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科技水平和美國有多大

2020-09-03 新浪資訊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我們的基本內容。

科技又是分層次分級別的,對頂層科技的掌握往往標誌著一個國家真正的科技實力,畢竟以質取勝的科技和以量取勝的普通製造業還是兩碼事。別的行業我不敢多說,就聊一聊航天技術。說航天時代是僅次於陸權爭霸和航海時代之後的人類又一嶄新時代並不算誇張,在這個層面把航天水平作為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代表也再恰當不過。

在我看來,航天有五個標誌性的核心科技:1。大型運載火箭

美國:1967年首飛土星五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40噸,成功率13/13

中國:2016年首飛長徵五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5噸,成功率1/2

2。載人航天技術

美國:1961年首次進入太空,536人進過太空,共計時長29000天

中國:2003年首次進入太空,11人進過太空,共計時長200天左右

3。空間站技術美國:1973年首次建設,現擁有國際空間站(90%)

中國:2011年首次建設,現僅有實驗室,無空間站

4。月球探測技術

美國:1959年首次探測,約100個探測器,12人次登月

中國:2007年首次探測,3個探測器,無人登月

5。深空探測技術

美國:探測過太陽/地球外七大行星/數個行星衛星/數個彗星/數十個小行星/三顆矮行星

中國:1顆小行星飛掠如果考慮到技術的後發優勢(現在和60年代的技術水平是天壤之別),這個差距比想像中的恐怕要大。

差距大不可怕,總要找原因。

1。地理原因

美國:世界最大平原,兩面大洋,北方同母兄弟,南方過了德州到南極都叫後花園

中國:出海兩層島鏈,陸上世界最多鄰國,十大軍事強國一半都在

2。歷史原因

美國:建國戰爭1776年,內戰1865年

中國:抗日戰爭1945年,內戰1949年3。國際政治

美國:制定國際秩序,世界警察,美元霸權

中國:海洋法公約/氣候公約/市場經濟/匯率操縱/武器限制/技術封鎖,美國人可以提出來且自己不服從,但你必須照做

4。國家實力

美國:1890年,世界第一大工業生產國;1920年,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中國:2010年,世界第一大工業生產國;目前美國70% GDP

說實話,美國人這麼一手好牌打成這樣並不奇怪,中國這麼一手爛牌還能打成這樣真心不容易了,因為還有很多國家連坐到牌桌上的機會都沒有。差距肯定要慢慢趕,但怎麼趕老祖宗兩千年前就教育過我們了,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相關焦點

