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乾貨」10分鐘讓你擺脫拖延症,掌控自己的時間

2021-01-08 人類觀察員Q

絕不做標題黨,輸出的全是乾貨。

喜歡研究生活中的心理學,喜歡研究各種心理學現象。

歡迎關注我,我們一起破解人類內心的密碼。

一、拖延症真的是病症嗎?

拖延症算是心理學領域中一個比較常見的議題。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拖延症並不屬於心理疾病。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心理現象或者情緒現象出現。但因為它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太大太頻繁了,才讓我們對拖延症cue的更多一些。

但心理學和實際生活的結合與運用有個有趣的點,就是你越是覺得某種情緒是病症,你就越是不會想要解決它。

這種現象這兩年提到的也很多,叫做稀缺。

(這種現象也有非常值得討論的地方。不過它並不是本文的重點。)

而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關於拖延症的內容,都是作者本人經過實踐且認為非常有效的辦法。其實我想分享的是,首先希望能改變大家對拖延症的重新定義。一旦定義重新確立,你自己其實就可以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辦法。

閒話少說,乾貨開始。

二、拖延症的真相是什麼?

其實拖延症的核心聽起來很簡單——控制注意力。

為什麼你能抖音快手刷一晚上?為什麼淘寶能刷一晚上?為什麼工作啊,作業啊就在手邊就是不願意搞?

說白了就是注意力被佔據。

聽起來很簡單對不對。但你想想,從上學起,其實我們就因為控制不了自己的注意力而苦惱著。聽課聽著聽著看見書本上的某個東西,開始瘋狂產生聯想。於是有了很多傑作

後來我們把這種現象歸結為意志力是否強大堅韌。再後來,發現身邊的你我他都這樣,也就默許了這種現象存在。

因為拖延症並不會像真正的心理疾病一樣嚴重影響生活。它可能只會讓你有些不方便和小困擾。(非常嚴重的拖延症除外,它有可能是一些潛在的心理疾病引起的,我們這裡只討論普遍存在的拖延症)

但克服拖延症的確在某種程度上會提升你的生活質量。讓日常的時間管理更有效率。提升生命本身,時間本身的價值。

甚至有些比較敏感的人群,會因為拖延症而發展成焦慮心理,甚至輕度抑鬱。

而我們本身,明明可以過得更好。

三、大腦是怎麼欺騙你的?

在心理學暢銷書《自控力》裡提到過大腦是怎麼欺騙你的。

獎勵系統是怎樣迫使我們行動的呢?當大腦發現獲得獎勵的機會時,它就釋放出叫做多巴胺的神經遞質。多巴胺會告訴大腦其他的部分他們需要注意什麼,怎樣才能讓貪婪的我們得手。大量的多巴胺並不能產生快樂的感覺。那種感覺更像是一種激勵。我們會覺得警醒、清醒、著迷。我們發現了如何才能獲得快樂,並且願意為了獲得這種感覺付出努力。

簡單來說就是當我們刷抖音刷淘寶時,我們會不斷看到新的東西。這種不斷讓你感到自己獲得獎勵的機會出現時,大腦分泌的多巴胺又不斷激勵大腦付出努力。

但多巴胺事實上並不會讓你感受到快樂。更多的是一種激勵。激勵你採取行動。所以我們會連續好幾個小時刷手機,但這件事並不會真的讓你感覺到快樂,你感受更多的,其實是期待。

四、我到底要怎麼做?

說了那麼多定義、現象。其實就是為了讓大家明白一件事:拖延症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心理疾病,它的產生與情緒有關,與注意力有關,與大腦有關。

正因為如此,它是可以被改變和被訓練的。即使你意志力並不強大,你也可以做到輕鬆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

1、一定要從內心深處認定我是自己的主人。我是自己時間、人生、未來的主人。這件事情很重要。這應該是整個在生活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改變生活的核心。不論是什麼樣的心理學現象,我們都要牢牢記住這一點。我可以改變這一切,我可以掌控這一切。

2、承認自己確實存在拖延的問題。承認自己的確需要提高和改變,才是提高和改變的開始。

3、懂得運用工具。如果你的注意力真的很容易被帶跑偏(這不是說明你意志力薄弱,其實是一種思維活躍,聯想能力強的的另一面),我們完全可以藉助一些鎖機工具。或者將自己置身於不容易轉移你注意力的地方。

4、碎片化,粉末化你的目標。永遠不要想著一天完成自己的目標。一定要將目標掰開了揉碎了甚至粉末化,才有可能實現。

比如說。我計劃今天要看完一本專業類書。

計劃大概需要幾個小時。一個小時一個小時這樣去完成。(如果覺得一個小時自己都不能專注,就從30分鐘、40分鐘開始,慢慢遞增)

