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奧納多·達·文西畫像
拖延症之所以在最近成為時髦詞兒,跟人類生存狀態的改變有很大的關係。
試想上溯到我們八輩兒祖宗那兒,他老人家的日常生活很可能如下安排:天亮起床,早飯,種地,午飯,種地,晚飯,愣神兒,天一黑就睡覺了。這種農業社會的主流生活模式簡樸自然。人們不必為水電煤氣手機上網之繳費發愁,不必為電腦殺毒重裝特意找人上門服務,幾個月洗次澡,更完全沒有洗車瑜伽接送孩子上下學這類瑣事兒。這正是如今提倡的所謂"慢生活",想必大多數時候,拖延都不是一個問題。只是到了現代社會,社會化分工與競爭加劇,隨性自然倒成了一種病症。乃至於"慵懶"成了一個奢侈的名詞兒。
於是科學工作者開始關注"拖延症"的起因,並發現拖延與注意力渙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其實這一點並不新鮮,因為拖延與注意力渙散自古有之,拖延的歷史人物也並不鮮見,更有甚者歷史被拖延所改寫。我們就八卦一些歷史名人,看看拖延或者注意力障礙是怎麼影響他們的。
天才的遺憾
李奧納多·達·文西是最多被作為拖延症患者提及的偉人。這位天才是史上最極品的博學者,同時涉足建築、解剖、藝術、工程、數學等多個領域。他一生寫了大量筆記。據估算,傳世的6000多頁手稿只是全部的三分之一。在這些筆記裡面,達文西成為西方第一個人形機器人的設計者,第一個繪製宮中胎兒和闌尾構造的人,繪畫創作方案更是不計其數。這個事實側面反映了達·文西的一生中注意力是相當分散的。也是由於這種分散,使之不能把精力完全花費在具體的目標上。於是,由於追求完美和不斷有新的靈感到來,眾所周知的蒙娜麗莎畫了四年,最後的晚餐畫了三年,並且都嚴重影響了客戶關係。最終達文西傳世畫作不超過20幅,並且其中有五六幅到他去世還壓在手裡沒能交付。直到他去世200年後,有關繪畫的手稿才被後人整理成書,而更多科學方面的實踐至今仍隱藏在那些草稿圖中,成為天才的遺憾。達·文西本人亦為此苦惱,在一則筆記中他寫道:「告訴我,告訴我,有哪樣事情到底是完成了的?」這種挫敗感,與我們當今飽受拖延困擾的後世人類所體驗到的別無二致。
殺身之禍
比如被日本人當做民族英雄的坂本龍馬。龍馬是日本精神醫學研究者最喜歡提及的注意力障礙(ADHD)疑似患者。而當代醫學研究認為,ADHD正是拖延的主要病理因素之一。坂本龍馬給後人留下的印象是不拘小節,喜歡新鮮事物,敢開風氣之先,這似乎是ADHD的一種典型人格。在日本,他第一個提出"日本國"概念,第一個帶新娘蜜月旅行,第一個使用萬國公法與外國公司打官司並且勝訴。關於萬國公法還有個典故是說,坂本龍馬曾對友人說過:"今後在室內亂鬥的情況會變多了。我喜歡小太刀,小太刀短小靈活,比太刀更實用(當時流行太刀)。"之後友人帶了小太刀再見龍馬,他卻掏出來一柄手槍:"這比小太刀更具威力。"到後來友人又帶了槍再見龍馬,這次龍馬掏出的是一部《萬國公法》並說道:"手槍只能殺傷敵人,此書可以振興日本!"
