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拖延症」孩子的背後,都有天才的影子?

2020-12-01 騰訊網

裡面探討了一個話題:如何跟娃講對道理。發出後,引起媽媽們強烈反響,紛紛表示自己要學習一下,儘量避免成為嘮叨、討人煩的老媽子。

但也有姐妹們表示,有時的確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因為,生活中,娃讓我們「看不慣」的壞毛病,實在太多了!磨蹭、拖拉就是最要命的一種。

尤其是上學後,更明顯。

6點叫他起床,非要磨蹭到6點半起;

吃早餐的時候,不是愣神兒就是拿著勺子敲敲敲;

好不容易吃完早餐要去學校,不是鞋子穿不上就是要去尿尿;

放學後寫作業,那更是一個煎熬,7點開始,摳摳橡皮、玩玩小熊......結果到了9點,作業還沒寫一半......

每當看到娃這樣子,嘮叨都嫌不夠,甚至能動手就不想動口,心裡還潛藏著一絲隱憂:這麼磨蹭,將來可咋整?

1

誰還沒點「小毛病」?

雖然,娃磨蹭讓我們很不爽,但實話實話,拖拉跟年齡真沒多大關係。

這是席捲現代人的一種流行病。

心理學家皮爾斯·斯蒂爾曾調查遍及全球的2.4萬多人,結果顯示其中95%的受訪者承認至少偶爾會犯拖延症的毛病

但是,雖然拖延症人人都會犯,看起來行為也很相似,但實際上背後的原因並不相同。

我們要想「治療」孩子的拖延症,弄清「病因」很重要。總體來說,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心理原因

1.「犯懶」·享樂型

典型代表:胡適

病症:明明有任務,卻遲遲不肯動手,經常被其他更輕鬆的事物誘惑。

大文學家胡適,可謂犯懶「拖延症」的翹楚,那本《胡適打牌日記》形象記錄了其犯懶行為。

7月4日

新開這本日記,也為了督促自己下個學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讀完手邊的莎士比亞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適之啊胡適之!你怎麼能如此墮落!先前訂下的學習計劃你都忘了嗎?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7月17日

打牌。

7月18日

打牌。

......

2.「完美主義」·苦難型

典型代表:王家衛

病症:對每一個細節要求盡善盡美,無形中延長作戰戰線,加重作戰任務。

鬼才導演王家衛,每一個作品都特別難產。

劉鎮偉的《東成西就》一個月拍完,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卻拍了兩年;「一代宗師」拍了4年,被人調侃為「一代失蹤」;《2046》籌備更是耗時長達5年......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王家衛太苛求完美,一個鏡頭讓梁朝偉拍了30個通宵;為了使人物更富張力,讓張震學京劇、太極等十八般武藝......

3.「自我懷疑」·逃避型

典型代表:寫論文的學生

病症:感嘆工程浩大,懷疑自己完不成,產生畏難心理,乾脆拖著不做,想逃避,但又逃不過去。

4.「內在動力不足」·尋找意義型

病症:缺少內在動力,缺乏意義感,內心不願意做所拖延的事情。

二、生理原因

1.ADHD(多動症)

典型代表:達文西

病症:持續拖延、無法完成任務、精神不集中以及身體和心理上的焦躁不安。

「達文西的馬」是其拖延症典型表現種的典型。

他30歲時,曾答應米蘭公爵為其父親雕刻一座英勇的青銅像。

結果創作開始沒多久,興趣就轉移,想要先雕刻公爵父親的坐騎——馬。

他心想,既然要雕刻馬,就要研究馬,於是翻閱大量資料研究馬這個物種。

研究過程中,又迷上了馬的身體結構,想要寫一本書討論這個問題。

後來又沉迷於養馬,還特別設計了自動餵食器和自動清理馬糞的機器......

結果10年過去了,只留下了一幅草圖,公爵父親青銅雕塑的毛都沒見著......

對照以上5種原因,我們是不是更清楚地看懂孩子的「拖延症」?