5、從先做5分鐘開始。開始一件事,對於拖延症患者來說是最大的挑戰。

所以我們首先將目標碎片化,令目標變得容易。然後我們要做的就是告訴自己:「1個小時而已,我先開始5分鐘,就五分鐘。」

一旦你著手一件事,後面一切都會變得簡單。

讓人生流逝變慢的唯一方式,就是讓每時每刻都充滿記憶。

我們想要擁有怎樣的一生,我們可以擁有怎樣的一生,全都源於你如何利用和對待自己的時間。

人性有很多自己的弱點。但我們依然也有頑強不屈的生命能量。

不要讓自己對自己失望。

以上。

相關焦點

  • 別讓拖延症毀了你!一個公式拯救你的拖延症!
    你有沒有似曾相識呢? 《愛情公寓》裡面有句臺詞:「拖延症,是當代人一種常見的絕症」。 調查顯示,目前中國有86%的職場人和80%的大學生都患有「拖延症」,50%的人不到最後一刻,絕不開始工作;13%的人,沒有人催,不能完成工作。
  • 令人焦慮的「拖延症」:也許在潛意識裡,你的拖延,是在恐懼成功
    一個員工,收到老闆交付的任務,明明感覺時間不夠,就是提不起精神,剛打開筆記沒幾分鐘,就忍不住摸了摸手機,然後在追了幾集劇集,吃了半桶爆米花之後,終於開始通宵工作,第二天帶著黑眼圈和被老闆責罵的恐懼,來到單位。
  • 拖延症基因真的存在 女性拖延從此有據可依
    儀器信息網訊 拖延症被定義為自願推遲完成某些目標的行為。雖然它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但它的遺傳學基礎卻鮮為人知。有數據表明,有拖延症的人不只是想簡單地拖延時間,而是很大程度上會受到自身對任務感覺的影響,例如多巴胺。
  • 跟著TED學英文01 雖然你有拖延症,但是我有藥啊
    這是今年帶你學的第1篇TED/雖然你有拖延症,但是我有藥啊/那些你今年要完成的去年定下的千年就要實現的目標,現在他們怎麼樣呢?嘻嘻,小編跟你說了段繞口令。不過今天,的確帶你認識一位新朋友,選擇困難症一母同胞的好兄弟——「拖延症」。
  • 《行動力》:看完這本書,我發現了戰勝拖延症的秘密
    文丨淡淡翠你有拖延症嗎?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處於「假忙碌」狀態:感覺每天都有好多事要做,卻總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後一刻決不動手。以至於熬夜、焦慮,幾乎成了家常便飯。直到我遇到了這本書——《行動力》。對此,書中有這樣一段話總結:「有的時候不是沒時間做某件事,而是你壓根沒有為某件事安排時間。你的生活和你的時間,其實是你選擇的結果。你要學會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被事情牽著鼻子走。」
  • 拖延症有救了?科學家為你找到了「藉口」!
    DOI: 10.1093/scan/nsz049 研究人員通過決策相關的行為控制衡量(AOD)方式,研究多巴胺能系統的遺傳誘導差異是否與個性狀拖延症的個體差異相關聯,AOD得分越低,表示越容易拖延。DOI: 10.1016/j.ssmph.2019.100518 該研究調查8700多名美國本科生和研究生中自我報告的拖延症與各種睡眠行為(睡眠時間、失眠症狀、白天嗜睡和使用睡眠藥物)之間的關係。
  • 英語熱詞:「拖延症」用英語怎麼說?
    2019-07-31 17:10 來源:天津新東方 作者:姚麗美   」拖延症」英文可以用procrastination表示,而「做事拖拉的人」即「拖延症患者」則可以用procrastinator來表示,動詞procrastinate
  • 10分鐘避免及時行樂悖論,你不是真正的快樂,拖延只是保護色
    在實際生活中,你靜下心來研究下,你不停地刷抖音或快手,是因為真的刷到了讓你興奮的視頻嗎?不是的,是你對於下一個就能刷到讓你捧腹大笑或性趣盎然的視頻的期待在作怪。你拖延工作不做事真的拖延的這段時間有做什麼事使你快樂嗎?不是的,是你期待拖延這段時間你會特別放鬆,就像是賭徒們相信自己下一把肯定能贏。不停地對獎勵的期望,也是部分強迫症患者的誘因。
  • 利用「神經可塑性」,從根本上解決你的拖延症
    隨著上網的時間越來越多,我也越來越不能忍受無聊、困難或有壓力的任務,開始選擇逃避而不是專心工作。換句話說,我已經落入了拖延的陷阱「啊,啊,我會看完這個的」拖延症無處不在。根據《The Procrastination Equation》的作者Piers Steel的說法,大約95%的人承認自己有過拖延工作的情況(也許另外5%的人拖延沒有上交調查結果)。
  • 時間都去哪兒了?告別拖延症,收穫大把時間
    刷手機過一天,我曾經體驗過,感覺非常糟糕,什麼都沒有做,什麼收穫都沒有,卻丟失了一天的時間……雖然將時間的流逝歸結在網絡身上不合適,但是這種變相拖延症也充斥著我們的生活。隨著生活越來越忙碌,時間不夠用成為焦躁的原因,那麼,該如何解決呢?