  • 中國的科技水平和美國差距有多大?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我們的基本內容。 科技又是分層次分級別的,對頂層科技的掌握往往標誌著一個國家真正的科技實力,畢竟以質取勝的科技和以量取勝的普通製造業還是兩碼事。別的行業我不敢多說,就聊一聊航天技術。說航天時代是僅次於陸權爭霸和航海時代之後的人類又一嶄新時代並不算誇張,在這個層面把航天水平作為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代表也再恰當不過。
  • 中國雷射切割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有多大?
    「現在,雷射切割機和等離子切割機佔整個切割機市場份額的70%至80%,而且增長速度非常快。然而,我國所能製造的雷射切割機的關鍵部件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很大差距,且尚不能製造等離子切割機的關鍵部件。」
  • 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和中國第二大城市相比差距有多大?
    美國是世界上最經濟最強大的國家,城市的現代化速度也比我們快。雖然我國經濟發展持續的時間不長,但是經濟發展的速度很快。迄今為止我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的城市也很繁榮。許多城市在世界都市之中光彩奪目。我們的第二大城市和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的差距有多大?
  • 韓國科技水平落後於美國在全球排名第六
    天極網11月10日消息(他山石編譯)據外電報導,一份調查報告稱,在目前的科技競爭中,韓國的科技水平落後於美國和其他一些先進國家。  韓國產業技術評估和計劃院(ITEP)向9000名技術專家進行了調查,從科技競爭力來看,在調查的國家中,韓國科技指數為76.8%在全球被排在第六位。
  • 中國科技大爆發!這才是美國懼怕的原因!
    2014年,中國國際專利申請還只有25000項,2016年就達到43000項,速度驚人。從2016年世界百萬人口國際專利申請量看,人均PCT(百萬人口)80以上都是高度發達國家,15到80的,都是中等發達國家。中國2016年是31,按照中國目前高速增長的速度,5年左右能夠超過英國83的水平,10年左右能都達到美國173的水平。
  • 同樣都是人口大國,如果和中國相比,印度的科技實力在什麼水平?
    個人的觀點是:印度的綜合科技水平位於世界的中等左右,和中國相比還有一些距離,雖然其軍事實力和IT行業在近些年來進步很快,但在這背後是其犧牲民生水平得到的,從整個數學模型上看,印度的發展方式是不健康的,如果不改善,難以長期發展。具體的分析和理由,如下。
  • 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到底和美國的GPS有多大差距?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科技實力至關重要,畢竟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科技實力,那麼國家的各領域發展將會受到非常嚴重的掣肘。最重要的是這會導致國家的軍事建設以及經濟發展陷入極大的困境。雖說現在有不少高新科技產物,但說到人們最熟悉的大概就是GPS衛星定位系統了,因為目前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完全離不開這款定位系統。
  • 中國海軍和日本海軍差距有多大?美專家這次總算是說出了實話
    意識到落後就會挨打的歷史教訓後,中國人民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也把增強軍事實力當作了發展重點,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後,我國在軍事領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成績,海軍的發展進步尤為明顯,國產航母山東艦的服役更是大大增強了國人的民族自信心。而日本作為中國的海上鄰國,過去又曾對中國進行過侵略,和中國海軍也有過作戰經歷,難免就會被人拿來比較。那麼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實力現在是什麼水平呢?兩國間的海軍實力差距有多大?
  • 韓國公布,全球國防科技水平排名,韓國達美國80%,中國沒進前五
    中國的國防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在近日,一家具有韓國官方背景的研究機構,「國防技術品質院」發布的一份《2018年各國國防科學技術水平調查》就引起了很多的爭議。據悉,韓國這家「國防技術品質院」所發布的調查報告,主要針對全球16個最主要的國家進行評比,這種報告基本上每3年就會發布一次。
  • 中國天眼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將領先於世界30年,科技實力雄厚!
    哈嘍,各位愛科技的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小薇薇科技講堂,我們今天帶來的是中國中大型工程中國天眼的相關知識。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中國天眼對中國有什麼影響?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進入到今天的話題,要想知道中國天眼的作用,還必須了解中國天眼的建造過程,中國天眼是2011年年正式開工建立的期間的工期達到了五年之久,直到2016落地使用,中國天眼的建造成功直接向世界宣示了我們國家的科技實力,中國天眼耗資巨大,但是多帶來的效益也是巨大的。
  • 《科技日報》總編輯演講與中國科技水平思考
    中國的科學技術與美國及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這本來是常識,不是問題。可是,國內偏偏有一些人,一會兒說「新四大發明」,一會兒說「全面趕超」、「主體超越」,「中國現在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都分別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還算得有整有零,說得有鼻子有眼兒。明明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了房子,非說自己有完全、永久產權。
  • 印媒:印度科技水平遠落後於中國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美國科學界近日發布報告,稱中國已是超級科技大國。對此,據印度「The Wire」新聞網1月23日刊文大加贊同,同時怒斥印度政府的「不作為」令印度在科技領域水平已遠遠落後於中國。
  • 國內與號稱科技第一的美國差距有多大?答案讓你無法相信
    一直以來,科技都是被譽為第一生產力,畢竟科技的重要性,相信不用多說恐怕絕大部分的網友都能都明白。科技的發展程度,直接決定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國家的實力水平,沒有核心的技術與實力,始終就是無法成為頂尖存在。那現在國內科技水平和號稱科技實力全球第一的美國,是否處於同一水準?今天就從五個方面來進行分析比對。
  • 為什麼美國日本電壓都是110伏,中國卻是220伏?區別有多大?
    【MBA中國網訊】要說在用電方面,我們知道有很多時候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安全隱患,然而在電壓的多少情況之下,也就發生的機率更大,那麼美國日本的電壓是110伏,這不就是相對比較安全了嗎,那麼為什麼美國日本電壓都是110伏,中國卻是220伏?區別有多大。真的就是安全問題這樣簡單,還是另有隱情呢?
  • 臺灣和內地的經濟水平相差究有多大,專家的話,讓人意想不到
    臺灣和內地的經濟水平相差究有多大,專家的話,讓人意想不到臺灣作為中國地圖上雞爪的位置,一直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來,人們生活得很好,口袋裡的錢越來越多,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這座寶島,風景秀麗的阿里山,經濟發達的生活富裕的臺北市,還有沖天的玉山。
  • 華為繞開美國生產晶片的成功機率有多大?
    5月18日,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面向全球媒體和分析師回應稱。KGSednc換言之,華為將受到多大影響,這取決於其在生產過程中對美國技術的依賴。KGSednc目前,本土EDA企業有華大九天、芯禾科技、廣立微電子、博達微科技、概倫電子、藍海微科技、奧卡思微電等七家。KGSednc對於國內企業來說,在工具的完整性方面與三強相比,有明顯的差距。
  • 第54顆衛星成功進入軌道,中國北鬥與美國GPS差距有多大?
    而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最新宣布指出,我國又成功發射了一顆北鬥全球導航系統的衛星,這可以說再次為我國布局全球北鬥系統的全方位利用,覆蓋拉近了距離,先為科學家們說聲辛苦了。這次發射的是第多少顆衛星?北鬥三號系統的布局可以說是一個大規模的模式,由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共30顆衛星組成。此次發射的是第29顆組網衛星,該類衛星在星基增強、短報文通信、精密單點定位等特色服務上發揮關鍵作用,這也是連接所有北鬥衛星的重要通道之一,所以如今就看接下來的測試情況,一有消息我們也將進一步的進行說明。
  • 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去火星難度有多大
    那麼,站在科學的角度講,人類為何要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索火星呢?火星上究竟有什麼秘密在吸引科學家們呢?其實答案只有一個——星際移民。那麼,如果火星上真的存在液態水,並且初步符合移民條件的話,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有能力進行十億人數級的星際移民嗎?
  • 全球頂級科學家名單出爐,美國616人,英國55人,中國有多少?
    教育是立國之本,科技是發展之路,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不過想要發展成大國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需要漫長的時間去探索,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出現,成功讓世紀跨入了動力時代,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下西方列強一共跨入了電氣時代,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主要集中在原子能、計算機、生物工程作為發展核心。
  • 又與美國有關,對中國影響有多大?
    據路透社9月21日報導,瑞典空間研究中心澳大利亞分部擁有的衛星站將在與中國合同到期後不再進行續約。說簡單些就是,澳大利亞將在衛星合作上結束與中國的合作關係,即中國失去了澳大利亞衛星站。筆者注意到,昨天這個新聞佔據了各大媒體頭條,一度成為熱點話題。那麼,中國航天事業沒有了澳大利亞衛星站到底會受到多大影響?航天技術專家黃志澄接受了媒體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