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媒刊文:為什麼拖延對人們的大腦有好處?
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8月4日刊登題為《為什麼拖延對我們的大腦有好處》的文章,現將文章摘編如下:我們所有人都曾聽到過發自內心的促使我們拖延的聲音,這一習性推遲了我們本該從現在起就做的事情。例如,據2018年3月的一項民調顯示,大概有近50%的人每天將工作拖延一個小時完成,有22%的人拖延兩個多小時完成。
-
為什麼有人做事喜歡拖延?與大腦兩個區域有關
為什麼有人做事喜歡拖延?德國研究人員發現,這可能與大腦中兩個特定區域相關。來看研究人員的分析。研究人員說,他們藉助磁共振成像技術,對264名研究對象的腦部進行掃描,又以問卷形式調查了他們對自身行動的控制能力。
-
拖延症讓你苦惱?都怪大腦前額葉還沒進化到位
衝動是在大腦中的一系列生理機制之下產生的,而這些生理機制大部分又是受到多巴胺的刺激產生的。多巴胺在人體中有許多功能。在產生衝動的方面,多巴胺是在人腦中的運動和快感系統中起作用, 「迫使」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這些事在過去通常是對生存有益的。多巴胺反應對於衝動主要有兩方面影響。
-
簡讀《拖延心理學》,超越93%的人
拖延,是從盤古開天地起就開始困擾人們的大難題!人類有多久歷史,就有多久拖延史。就算是科技發達的現在,平均每10個人裡就有7個人有拖延症方面的困擾。拖著不洗碗、拖著不鍛鍊,到拖著不學習、拖著不決策……。不論是總裁還是主婦,學生還是白領,拖延症面前人人平等。
-
拖延症基因找到了!與大腦中的多巴胺釋放有關
原標題:拖延症的基因找到了!當你還在為拖延自責時,科學家已經為你準備好了「藉口」。發表在《社會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拖延傾向可能是受基因控制的,拖延症相關的控制通路與大腦中的多巴胺釋放有關。
-
跟著TED學英文01 雖然你有拖延症,但是我有藥啊
更新時間不定,但是平均每月有160萬訪客和460萬訪問量。就是這樣優秀的一個人卻宣稱自己有拖延症,為了搞清楚自己為什麼會有嚴重的拖延症,隨後撰寫了一篇文章,收到了上千封電子郵件。發自世界各地、從事各行各業的人,他發現原來很多人都有這個問題。
-
冥想對人們實際上有什麼好處?
在冥想期間,人們通常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並調節呼吸,採取某些身體姿勢,使外部刺激降至最小,產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麼都不想。 冥想原本是宗教活動中的一種修心行為,但現在已廣泛地被運用到許多心靈活動的課程中。
-
每個「拖延症」孩子的背後,都有天才的影子?
為什麼? 學者N Milgram 認為,人們在現在之所以經常會為拖延症感到焦慮,是因為認為現代社會節奏加速,需要大量的承諾和時間截點。 這些承諾和時間截點是如何引發人恐慌的呢?
-
雙語:拖延症基因找到了,只對女性有影響
人們通常認為拖延症是一種選擇,而且這種讓人推遲必要工作的人格特點是懶惰的表現。 However, new research suggests that genes may play a role. 但有新研究表明這是受基因影響的。
-
拖延症基因找到了!多巴胺分泌多的女性更容易拖延
當你還在為拖延自責時,科學家已經為你準備好了「藉口」。發表在《社會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拖延傾向可能是受基因控制的,拖延症相關的控制通路與大腦中的多巴胺釋放有關。德國波鴻大學的Erhan Genc等人找到了影響大腦多巴胺釋放的基因,該基因負責編碼酪氨酸羥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它的表達量決定了大腦中包括多巴胺在內的各種兒茶酚胺遞質的數量。不過,TH基因似乎只對女性拖延產生了影響。
-
拖延症基因真的存在 女性拖延從此有據可依
儀器信息網訊 拖延症被定義為自願推遲完成某些目標的行為。雖然它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但它的遺傳學基礎卻鮮為人知。有數據表明,有拖延症的人不只是想簡單地拖延時間,而是很大程度上會受到自身對任務感覺的影響,例如多巴胺。
-
【2011搞笑諾貝爾獎】如何積極地拖延工作?
