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帶你了解泛基因組做些什麼(乾貨)

2020-09-03 北京百邁客生物科技

四川有兩大著名酒廠,分別是五糧液和瀘州老窖。有機會千裡迢迢的來到這裡,當然要去看看。我們先去了五糧液酒廠。

五糧液酒廠坐落於宜賓的岷江傍邊。我們是從雅安開車過去,沿途兩邊的風景絕佳。

酒廠設有遊客中心,我們就進去詢問,看看應該怎麼玩。可能是因為臨近中午,有2個工作人員懶散的趴在桌上。聽到我們的詢問,就說我們可以在周邊自己走走看看。

於是,我們就自己在四處轉轉了。

這是五糧液酒廠的logo,感覺怎麼和大眾汽車頗為相似呢。

架子上展示了酒廠的產品

這三個雕塑,表示的是什麼意思,不懂。

這個建築很有意思,碩大的5,是代表著五糧液嗎?

這三個人物,應該和五糧液有些歷史淵源,做出過傑出貢獻吧。

五糧液廣場一瞥

這上面的幾句話,是五糧液酒廠的經營理念嗎?

天價白酒,無福品嘗,看看而已。

這一排碩大的酒瓶雕塑,看起來很壯觀。

這個地方是不給進去的,很多五糧液的品牌,就誕生於此。

專賣店的屋頂,豎起這幾個五糧液的主要品牌白酒,這廣告做的真醒目。

文化博覽館,還是值得去看看的。

展覽館的前臺

博覽館裡面的這個燈柱,3面3句話。天地人和,水的外形,火的性情。形象生動的刻畫了五糧液白酒的性格。

這是五糧液最新一代的產品

館內沒人,環境不錯,布置的也非常好,是休閒遊的好去處。五糧液酒廠雖然有個遊客中心,卻沒什麼好遊的。幾個地方轉一圈也就完了。

結束了五糧液酒廠的參觀,第二天來到了瀘州老窖酒廠。它位於四川的瀘州市。

瀘州老窖旅遊區是瀘州老窖打造的名酒文化旅遊區,展示著瀘州老窖傳統酒業釀造基地1573國寶窖池群。現為國家4A景區,門票在疫情期間一人35元,平時要50元。

整個景區都是仿古建築,顯得古色古香的,很有特色。

景區內裝修是江南園林風格,看看不錯。

瀘州老窖,始於1573年,現有窖齡四百年以上循環窖曲,現為國家級文保單位。

歷史悠久的瀘州老窖,應該有資格稱為:第一窖

據說瀘州老酒的酒之所以能夠窖香清雅、綿甜靜雅,與釀酒所用的龍泉井水有很大的關係。

目前酒廠還是在一直維持生產的,每天窖裡都會有新的剛剛封好的泥潭

基本上全部生產都在維持純手工製做的工藝,不知道現在喝的1573國窖是不是這裡出的

身臨其境,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的文化之旅,可以品味的歷史!

