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blr為什麼著急盈利:創業者難抵資本推動

2020-12-03 環球網

不缺少資金,也沒有很大的運營成本,用戶數量也在迅速增長,Tumblr為什麼突然著急盈利了?

文|CBN記者 董曉常

輕博客Tumblr是那種典型的酷公司:David Karp創立Tumblr時只有21歲,公司拿到融資後拒絕去人人都想去的矽谷,也拒絕任何形式的廣告。去年Tumblr上的帖子總數超過 165億,總博客數超過4225萬,公司估值超過8億美元。

不過最近David Karp做了一個很不酷的決定—Tumblr準備接受廣告了。對於自己之前一直拒絕廣告的做法,Karp稱「當時那種做法感覺真的很傻」。

據Tumblr公布的廣告計劃,從5月2日開始,廣告商就可以在Tumblr Radar上購買一個廣告組合,Tumblr Radar位置緊挨著Tumblr的最好最受關注的帖子,這樣廣告商的文章就可以每天在網站的熱門文章頁面輪播12萬次。

當然,這件事不只是酷不酷的問題,而是有可能影響到Tumblr未來的一個重要決定。Tumblr拒絕廣告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擔心會影響內容質量,從而瓦解網站最核心的競爭力。此前Tumblr的盈利方式主要是收費主題、綁定私有域名等。

David Karp對此事的解釋是「是時候認真考慮一下盈利的事情了」,但大家都看得出來現在的突然轉向所產生的問題。

時機不對。雖然用戶量、帖子總數和博客數都達到了一個很高的規模,但Tumblr並沒有形成像Facebook或者淘寶那樣的強勢地位,用戶的轉移成本並不高,還存在Posterous等競爭對手。而且隨著過去兩年流量的暴漲,Tumblr上的帖子質量已經明顯下降,在這樣一個時間點,公司本應該集中精力解決內容質量下降的問題,而不是盈利。因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內容質量,而不是廣告。

方向不對。Tumblr Radar這種老套的廣告模式肯定會影響內容的質量,而且廣告越多影響就會越大。即使初期能夠有效控制,但估值8億美元的公司需要多大規模的收入才行?這實際上形成了一個矛盾的商業模式—收入越高,競爭力越弱。即使要做廣告,Tumblr也應該對數據進行深入的挖掘,做點有意思的東西才行。

影響文化。Twitter偏重實時信息,Facebook是社會關係的樞紐,Tumblr則擁有獨特的審美和語言,這主要來自於那些精英博客,比如攝影師、音樂家和設計師。從堅持拒絕廣告轉而推行廣告,這某種程度上是對核心用戶群文化上的背叛。這可能是最致命的。

問題在於,上述幾點並不是多麼難以想像,那麼Tumblr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一個最合理的解釋就是投資方帶來的壓力。自成立以來,Tumblr累計已經獲得了1.25億美元的融資,其中包括去年剛剛拿到的8500萬美元。

從公司運營的角度來看,Tumblr這類公司的運營成本並不會高得離譜,公司目前也還不到100人,手握這麼多資金的情況下,最合理的策略應該是聚焦於能夠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的事情—鞏固網站的內容質量和業已形成的文化氛圍。

但對於投資者來說,Tumblr的盈利模式非常不清晰。對於Karp來說,如果融資有對賭,那麼找到盈利方向最為關鍵。而對於投資者來說,從博客到微博到輕博客,都沒有盈利模式,如果Tumblr現有的局面再不開發,可能又要重蹈博客覆轍了。這恐怕才是Tumblr急於嘗試廣告模式的原因。

好的東西,需要資本做支撐,資本可以推動一個好的東西更好,但要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之上。比如Skype、Flickr等公司都是因為沒有有效的盈利模式,而不得不出售給大公司。

環顧世界,我們喜歡的種種好的東西,其實無意識當中已經都被資本推動,已經都是商業結合的結果,縱使David Karp這麼清新有理想的創業者,終究也難以抵擋這種趨勢,商業就是這麼霸氣,商業也是這樣無奈啊。

