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糕的一年?2020的所有混亂或許對我們的大腦有好處

2020-10-12 讀芯術

全文共2688字,預計學習時長7分鐘


圖源:Getty Images


新冠肺炎大流行帶來的壓力會對大腦造成無法挽回的破壞,類似這樣的言論,我們已經聽到過很多。但並不是每個人這麼悲觀,史丹福大學神經科學家大衛·伊格曼就說,這些混亂都可能對我們的大腦有好處。

作為PBS紀錄片《大腦》的主辦人、HBO電視網《西部世界》的科學顧問以及幾本神經科學書籍的作者,伊格曼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Livewired: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Ever-ChangingBrain。

這本書講述的是人腦非凡的適應性。今年無疑考驗了我們適應能力的極限,埃利門託(Elemental)從認知角度上和伊格曼討論了他和我們大家的腦袋中發生了什麼。

埃利門託:大衛,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都在狂看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這背後有神經科學的原因嗎?

伊格曼:這往往是大腦最喜歡的地方——熟悉和新奇之間的甜蜜點!我們被熟悉的事物吸引,因為最近可能有太多該死的新奇事物。

埃:在這段新奇的日子裡,你一直在照顧自己的大腦嗎?

伊:其實這是新冠肺炎的一線希望:它把我們都從倉鼠輪上撞下來,放棄特定的做事方式,迫使每個人思考新的做事方式。實際上從認知上說,這對你很有好處。我們所有人相比正常情況都被迫做了更多腦力鍛鍊,用新奇事物挑戰你的大腦似乎能提供認知保護。

圖源:unsplash


埃:大腦在解剖學層面上發生了什麼?

伊:在一項研究中,一些老年人直到生命最後幾天仍保持認知活躍,卻在屍檢中被發現患有阿爾茨海默病,但他們活著的時候沒人發現。這是為什麼?因為即使在他們的大腦組織被疾病破壞時,也不斷在已經斷開的區域之間建立新的神經通路——新的道路。他們的認知能力幾乎沒有減弱。

相反,如果你只有一個固定的路線圖,上述破壞就是災難性的。

另一方面,我懷疑這次要做的是認清生活中的許多事情,迫使我們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對於我們這些一直在飛機上的人來說,正是這個機會迫使我們從事物的不同角度批判性思考,否則我們永遠不會抓住這個機會。這可能會讓我們變得更加明智,迫使我們走出舒適圈。

埃:讀你的作品時我一直在想:神經科學是一種超能力嗎?了解大腦如何工作給你的生活帶來過什麼好處嗎?

伊:這真是個有趣的問題。一方面,當你生氣、飢餓或心情不好時,神經科學知識可一點也幫不了你。

但它讓我知道在不同時刻,自己不是同一個人。你可以用一種真正有用的方式與未來的自己籤訂合同。比如,我知道自己會忍不住吃餅乾,所以現在就把餅乾扔掉。如果我想鍛鍊,並且知道自己在那天可能會懶惰,所以要給朋友打個電話,約個時間健身房見。但是上面說的誰都能做到!並非是神經科學家的專利。

圖源:unsplash


埃:與未來的自己籤訂合同的想法——聽起來可能適用於「末日滾動」。你知道,不斷刷新社交媒體的習慣會讓我們看到更多噁心的新聞……

伊:是的,這是你可以和未來的自己達成的一種契約:如果你知道自己打開社交媒體後心情會變壞,並且最終會為此浪費時間,一開始你就可以選擇不打開。是的沒錯,我和別人一樣容易受到點擊誘餌的影響。

埃:你在一個著名實驗中,讓人們從很高的地方摔下來,觀察他們在恐怖時刻對時間的不同感知。2020年感覺就像是一個漫長的恐怖期,將這一整年作為時間段,會與上述實驗有什麼關聯嗎?

