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就是飲酒大國,尤其逢年過節,大家小家,呼朋喚友,菜擺上桌,酒端上桌,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酒桌上有的人,一杯下肚就臉紅,瞬間上臺演關公;有的人千杯不醉很開心,談笑風聲又一斤;有的人激動得無法呼吸。
為什么喝酒後,不同人之間的表現有如此大的差別?酒精進入我們身體後,都對我們做了什麼?我們的身體又對酒精回敬了什麼?
STEP1:吸收
酒精在嘴裡、胃中、小腸中都能被吸收。主要集中在小腸中吸收。吸收後,通過呼吸和排尿排出的酒精只佔10%。那麼,剩下90%酒精,全部到達你的肝臟,通過你的肝臟代謝。
STEP2:變身
肝臟就像一個大的化工廠,通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幫助酒精(乙醇)變身。也就是這一步,才導致了不同人酒量不一樣,喝酒表現也不一樣的情況。
首先,酒精(乙醇)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變身為乙醛;隨後在乙醛脫氫酶2型的作用下變身為乙酸;最後乙酸在乙醯輔酶A的作用下,進入三羧酸循環,最後變成二氧化碳和水,順利排出體外。
這是第一種,乙醇能順利被消解掉。乙醇代謝會產生熱量,他們往往會發熱出汗,面不改色,高談闊論,越喝越勇,酒肉穿腸過,千杯都不破。
第二種,還有一類人,他們體內缺少乙醛脫氫酶2型,導致乙醛無法被轉化為乙酸。乙醛會刺激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導致你臉紅,而且它的毒性比乙醇要大得多。
這種現象還有一個名稱:亞洲臉紅綜合症(Asian Flush),因為至少有50%的亞洲人,體內缺少這種基因。
因此喝酒上臉的人,一般酒量都不太行,本質上他就是酒精代謝功能有缺陷,還對身體傷害大。這是遺傳造成的,千萬不要傻乎乎的認為多喝酒就能練出來。這類人喝酒就不要硬逞能了,喝得差不多就可以停了。不然,第二天的頭痛會讓你後悔頭一晚的放縱。
說到這裡,是不是靠喝酒臉紅不紅就能判斷這個人酒量好不好了呢?非也。
還有第三類人,他們就比較慘,體內連乙醇脫氫酶都沒有,壓根沒辦法代謝,也不會臉紅。
別人覺得你深不見底,表面上看是個王者,其實就是塊廢鐵。乙醇在血液裡越積累越多,對大腦的影響是先興奮再抑制,他們會胡言亂語瘋狂嗨,然後倒下睡覺非常乖。這種人呢,我建議你喝酒的時候帶個腮紅,既能補妝,又能偽裝。
說了這麼多,主要奉勸大家,以健康的方式飲酒。雖然有許多的計算每天喝多少酒的方法,但每個人的身體是不同的,人體承載酒精的能力是先天就註定了的,靠後天鍛鍊出來都是偽科學,所以應該根據身體的感覺,喝酒也要控制定量。
*文中截圖來源:B站,
部分科普內容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