相關焦點

  • 春雨醫生背後:移動醫療盈利模式難尋
    「春雨醫生目前正走在整體贏利的路上,張銳先生的突然離去,不僅是春雨醫生的巨大損失,更是對創業者、特別是中國網際網路領域創業者的巨大不公。」  而據媒體報導,此前春雨醫生已完成12億融資Pre-IPO環節,2015年線上問診業務實際收入達1.3億元,盈利3000萬元,公司已有計劃分拆上市,但尚未決定選擇A股或是新三板市場。  但張銳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其本人並沒有上市意願,這更多是資本方的需求。據 騰訊 科技報導,春雨醫生分拆上市的背後,投資人施加了比較大的壓力。
  • 【與特區共成長 對話鵬城資本人物】國中創投施安平:遵循企業發展...
    然而,政府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的力度卻有增無減。在掛牌不到一個月後,規模高達數百億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母基金便開始公開遴選子基金。而早在2015年就成為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首支實體基金管理機構的國中創投,此次也參與到遴選當中。
  • 創業者必讀:詳解天使投資佔股、估值等5大問題
    很多創業者根本思考不清楚商業模式,完全沒有商人的基因的創業團隊,基本是不適合創業的。其中,隱形的一則是,對於多數初創公司來說,錢拿的多反而不知該如何真正有效的利用資本的槓桿力量,資本有時是毒藥,如果利用不到位反受其害,少拿錢不僅避免這種隱形危害還可以循序漸進的使用資本價值,讓資本跟著人走,而不是人被資本牽著走。
  • 紅杉資本計越:創業者要走校園招聘路線
    DoNews 5月21日消息  5月21日在2011第六屆中國網際網路站長年會上,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計越表示創業者應走校園招聘路線,向騰訊等公司一樣重視吸引人才。計越表示,網際網路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快經濟,但任何一個新興的網際網路公司要成長起來都需要很漫長的成長過程,因此計越認為創業團隊都要對未來有清晰的準備。
  • YouTube為什麼無法盈利?
    擁有10億活躍用戶的YouTube還沒有盈利,這事是真的。去年,YouTube的收入達到了40億美元,但仍然處在虧損狀態。看起來,YouTube和國內的優酷土豆等視頻公司面臨的狀況差不多,都在為了盈利尋求出路。
  • 揭秘:美國的創富理論正在給中國的創業者造成極大危害
    他們認為快速形成規模進行資本運作是一種「能力」和「趨勢」。但是其實不是所有行業都可以被顛覆的, 市場有自身的發展規律,不是美國的理論都是對的,其中含雜了大量的偽科學成分,藉助國人盲目崇拜而進行理論的商業化在中國銷售,對創業者是一個極大的危害。
  • 新零售TOP30投資人30大預測,寫給2018的創業者!
    2018年,勢必是新零售行業劇烈整合與淘汰的一年,新零售創業者將面對更加嚴酷的考驗。作為創業者背後產業變革的研判者與推動者,投資人不僅是投錢,對於新零售的下一步良性發展同樣也身負重責。目前我最看好的行業機會是那些利用新技術讓零售便捷化,以及利用精選推動供給側改革提質增效的商業模式。2018新零售關鍵詞:生鮮、無人新的一年,新零售創業企業將與巨頭共存,生鮮零售領域將會集中大量資本。對創業者來說,在巨頭不能、不屑做的髒活累活、細分市場中還存在著機會。
  • 觀點∣新科技、新資本、新理念下,質量永遠是教育的生命
    教育風口下,資本如何選擇  最新投資風向也是創業者極為關注的議題。關於教育行業2019年投資風向,真格基金投資副總裁姜敏認為,企業的成長都會有一個收縮和膨脹的過程,膨脹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否在對的時間點膨脹,風口泡沫是經濟行業前進比較重要的動力。  星瀚資本創始合伙人楊歌則表示,「面對風口,既要躲又要借。
  • 80天,1800公裡,北京姑娘成首次徒步抵達「難抵極」的人
    本報記者 陳曦/文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南極之「難抵極」,意為不可接近之極。1911年12月14日,挪威阿蒙森的探險隊第一次遠徵南極大陸。整整47年後,蘇聯遠徵車隊才在同一天,第一次驅車抵達南極大陸「難抵極」。  至今,全世界僅有9名男性探險者,依靠風力以風箏滑雪的方式成功遠徵「難抵極」,徒步遠徵幾乎是天方夜譚。
  • 「進化論」+產品生態+教育情懷:智課教育獲資本市場青睞
    經過這一年的資本創業衝動,2014年網際網路巨頭也開始紛紛進入在線教育領域:騰訊與新東方成立合資公司進軍在線教育,百度也對自身的在線教育業務進行了重整,一些如學大教育等傳統教育機構也公布了在線教育戰略。熱度持續沒有多久,在線教育創業就開始陷入難以盈利的囚徒困境,一些企業被迫倒閉。
  • 創業愛好者和創業者有什麼區別?
