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項新研究揭示:睡眠少,脾氣暴

2020-09-19 生命時報

有沒有感覺前一晚沒睡好,第二天整個人精神狀態都不好,甚至脾氣也會變得暴躁?這個現象現在有了研究支撐,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團隊將這一研究刊登在國際睡眠權威雜誌《睡眠》上。



該研究團隊讓202名大學生通過記日記的方式,將日常壓力和狀態記錄其中。結果發現,如果前一夜的睡眠比往常少,次日生氣的情況就會比以往更嚴重。研究團隊還找來147位社區居民,分為兩組,一組按照以往作息保持規律睡眠,另一組要求參與者在一周的某兩個晚上只睡5小時。最後,讓他們每天接觸一次刺激性噪音,評估其憤怒程度。

實驗發現,睡眠良好的人更能忍受噪音,生氣也較少。相比較,睡眠受限的人更容易對厭惡性噪音感到憤怒,這表明睡眠少會讓情緒變差。另有一項相關實驗表明,睡眠不足者在在線競技遊戲失利後,更容易發火。

愛荷華州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茲拉坦`克裡桑說:「研究結果強有力地證實了睡眠對情緒的影響。日記記錄結果還表明,睡眠不足十分影響日常生活,睡眠少時,下午更容易生氣。」 ▲ (李爽)

