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的完美藉口!科學家找到拖延症基因 且只影響女性

2020-12-05 健康一線視頻網

明明上午可以做完的事情非要拖到第二天,很多拖延症患者一邊做著周詳的計劃安排,一邊大呼道理我都懂就是不願行動。人們常常認為拖延只是一種懶的表現,但最近德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基因可能才是拖延症的罪魁禍首,並且只對女性產生影響。

微博截圖

本次研究的主力人員是德國波鴻大學的Erhan Genc博士,多年來他致力於研究拖延症與大腦之間的關係。之前對拖延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與生理層面的相互影響。而此次研究發現,部分拖延症可能是由遺傳基因導致的。該研究結果發表在《社會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雜誌上。

DOI:https://doi.org/10.1093/scan/nsz049

TH基因控制著拖延症?

此前Genc團隊研究發現,大腦中參與情緒處理的杏仁核區域越大的人,就越容易產生放棄的衝動。研究人員在先前的研究基礎上調查了280名健康的成年人數據,試圖找到影響杏仁核的基因模式。

有拖延症的人與無拖延症的人的杏仁核大小對比

研究人員進行基因測試後發現了一個叫做TH的基因。該基因負責編碼酪氨酸羥化酶,它的表達量決定了大腦中包括多巴胺在內的各種兒茶酚胺遞質的數量。

除了此以外,研究人員還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決策相關行動控制(AOD)來衡量遺傳與個體間拖延症差異的關係,AOD得分越低,就表示越容易拖延。

Genc博士認為:「雖然我們還不能確定這是一種因果關係,但是我們發現拖延傾向與調節大腦中多巴胺的基因存在某種聯繫,至少在女性中是這樣的。」

拖延症也有性別歧視?

基因檢測結果發現,攜帶TH兩個拷貝的女性比那些有替代基因的女性產生更多的多巴胺,而且她們做事也更拖沓。如果女性兩條染色體中TH基因缺少一個T鹼基,女性就更易拖延。而攜帶兩個C鹼基的女性,她們的行動能力與執行能力更強。而男性的基因測試結果顯示,TH基因的改變並沒有對AOD分數產生顯著的影響。

由於基因活性改變,進而導致多巴胺發生改變。Genc博士指出,多巴胺不僅與快感生產有關,還與「認知靈活性」緊密聯繫。認知靈活性是一種同時處理許多不同想法或瞬間轉換思維的能力。雖然這對一心多用很有幫助,但研究小組認為,這也可能讓人更容易分心。

雌性激素是影響女性拖延症的關鍵?

目前還不能說這些基因變異「導致」女性的拖延症,但研究小組計劃進一步研究這種聯繫。研究人員還想研究另一種基因相關的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對動作控制的影響。

2000年,《神經科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雌激素缺乏會導致大腦中多巴胺細胞死亡。

Genc博士說:「TH基因和女性拖延症之間的關係還沒有完全了解,但是女性的雌激素似乎發揮了作用。女性可能更容易受到由雌激素引起的多巴胺基因差異的影響,而雌激素反過來又反映在行為上。」

研究人員下一步工作可能是確定雌激素對TH基因的影響程度,從而確定雌激素對拖延症的影響程度。

拖延症還需要繼續研究。但是,對於女性來說,她們找到了一個基因上的「藉口」。

參考資料:

[1] Can we blame procrastination on our genes?

