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福建醫大這個教授團隊在《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雜誌(IF=15.221)在線發表研究論文

2021-02-13 福建醫科大學

 

2020年5月1日,福建醫科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Tae Ho Lee教授團隊在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雜誌(中科院JCR一區,IF=15.221)在線發表題為"Directly Binds and Inhibits 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1 Func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首次揭示了褪黑素可直接作用於DAPK1,通過泛素-蛋白酶體途徑降低DAPK1的蛋白水平,從而減輕AD中的tau蛋白病變;此外,褪黑素和DAPK1抑制劑的聯合幹預,可協同抑制AD病變,有望成為AD的治療手段。

圖:論文發表截圖

該論著的第一和通訊單位均為福建醫科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陳冬梅博士和2018級碩士研究生梅應雪為共同第一作者,Tae Ho Lee教授為通訊作者。該項研究工作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國際阿爾茲海默症研究協會基金、福建省衛生健康科研人才項目和福建醫科大學高層次引進人才項目的資助。

阿爾茲海默病(AD)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褪黑素能夠減輕AD病變,如tau過度磷酸化和Aβ沉積,並且可改善認知功能和睡眠障礙,但其具體作用機制還不明確。而死亡相關蛋白激酶1(DAPK1)是一種鈣離子/鈣調蛋白調節的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在AD中起關鍵作用;通過抑制DAPK1可降低tau磷酸化水平和Aβ生成,是治療AD的重要策略之一。