  • 自我意識「蓬勃生長」的青春期,如何真實地面對自己?
    如果你被「自我」控制了心智,就會切斷與真實世界直接可靠的聯繫;相反如果你能夠擺脫「自我」,就能直面現實世界,尊重事物運轉的客觀規律,也能夠更加清楚地知道什麼是目前可能做到的、以及未來如何向前邁進。元認知指的是「你如何懂得你懂得的知識」,類似於一種自我監控體系,能讓你反省「我有多確定現在我認為自己懂得的知識」。 這個三角形有點類似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1923 年在自己的論文《自我與本我》中描述的內容,弗洛伊德當時的模型包括了本我、自我、超我。
  • 英語口語:拖延症英語怎麼說?
    「如果可以再選一次,絕不選醬紫的專業(工作),你不懂俺們的苦...」成了眾多童鞋的口頭禪~書可以有空再念,電視卻不能不看,遊戲卻不能不打啊!   今兒,咱們就正經滴裝X,談一談「拖延症」這檔事~   NO.1 神馬是「拖延症」?
  • 怎樣克服拖延症?「教授與蛇」為你揭示拖延真相!
    編者:你是否常常感到做事情力不從心,總有一大堆事情要做卻總是覺得自己沒時間?你可能患上了拖延症。
  • 我的拖延症全賴它?
    曾經有個調查說,大概有75%的人認為自己有一定程度的拖延症,有將近50%的人覺得自己的時間不知不覺就不夠用了。要我看,拖延症人群應該是100%。人人都患拖延症,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哪怕你平時再怎麼風馳電掣、雷厲風行。那什麼是拖延症?就是你明知道有些事情要做,但你就是拖著不想幹,同時心中還伴隨著強烈的焦慮感加負罪感。這其實是人性的一個弱點,跟從0到1和從1到N有些關係。拖延症就是在特別小的事情上也沒有從0到1的那樣一種狀態。
  • 每個「拖延症」孩子的背後,都有天才的影子?
    2 「病人」自己,其實也很難受 不光我們看著難受,孩子自己也因為拖延症飽受煎熬。 首先,效率低。 等王家衛的劇本等不及的黃百鳴,厲聲呵斥他: 「你要知道,《搭錯車》用了48小時,《靈氣逼人》寫了72小時,甚至破全香港票房紀錄的《最佳拍檔》也不過寫了7天。你浪費了幾個月居然一個字也寫不出來。限你兩個星期,趕快把劇本交出來。」
  • 「拖延症」英語應該怎麼表達呢?
    罐頭菌有時候也會有「拖延症」的毛病。但其實,拖延症不分國度,畢竟是人「懶惰」的本性,因此全世界很多人都會有「拖延症」。 1.procrastination 拖延症 英語裡面,procrastinate就是我們常說的「拖延」動詞,而假如我們要表示「拖延症」,則可以用它的名詞形式procrastination。
  • 英語詞彙:拖延症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詞彙:拖延症英文怎麼說? 2015-12-10 14:21 來源:參考消息 作者:   2015年轉眼只剩不到一個月,想想新年時下的決心,恐怕不少人會茫然、懊惱甚至自責,或者尋求種種理由為自己開脫,「拖延症」(procrastination)便是一條方便的藉口
  • 簡讀《拖延心理學》,超越93%的人
    拖延,是從盤古開天地起就開始困擾人們的大難題!人類有多久歷史,就有多久拖延史。就算是科技發達的現在,平均每10個人裡就有7個人有拖延症方面的困擾。拖著不洗碗、拖著不鍛鍊,到拖著不學習、拖著不決策……。不論是總裁還是主婦,學生還是白領,拖延症面前人人平等。
  • 人性說:四張圖片看出你的拖延症有多強,我是代表利索的橙色
    拖延症已經成為了大部分人的標籤,作為一種新出現,並且在很短的時間裡面就傳染了大部分人得「疾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拖延症的症狀。這種「疾病」在近一段時間裡面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對拖延症的吐槽也成為了全新的宣洩方式。今天的人性說就來測試一下你的拖延症到底有多強,接下來讓我們進入測試吧。
  • 經濟學諾獎得主幫你戰勝「拖延症」
    (原標題:經濟學諾獎得主幫你戰勝「拖延症」)長江商報消息昨日上午,諾貝爾經濟學獎於斯德哥爾摩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約蘭·漢森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理察·塞勒,以表彰「他對行為經濟學的貢獻」 。現代人很多人患上的「拖延症」,這絕對是擋在幸福面前的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