有可能不是我們簡單想像的怕吃苦,貪圖享樂,而是過於追求完美,感覺事情沒意思不想做,或者目標過於遙遠、沒希望,甚至就是像達文西那樣難以克服的生理原因。

更了解」病因「,於是也能更了解孩子心裡的感受和想法。

2

「病人」自己,其實也很難受

不光我們看著難受,孩子自己也因為拖延症飽受煎熬。

首先,效率低。

天才達文西的一生,留世的作品不到20幅,而同期的拉斐爾僅活了37歲,卻創造了300幅作品。

其次,招人煩。

等王家衛的劇本等不及的黃百鳴,厲聲呵斥他:

「你要知道,《搭錯車》用了48小時,《靈氣逼人》寫了72小時,甚至破全香港票房紀錄的《最佳拍檔》也不過寫了7天。你浪費了幾個月居然一個字也寫不出來。限你兩個星期,趕快把劇本交出來。」

曾經僱傭達文西的神父,被氣得捶胸頓足:「這個人一生完不成任何事......」

更重要的是,即使不被別人diss,拖延症患者內心也很痛苦,尤其是在Deadline來臨之前。

研究者Ferrari Johnson認為,拖延症存在於整個人類社會中,但在工業革命之後才具有了許多負面含義,在不發達的農業社會卻很少有人受到拖延症的困擾。

為什麼?

學者N Milgram 認為,人們在現在之所以經常會為拖延症感到焦慮,是因為認為現代社會節奏加速,需要大量的承諾和時間截點。

這些承諾和時間截點是如何引發人恐慌的呢?

TED演講者蒂姆·爾班給出了其中一種形象生動的解釋。

他把拖延者的大腦系統分為三個部分:即時滿足的猴子,理性的決策制定者,恐慌怪獸。

當我們著手一項工作或任務時,理性的決策制定者會思考全局的重要性,制定按部就班的計劃。

但「及時行樂的猴子」就會來搗亂,誘使我們去獲得一些不勞而獲的快樂,比如胡適的「打牌」,娃寫作業時的愣神。

大腦中的理性決策者會任憑這隻「猴子」嗎?短期內會,因為理性決策者也會照顧身體休閒娛樂的需求。

但這種不勞而獲的快樂長時間持續後,在Deadline時間截點越來越逼近時,理性決策者就會召喚出大腦的恐懼怪獸。

引發身體產生內疚,恐懼,焦慮,自我憎恨等情緒,從而迫使自己回到正軌,完成任務。

焦慮情緒與Deadline 的關係呈現圖

這種不良情緒的長期積累,不僅會導致對新任務的厭惡感,致使形成愈來愈拖延的惡性循環,而且還會引發抑鬱症、焦慮症等問題,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3

對症下藥,才有效

由此可見,其實,孩子自己也在痛苦地與「拖延」作鬥爭。

明天就要交假期作業,晚上10點還沒完成,也慌的不行;

老師布置超級困難的手工作業,心裡著急卻無從下手;

返工了3遍依然不滿意的小報,撕了之後開始跟自己生氣;

......

這種情況下,我們一味地呵斥孩子是沒用的,反而會讓他們一拖再拖,情緒崩潰,這時需要對症下藥、積極引導,才能有效」治療「。

1. 針對「犯懶」·享樂型拖延症的引導

將那些充滿誘惑的事物從孩子的視線中移開

比如,儘量保證孩子學習桌面的整潔乾淨,將能夠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玩具、桌遊等等都收起來。

胡適先生自從戒除打牌後,日記中再也沒出現打牌幹擾學習的記錄。

同時,在學習環境中換上與任務相關的東西,通過這種高連接的事物,促使孩子保持足夠的專注力。

比如,孩子被要求編寫一張關於昆蟲的小報,在清除其他幹擾物品之後,擺上和昆蟲相關的書籍、資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專注度。

