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講檢察機關有哪些職能吧!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在2019年1月3日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中,將檢察職能系統地劃分為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四大檢察。

刑事檢察就是,偵察機關偵查,檢察院決定是否逮捕、起訴。

【逮捕】由公安等偵查機關立案偵查後的刑事案件,需要經檢察院審查批准後,才可以對犯罪嫌疑人執行逮捕。如果檢察院認為不構成犯罪的,或者沒有羈押必要的,也可以不批准逮捕。

【起訴】偵查機關偵查終結或者監察委調查終結的刑事案件,經檢察官審查,認為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將提起公訴。提起公訴後,檢察官將以國家公訴人的身份出庭支持公訴。

點擊播放 GIF 0.2M

【不起訴】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以及犯罪情節輕微等的案件,檢察官審查後則會依法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偵查權】在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中,賦予了檢察院對徇私枉法等14個罪名的偵查權。此外,對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公訴部門檢察官可以自行補充偵查。

【監督權】偵查監督,對公安等偵查機關該立案而不立案,或不該立案而立案以及在偵查活動中存在違法情況進行監督。同時,對於重大疑難複雜等案件,檢察機關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取證。刑事審判監督,即對刑事審判活動是否合法,所作出的刑事判決、裁定是否正確進行監督,通過提起抗訴、檢察建議和糾正違法等方式監督。刑事執行監督,即對看守所、監獄、法院的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等進行監督。

民事檢察就是,監督民事訴訟和執行是否合法。

行政檢察就是對行政訴訟活動進行監督,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檢察院對法院的民事、行政訴訟活動進行法律監督,即檢察院認為民事、行政案件中裁判不公的,審判人員有違法行為的,執行不及時的、執行有誤的,訴訟、調解是虛假的,檢察院都有權力進行監督。

公益訴訟檢察(民事公益訴訟、行政公益訴訟)

民事公益訴訟: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沒有法律規定的機關和組織或者法律規定的機關和組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行政公益訴訟: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檢察機關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雖然轉隸之後檢察職能有了新的調整,但檢察機關依法懲治犯罪、促進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公益的責任與擔當絲毫不減。