伊:嗯,你從那個實驗中知道,我發現人們通過自己生成了多少記憶來判斷一件事要花多長時間。當你回憶起在可怕、新奇的情況下發生的事情時,會覺得過了很久,因為它們給你留下了強烈的回憶。

2020年的問題是,我們都處於封鎖狀態。儘管有壓力的事情佔據著我們的大腦,但其實這些不會給我們留下清晰的記憶,主要是因為我們一直待在一個地方。一切都模糊在一起,因為每一天本質上都像是前一天。所以當你回頭看的時候會想,我們已經被封鎖了多久了?今天是星期幾?

埃:你曾經說過我們人類90%是靈長類動物,10%是蜜蜂——我們有如同蜜蜂般不可思議的能力,為了人類的共同利益相互協作。看看這個國家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甚至在是否應該戴口罩這件事上存在分歧——你還像以前那樣認為嗎?

伊:我們絕對是極度社會化的生物,比地球上幾乎任何物種都要社會化。我們建立文明的方式基於對他人的巨大需求,我們是優秀的合作者。

也就是說,我們對群體內外的概念也很熟悉。我們在實驗室做了一些研究——把你放在核磁共振掃描儀裡,你會看到一隻手,而那隻手被注射器針頭刺傷了。即使不是你的手被刺傷,目擊也會激活你大腦的「疼痛矩陣」。這是共情的基礎,是感受別人痛苦的基礎,我們是極度共情的生物。

有趣的是:如果你給那隻手貼上一個標籤——比如,「基督徒」、「猶太人」、「穆斯林」、「印度人」、「無神論者」——看到那隻手又被刺傷了,大腦會更關心群體內部成員,而不是群體外部成員。

更有趣的是,上述概念真的具有可塑性,而且武斷。在另一個測試中,拋一枚硬幣,得到正面,你就是「奧古斯丁派」,得到反面,則是「查士丁尼派」——這些都是完全虛構的術語。但同樣,大腦會更關心群體內部成員,即使是在一分鐘前剛剛決定你屬於哪個群體。

我們天生就是極度社會化的生物。但我們也認同群體,它可以產生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武斷,這似乎是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

圖源:unsplash


埃:你新書的大前提是,我們大腦的整個電路都受到外部刺激的影響。2020年所有的外部刺激這麼可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不是可以認為我們的大腦受到了創傷?