對於酒文化愛好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旅遊景點。

這些白酒,裝飾優美,看看也養眼。

來這裡的遊客,每人都可以免費品嘗68度的瀘州老窖原漿酒。可惜我要開車,沒福品嘗。

這裡也用了個架子放展品

景區不大,用不了一個小時就能轉完了。在門口這個標誌性的石碑處留個紀念。

這個景點值得來嗎?對於喝酒的人來說,到國內頂尖酒廠來看看,是一種情結,所以必須來。

相關焦點

  • 10分鐘帶你了解泛基因組做些什麼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單一或者少數參考基因組不能涵蓋整個種群全部的遺傳信息,所以,構建物種的泛基因組成了當前基因組學研究的熱點和前沿。本篇文章,小編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泛基因組的構建方式、泛基因組的熱點研究內容。
  • 基因組學研究的未來之星——泛基因組
    泛基因組(Pan-genome)指的是同一物種的全部基因,包括在所有個體中都存在的核心基因組(Core genome)和個體特有的可變基因組(Dispensable genome)。圖1 泛基因組圖譜示意圖02 泛基因組能做些什麼?
  • 人類基因組時代的泛基因組學
    全文6,627字,閱讀 25 分鐘。----/ START /----今天想分享一個主題:人類基因組時代的泛基因組學。真核生物泛基因組的定義和所包含的內容就與原核生物不同了,它不能僅圍繞基因本身,因為在真核生物的基因組中,有很大一部分(超過50%)並不是編碼基因的序列(外顯子),而是基因間區(intergenic)、內含子(Intron)這一類。例如,在人類基因組中,基因編碼序列僅佔到了全基因組的 ~2%,如果僅用這些序列來描述人類的泛基因組那肯定是不對的。
  • 泛基因組資料庫:找到油菜的「好基因」
    這裡的圖是指參考基因組(參考基因組作為生命科學研究中的「標準地圖」),而我們目前使用的「標準地圖」(單一參考基因組)仍然存在大量的「暗區和盲區」。單一參考基因組為重要性狀相關遺傳位點和基因的挖掘與利用設置了重重障礙。為了克服這些困難,科學家提出了通過整合多個代表性種質資源的基因組信息,構建泛基因組的研究思路和策略。
  • 1分鐘,你能做些什麼?快來看看「暖冬行動」志願者的1分鐘!
    1分鐘,你能做些什麼?快來看看「暖冬行動」志願者的1分鐘!,你能做些什麼?��已經回家的你��有什麼感想感悟��有什麼春節習俗��快來後臺留言吧��供稿 | 南開大學「暖冬行動」志願服務隊來源 | 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督導中心原標題:《1分鐘,你能做些什麼?
  • 泛基因組資料庫:找到油菜的「好基因」—新聞—科學網
    這裡的圖是指參考基因組(參考基因組作為生命科學研究中的「標準地圖」),而我們目前使用的「標準地圖」(單一參考基因組)仍然存在大量的「暗區和盲區」。 單一參考基因組為重要性狀相關遺傳位點和基因的挖掘與利用設置了重重障礙。為了克服這些困難,科學家提出了通過整合多個代表性種質資源的基因組信息,構建泛基因組的研究思路和策略。
  • 科研人員繪出大豆圖形結構泛基因組
    圖:大豆圖形結構泛基因組分析中科院遺傳發育所供圖 6月17日,《細胞》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田誌喜等科研團隊關於大豆泛基因組的最新研究進展。該項成果突破了傳統線性基因組的存儲形式,在植物中首次實現了基於圖形結構基因組的構建,將引領全新的下一代基因組學研究思路和方法,被審稿人稱為「基因組學的裡程碑工作」。
  • 科學家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3:39:49 德國哥廷根大學Nils Stein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 華中農業大學構建油菜泛基因組資料庫助力油菜遺傳育種研究進入泛...
    為克服這些困難,科學家提出通過整合多個代表性種質資源,構建泛基因組的研究思路和策略。)、PAV(存在/缺失變異)等變異,並構建了大小約為1.8Gb泛基因組,包含約15萬個基因。為讓油菜遺傳育種研究人員能快捷、方便檢索和使用油菜泛基因組相關資源,研究人員進一步結合了1,689份油菜基因組及重測序數據,構建了甘藍型油菜泛基因組資料庫BnPIR。  BnPIR是基於基因信息模塊的綜合平臺,以泛基因組瀏覽器和多基因組共線性為核心,包含多組學數據和常見的生物信息學工具。
