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search雜誌在線發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周利群教授...

2020-11-29 北大新聞網

近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周利群教授課題組與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慈維敏研究員課題組、劉江研究員課題組合作,在單鹼基水平探究了5-甲基胞嘧啶(5-mC)和5-羥甲基胞嘧啶(5-hmC)在透明腎細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中的重編程模式和規律,發現了5hmC作為腎癌潛在的預後標記物以及5hmC在腎癌發生中可能的驅動作用及其分子機制,尋找到一種潛在的腎癌治療新策略。該研究結果(「Loss of 5-hydroxymethylcytosine is linked to gene body hypermethylation in kidney cancer」)於2015年12月18日在線發表在Cell Research雜誌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周利群教授的博士生郭中強、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陳科和張靖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該項研究得到重大基礎研究項目(2015CB856200)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1231112、81372746、81101940)的支持。

ccRCC是腎癌中最常見的亞型,90%以上的ccRCC患者中 VHL 抑癌基因是失活的,但在小鼠實驗中發現該基因的缺失並未能引起透明細胞癌形成,這意味著還存在其它的致瘤機制。以往的研究發現,與腎癌發生發展、患者總體生存率以及預後相關的基因突變主要集中在表觀調控因子上,意味著表觀遺傳變異對腎癌的發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由於技術的限制,以前研究觀察到的全基因組甲基化修飾包含了5mC和5hmC兩部分修飾的總和,並不知道它們各自真實的修飾水平、相互調控關係及其生物學意義。

研究團隊通過質譜方法發現與以往研究結果的不同——同癌旁組織相比,腎癌樣品中5mC的總體水平並沒有顯著變化,而5hmC在全基因組上的修飾則在幾乎所有的腫瘤患者中呈現一致的顯著下調。採用原發腫瘤組織晶片、免疫組化染色分析分析5hmC 和5mC 的動態規律並同臨床信息關聯,他們發現幾乎所有ccRCC樣本中5hmC的水平都降低了,5hmC水平還可以作為獨立因子預測患者的總體生存期:5hmC水平越低,患者的生存期越短。研究團隊進一步通過整合BS-Seq和Tet氧化輔助的重亞硫酸鹽測序結果,克服了以往大多數研究只關注啟動子區域的甲基化狀態,以及廣泛使用的重亞硫酸鹽測序BS-Seq方法不能區分5mC和5hmC等局限,獲得了單鹼基解析度的5mC真實的修飾水平以及5hmC全基因組圖譜。該研究清晰闡明了基因體區(gene body)存在著廣泛的超甲基化;並且證實了腎癌發生過程中5hmC重編程被抑制,導致腎癌細胞中存在廣泛的基因體區超甲基化。進一步研究還發現,基因體區的甲基化修飾同一些基因的沉默有顯著關聯。他們推測,5mC或者5hmC在基因體區的改變可能是通過類似mRNA剪切的方式來調控基因表達的,但其功能還需深入研究。他們通過在裸鼠模型中回調5hmC水平,發現可以減慢腫瘤細胞的侵襲性,抑制腫瘤生長。

研究團隊的發現不但清晰闡明了腎癌發生過程中5mC真實重編程規律,並闡明了5hmC重編程參與腎癌特異的DNA甲基化圖譜形成。結合臨床數據發現,5hmC水平降低而非5mC水平降低是腎癌更敏感的預後表觀標記物,而裸鼠實驗中5hmC的回調抑制了腫瘤的生長也說明了5hmC在腎癌中的重編程不是一種伴隨現象,更有可能是一種驅動力。該研究通過探索腎癌中5mC和5hmC的重編程的動態變化和規律,暗示5hmC可以作為腎癌預後監測的新的表觀遺傳標記物和靶向治療的靶點。(文/劉瑾)

