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延成常態,巧用「四象限法則」,讓高效變成孩子的準則

2021-01-13 姜媽育兒記

文丨姜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拖延成性是很多孩子的通性,他們對於時間的觀念一向比較弱,難以知道當下自己最應該做什麼事情。

張莉家的孩子,出了名的喜歡拖拉,做什麼事情都好,總是要拖一會。早上起床上學,說好的七點起床,孩子每次都是要弄到接近8點,然後才去上學。晚上回來寫作業,明明只要一個小時不到就能做完的作業,就硬是要用到兩三個小時才能做完。

對此,張莉也是想盡了辦法,比如威脅孩子,告訴孩子再不做完作業的話,晚飯就不用吃了。還有早上不起床,就和孩子說再不起床等會就不用去上學了。

但是不管用什麼方法,孩子就是不理會,如果說得嚴重了,還把孩子給嚇著了,後來沒有辦法張莉也就慢慢習慣了孩子的這種拖延,任由孩子這樣。

孩子一旦拖延成常態的話,其實是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

1、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

習慣了拖延的孩子,在心理學中,這些孩子又被稱為自我調節失敗的孩子,因為他們沒有能力掌控自己,去安排事情。

一旦孩子什麼事情都沒有辦法做好的話,長期以往,孩子的自信心就會一度被打擊,變得非常的膽小和自卑。因為不管什麼樣的事情,孩子都沒有辦法很好地完成,哪怕就是簡單的早起穿衣可能都沒有辦法完成,對於孩子來說他是非常的自卑,覺得自己就是不如別人。

2、學習成績下降

拖延症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習成績不斷下降,老師布置的作業每次都不能很好地完成。

而且一次沒能按時完成作業之後,很容易陷入一個怪圈,就是一次不能按時完成以後,以後都會沒辦法按時完成,孩子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所以孩子的成績就會因此受到影響,不斷下滑。

3、容易焦慮

孩子什麼事情都沒有辦法按時完成的話,他的內心是非常焦慮和難受的。孩子在五歲左右的時候,他是非常渴望得到別人認可的,孩子會通過別人的認可來認識自己。

如果什麼事情都沒有辦法很好地完成,孩子就沒有辦法得到別人的認可,他就會開始著急,想要把事情做好,想要獲得認可。但是由於有拖延症,孩子就會缺少及時完成事情的能力,內心就會開始有焦慮感。

面對孩子的拖延症,父母應該怎麼辦呢?首先父母要讓孩子去接納他的拖延症,就是有些事情孩子確實沒有能力去完成,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然後,就是要告訴孩子區分清楚,什麼事情是最重要的,什麼事情並不是這麼重要的,既然有拖延症,那麼就適當地把一些重要的事情先做了,不重要的可以不做那就不做,時間自然也就有了。

在這裡也給各位家長提供一個方法,它就是「時間的四象限法則」。

1、 重要緊急的事情要放在第一位

如果一件事情它是既重要又緊急的,理所當然就應該立即去解決掉,一般這樣的事情大多就是學習。

父母可以讓孩子把一天的事情列出來,然後問他什麼事情是今天一定要完成的,孩子說出來後,再問他這件事情如果不做會有什麼影響?簡單的兩個問題,就能幫助孩子辨別出什麼事情是重要又緊急的,而且是當下必須要立刻完成的。

2、重要不緊急的事情要牢記在心

有些事情是很重要的,但是它沒有那麼緊急,一天不做也沒有關係,可是一旦時間長了沒有做,對於孩子來說就會有非常大的損失。

這種事情一般就是孩子的興趣發展,興趣的培養不是一兩天的事情,需要孩子花大量的時間。一旦沒放在心上,就容易忘記這樣的事情,對於孩子的將來發展是很不利的。

3、不重要緊急的事情想辦法做

不重要緊急的事情,其實還是有很多的,比如借了被人的東西,到了要還的時候,雖然不重要但是很緊急,因為會影響到孩子的一個信譽的問題。

面對這些零碎的事情,有時候未必一定是要自己做的,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思考這些事情是否有別的方法能夠更好地去處理,就不用自己去做。

4、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

這些事情其實是可以不做的,往往可能是周末經常一起玩的朋友找他出去玩,由於天天都在學校見面,如果這個周末很忙,那麼孩子就應該把這件事先放一放,因為它並不是很緊急,而且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