[2] Genetic contribution to distractibility helps explain procrastination

[3] Why Do We Procrastinate? Scientists Pinpoint 2 Explanations in the Brain

相關焦點

  • 拖延症有救了?科學家為你找到了「藉口」!
    2020年1月,有英國研究學者通過問卷調查形式詢問10000受訪人群是否會有拖延習慣,只有15.6%的人聲稱永遠不會拖延,超過84%的人有拖延習慣。換句話說,我們認識的人中大部分或多或少都會有拖延。男性和女性在各個年齡段都受到的影響大致相同,拖延症是我們所有人都面對的問題。
  • 拖延症基因找到了!多巴胺分泌多的女性更容易拖延
    當你還在為拖延自責時,科學家已經為你準備好了「藉口」。發表在《社會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拖延傾向可能是受基因控制的,拖延症相關的控制通路與大腦中的多巴胺釋放有關。德國波鴻大學的Erhan Genc等人找到了影響大腦多巴胺釋放的基因,該基因負責編碼酪氨酸羥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它的表達量決定了大腦中包括多巴胺在內的各種兒茶酚胺遞質的數量。不過,TH基因似乎只對女性拖延產生了影響。
  • 拖延症的基因找到了 與多巴胺釋放有關 只影響女性
    當你還在為拖延自責時,科學家已經為你準備好了「藉口」。發表在《社會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拖延傾向可能是受基因控制的,拖延症相關的控制通路與大腦中的多巴胺釋放有關。  德國波鴻大學的Erhan Genc等人找到了影響大腦多巴胺釋放的基因,該基因負責編碼酪氨酸羥化酶(tyrosine
  • 雙語:拖延症基因找到了,只對女性有影響
    人們通常認為拖延症是一種選擇,而且這種讓人推遲必要工作的人格特點是懶惰的表現。   However, new research suggests that genes may play a role.   但有新研究表明這是受基因影響的。
  • 拖延症基因找到了!與大腦中的多巴胺釋放有關
    原標題:拖延症的基因找到了!當你還在為拖延自責時,科學家已經為你準備好了「藉口」。發表在《社會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拖延傾向可能是受基因控制的,拖延症相關的控制通路與大腦中的多巴胺釋放有關。
  • 拖延症基因真的存在 女性拖延從此有據可依
    儀器信息網訊 拖延症被定義為自願推遲完成某些目標的行為。雖然它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但它的遺傳學基礎卻鮮為人知。有數據表明,有拖延症的人不只是想簡單地拖延時間,而是很大程度上會受到自身對任務感覺的影響,例如多巴胺。
  • 「拖延症」是因為懶嗎?科學說,還真不是!
    這也是人們口中所俗稱的——拖 延 症調查發現,超過20%的美國成年人可能是長期拖延者(Ferrari, 2010; Block, 2003)。而這比例在學生群體中則更高,約有80%-95%的在校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拖延的問題,其中有50%的人認為長期拖延給自己造成了極大的困擾(O』Brien,2002; Day, Mensink, & O』Sullivan, 2000)。很多人認為,這種習慣性的拖延,是因為懶、因為缺乏時間管理的能力,或是因為有些人純粹不把他人的時間當時間。
  • 科學家最新研究:如果你愛拖延,可能你很快樂
    沒錯,我是一名拖延症患者,並為此困惑:這件事情,多少有點不受自己控制。但最近,我讀到了一位科學家的最新研究,這對於拖延症患者來說,簡直是最好的安慰劑。在最近一期《社會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上,德國波鴻大學(RUB)的Erhan Genc團隊發現了拖延症基因:TH基因。不過,這項研究還發現:TH基因似乎只對女性拖延產生影響。
  • 每個「拖延症」孩子的背後,都有天才的影子?
    但是,雖然拖延症人人都會犯,看起來行為也很相似,但實際上背後的原因並不相同。 我們要想「治療」孩子的拖延症,弄清「病因」很重要。總體來說,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心理原因 1.
  • 在家辦公呈現了一個扎人的真相:一如既往地懶著,一如既往的拖延
    ,任由拖延瓦解我們的意志,我們最終卻沉醉在懶惰和拖延症的美夢中享受著肥皂虛幻的安逸,拒絕睜開雙眼,拒絕動起來,「靜」成了我們的常態,最後我們抱怨時間不夠用,而時間都讓我們浪費在上網和發呆中......(1)藉口太多。