編輯:安寧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申佔龍教授課題組與合作者在Cell發表研究成果...
    專家簡介:申佔龍,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外科腫瘤研究室副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外科學博士,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博士後,美國外科學院Fellow (FACS),韓國天主教大學首爾聖母醫院、美國佛羅裡達醫院和英國聖馬克醫院訪問學者。
  • CSS26-1什麼是em單位
    瀏覽器效果如下:那麼這個 50em 究竟具體是多寬了?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來測試一下。我們給 類名為div2 的容器設置了一個寬度值 800px瀏覽器效果如下:這是因為:em 的具體大小是它父元素字體大小的倍數瀏覽器默認的字體大小一般為16px這裡
  • 學習CSS了解單位em和px的區別
    我一直也搞不清楚px與em之間的關係和特點,看過以後確實收穫很大。平時都是用px來定義字體,所以無法用瀏覽器字體放大的功能,而國外大多數網站都可以在IE下使用。因為1、IE無法調整那些使用px作為單位的字體大小;2、國外的大部分網站能夠調整的原因在於其使用了em作為字體單位;3、Firefox能夠調整px和em,但是96%以上的中國網民使用IE瀏覽器(或內核)。px像素(Pixel)。相對長度單位。像素px是相對於顯示器屏幕解析度而言的。(引自CSS2.0手冊)em是相對長度單位。
  • Cryo-EM 初學者入門資料集錦(一)
    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入門 by 加州理工學院 Grant J.Jensen 連結:https://www.coursera.org/learn/cryo-emprotocol/10.1007%2F978-1-4939-7033-9_28 電子顯微三維重構技術發展與前沿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WWL201007005.htm論壇:http://www.bio3dem.com
  • 常用長度單位PX/EM/PT/百分比轉換公式與對照表
    這裡icech為大家找到了一個px、pt、em和percent大小轉換的一個表格,尤其針對字體大小的轉換十分方便。希望大家能夠喜歡!PX和PT轉換的公式:以前icech在文章中介紹過PX和PT的轉換規則,其實很簡單,pt=px乘以3/4。比如12px×3/4=9pt大小。
  • 田剛院士論文在頂尖數學期刊Acta Mathematica發表
    近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長、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田剛院士與首都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張振雷教授合作的論文Regularity of Kaehler-Ricci flows on Fano manifolds在世界頂級數學期刊Acta Mathematica上發表。
  • 北大第一醫院楊勇課題組成果在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上發表
    近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楊勇教授課題組與醫科院基礎所張學教授課題組合作,在遺傳性皮膚病的病因學研究方面再獲重要突破。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確定了純發-甲型外胚葉發育不良的致病基因為HOXC13,揭示了HOXC13基因在人類皮膚附屬器生長發育中的重要作用。
  • 他直博保研北大,1年發表5篇SCI論文,來自山東聊城一中
    彭鼎,畢業於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北京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2014級泌尿外科直博生。2018年共發表5篇SCI論文,影響因子超過25。2018年獲得了博士生國家獎學金,北京大學三好學生標兵,北京大學學術創新獎和北京大學一等學業獎學金,並被評為「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2018」。
  • 詞根詞綴記單詞,高效速記,33.em-, en
    33.em-, en-① 表示」進入…之中,包圍」embarrass 使難堪embarrass英 [mbrs] 美 [mbrs]v.(尤指在社交場合)使窘迫,使尷尬;使困惑;使為難;使陷入困境第三人稱單數: embarrasses 現在分詞: embarrassing 過去式: embarrassed 過去分詞: embarrassed記憶技巧:em 進入…之中;包圍 + barrass 套子 → 被套子套住 → 難堪
  • ...外科張弩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Cell...
    近日,我院神經外科張弩教授團隊研究成果「An Upstream Open Reading Frame in Phosphatase andTensin Homolog (PTEN) Encodes A Circuit Breaker of Lactate Metabolism」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
  • -plasia/冠詞/em dash、en dash、hyphen
    破折號(em dash; —)、連接號(en dash;–)、連字符(hyphen; -)的區別破折號(em dash; —)、連接號(en dash;–)、連字符(hyphenem dash(—)的用法比較靈活。1)相當於括號或一組逗號,用於插入語,如:These three cytokines—IL-1, IL-6, and TNF-a—are thought to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
  • (《柳葉刀》)發表北大醫院王東信教授團隊臨床研究成果
    2016年8月16日,世界頂尖醫學期刊Lancet(《柳葉刀》)發表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麻醉科王東信教授(通訊作者)團隊研究論文。研究顯示,右美託咪定對於術後譫妄的預防有明顯的效果。該論文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麻醉科主任王東信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和倫敦帝國理工大學醫學院麻醉科馬大青教授共同完成,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麻醉科醫師蘇仙博士為第一作者。
  • 南開大學李魯遠課題組研究成果在Cancer Research雜誌發表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佟聞) 日前,我校藥學院教授、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魯遠教授的聯合研究團隊(南開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在缺氧誘導因子HIF1α氧非依賴降解機制研究領域的一項成果發表於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AACR)會刊
  • 中科院、北大Cell Research發布癌症表觀遺傳重要發現
    來自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證實,在腎癌中5-羥甲基胞嘧啶(5hmC)喪失與基因體(gene body)高度甲基化有關。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12月18日的《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雜誌上。
  • 福建醫大這個教授團隊在《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雜誌(IF=15.221)在線發表研究論文
    2020年5月1日,福建醫科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Tae Ho Lee教授團隊在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雜誌(中科院JCR一區,IF=15.221)在線發表題為"Directly Binds and Inhibits 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1 Function in Alzheimer's
  • Blood雜誌發表北大人民醫院黃曉軍研究組新成果
    2015年6月18日,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黃曉軍教授團隊研究成果「急性髓系白血病第一次緩解期單倍體與同胞全合造血幹細胞移植療效對比」正式發表在血液學領域國際頂級學術期刊Blood雜誌(影響因子10.452)。
  • Cell Research:生殖細胞克隆新技術
    2015年3月30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最近一期的《cell research》雜誌上,來自洛克菲勒大學幹細胞系的Ali H Brivanlou教授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主要介紹了最新開發出的一種能夠人工誘導人源生殖幹細胞的技術。
  • 多家醫院發表高影響因子論文
    日前,頂級綜合類期刊《國家科學評論》在線發表了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中心孫伯民團隊的最新綜述,題為「Neurosurgical treatment for addiction: Lessons from an untold story in China and a path forward」。
  • cell research IF首次突破20分!
    排名第一的仍然是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其影響因子達到 292.278,比去年的 223.679 有明顯上升。真乃是世界神刊!!!目睹一下雜誌封面,助力畢業發10分文章hhh此外,10 分以上期刊有 285 本,5-10 分期刊有 732 本,均比去年有所增加。
  • 基礎醫學院張宏權教授團隊非組蛋白新修飾研究成果在
    2017年4月21日,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張宏權教授團隊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在線發表題為「Global profiling of crotonylation on non-histone proteins」的論文。論文通訊作者為張宏權教授,其博士研究生許煒智、萬軍虎為共同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