當孩子學會了把事情分為輕重緩急之後,那麼他的拖延症也就自然而然的會變好,因為很多不重要的事情孩子再也不用焦頭爛額的去處理,還能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育兒問題姜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姜媽育兒記,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相關焦點

  • 孩子假期內沒有時間觀念,巧用「四象限法則」,樹立正確時間觀
    2、沒有時間觀念會演變成拖延症拖延症患者在完成工作時表現為拖一時算一時,時間觀念基本沒有。成年人發現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最怕的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拖延症,沒有能力的人不會對接需要能力的工作,而我們總希望在面臨工作挑戰的時候能有充分的準備,而這些有能力的拖延症選手總能帶給我們想怒不敢怒的情緒。
  • 疫情後開學,孩子學習狀態不好怎麼辦?教孩子用好「四象限法則」
    時間管理最重要的工具在於"四象限法則"很多家長知道要教會孩子時間管理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但是問題在於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怎麼樣去做時間管理。在這裡,我想教大家一個在時間管理理論裡面的一個重要觀念,也是我們進行時間管理的一項重要的工具:"四象限法則"。
  • 孩子不懂「時間管理」怎麼辦?運用「四象限法則」,開啟高效人生
    媽媽是一個公司的領導,她意識到孩子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時間,於是打算教他運用"四象限法則"來管理時間。小孩子為什麼也需要時間管理?時間觀念缺失的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都十分的缺條理性,大多是按照自己的心情去做事情的。
  • 寒假孩子時間觀念等於零?用四象限法則,幫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一放假時間觀念為零,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來說都是不利的,父母需要學會及時的制止孩子,但是也有許多的父母不知道要怎麼做才能夠幫助孩子樹立好時間觀念。各位父母別著急,學會用四象限法則,就能夠有效的幫助孩子樹立好時間觀念。
  • 孩子在家學習的關鍵在於時間管理,用好四象限法則,能事半功倍
    作為家長要知道時間管理的重要工具:四象限法則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存在著許多人由於沒有懂得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導致在處理一些緊急事件的時候,沒有掌握好時間的把握去很好的,有計劃的去完成這件事情,導致他們的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 四象限法則,「兩學一做」必須處於第一象限
    著名管理學家科維提出了一個時間管理的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象限」: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這就是關於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則」。在「四象限法則」中,「兩學一做」應該處於哪個象限?答案是非常肯定的,「兩學一做」必須處於第一象限。
  • 孩子時間不夠用?是效率不行,「艾森豪法則」助孩子高效成事
    "艾森豪法則"就是一個幫助孩子們高效成事的一個好方法,它幫助孩子們把所有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分成了四個部分,讓孩子們合理的安排時間按照順序高效率地完成了事情。 既然這個法則對於孩子們來說如此的有效的話,我們不如來進一步的深入認識一下這個法則,在充分的了解了這個法則之後教會孩子們用這個法則去高效率的安排自己的時間。
  • 這樣活用四象限法則,解決時間管理難題
    昨天同事小薇找我吐槽,說他們部門最近學習「時間四象限法則」,每天都要在早上的時候,根據自己這一天的任務特點,安排一天的工作進程。部門的本意是想讓我們更好的利用工作時間,高效處理事情。回到同事的疑惑,為什麼作為讓人高效處理事情的「時間四象限法則」,在應用的時候,往往會取得相反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們沒有釐清法則的重點難點,以及使用原則。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時間管理法——四象限法則
    四象限法則是美國管理學家史蒂芬·科維提出的一種時間管理方法,主張對事情按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劃分,把事情分為「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四個象限。
  • 掌握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就行了