2. 針對「自我懷疑」·逃避型拖延症的引導

將長期目標劃分為若干短期目標

「自我懷疑」型拖延症孩子,遲遲拖延任務不可開始的原因往往是自我信心不足。任務難度越大,行為動機水平越低。不妨將任務分階段,降至適中難度。

比如,要完成一項較複雜研究項目的孩子,可以將任務分成若干階段,每一階段又分成若干環節。將一個終極時間截點劃分為若干時間截點,降低任務難度,減輕畏難心理。

同時,每一個小階段任務的完成,要給予及時的獎勵。比如,可以適當休息放鬆一下,看會書或動畫片,吃點好吃的等等。

3. 針對「內在動力不足」·低價值感拖延症的引導

將任務與內在動機掛鈎

將任務與孩子的長期目標掛鈎,特別是孩子的內在動機掛鈎,讓孩子感到真正的價值感。

比如,孩子遲遲不看我們給他買的書(或者老師布置的閱讀書單),這時,我們就可以把看書和他的長期目標——成為一位記者勾連起來。

和他深入討論,現在大量閱讀書籍的作用,特別是對於實現他遠大理想的意義。逐漸給他建立一個心理暗示:閱讀是你成為記者不可缺少的關鍵一步。

然後,把閱讀任務當成通關遊戲一樣,每一次都儘可能更快、更好、更高效地完成。在一次次的過關中,他們會逐漸找到成就感和價值感。

4. 針對「完美主義」·猶豫型拖延症的引導

幫助孩子適當降低自我期許,告訴他先完成更重要。

過於追求「完美」的孩子,經常會因為對現實狀況的不滿意,而反覆推倒重做,或者遲遲不願動手。

這時,我們如果不明就裡地催促甚至逼迫他們趕快動手,很可能會引發他的情緒問題、親子衝突(別問我,為什麼會知道)。

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認清現實的條件,比如,現在家裡缺少特殊的繪畫顏料;你剛開始學習,畫不好很正常。

幫助他適當降低自我期許,告訴他只是現在暫時做不好,以後慢慢會好起來的。

但如果想以後越來越好,現在就要開始動手做。不動手做,先完成一個,永遠看不到更好的可能。

至於,因為ADHD而拖延的孩子,相比其他複雜也更難引導,需要我們有更多的專業知識和耐心,以後有機會單獨再來聊。

但有一點,也許會讓家裡有ADHD孩子的父母心裡輕鬆一下。

倫敦國王學院的Marco Catani教授指出:臨床顯示,許多幼年時期患有ADHD的人,長大後往往會表現出聰明的特質,同時擁有更敏銳的直覺。

ADHD人群跳躍性的思維往往更能激發想像力、創造力。

達文西,就是ADHD人群擁有較強藝術天賦的典型代表。

川媽說說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

家有「拖延症」娃,仔細審視的話,往往在家裡至少還能找到一個同樣會拖拉的家長。

除了自身的原因,孩子也有可能耳濡目染其他人的觀念,模仿其他人的拖拉行為。所以,想要孩子不磨嘰,我們也得以身作則、麻利起來。

比如,給孩子展示專注該有的樣子,別一邊工作、一邊陪他,還一邊刷手機;分享我們如何攻克複雜、困難項目的成功經歷;我們如何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好放棄追求完美,但儘量完成做好的過程等等......