提倡「結構化拖延法」的佩裡教授佩裡先生說,人們總將注意力放在他們最大的並且最重要的職責上,然後把時間浪費在無收益的活動上,比如上上網,看看電視什麼的。他建議拖延症患者們用比較不艱難的(而且很有用的)工作把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比如跟進客戶,完成開支報告或者閱讀行業新聞。他說,聰明的拖延者可以獲得「高效」的好名聲,同時也可以繼續「屈服」於自己拖延的衝動。
-
10分鐘避免及時行樂悖論,你不是真正的快樂,拖延只是保護色
我對「及時行樂」這句話最深的印象,還停留在《死亡詩社》那部電影裡,老師對一群荷爾蒙滿溢的青春少年們說「及時行樂」,是讓他們珍惜當下,不虛度時光,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尋找真正的快樂。這是有心理學依據的,大部分你覺得能使你快樂的事情,其實都只是大腦的錯覺和欺騙。還記得之前聊過的大腦獎勵系統嗎?
-
科學家最新研究:如果你愛拖延,可能你很快樂
我只能這麼安慰自己:為什麼愛拖拖拖……延?大概因為我是一個快樂的女子。快樂的女人患拖延症的比例更高拖延症,雖然普遍存在,但它的遺傳學基礎卻鮮為人知,「這與大腦中的多巴胺釋放有關。」雖然這些特質對一心多用很有幫助,但研究小組認為,「這也更容易使人分心,讓人不能一口氣堅持完成一件事,所以催生了拖延症。」不過在這項研究中,Genc團隊發現,TH基因似乎只對女性拖延產生影響,「這些激素調控機制可能在女性中更為明顯。多巴胺分泌略多的女性,更容易做事拖延。」有可能是現代社會中,男性整體壓力大過女性,比較容易不快樂。還有一種邏輯可能也能說得通。
-
2020的所有混亂或許對我們的大腦有好處
但並不是每個人這麼悲觀,史丹福大學神經科學家大衛·伊格曼就說,這些混亂都可能對我們的大腦有好處。 作為PBS紀錄片《大腦》的主辦人、HBO電視網《西部世界》的科學顧問以及幾本神經科學書籍的作者,伊格曼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Livewired: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Ever-ChangingBrain。
-
2020的所有混亂或許對我們的大腦有好處
圖源:Getty Images新冠肺炎大流行帶來的壓力會對大腦造成無法挽回的破壞,類似這樣的言論,我們已經聽到過很多。但並不是每個人這麼悲觀,史丹福大學神經科學家大衛·伊格曼就說,這些混亂都可能對我們的大腦有好處。
-
拖延症有救了?科學家為你找到了「藉口」!
人們往往更願意去做那些能夠立刻嘗到甜頭的事,如果眼前嘗不到甜頭,那麼人們就會在心裡給它的價值打個折扣,哪怕它對未來很重要,也會拖拖再說。2020年1月,有英國研究學者通過問卷調查形式詢問10000受訪人群是否會有拖延習慣,只有15.6%的人聲稱永遠不會拖延,超過84%的人有拖延習慣。換句話說,我們認識的人中大部分或多或少都會有拖延。
-
「全是乾貨」10分鐘讓你擺脫拖延症,掌控自己的時間
一、拖延症真的是病症嗎?拖延症算是心理學領域中一個比較常見的議題。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拖延症並不屬於心理疾病。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心理現象或者情緒現象出現。但因為它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太大太頻繁了,才讓我們對拖延症cue的更多一些。但心理學和實際生活的結合與運用有個有趣的點,就是你越是覺得某種情緒是病症,你就越是不會想要解決它。
-
利用「神經可塑性」,從根本上解決你的拖延症
信息成癮是真實存在的,拖延症是它的孿生兄弟。畢竟,當我可以坐下來刷劇看視頻的時候,我為什麼非要面對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呢?但拖延會導致消極的後果,導致你精神上過分疲勞,而且沒法按時完成任務,整個生活也亂糟糟的。我怎麼會對網絡這種東西上癮了呢?為了提高效率,我該如何是好呢?這兩個問題有著同樣的答案:神經可塑性。
-
精通多門語言,對你的大腦有什麼好處?
精通多門語言,對你的大腦有什麼好處?發布時間: 2018-08-14 16:27 精通多門語言,對你的大腦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