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線草
Chloranthus japonicus Sieb.
[ 金粟蘭科 Chloranthcease ]
別 名:
鬼督郵、獨搖草、鬼獨搖草、四葉草、燈籠花、分葉芹、蘇葉蒿、山油菜、楊梅草、胡艽眼(遼寧)。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光滑,高30---40釐米,數枝由根叢生,節明顯;葉對生,廣卵形,卵形或橢圓形,基部闊鍥形,頂端鈍或漸尖,長5---1釐米,寬2.5---7釐米,邊緣有粗鋸齒,齒間有一腺體;葉柄長約1釐米;穗壯花序頂生,單條,長約4---5釐米,有長柄;雄蕊3枚,藥隔線形,白色,長7---8毫米,中央藥隔無藥室,左右藥隔各具一室,子房下位;漿果梨形,徑均2毫米。
銀線草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通常不分枝,無毛,高約30~40釐米,節明顯,帶紫色,上生鱗片狀小葉數對。莖頂4葉對生,廣卵形、卵形或橢圓形,長4~12釐米,寬2~6釐米,先端長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粗鋸齒,齒尖有一腺體,葉面暗綠色,背面淡綠色,紙質;葉柄長約10~15毫米.穗狀花序頂生,單條,長約2~3釐米,下有2~5釐米的柄,對生多數小花,花兩性;苞片白色,無柄與花被;雄蕊3,花絲線形,白色,長4~5毫米,基部癒合,著生手子房背面,上部分離,中間的雄蕊無花葯;子房下位,綠色,柱頭子截無柄,核果梨形,徑約2毫米。花期春季。生長於山林陰溼處。
成 分:
根含金粟蘭內脂(chloranthalactone)A、B、C、D、E,蒼朮內酯Ⅲ(a-tractylenolideⅢ),銀線草內酯(shizukanolide)A、C、D,銀線草內酯醇(shizukolidol),銀線草呋喃醇(shizukaruranol),銀線草螺二烯醇(shizuka-acoradienol),莪朮呋喃二烯酮(furanodienone),東莨菪素(scopeletin),異工業區莨菪素(isoscopoletin),去氫銀線草內酯(dehydro-shizukanolide),歐亞活血丹內酯(glechomanolide),異莪朮呋喃二烯(isofuranadiene),異秦皮定(isofraxiden),銀線草醇(shizukaol)A,內酯類化合物。
分 布:
分布遼寧、河北、陝西、湖南、安徽、浙江、福建、廣西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林內、黃山路邊、墓地旁、山林道邊、喜腐殖質及排水良好處。
性 能:
殺蟲。
防治對象:
農業病蟲。
蚜蟲。
配製方法:
銀錢草1斤搗爛,加水2--10斤,然後過濾,科噴治各類蚜蟲,最低防效在 94.3%以上(72小時實測)。
除四害:
全株製成 5 %的水浸液,防治孑孓經24小時候殺蟲率為 100 %.(浙江開化縣)
附 註:
藥理作用:
性味辛、苦、有毒。能止痛,祛溼,散寒;治無名腫毒,跌打損傷,膏淋,肺癆咳嗽。
主 治:
散寒,祛風,行瘀,解毒。治風寒咳嗽,婦女經閉,瘙癢,跌打損傷,癰腫瘡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