如此這般,一家人共同進步,多好。

相關焦點

  • 有拖延症的那些名人 從天才藝術家到美國總統
    人們不必為水電煤氣手機上網之繳費發愁,不必為電腦殺毒重裝特意找人上門服務,幾個月洗次澡,更完全沒有洗車瑜伽接送孩子上下學這類瑣事兒。這正是如今提倡的所謂"慢生活",想必大多數時候,拖延都不是一個問題。只是到了現代社會,社會化分工與競爭加劇,隨性自然倒成了一種病症。乃至於"慵懶"成了一個奢侈的名詞兒。於是科學工作者開始關注"拖延症"的起因,並發現拖延與注意力渙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時間都去哪兒了?告別拖延症,收穫大把時間
    隨著各式各樣電子產品的普及,我們的日常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起來,網絡在手,天下我有!只要有網絡,想看什麼有什麼,以至於從早上睜眼至晚上睡覺,感覺一天很快就結束了。刷手機過一天,我曾經體驗過,感覺非常糟糕,什麼都沒有做,什麼收穫都沒有,卻丟失了一天的時間……雖然將時間的流逝歸結在網絡身上不合適,但是這種變相拖延症也充斥著我們的生活。隨著生活越來越忙碌,時間不夠用成為焦躁的原因,那麼,該如何解決呢?
  • 令人焦慮的「拖延症」:也許在潛意識裡,你的拖延,是在恐懼成功
    生活中,很多人飽受拖延症的侵擾,自己雖然也知道拖延不好,可就是控制不住。可以說,「拖延症」已經和現代人的生活緊密相關。關於拖延,我之前也有文章談過,但是今天,我想談一類比較容易被忽視的拖延——對成功的恐懼。相比較追求完美或者對失敗的恐懼導致的拖延,對成功的恐懼更難理解一些。但是它卻廣泛的存在著。
  • 「拖延症」英語應該怎麼表達呢?
    罐頭菌有時候也會有「拖延症」的毛病。但其實,拖延症不分國度,畢竟是人「懶惰」的本性,因此全世界很多人都會有「拖延症」。 1.procrastination 拖延症 英語裡面,procrastinate就是我們常說的「拖延」動詞,而假如我們要表示「拖延症」,則可以用它的名詞形式procrastination。
  • 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導語 作為父母,都會特別關注孩子的健康,這幾年來,"多動症"患者很多,這個病主要發生在兒童身上,父母都不希望孩子有多動症。 但看著孩子每天都特別好動,父母難免會擔憂孩子,認為孩子是得了"多動症"。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 效率應用Procraster:拖延症的「終結者」
    Procraster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專注」,提醒用戶每次只專注於一個重要的任務,並且通過不斷的提醒來有效治療當下十分流行的「拖延症」。甚至於這款Procraster可以稱之為拖延症的「終結者」。正如之前所提到的,Procraster每次只專注於一件事情,完成一項任務,所以每次在Procraster中只能啟動一個項目。設置完成之後,下一步就是針對新添加的任務進行分析,為用戶完美完成任務做好準備。
  • 英語口語:拖延症英語怎麼說?
    今兒,咱們就正經滴裝X,談一談「拖延症」這檔事~   NO.1 神馬是「拖延症」?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並不是嚴格的心理學或醫學術語,而是用於描述人們拖延的行為和狀態。有人認為,這是一個近年來興起的網絡名詞,因為切合現代人的生活而流行開來。
  • 英語熱詞:「拖延症」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熱詞:「拖延症」英文怎麼說? 2019-07-04 13:54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碰到事情總抱著「再等等」的心態,一切都要拖到最後……   近日,一項調查顯示,超過97%的大學生都覺得自己或多或少地有「
  • 英語詞彙:拖延症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詞彙:拖延症英文怎麼說?   「拖延症」並不是嚴格的心理學或醫學術語,而是用於描述人們拖延的行為和狀態。有人認為,這是一個近年來興起的網絡名詞,因為切合現代人的生活而流行開來。「拖延症」的典型心態似乎可以用電影《亂世佳人》結尾的經典臺詞「After all, tomorrowis another day!」(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來概括。
  • 拖延症基因真的存在 女性拖延從此有據可依