    你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看起來在創業的人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業者。大部分的「創業者」實際上是「創業愛好者」,沒錯,從數量上來說創業愛好者遠遠多於真正的創業者。  「創業愛好者」的「創業歷程」更多的就像一場玩票。這並不是說他們對創業缺乏熱情,實際上他們對「創業」太有熱情了,有時候對「創業」的熱情甚至遠遠超過了對於用戶、需求、服務、企業運營乃至最基本的商業邏輯。
  •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絕大多數創業者都會犯的錯
    資本體系和商業邏輯創業者非常核心的一個能力就是連接錢與人。這要求我們對資本和商業要有非常清晰的理解,要用投資人的視角去審視公司。還有一點非常重要,一定要明白優勢和壁壘的區別,這兩者背後的價值天差地別。要資本,更要資本視角公司需要資本,更需要資本視角,創始人要像投資人一樣審視自己的公司。投資人的邏輯是什麼?選擇一條正確的賽道,從中找到合適的人(公司),在合適的時間和價格投進去。合適的價格還包含一個非常重要的邏輯,就是後面輪次公司的發展和價格會是什麼樣?
  • 品質與盈利不能平衡,自如、魔方等長租公寓何去何從?
    更重要的是,為了推動房屋租賃市場的發展,北京、深圳等城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租房政策,為租房市場的燎原之勢又添一把火。比如北京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和規範管理本市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上線住房租賃監管平臺,並同時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工作的工作意見》,未來五年將供應1000公頃集體土地,用於建設集體租房建設。
  • 不同年齡的創業者在行業選擇上有啥區別?《創業英雄匯》的這份報告...
    《創業英雄匯》欄目作為國家級媒體對於創新創業的推動與價值。研究對象本次報告的研究對象為2014年-2019年登上《創業英雄匯》欄目的創業者及創業項目,共計716位,包括8位港澳臺創業者和6位海外創業者。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報告採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 吳曉求:中國資本市場要進行結構性改革 特別要推動債券市場發展
    比如,整個金融體系中佔主導地位的銀行業各項指標,包括資產的盈利能力、流動性和資本充足等指標來看,對整個風險覆蓋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雖然它的利潤增長在下降,但是它對風險的覆蓋應該說沒有問題,我認為至少最近十年沒有太大的問題。也就是說,作為主體部分還是可期待的。資本市場正在邁向健康的發展。2015年出現了股市大的波動,帶給了我們很多的教訓。
  • 小時人物│80天遠徵,人類首次徒步抵達南極「難抵極」,主角是位...
    整整47年後,蘇聯遠徵車隊才在同一天,第一次驅車抵達南極大陸「難抵極」。「難抵極」不僅位置極為偏遠,而且海拔高出南極點900多米,無論是對機械裝置還是人類來說,都是異常艱巨的考驗。至今,全世界僅有9名男性探險者,依靠風力以風箏滑雪的方式成功遠徵「難抵極」,徒步遠徵幾乎是天方夜譚。
  • 2017十大失敗案例:那些結局慘澹的創業者留給了我們什麼?
    2017年9月底,酷騎單車曝出資金鍊斷裂、押金難退,多地運營單位與工商局失去聯繫,部分地區開始對酷騎單車進行清理。2017年11月,供應商和用戶圍堵了小藍單車北京辦公點要帳、要押金,其中還有公司的調度維修員等員工討工資,這種現象距離其上線運營不足一年。
  • 人類首次徒步抵達南極「難抵極」,創歷史的中國姑娘:我的秘訣是...
    今年1月25日19點18分,她和兩位外籍助理一行三人歷時80天,徒步1800公裡,抵達了南極大陸的「難抵極」。這是人類首次僅靠雙腳到達「難抵極」!抵達後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豎起五星紅旗。為了這一刻,她整整奮鬥了5年。 那麼,鮮為人知的「難抵極」到底是一個怎樣神奇的存在?馮靜又為什麼要兩次遠徵南極大陸?這期間她克服了哪些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呢?
  • 盈利難?為何植物照明卻在持續升溫
    對於企業來說,盈利無疑是首要目標。雖然植物照明深受廣大廠商「青睞,但普遍存在投入產出比率低、回報周期慢等問題,尤其是植物工廠,盈利水平總體不太樂觀,長期處於「叫好不叫座的窘境。植物照明如何擺脫「盈利難?
  • 創業者看《火星救援》的理由
    而IDG君在看完了這部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 主演的太空科幻史詩《火星救援》(The Martian),除了發現馬特·達蒙真的是世界上最需要被拯救的男人——從《拯救大兵瑞恩》到《星際穿越》再到《火星救援》,為什麼你總是那個倒黴蛋——IDG君還意外地發現,與其說這部片子是科幻片,其實這部片子的故事更是我們身邊的創業者們每天生活的縮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