伊:無論2020年發生了什麼,都會不可挽回地塑造我們的大腦。2019年確實如此,2021年也將如此。我們可以稱之為創傷——或者說好聽點,它在塑造我們的大腦。

我們都窮盡一生讓自己對世界變得更有價值。今年發生的事情迫使我們所有人遠離最容易的道路,這正是大腦一直需要的。挑戰迫使它重新布線,並推動它做更多的事情。

人們退休之後,他們的世界會縮小,這對於大腦來說可能是最糟糕的事情。如果每個人都一直像2020年一樣生活,或許我們會變得更敏銳一點。


留言點讚關注

我們一起分享AI學習與發展的乾貨

如轉載,請後臺留言,遵守轉載規範

相關焦點

  • 最糟糕的一年?2020的所有混亂或許對我們的大腦有好處
    圖源:Getty Images新冠肺炎大流行帶來的壓力會對大腦造成無法挽回的破壞,類似這樣的言論,我們已經聽到過很多。但並不是每個人這麼悲觀,史丹福大學神經科學家大衛·伊格曼就說,這些混亂都可能對我們的大腦有好處。
  • 2020年,近百年來最糟糕的一年,庚子年撞上白元年
    轉眼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大半,很多人都說這是近百年來最糟糕的一年,僅僅2020年就足夠以後的歷史課本寫好幾頁了,雖然每一個庚子年都會有一些災害,但是2020年遇到的確實太多了。去年9月的澳大利亞大火,是百年都難得一見的森林大火,這場大火一連燒了幾個月,直到今年都沒有熄滅,就連大自然也看不下去了,在2020年1月15日澳大利亞多地就開始下起了瓢潑大雨。一月的時候位於菲律賓的塔阿爾火山爆發,火山灰直衝天際,並且還伴隨著閃電,場面像極了電影中的特效鏡頭。
  • 為什麼拖延對人們的大腦有好處?
    《參考消息》官方帳號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8月4日刊登題為《為什麼拖延對我們的大腦有好處》的文章,現將文章摘編如下:我們所有人都曾聽到過發自內心的促使我們拖延的聲音,這一習性推遲了我們本該從現在起就做的事情。例如,據2018年3月的一項民調顯示,大概有近50%的人每天將工作拖延一個小時完成,有22%的人拖延兩個多小時完成。
  • 2020是美國歷史上最瘋狂的一年嗎?美媒:還有四個年份一樣很糟糕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網站10月6日發表題為《論美國歷史上最瘋狂的年份,2020年成為爭奪這一名號的五個年份之一》的文章,作者為佐伊·格林伯格。全文摘編如下: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已徹底顛覆了當代生活。大法官金斯伯格的去世引發了一場利益攸關的最高法院大戰。不久後,川普本人又感染了新冠病毒。
  • 2020年確實很糟糕,但這個世界依然值得你愛
    2020年,對於很多人來說是灰暗的一年。疾病,災難,死亡,絕望,混亂...提起2020,我們好像只能想到這些詞。有人一整年的計劃被徹底打亂,有人失去了親人朋友乃至生命,世界很多地方開始變得失控無序...
  • 精通多門語言,對你的大腦有什麼好處?
    精通多門語言,對你的大腦有什麼好處?發布時間: 2018-08-14 16:27 精通多門語言,對你的大腦有什麼好處
  • 法媒刊文:為什麼拖延對人們的大腦有好處?
    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8月4日刊登題為《為什麼拖延對我們的大腦有好處》的文章,現將文章摘編如下:我們所有人都曾聽到過發自內心的促使我們拖延的聲音,這一習性推遲了我們本該從現在起就做的事情。例如,據2018年3月的一項民調顯示,大概有近50%的人每天將工作拖延一個小時完成,有22%的人拖延兩個多小時完成。
  • 2020年網上最萌喵星人!過去混亂的一年,果然還是喵喵最治癒!
    最近,Boredpanda搜羅了一波2020年在網上萌化我們的喵星人。在過去混亂的一年中,這些喵喵溫暖了很多人。普斯科夫 - 莫斯科的火車在舊魯薩短暫停留,車上的一名乘務員正在給一隻叫Felix的喵咪餵食。
  • 2020最可怕,周二心情最糟糕!基於神經網絡的計算機情緒分析
    2020年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一年。雖然這樣的說法可能帶有很強的主觀意識,但根據科學的分析,的確是這樣的!這個分析方法就是「Hedonometer」,一種計算機化的情緒分析軟體,能夠評估我們的幸福和絕望指數。
  • 請回答2021|我們用什麼去迎接新的一年
    今年都是極為糟糕的一年。年初至年中的疫情,攪亂了所有人的生活。年末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巨星相繼離世,偶像紛紛塌房,一舉擊垮了很多人的精神大廈。因為這種糟糕,笑果文化甚至還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反跨年」晚會。我們不歡送2020。而是提前五天就開始催促它趕緊滾蛋。這一年,或許有些人幸運一些。