來源:辦公室

作者:白榮榮

編輯:劉愛林 白榮榮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四大檢察」的生命線
    以彼時檢察機關的「看家本領」——刑事檢察工作為例,批捕、起訴集中在一個部門,既承擔批捕、起訴職能,也承擔對偵查活動、審判活動進行監督的職能。及至後來捕訴分開,依然如此。偵監部門既負責偵查活動監督、立案監督,又負責審查批准逮捕;公訴部門既承擔公訴職能,又承擔審判活動監督職能。
  • 檢察大數據與案件管理職能之關係
    筆者試從案件管理職能的發展趨勢出發,分析海峽兩岸司法大數據的應用狀況,闡述大數據與案件管理職能的相互影響,進而提出相應建議,以期對智慧檢務趨勢下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有所裨益。   2013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機關執法工作基本規範》將案件管理部門定位為專門負責案件管理的綜合性業務部門,並規定了多達十項的業務內容,以實現通過程序性制約提高司法效率、保障司法公正。然而實踐中,對案件管理職能的理解更多是停留在狹義上「看得見」的收送案工作,人員配備較少,部分職能被弱化或流於形式。
  • 檢察廣播 | 漳州長泰:檢察建議助企業解決「水危機」
    聽見忠誠擔當感受檢察情懷你和你的耳朵都不能錯過的「檢察故事」
  • 發揮檢察職能推動 區域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19年以來,福州市臺江區人民檢察院將落實「三號檢察建議」作為工作重點,全面發揮刑事、民事、行政等職能,把依法辦案、追贓挽損和維護穩定有機結合,積極助力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為打好「三大攻堅戰」貢獻檢察力量。一、強化兩法銜接,促進風險打早化小。打擊金融犯罪、防範金融風險離不開與金融監管部門的通力協作。一是搭建信息共享平臺。
  • 十三五檢察印記|中國檢察的"時代之問"
    這樣的擔憂,凸顯的是檢察工作面臨的一個由來已久卻又始終未能解決的問題——一段時間以來,檢察機關的人員力量、工作重心集中在反貪、反瀆部門,形成檢察工作「不平衡」發展,特別是刑事檢察與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不平衡發展,嚴重製約了法律監督職能的全面發揮。
  • 邀請專門技術人員參與辦案 增強「四大檢察」專業力量
    上海市寶山區檢察院認真落實最高檢《關於指派、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參與辦案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率先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意見,明確專業技術人員參與案件訴訟活動、提供技術諮詢過程中的職責和程序,為推進「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一、踐行「智慧藉助」理念,完善制度設計  一是科學界定專業技術範圍。
  • 武漢鐵檢分院:延伸檢察職能 全力服務保障「六穩」「六保」工作...
    據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武漢鐵路運輸分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羅繼洲介紹,今年以來,武漢兩級鐵檢機關積極履行服務「六穩」「六保」政治責任和法治使命,充分發揮監督和服務職能作用
  • 禮泉檢察:認真總結年度工作 誠懇接受市院目標考核
    匯報會上,與會人員首先觀看了禮泉檢察《向人民匯報》專題片。禮泉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張新龍代表院黨組就2020年檢察業務及綜合工作開展情況、表彰情況、主要工作特點和亮點向市院考核組進行了匯報,總結了過去一年在工作開展過程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和不足,並提出今年工作思路、目標及計劃。
  • 風險職能未來四大發展方向是什麼?
    立足當下,展望未來,風險職能可能在以下四個方面有所改變: 1、積極和綜合的風險管理將成為最高管理層的優先事項 標準普爾500指數中包涵的公司,只有46%的公司在 Covid-19前的報告中將大流行病列為一種風險。僅在2020年第一季度,這些公司的市值就縮水了大約三分之一——每家公司約180億美元。
  • 公益訴訟|發揮公益訴訟職能 ,助力文物保護!
    公益訴訟|發揮公益訴訟職能 ,助力文物保護!>02主動對接,全面形成保護機制 將樂縣檢察院主動對接縣文體和旅遊局,召開座談會,了解全縣文物等級、文物種類、文物保護等工作情況
  • 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全國檢察機關首批檢察改革典型案例
    上海市寶山區檢察院認真落實最高檢《關於指派、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參與辦案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充分發揮專門技術人員專業特長,為推進「四大檢察」提供技術支撐;堅持科技強檢,將大數據、「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思維與監督辦案深度融合。
  • 最高檢發布首批檢察改革典型案例,推進執法司法制約監督機制建設
    最高檢察院近日以「推進執法司法制約監督機制建設」為主題,發布全國檢察機關首批檢察改革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共7件,集中反映各地檢察機關在強化法律監督職能、健全內部制約監督制度機制等方面的經驗做法。據介紹,首批檢察改革典型案例的主題為「推進執法司法制約監督機制建設」,主要圍繞四方面內容:首先是強化法律監督職能,全力服務保障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如典型案例中,河南省檢察院和省河長辦通力合作,在黃河流域九省區首倡並推動建立了以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河湖治理協作聯動為主要內容的「河長+檢察長」制,為推動該省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起到了積極作用,實現了雙贏多贏共贏。
  • 兩會看檢察丨檢察藍守護天真藍,守護「少年的你」
    兩會看檢察2020年,莆田市兩級檢察院未檢部門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堅持未成年人權益特殊、優先保護的核心要求,緊緊圍繞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挽救、未成年被害人司法保護、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創新及犯罪預防等方面,
  • 第十五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透露了這些重要信息……
    堅決落實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主動推進監檢銜接,全面落實司法體制改革,形成「四大檢察」「十大業務」,實行「捕訴一體」「派駐+巡迴」,統籌推進內設機構系統性、重構性改革,新時代法律監督體系更加完善。 堅持政治建設與業務建設融合推進。
  • 進入新時代 基層檢察「變」在哪裡?「新」在何處?
    對檢察機關而言,基層檢察院是整個檢察機關的基礎,基層檢察工作是全部檢察工作的基礎!數據是最直觀的證明:在檢察組織體系中,目前縣、區檢察院有3180個,佔全部檢察院的88%;基層檢察人員16.2萬人,佔檢察隊伍總量的74.5%;基層每年的辦案量,佔檢察機關辦案總數的90%以上。
  • 檢察學:圍繞檢察基本理論創新立說 拓展檢察權的外延
    ◇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理論體系,應當堅持檢察權的法律監督性質,尊重檢察權發展的一般規律,根據社會需求和司法實務,進一步拓展檢察權的外延,由「重刑輕民」向「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通過外部拓展實現檢察權的適時動態調整。   ◇對標人民群眾需求,著力提高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品質。在保證辦案數量、提升質量基礎上,著力優化辦案結構,提升公益訴訟整體效能。
  • 「法學匯」檢察學:圍繞檢察基本理論創新立說
    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理論體系,應當堅持檢察權的法律監督性質,尊重檢察權發展的一般規律,根據社會需求和司法實務,進一步拓展檢察權的外延,由「重刑輕民」向「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通過外部拓展實現檢察權的適時動態調整。 對標人民群眾需求,著力提高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品質。在保證辦案數量、提升質量基礎上,著力優化辦案結構,提升公益訴訟整體效能。
  • 綠色發展·協作保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19)
    2020年,檢察機關將認真貫徹落實《2020年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要點》,全面協調充分發揮「四大檢察」職能,繼續深化「10項檢察舉措」,進一步優化檢察協作機制,不斷提升司法保障能力,為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黃金經濟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全國檢察機關網站建設及檢務公開情況第三方檢查報告
    如抖音號首頁展示的兩行文字「檢察機關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檢察官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兩句話簡潔、明了、形象,可以幫助不了解檢察機關工作性質的公眾知曉檢察機關是做什麼的。  在微平臺客戶端應用拓展方面,目前工作最突出的還是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
  • 全口徑披露辦案總數背後的檢察擔當
    一連串數字的背後,是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十大業務」的工作總量,是全體檢察人立足法律監督職能守初心、擔使命的全景展示,也折射出新時代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新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