另一個經典的段子是說西鄉隆盛曾對坂本龍馬講:"你前天所說的和今天所說的不一樣,這樣你怎麼能取信於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龍馬則說:"不是這樣的。子曰:\『君子從時\『。時間在推移,社會形勢天天都在變化。因此,順應時代潮流才是君子之道!西鄉,你一旦決定一件事之後,就想貫徹始終。但這麼做,將來你會落於時代之後的。"
這樣一個緊隨變化與可能的個性固然不會有"思維狹窄"的毛病,但是不可避免的副產品就是注意力多少有些渙散,當有人提醒龍馬將有暗殺風險時,龍馬並沒有聽取建議去避難,這種得過且過全憑見機行事的態度最終使龍馬死於十分簡單的刺殺。刺客堂而皇之敲門入室,從容上樓結果了這位時代驕子的性命。
遇到同樣命運還有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林肯遇刺後的調查表明,林肯在遇刺前曾多次收到關於暗殺的消息,甚至本人還夢到自己被刺殺。當時總統將要觀看話劇演出的消息被印刷在海報上。事發當天軍隊高官還極力勸阻林肯不要去。然而林肯此時表現得過於沒心沒肺,並沒有把忠告當回事兒。於是,當晚警備也沒有加強。事發時,負責在包廂外守衛的警察對看戲毫無興趣,躲到另一個房間喝酒。包廂原本有鎖,但此時已經毀壞多日。於是,刺客得以十分從容地開門進入總統包廂,平靜的對美國最偉大的總統開了八槍。
深究下去,林肯在面對刺殺威脅時所表現出的心不在焉與他的病史不無關係。林肯同樣是一位當今常被文章提及的ADHD疑似病例,他的小兒子託馬斯(泰德)林肯更是最早被診斷為多動症(ADHD的早期說法)的人之一。另外林肯本人也是重度抑鬱症患者。這些疾病能使人行事動機不足,面對重大問題應對遲緩。
左右歷史
當然拖延不全是疾病造成的,某些性格取向會導致人過於拖延。與林肯同時代有一個經典的例子正好能說明這個問題。
當時北方軍有一位著名的將領名叫喬治·布林頓·麥克萊倫。他曾是西點軍校優等生。科班出身的他善於充分準備,由於系統改造了北方軍隊的後勤使他名聲大噪,最後被提拔為北方軍總司令。
可是新任將軍在其後屢次被"不打無準備之仗"的理念所拖累。先是以準備不充分為由拒絕進攻而與總統鬧僵,後來又由於過分謹慎不願追擊多次喪失勝利機會。直到1862年的安提坦關鍵戰役中,他再度躊躇不決,最終在兩倍於敵軍的情況下錯失全殲南方軍隊的機遇。戰爭因此又遷延三年才告結束。這一切摧毀了軍政界對麥克萊頓的信任,最終使他被眾口交貶,解除軍職。林肯曾抱怨說"如果麥克萊倫將軍不想好好用自己的軍隊,我寧願把它們都借給別人"。麥克萊倫後來的繼任者尤利西斯·S·格蘭特將軍更在戰後挖苦說:"麥克萊倫是戰爭中讓我感到最好奇的一個人之一。"可見,嚴謹、一絲不苟的準備有時是不能應付風雲突變的戰局的。在激烈的變化中完美主義往往顯得不合時宜,這也是導致拖延的一個重要心理因素。
怎麼辦
既然拖延與注意力障礙製造如此大的麻煩,歷史上便留下了很多偉人與其作戰的佚事。
為了能更好集中精力在某一件事上並完成它,天才們想出了別開生面的辦法。維克多·雨果會赤身裸體地寫作,讓他的管家把他的衣物藏起來,這樣在他該寫作的時候他就無法外出了。毛澤東青年時代也有類似於到吵雜環境看書鍛鍊注意力的佚事。生活全無條理的貝多芬則通過記事本來維持最基本的生活和創作。
還有一些人物由於注意力的障礙幼年完全無法適應社會,他們在至親的幫助和支持下最終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這裡面有愛因斯坦,當他嚴重偏科而無法進入高等學府時,他父親為他找到一個不需考試的大學。還有愛迪生。其實愛問為什麼的孩子並不可愛,由於愛迪生嚴重的多動傾向被學校拒之門外時,愛迪生的母親拾起教育重擔,這才保證他不會成為一個文盲。菲爾普斯,一個被確診的注意力障礙患兒,他母親為他找到遊泳這個特長,否則他將是嚴重問題兒童。
史上在拖延與惰性作戰方面集大成者,當屬美國開國元勳班傑明·富蘭克林。班傑明家境貧寒,小學二年級學歷,童工出身,全靠自己刻苦上進,自學成才,最終以政治家、外交家、科學家、慈善家、作家和發明家聞名於世。最終班傑明被作為"資本主義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印在100元美鈔上給全世界人民瞻仰。班傑明25歲給自己列下13條必備美德,以星期為單位逐項訓練。這十三條美德我們現在看來固然有其歷史的局限,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簡直就是一套抗拖延行為訓練方案。在最後,就讓我們用這部武林秘籍結束,對抗拖延是日常活動,願朋友們對拖延保持完勝。
1.節制:食不可過飽,飲不得過量。
2.緘默:避免無聊閒扯,言談必須對人有益。
3.秩序:生活物品要放置有序,工作時間要合理安排。
4.決心:要做之事就下決心去做,決心做的事一定要完成。
5.節儉:不得浪費,任何花費都要有益,不論是於人於己。
6.勤勉:珍惜每一刻時間,去除一切不必要之舉,勤做有益之事。
7.真誠:不損害他人,不使用欺騙手段。考慮事情要公正合理,說話要依據真實情況。
8.正義:不提損人利己,履行應盡的義務。
9.中庸:避免任何極端傾向,儘量克制報復心理。
10清潔:身體、衣著和居所要力求清潔。
11.平靜:戒除不必要的煩惱。也就是指那些瑣事、常見的和不可避免的不順利的事情。
12.貞節:少行房事,決不使身體虛弱,生活貧乏,除非為了健康或後代的需要。不可損壞自己或他人的聲譽或者安寧。
13.謙遜:以耶穌和蘇格拉底為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