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退休的老王,身體還算硬朗,除了有點高血壓。而他每天最幸福的事兒,就是飯前喝一小杯白酒。
對他的這一習慣,老伴也沒少勸:「少喝點吧,酒傷身,你看看你肚子......」老王並不放在心上:「每天喝這麼點,能有什麼壞處?還暖身暖胃呢!」
少許小酒下肚,身體發熱,或許真的有所謂「暖身暖胃」的感覺。但飲酒沒壞處,那就是信口胡言了。
BMJ:3個年齡段喝酒,危害最大化
今年12月,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的一篇酒精研究中,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雪梨大學和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人的一生中,大腦動態變化有三個時期,會對酒精造成的有害影響特別敏感。
圖源:BMJ
有證據表明,大腦動態變化的三個時期可能對酒精的神經毒性反應特別敏感:即妊娠期(從受孕到出生)、青春期晚期(15-19歲)和成年期(65歲以上)。敏感期內飲酒,酒精對人體所造成的傷害可能是最大化。
懷孕期間大量飲酒可能會導致胎兒酒精譜系障礙;青春期過度飲酒與腦容量減少、發育不良有關;老年人經常飲酒,則可增加患老人痴呆的風險。
喝點小酒,危害可不小
早在2年前,世界知名期刊《柳葉刀》就在刊文中指出:每年全球有2800萬人因飲酒死亡,喝酒已經成為世界第七大致死和致殘因素。飲酒是全範圍年齡段的健康殺手,沒有健康的飲酒量,只有不飲酒才是有益健康——
·飲酒可致多種癌症:
英國的一項研究首次估算了酒精在癌症風險方面的「香菸當量」,研究數據以葡萄酒作為衡量標準,一瓶葡萄酒中約含80g純酒精。以每周飲用一瓶的量計算,酒精緻癌的風險強度,相當於男性吸5支香菸、女性吸10支煙。
在癌症方面,研究也已經表明,大量飲酒與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和結直腸癌等7種癌症的風險相關。
·飲酒可致腦卒中:
酒精除了是多種癌症的誘發因素,或許也是引起腦卒中的主要禍首。由北京大學牽引的一次合作研究中,數據採集覆蓋中國50多萬成年人,跟蹤長達10年時間。發現平均每日飲酒量每增加40g,腦卒中發生風險上升35%。
圖源:柳葉刀·
·酒精可影響睡眠:
酒精不但可致病,同時也會打擾人體的作息規律。加拿大最新研究表明:睡前飲酒只會使人們在睡眠中更加輾轉反側。研究人員對曾有睡前嗜酒習慣的44名男性和19名女性進行調查,通過記錄測試者的睡眠狀況,發現酒精起不了安眠的作用,相反還會擾亂整個睡眠狀態。
喝酒的這些說法,可信嗎?
關於喝酒,民間有很多說法,到底哪個對哪個錯呢?
1.喝酒可以暖胃暖身?
最近冷空氣「殺到」,天寒地凍,總是聽身邊人說:想要喝兩口小酒,暖暖胃,驅驅寒氣。慢著!可別當真了,「喝酒暖身」只是假象。
喝酒禦寒,酒一下肚,燥熱感升騰,全身感覺輕快起來。但事實上,這只是酒精的熱量從內部「拱到」體表的錯覺。酒精中含有大量乙醇,有擴張血管的作用,當體內熱量更快從血液流散到體表,就會感覺身體發熱。
但喝得越多,也就意味著散熱越快,酒後「暖意」只是暫時現象,當體內的核心溫度丟失,擴張的毛細血管無法儲存體內熱能,「酒後寒」隨之而來,體溫持續下降,人們只會感到身體發抖,全身起雞皮疙瘩。
2.喝點酒對血管好?
除了喝酒暖身,喝酒護血管也是酒鬼常掛在嘴邊的話,尤其是紅酒。
事實上,紅酒中的白藜蘆醇是否護血管,尚未經過臨床試驗證實,而長期大量飲酒,會使血管血壓增大,長期如此,可能會誘發高血壓,高血脂的症狀。目前也沒有有力證據表明,適量飲酒對心血管系統疾病的預防有好處,但飲酒的壞處卻是鐵上釘釘的事實。
少量喝酒,這個量如何把握?
飲酒不利健康,但中國酒桌文化自古人沿襲至今,不是說戒就能戒斷。如果因特殊原因需要飲酒,如何把握一個較為安全的量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對飲酒量進行建議:男性一天喝酒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否則即為飲酒過量。大概換算成實物,約:啤酒:每次不要超過一罐(25g);紅酒:每次限制在一杯左右(25g);白酒:每次不要超過半小杯(25g)。
最後,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勸君莫沾一滴酒,自己身體自己懂。
參考資料:
[1] 《BMJ:生命中這三個關鍵時期,飲酒的危害或是最大化的...中年人也要保重!》.中國生物技術網.2020-12-05
[2] 《一口酒喝出7種癌!權威醫學研究:喝酒從沒有適量一說!》. 騰訊醫典.2019-06-19
[3] 《加拿大最新研究顯示睡前飲酒無助於更好睡眠》.新浪科技.2003-08-18
[4] 《喝酒能暖身?你被騙了多少年!》. 廣東廣播.2019-01-02
原標題:《每天晚上都要喝二三兩白酒,這樣對身體有好處?告訴你事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