  • 10分鐘 帶你了解宇宙的未來
    到最後,再也不會誕生新的恆星了宇宙的起點是一場曠古絕今的大爆炸宇宙的終點,卻是一片死寂,一片冰冷142X10^12年 簡併紀最後一顆恆星消逝後,夜空中再也看不到星星宇宙將變成墓地,散落著恆星們的殘骸(矮星
  • 「全是乾貨」10分鐘讓你擺脫拖延症,掌控自己的時間
    但心理學和實際生活的結合與運用有個有趣的點,就是你越是覺得某種情緒是病症,你就越是不會想要解決它。這種現象這兩年提到的也很多,叫做稀缺。(這種現象也有非常值得討論的地方。不過它並不是本文的重點。)而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關於拖延症的內容,都是作者本人經過實踐且認為非常有效的辦法。其實我想分享的是,首先希望能改變大家對拖延症的重新定義。
  • 乾貨|分分鐘帶你看懂 靜電紡絲
    乾貨|分分鐘帶你看懂 靜電紡絲 發表時間:2018/7/5
  • Nat Commun:沃爾巴克氏菌泛基因組研究
    通過組裝超過1000個Wolbachia基因組。基於核心基因組和基因含量的系統發育為將來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參考,為模型生物中的新菌株提供了支持,並揭示了在遠距離相關宿主之間最近的水平轉移(HGT)。研究者發現在不同的超組和細胞質不相容性誘導菌株中基因功能獲得和喪失的各種實例。
  • 公布快20年,才發現「人類基因組圖譜」漏掉了10%的遺傳信息?!
    全人類基因組上述文章的第一作者蕾切爾·舍曼(Rachel Sherman)表示,目前沒有「泛基因組」,也就是說,沒有「體現(某)種群所有DNA的基因組圖譜」。細菌有,但人類還沒有。所以,他們打算利用910名非洲後裔的DNA,建立非洲人的泛基因組。
  • 3分鐘英文動畫帶你了解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鍾南山2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對2019-nCoV的基因組的分析研究表明,其與SARS-CoV有79.5%的相似性,而與蝙蝠來源CoV有96%的相似性,基本支持2019-nCoV來源於蝙蝠,但是否存在中間宿主目前還需要研究。
  • 給你五分鐘時間回到過去 你會做些什麼?看到友軍評論,心疼
    記得小的時候,我們看多啦a夢的動畫,經常看到他從他的魔法口袋裡掏出各種各樣的工具,與大雄和他們的夥伴們做很多有意思,快樂的事情。其中最令小編嚮往的就是時光機器了,穿梭於時空之間是人類從古至今的幻想與願望,可現在以人類已知的科技,甚至未來百年內也未必能發明出來時光機器。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科所參與的大麥泛基因組構建研究成果在Nature發表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小麥大麥優異種質資源發掘與創新利用創新團隊通過參與大麥泛基因組構建國際協作研究,在破譯大麥泛基因組方面取得了裡程碑意義的研究進展,將為未來開展大麥青稞種質資源鑑定、遺傳研究、種質創新及新品種選育提供有力支撐,相關研究成果北京時間11月26日在《自然(Nature)》雜誌在線發表。
  • 植物基因組研究思路(一)林木篇
    隨著三代測序(PacBio和Nanopore)技術的不斷發展,已有越來越多的植物完成的基因密碼的破譯,然而在高質量基因組破譯的基礎上,針對不同領域物種(如林木,中藥,農作物,園藝作物,水生植物等)的基因組研究思路又是怎樣的呢?從本章節起,小編分期為各位讀者帶來植物領域物種研究思路,本期我們重點介紹下林木基因組研究思路。
  • 2分鐘讀懂今年的諾貝爾獎化學獎:基因編輯是什麼?
    2分鐘讀懂今年的諾貝爾獎化學獎:基因編輯是什麼?Doudna),因她們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的方法。接下來,我們用2分鐘時間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基因編輯。這是細菌和病毒間的作戰故事。
  • 金融工程入門公開課+附贈學院獨家乾貨資料,2節課帶你進入新世界!
    原標題:金融工程入門公開課+附贈學院獨家乾貨資料,2節課帶你進入新世界! 近日,有一個名叫肯·格裡芬(Ken Griffin)的男人,在芝加哥富人區購買了西沃爾頓街9號公寓的35至38層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