相關焦點

  • 南開大學李魯遠課題組研究成果在Cancer Research雜誌發表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佟聞) 日前,我校藥學院教授、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魯遠教授的聯合研究團隊(南開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在缺氧誘導因子HIF1α氧非依賴降解機制研究領域的一項成果發表於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AACR)會刊
  • 浙江教授在全球化學權威雜誌JACS發表論文
    浙江在線杭州8月26日訊(通訊員 袁繼新 記者 梁國瑞)近日,浙江省特聘教授(錢江學者)、溫州大學教授黃少銘的論文「Identification of the Structures of Superlong Oriented SWNT Arrays by Electrodeposition of Metal and Raman Spectroscopy
  • 韓磊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在《先進功能材料》發表
    韓磊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在《先進功能材料》發表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化學與藥學院韓磊教授課題組在納米酶生物傳感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White Peroxidase-Mimicking Nanozymes: Colorimetric Pesticide
  • Cell Research雜誌在線發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周利群教授...
    近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周利群教授課題組與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慈維敏研究員課題組、劉江研究員課題組合作,在單鹼基水平探究了5-甲基胞嘧啶(5-mC)和5-羥甲基胞嘧啶(5-hmC)在透明腎細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中的重編程模式和規律,發現了5hmC作為腎癌潛在的預後標記物以及5hmC在腎癌發生中可能的驅動作用及其分子機制
  • 趙佔正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在《柳葉刀》系列雜誌發表
    日前,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趙佔正教授團隊在著名醫學期刊《Lancet Global Health》(柳葉刀-全球健康 IF=21.597)雜誌發表題為:「Ethnic differences inmortality and hospital admission rates between Maori,Pacific,and European New Zealanders with type 2
  • 頂刊《自然》雜誌在線發表浙江大學科研人員研究論文!
    4月8日,國際著名的《自然》雜誌在線更新了本期的研究文章,一共更新了18篇文章(article),以第一作者單位來看,中國大陸有三所高校的學者在本次發文,其中浙江大學一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篇,華中農業大學一篇。
  • 南大一附院馮珍教授團隊在NNR雜誌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近日,南大一附院康復醫學科馮珍教授團隊在全球神經康復領域排名第一的期刊—NNR雜誌(Neurorehabilitation and Neural Repair)發表重要研究成果《Vagus Nerve Stimulation Attenuates Early Traumatic Brain Injury by Regulating
  • 湖南大學在國際頂刊《自然》雜誌上發表研究論文
    3月11日,國際著名的頂級學術刊物《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湖南大學研究團隊的研究論文,這也是以湖南大學為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訊作者單位在2020年發表的第一篇《自然》雜誌正文。這篇研究論文名為「General synthesis of two-dimensional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 arrays」,第一作者為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李佳、楊向東博士(Jia Li, Xiangdong Yang)為並列第一作者。
  • 材料學院黃曉旭教授團隊在《Nature》上發表論文
    材料學院黃曉旭教授團隊在《Nature》上發表論文 2020-02-25 1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個星期內,南京大學在《自然》雜誌連發表3篇論文,牛!
    不到半月(3月6日-3月13日,可以說一個星期內),南京大學接連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三篇重要成果論文,具體如下:1、《自然》: 自然界中首例催化[6+4]環加成反應的酶 南京大學戈惠明、譚仁祥和梁勇研究團隊首次鑑定出能夠催化[6+4]環加成反應的一類酶家族,相關成果
  • Nature Genetics在線發表武漢理工大學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未來網高校頻道4月3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熊盛武 袁景凌)近日,武漢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袁曉輝教授團隊與廣州大學孔凡江教授、劉寶輝教授團隊,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田誌喜研究員團隊及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James Weller教授團隊協作,以該校為通訊單位在國際遺傳學頂級期刊《Nature
  • 蕪湖教授領銜團隊發現罕見天文現象,並在國際頂級雜誌發表
    近日,媒體報導了安師大物電學院舒新文教授課題組對雙黑洞探測的重要成就,引起了廣泛關注。作為普通市民,我們對於該項課題的研究內容很難理解。但是,可以說這是一項在學界非常值得稱道的工作,研究內容被國際頂級科學雜誌《自然·通訊》所採納,足以說明其「含金量」。
  • 汪建平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再次在國際頂級腫瘤學雜誌JCO發表
    、結直腸肛門外科蘭平教授和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池畔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發布了「改良mFOLFOX6聯合或不聯合放療對比5-氟尿嘧啶聯合放療新輔助治療局部進展期直腸癌:中國FOWARC研究的最終結果」。
  • 施一公團隊多篇重磅論文發表於《Cell Research》雜誌,引起國際矚目
    學術大家接連發力之後,中國學術期刊邁向國際一流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日前,施一公團隊在國產英文學術期刊CellResearch(《細胞研究》,以下簡稱CR)上連續發表兩篇最新科研成果,引起國際矚目。程磊介紹說,施一公團隊從2012年開始就在CR上發表研究成果,獲得的累計他引已經超過400次,說明都是高質量、廣受認可的文章;不久前,中國代謝解析計劃ChinaMAP在CR上發表的一份高深度(40X)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僅5天時間查看次數就超過了2300次,這個數字在學術領域是較少見的,反映出學術界對這份報告的重視程度;近日,王紅陽院士團隊、陳薇院士團隊一篇關於COVID-19患者早期恢復階段
  • 鄧興旺實驗室在The Plant Journal雜誌上發表文章
    首頁 » 鄧興旺實驗室在The Plant Journal雜誌上發表文章 鄧興旺實驗室在The Plant Journal雜誌上發表文章 來源: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2008-06
  • 江蘇科技大學陳立莊教授團隊在國際著名頂級期刊JACS上發表論文!
    近日,江蘇科技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陳立莊教授作為第一作者,以我校作為第一作者單位,與南昌大學有序物質科學研究中心湯淵源教授、廖偉強教授合作完成的論文「Precise Molecular Design Toward Organic- Inorganic Zinc Chloride
  • 同一研究團隊的兩篇論文內容高度重複,竟在不同期刊上發表了
    近日,《Journal of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以下簡稱JAHA,影響因子:4.605)發表了一篇社論,指出2017年發表在該雜誌上的一篇論文與該研究團隊在2016年發表在另一期刊上的文章相似性很高。
  • (《柳葉刀》)發表北大醫院王東信教授團隊臨床研究成果
    2016年8月16日,世界頂尖醫學期刊Lancet(《柳葉刀》)發表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麻醉科王東信教授(通訊作者)團隊研究論文。研究顯示,右美託咪定對於術後譫妄的預防有明顯的效果。該論文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麻醉科主任王東信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和倫敦帝國理工大學醫學院麻醉科馬大青教授共同完成,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麻醉科醫師蘇仙博士為第一作者。
  • 蘭州大學管理學院張國興教授團隊在JCR一區權威雜誌發表兩篇論文
    【MBA中國網訊】近日,蘭州大學管理學院張國興教授研究團隊先後在中科院JCR一區權威雜誌《Energy Policy》和《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發表原創性文章兩篇。
  • 華中農大張啟發院士The plant journal發表水稻研究新成果
    來自華中農業大學、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基於代謝組學預測了雜交稻的產量。他們的研究結果發布在6月17日的The plant journal雜誌上。我國著名的植物遺傳和分子生物學家,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啟發院士,以及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Shizhong Xu教授是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張啟發院士課題組長期致力於水稻基因組研究,旨在通過植物基因組分析、重要基因的分離克隆、雜種優勢的遺傳和分子基礎、作物品種資源的分子評估及應用分子生物學技術進行水稻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