    儀器信息網訊 拖延症被定義為自願推遲完成某些目標的行為。雖然它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但它的遺傳學基礎卻鮮為人知。有數據表明,有拖延症的人不只是想簡單地拖延時間,而是很大程度上會受到自身對任務感覺的影響,例如多巴胺。
  • 孩子拖延成常態,巧用「四象限法則」,讓高效變成孩子的準則
    文丨姜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拖延成性是很多孩子的通性,他們對於時間的觀念一向比較弱,難以知道當下自己最應該做什麼事情。張莉家的孩子,出了名的喜歡拖拉,做什麼事情都好,總是要拖一會。早上起床上學,說好的七點起床,孩子每次都是要弄到接近8點,然後才去上學。
  • 雙語:拖延症基因找到了,只對女性有影響
    人們通常認為拖延症是一種選擇,而且這種讓人推遲必要工作的人格特點是懶惰的表現。   However, new research suggests that genes may play a role.   但有新研究表明這是受基因影響的。
  • 跟著TED學英文01 雖然你有拖延症,但是我有藥啊
    這是今年帶你學的第1篇TED/雖然你有拖延症,但是我有藥啊/那些你今年要完成的去年定下的千年就要實現的目標,現在他們怎麼樣呢?嘻嘻,小編跟你說了段繞口令。不過今天,的確帶你認識一位新朋友,選擇困難症一母同胞的好兄弟——「拖延症」。
  • 拖延症有救了?科學家為你找到了「藉口」!
    西遊記告訴我們,拖延症吃不了唐僧肉。 youtube 拖延是延遲或推遲某事的行為。可以將其進一步表述為開始或完成任務的習慣性或故意延遲。 拖延者常見類型 1.完美主義。希望從一開始就有一個完美的開頭,致使遲遲不肯行動。
  • 英語熱詞:「拖延症」用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熱詞:「拖延症」用英語怎麼說? 2019-07-31 17:10 來源:天津新東方 作者:姚麗美   」拖延症」英文可以用procrastination表示,而「做事拖拉的人」即「拖延症患者」則可以用procrastinator來表示,動詞procrastinate
  • 達爾文,是怎麼治好拖延症的?
    拖延症大約是時下流毒最廣的心理疾病之一,無數大好青年在這種病症的折磨下「明日復明日」。 當然,這個病不是今天才有的,歷史上就曾經有位爺,將本來已經呼之欲出的書整整拖了20年才動筆,堪稱「拖延症之王」,而且這人和他的書對人類歷史的影響至關重要,這就是達爾文和他的《物種起源》。
  • 人性說:四張圖片看出你的拖延症有多強,我是代表利索的橙色
    拖延症已經成為了大部分人的標籤,作為一種新出現,並且在很短的時間裡面就傳染了大部分人得「疾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拖延症的症狀。這種「疾病」在近一段時間裡面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對拖延症的吐槽也成為了全新的宣洩方式。今天的人性說就來測試一下你的拖延症到底有多強,接下來讓我們進入測試吧。
  • 孤獨症兒童是天才還是傻子丨希望島特殊教育乾貨分享
    以前,最先被人們關注的是具有某方面天賦的天才孤獨症兒童,這雖然讓很多人對自閉症有了開始的認識,但僅僅只是片面的不完整的認知。其實孤獨症兒童在現實生活中一直面臨著數不清的難以預料的實際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這個家庭的工作和生活。
  • 拖延症讓你苦惱?都怪大腦前額葉還沒進化到位
    很多人都苦於自己愛拖延的「習慣」:不管是欠著錢不還,還是爛著牙不看醫生,或者旅行回來行李還沒歸位。生活中有些例行公事本來是必須要做的,但是我們總是把瑣碎、煩人的任務丟給未來的自己,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的自己肯定也不想做這些事情。想要克服壞習慣,首先要找到其根源。拖延症的根源深埋在我們的進化史中。
  • 拖延症基因找到了!多巴胺分泌多的女性更容易拖延
    當你還在為拖延自責時,科學家已經為你準備好了「藉口」。發表在《社會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拖延傾向可能是受基因控制的,拖延症相關的控制通路與大腦中的多巴胺釋放有關。德國波鴻大學的Erhan Genc等人找到了影響大腦多巴胺釋放的基因,該基因負責編碼酪氨酸羥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它的表達量決定了大腦中包括多巴胺在內的各種兒茶酚胺遞質的數量。不過,TH基因似乎只對女性拖延產生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