    美國管理學家史蒂芬.柯維在他的著作《要事第一》裡面提出了著名的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理論上講,掌握了這個法則,任何人都能成為成功的人。什麼是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史蒂芬.柯維把一個人要做的事情根據緊急度和重要度分為四類(四象限):第一象限的事:這個象限包含的是一些緊急而重要的事情,這一類的事情具有時間的緊迫性和影響的重要性,無法迴避也不能拖延,必須首先處理優先解決。比如生病住院,重要的會議工作等。
  • 如何做時間的主人,搞懂「四象限」成為時間管理大師
    著名管理學家科維提出了著名時間管理的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劃分,基本上劃分為四個「象限」。緊急且重要、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把我們需要處理的事情按這四種象限進行劃分,然後根據不同的緊急重要程度,採取不同的措施。
  • 方法:高效處理工作的四象限圖
    《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高效處理工作的四象限圖。四個象限分別代表了:事務的優先順序、你對事務的忍受程度、提升效率和委派任務,每個象限下,都有幾個相應的問題需要你回答。文章建議,通過回答這些問題,你可以將每天待辦清單上的任務分類,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 「高效工作」怎麼在印象筆記裡建立子彈筆記01:四象限法則
    利用「四象限法則」對工作和生活進行分類四象限法則是把事情按照輕重緩急分為四個「象限」,有利於對事情有更深刻的認識及更有效的管理。其中:第一象限:重要又緊急優先解決,如果一直在「瞎忙」這個象限,就證明你非常需要這個模板了第二象限:重要不緊急法則重點,這才是最需要做的事。需要制定計劃,按時完成。
  • 什麼著急什麼不著急,孩子難區分?試試四象限法
    和表妹一起輔導孩子寫作業,就像是坐地鐵一樣,身邊總有廣播在報站:「來,我們先寫語文作業熱身!」「好啦,真棒,下面把這篇字寫一寫!」我打趣她:「你簡直變成陳多多的小秘書了!」表妹一臉「我有苦衷」地說:「我也試著放手了,可是結果呢?
  • 孩子明明很努力成績卻不好,巧用帕累託法則改善,學會時間管理
    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你有沒有因為孩子的成績問題而苦惱過?相信世界上的大部分家長都比較看重孩子的成績,無論什麼時候,都會想盡一切辦法逼著孩子學習,激發孩子的鬥志,希望可以讓孩子在成績方面佔優勢。
  •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時間管理方法:四象限法則
    我生待明日, 萬事成蹉跎。世界上的許多東西都能盡力爭取和失而復得,只有時間難以挽留。時間是這麼的寶貴而且不可復返,我們更應該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這時候時間管理就變得刻不容緩了。明確自己的時間去哪裡了。聽說過這麼一句話:你的時間用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 四象限揭秘孩子的學業困境(純乾貨)
    ——豐荷驛心心理諮詢工作室首先,我們先看右上角,也就是第一象限,高興趣加上高能力。在有次節目裡邊他一提到唱歌、音樂,眼睛裡邊就直放光,連著幾宿不睡覺的創作一點也不成問題,舞臺上自信爆棚,光芒四射。所以高興趣+高能力=高動力。
  • 四象限法則了解一下
    這曾經是我生活的日常,在這種時間不夠用的狀態下,我很快陷入了焦慮,所以,我想到了曾經偶然看到的四象限法則。1.四象限法則:最簡單的時間管理法四象限法則,又叫做艾森豪法則,因為創始人是艾森豪。它是指在紙張畫出橫豎交叉的兩個箭頭,讓空白變成了四個象限,而這四個象限分別代表著緊急又重要、不緊急但重要、不緊急不重要和緊急不重要這四種事情。
  • 四象限原則:幫你做好事務安排,成為一個高效的管理者
    四象限原則:幫你做好事務安排,成為一個高效的管理者有一段時間,感覺自己每天都非常忙,每天睡覺前還特別焦慮,感覺自己每天沒完成什麼大事,也總是熬夜失眠到很晚,仔細想來後來在時間管理的書籍裡看到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四象限原則。我開始在每一天工作前,留出10分鐘時間,先把今天需要做的事情全部列在我的手帳本清單上,然後按照事情的重要緊急程度進行排序,這樣把時間精力花在解決要害上,一天下來,儘量在晚上8點之前解決一天中的重要工作,整個人也高效輕鬆了很多,熬夜焦慮的狀態也得到了改善。下面具體給大家介紹四象限原則,開啟高效的生活吧。
  • 人人都懂的四象限法則,柳傳志用來幫聯想「拐大彎」
    來源:中國企業家人人都懂的四象限法則,柳傳志用來幫聯想「拐大彎」柳傳志曾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說過,聯想應對不確定性的辦法是「拐大彎」,如果沒做到這點,聯想早就死了。那麼,「拐大彎」是什麼獨門武器呢?如果拐大彎提前做應對,事情變成重要而不緊急,相對應對會比較從容,這是我的體會。」有沒有覺得柳傳志說了個特別熟悉的原理?對,這就是我們常常提及的「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