  • 2020年,或許是人類飛躍的一年
    2020年,不僅是我國,還包括實力最強大的美國,最近,美國宇航局做了大膽的計劃,要把人類再次送上月球,NASA開展了Artemis計劃(希臘女神,Aetemis是奧羅的孿生姐妹,月亮神本人),把人類送上月球表面,再送回地球,接著有足夠的經驗和測試去爭取一顆神奇的星球——火星。
  • 2020的糟糕,都被這條聖誕廣告治癒了
    每年的聖誕,都是人們情緒最為波動,最渴望回歸家庭的時刻。對向來糾結的英國人來說,除了新的一年即將到來的快樂,還要面臨的是送禮的壓力、家庭關係的壓力等等。雖然是廣告,卻總是能在好像有些糟糕的年末,給大家帶來溫暖和感動。
  • 誰是全球「最差遊客」?美國人自評「最糟糕」
    而就在一年前,美國第二大團購網站「生活社交」也有過類似的評選,當時的「冠軍」同樣是美國,「亞軍」則是中國。  美國遊客自稱「最糟糕」  人們對美國遊客的印象常常是吵鬧、粗野、肥胖,穿著稀奇古怪的衣服。Triposo對62個國家的700多名遊客進行了訪談,結果顯示,33%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是最糟糕的遊客。
  • 在此時此刻,是你的大腦在控制你,還是你在控制大腦?
    人類是大腦的「傀儡」?到底是誰在控制誰?你有想過嗎?我們都說高考是人的一生最為公平的一次競爭,其實從人出生的一瞬間開始,人的一生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因為我們的身體條件各不相同,所處的環境也是不同的,我們的一生當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追求。
  • 若從正確視角看待,2020年亦是佳音頻傳的一年
    2020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糟糕的時期,這句話很快就成為新聞界的陳詞濫調。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儘快從這場噩夢中醒來,回歸到「正常」且充滿陽光現實生活中去呢?人們是如此渴望能儘早結束。
  • 思維混亂,是因為大腦沒有結構
    因為第二組數據更符合我們大腦的使用習慣,數字與數字之間有清晰的邏輯和結構。 我們大腦處理信息有2個規律: 太多的信息記不住 喜歡有規律的信息 可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人口若懸河的和你講了半天,他說的每個字你都聽得懂,然而組合在一起,你並不知道他想說什麼,內容沒有邏輯,語句沒有重點,就像剛才那一串雜亂的數字...
  • 音樂給大腦的好處有多少?
    演奏音樂使大腦信息傳遞更快,左右半球全腦協同,在運動能力、效率、創意、執行力等各方面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全腦開發行業中經常有人講:音樂能開啟右腦,可以讓孩子具有超感官能力。冥想也與松果體的活動和功能有高度的相關性。研究顯示,運用特定頻率的腦波共振音頻,進入深度冥想狀態,松果體就會變得高度活躍。激活松果體,可以運用最先進的腦波音頻技術在短時間內達到,根本不需要經過多年的冥想修煉。
  • 美國的十字路口|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的疫情應對太糟糕
    【編者按】2020年初,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把全球經濟推入危機之中。為應對疫情衝擊,美聯儲採取了激進的「零利率+無限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美國國會通過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的財政紓困政策,極力避免經濟與金融市場陷入無序與混亂之中。大規模刺激為市場注入了大量流動性,美國股市、債市、樓市均創下歷史新高。
  • 大腦只開發了10%?當大腦應用達百分百,我們迎來的或許只有癲癇
    人的大腦目前只開發了10%?一旦我們大腦的應用能夠達到百分百,我們就能夠變得比現在成功、優秀幾十倍或者幾百倍。這個傳言究竟是怎麼來的,據能夠查找到的資料顯示,有可能是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說過一句「目前普通人只發揮了其潛在智能的10%.」而某位記者在報導時直接寫成:「普通人的大腦只開發了10%.」
  • 2020年將是最熱的一年?全球氣溫疑在失控
    冰天雪地之下,應是寸草不生,為何會有藻類生物生長?對於這個問題,不言而喻,隨著去全球氣候變暖,南極洲的永凍土層出現融化的跡象,土層之下的種子再次感受到陽光的「召喚」,吸收熱量、萌芽、破土而出。這似乎是一個正常的自然景象,但是其中卻蘊含著一個重大危機:溫室效應正在逐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