  • 初級會計職稱備考敗於拖延症?考生:我也不想,可基因不允許啊!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初級會計考生:我也不想拖延,可基因不允許啊!「我也不想拖延,可基因不允許啊!」當我們在為拖延症自責時,科學家為我們找了個好的理由。發表在《社會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拖延傾向可能是受基因控制的,拖延症相關的控制通路與大腦中的多巴胺釋放有關。
  • 利用「神經可塑性」,從根本上解決你的拖延症
    而且,根據科學家的說法,我絕非個例。信息成癮是真實存在的,拖延症是它的孿生兄弟。畢竟,當我可以坐下來刷劇看視頻的時候,我為什麼非要面對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呢?但拖延會導致消極的後果,導致你精神上過分疲勞,而且沒法按時完成任務,整個生活也亂糟糟的。我怎麼會對網絡這種東西上癮了呢?為了提高效率,我該如何是好呢?這兩個問題有著同樣的答案:神經可塑性。
  • 告別拖延症,收穫大把時間
    看到一本好書,恰好能解決我的困境——《再也不見,拖延症》,不僅從原理上進行闡述,更是從實際出發,講出了為什麼和怎麼做,讓我大受啟發。《再也不見,拖延症》是由帕梅拉·S.威加茨(Pamela S. Wiegartz)和凱文·L.焦爾科(Kevin L.
  • 英語詞彙:拖延症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詞彙:拖延症英文怎麼說? 2015-12-10 14:21 來源:參考消息 作者:   2015年轉眼只剩不到一個月,想想新年時下的決心,恐怕不少人會茫然、懊惱甚至自責,或者尋求種種理由為自己開脫,「拖延症」(procrastination)便是一條方便的藉口
  • 《行動力》:看完這本書,我發現了戰勝拖延症的秘密
    文丨淡淡翠你有拖延症嗎?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處於「假忙碌」狀態:感覺每天都有好多事要做,卻總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後一刻決不動手。以至於熬夜、焦慮,幾乎成了家常便飯。直到我遇到了這本書——《行動力》。當然,也有本身因逃避壓力、追求完美才拖延做事的人,剛好利用了這個做藉口,安慰自己:「不是我不想完成,是需要處理的消息太多。」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作者在書中,講了自己小學時的一次經歷。
  • 人性說:四張圖片看出你的拖延症有多強,我是代表利索的橙色
    拖延症已經成為了大部分人的標籤,作為一種新出現,並且在很短的時間裡面就傳染了大部分人得「疾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拖延症的症狀。這種「疾病」在近一段時間裡面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對拖延症的吐槽也成為了全新的宣洩方式。今天的人性說就來測試一下你的拖延症到底有多強,接下來讓我們進入測試吧。
  • 英語口語:拖延症英語怎麼說?
    今兒,咱們就正經滴裝X,談一談「拖延症」這檔事~   NO.1 神馬是「拖延症」?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並不是嚴格的心理學或醫學術語,而是用於描述人們拖延的行為和狀態。有人認為,這是一個近年來興起的網絡名詞,因為切合現代人的生活而流行開來。
  • 效率應用Procraster:拖延症的「終結者」
    與以往To Do類應用不同的是,這款應用每次只關注一件事情,並且會在完成期限之內不斷的提醒用戶,通過不斷的倒數計時以及特定位置提示,來提醒用戶完成任務。拖延症的「終結者」Procraster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專注」,提醒用戶每次只專注於一個重要的任務,並且通過不斷的提醒來有效治療當下十分流行的「拖延症」。
  • 我的拖延症全賴它?
    曾經有個調查說,大概有75%的人認為自己有一定程度的拖延症,有將近50%的人覺得自己的時間不知不覺就不夠用了。要我看,拖延症人群應該是100%。人人都患拖延症,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哪怕你平時再怎麼風馳電掣、雷厲風行。那什麼是拖延症?就是你明知道有些事情要做,但你就是拖著不想幹,同時心中還伴隨著強烈的焦慮感加負罪感。這其實是人性的一個弱點,跟從0到1和從1到N有些關係。拖延症就是在特別小的事情上也沒有從0到1的那樣一種狀態。
  • 一個公式拯救你的拖延症!
    《愛情公寓》裡面有句臺詞:「拖延症,是當代人一種常見的絕症」。 調查顯示,目前中國有86%的職場人和80%的大學生都患有「拖延症」,50%的人不到最後一刻,絕不開始工作;13%的人,沒有人催,不能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