相關焦點

  • 新研究揭示腸道微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如何導致小鼠的睡眠中斷
    據外媒報導,腸道微生物組變化可能導致許多負面健康後果,其中包括睡眠不佳,最近的研究發現它與腸道細菌群落的改變之間的聯繫。日本筑波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正在進一步揭示這種聯繫,描述腸道微生物多樣性的大量減少如何導致小鼠的睡眠中斷。
  • 科學家首次實驗揭示睡眠有助於鞏固和加強新的記憶
    顯然,睡眠對學習和記憶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對於這一現象,究竟是什麼機制在起作用呢?紐約大學朗格醫學中心一項新的研究,首次以實證揭示睡眠有助於鞏固和加強新的記憶。  睡眠時大腦有點忙   如果你認為睡覺時大腦也在休息,那就錯了。實際上,它可有點忙。
  • 專家:別讓睡眠打亂了生物鐘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湃   江帆說,青少年就寢時間普遍延後;就寢時間延後與中小學生過早的上學時間有直接衝突;平時睡不夠,周末暴睡補,都影響青少年健康睡眠,並導致生物節律紊亂。  當下, 科學家揭示了調控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生物鐘讓人們的身體適應了每一天的各種變化。但如果生活方式與生物鐘要求的節律產生慢性不協調,則會導致身體出現各種疾病。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愛發火「得罪」幾大器官,3條經絡管住壞脾氣
    發脾氣除了受性格影響,還與疾病、生活習慣尤其是睡眠有關。近日,一項新研究就證實:睡不好可能是情緒管理差的因素。《生命時報》採訪專家,告訴你睡不好是怎麼影響情緒的,並教你一套方法管住壞脾氣。近日發表在睡眠領域知名期刊《睡眠(sleep)》的一項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會讓人脾氣變差。該研究由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和愛荷華州立大學共同完成。
  • 研究揭示了睡眠如何促進學習
    科學家們早就知道,良好的睡眠對我們學習新技能的能力有奇效。至於不同的睡眠階段所扮演的角色則不太清楚。特別是,對於快速眼動睡眠(REM)和非快速眼動睡眠(non-REM)的相關作用一直存在爭議,REM是做夢最多的階段,non-REM是無夢的。現在,一項由位於羅德島普羅維登斯市布朗大學認知、語言和心理科學系的心理學家進行的研究,提供了有助於解決這場爭論的重要線索。
  • 大型基因組研究揭示失眠機理
    日前,對人類基因組進行的兩項深入研究揭示,經常被歸咎於壓力或不良睡眠習慣的失眠症,可能與抑鬱症、心臟病以及其他生理疾病的關係更加密切。  「這兩項研究都做得非常出色。」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研究睡眠行為的心理學家Philip Gehrman表示。但是他強調,在將與失眠有關的基因聯繫轉化為針對患者的新療法之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 大型基因組研究揭示失眠機理—新聞—科學網
    大型基因組研究揭示失眠機理與抑鬱症、心血管疾病有關
  • 美國研究發現身體越對稱人越聰明 左撇子脾氣爆
    據新一期美國《智力》雜誌報導,美國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總結了14項有關身體對稱性的研究,共涉及1900人。其中越是對稱的人,智商越高。研究中所提及的身體對稱性,主要指成對器官的長度或寬度,如雙眼、左右手指、腳趾、胳膊等。這次研究表明,對稱性好的人智商高,身體對稱性可能是表徵智力差別的一項指標。」
  • 研究揭示睡眠剝奪影響人腦—新聞—科學網
    11月7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表的一項人體臨床研究發現,在睡眠剝奪後出現的認知退步可能由人腦內側顳葉內神經活動的減慢削弱驅動
  • 睡眠問題是青少年時期生物節律紊亂最重要的因素或表現之一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3位美國科學家揭示了調控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各種生命體體內存在一種生物鐘,能幫我們預知並適應每一天的周期規律。憑藉著非同尋常的精密性,生物鐘讓我們的身體適應了每一天的各種變化:它負責調節身體各種重要機能比如行為舉止、荷爾蒙水平、睡眠、體溫以及新陳代謝。當外部環境與生物鐘發生短暫衝突時,我們的健康會受到影響。
  • 一項遺傳學新研究揭示了人類基因組中隱藏著「暗物質」
    一項遺傳學新研究揭示了人類基因組中隱藏著「暗物質」  Emma Chou • 2020-03-12 14:02:05
  • 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顯示美國經濟造成630億美元損失由睡眠不足導致
    儘管這根源於一種良好的職業操守,但卻使我認為對睡眠的需求是一種軟弱的表現。如今在職場中我仍能看到有人持這樣的觀點。在辦公室為一個項目工作到很晚被視為是一種榮耀。問題是,少睡一個小時並不等於多做出一個小時的成績。很多時候情況恰恰相反。少睡一個小時,第二天的精神狀態、效率、健康和思考能力就會降低。埃裡克森教授的研究發現,表現優秀的人每天睡8小時36分鐘。
  • PLOS Biology:研究揭示肥胖與睡眠缺失之間的關係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睡眠質量差與肥胖風險的增加有關,因為睡眠質量差會放鬆對食慾的調節,進而導致更多的卡路裡攝取。 但本周發表在《PLOS biology》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這種反應的方向可能實際上是顛倒了。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和內華達大學裡諾分校的研究人員在對線蟲進行的研究中發現:並不是睡眠不足導致肥胖,而是體重過重會導致睡眠不足。
  • 研究解讀地球伽馬射線暴
    地球伽馬射線暴源頭可能位於海拔20千米的區域。
  • 伽馬射線爆發向你揭示線索
    這場極其迅猛的宇宙大爆發能夠為科學家提供新線索,進一步了解瀕死恆星如何變成黑洞。在7月26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研究人員詳述了他們的發現。研究論文主執筆人、馬裡蘭州大學天文學系助理研究員埃萊奧諾拉·特羅亞表示:「伽瑪射線爆發是一場極其重大的事件,與一顆質量相當於50顆太陽的恆星爆炸相關。如果依照所釋放的能量對宇宙中的爆炸進行排名,伽瑪射線暴僅次於「大爆炸」。
  • 《怪物獵人:世界》:新舊恐暴龍的區別 舊絲瓜就是傻白甜
    在前段時間《怪物獵人:世界》中加入了新怪物,就是小夥伴們所熟知的獸龍種怪物:恐暴龍—伊比路玖(絲瓜)。作為怪物獵人中最兇猛的獸龍種怪物,恐暴龍並不是第一次登場,在之前的怪物獵人3、P3、怪物獵人4(3DS)、怪物獵人X等幾個系列中都出場過。
  • 怪咖星球 | 當爆脾氣遇到暴脾氣,兩條鬣蜥當街鬥毆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25日報導,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南部博卡雷頓一家星巴克停車場外,由於車道被一對正在決鬥的鬣蜥「攔截」,該地交通一度陷入癱瘓狀態。阻礙交通的決鬥據了解,事發當時,該視頻的拍攝者Moskoff和他的朋友Sarah正準備駕車離開,突然看到路邊有兩條鬣蜥糾纏在一起打鬥。
  • 荷蘭一項研究顯示 女性更容易失眠
    來源標題:女性更容易失眠近日,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一項新研究顯示,在美國、英國和荷蘭,存在失眠問題的女性高於男性。研究團隊搜集2000年至2017年發表相關文獻,納入20萬符合研究的荷蘭人、47萬英國人和40萬美國人的數據,其中55%以上為成年女性。
  • 失眠/睡眠不足到底有哪些危害?看看這些研究吧!
    這一發現揭示了睡眠對於大腦細胞正常運轉的重要性。現代社會的發展導致了人們的睡眠時間越來越少,但是長期的深度失眠對於大腦的影響之前並沒有深入的研究。這項新的研究發表在J Neurosci上,為了維持最適的警戒性,大腦中的藍斑神經元(LCns)維持很高的代謝水平,在長期的失眠過程中其代謝水平更高。
  • 新研究發現,暖色調的夜間模式可能比藍光更不利於睡眠
    「夜間模式」的特點是將手機或電腦屏幕調到偏暖色調來幫助睡眠,但據英國《衛報》報導,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這項技術之下的基礎科學原理可能更加複雜。過去的一些研究表明,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是一種影響睡眠的激素。但由蒂姆·布朗博士領導、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的這項新研究表明,晚上看藍光、白天看暖光更自然。這可能是因為自然光在黃昏時實際上更藍。「我們的研究表明,認為藍光對生物鐘影響最大的普遍看法是錯誤的,實際上,與黃昏有關的藍光比同等亮度的白光或黃光的影響更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