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考古學的角度講,地球上一些生命的保持,不但能夠突破高溫高壓,陰冷潮溼,以及缺氧,或者凍結的環境而得以存活,甚至還能夠突破時間這一「禁區」,活到令人難以置信的足夠長的時間,當然,這種情況往往發生在一些特殊的環境下。
20世紀40年代,在南美洲墨西哥,原有地質專家在進行礦床勘探時,在原油礦床中發現了正在進行冬眠的青蛙,當這隻青蛙在剛被挖出來的時候,他居然是活的,皮膚呈現灰黑色,身體柔軟且富有彈性,動彈數下,直到兩天後才死去。經過勘探確認,該礦床是在大約200萬年前時形成的。也就是說,這隻青蛙在冬眠的狀態中已經活過了至少200萬歲。
無獨有偶,20世紀80年代,在法國巴黎城郊鄉,有個打石頭的工人,他在地下40米的石灰巖中挖掘出了一塊大石頭,當他用工具將這塊石頭劈開,沒想到,這麼一劈,居然劈出了藏在石頭裡的依舊活著的蟾蜍,而且有四隻。這些蟾蜍緊挨著,各居一個巢穴。這些蟾蜍被從石頭中取出來以後,它們還能夠在地上爬行。有生物學家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刻取出生物標本對比,科學家對該石灰層進行專業勘查後,確認了周圍巖石出現的時間至少在100萬年以上。也就是說,這四隻蟾蜍實際至少已經有著100萬歲的超級年齡了。真箇達到「壽比南山」可與「天齊」的神話境界了。
還有,在1957年,蘇聯也曾在西伯利亞的凍土層發現18條來自2000多年前的活蚯蚓。
關於生命突破時間「禁區」的歷史考古特殊事件,在我國國內也有案例。
我們的古人曾流傳下這樣的俗語「千年的王八萬年龜」,也就是說,在古人眼裡,烏龜的壽命可以活得超級長壽,甚至於千萬年。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眾所周知,正常烏龜的生命至少可以活20年,但能活上百年的已經實屬罕見。因此,在很多人看來,古人留下的「千年的王八萬年龜」這句俗語,在現實生活面前基本算是個偽命題。可惜,一切都有意外!後來,歷史考古學的一則發現,讓人們開始重新思考這一問題。
該事件的發生是這樣的,在廣東梅縣重修觀瀾亭的時候,人們意外發現石柱下竟然壓著一隻烏龜,這隻烏龜大約有3.7公斤重,而且是活的。當人們將石柱慢慢移開,這隻烏龜伸伸腿,眨眨眼,慢慢爬起來了。有人查閱地方志考證,此龜初墊於乾隆年間,距今至少已經有200多年的時間了。
在植物世界,我們同樣會發現一些活到突破時間「禁區」的生命,這種奇蹟,在種子方面發現較多。在植物學家看來,種子的壽命一般在15-100年之間,最長可以活到1000年。然而,這一結論被考古學屢次推翻,比如200年前的蓮子、大豆、高粱種子,甚至有在冰河期的桉樹種子,他們經過人類的精心培育,竟然也有會發芽生長的情況,而且還開花結果了。
二十世紀50年代,遼寧普蘭店出土了1200多年前的古蓮種子,歷經千年歲月,蓮子的殼已碳化,堅硬如卵石。而且日本也發現了2000多年前彌生時代的古蓮種子。而這兩種古蓮種子在種下後,都奇蹟般地「甦醒」抽發出新枝。
近幾年發生的事如,2017年5月7日,一盆由宋代時期的古蓮子培育而成的蓮葉被移種到杭州西湖邊的荷花池頭1號(杭州古巷名)的承香堂內進行公開展示,此事,吸引全國給第四面八方的遊客紛紛前來賞鮮圍觀!而該古蓮種子的獲得,是2014年10月,人們在宋朝遺蹟的一些陶瓷碎片中發現,當時一共發現了500多顆。
於是,就這樣,千萬年前的植物風貌就這麼神奇地呈現在人們眼前,無不令人驚嘆!
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它們以頑強的姿態在千萬年後被人們發現竟然還活著?從正常思維邏輯來講,這簡直是天方夜譚,人們想不明白,它們在與世隔絕的密閉空間是如何達到生命不滅這一奇蹟得以存活?如果破解了這些密碼,是不是對人類如何得長壽可以有很好的啟發和研究價值呢?
目前,科學家認為,這些被發現的千萬年前的青蛙、烏龜、蚯蚓等,甚至植物的種子,它們之所以會活出「天荒地老」的壽命,是因為它們在被深深禁錮於巖石或礦床等特定的環境下,內部環境的溫差變化不是很大,幾乎等於恆溫狀態,而且也不被外界打擾,並感不到四季的交替變化,因此,它們一直覺得自己在冬眠,就一直不醒,由於密不透風不透光,因此巖石及礦床內外部也幾乎不發生什麼水汽的蒸發交換,於是這些動物或植物種子就這樣在「不生不死」的休眠狀態下長期存活著,直到某天被外來打擾突然喚醒!
以青蛙為例,生物學家實現表明,氣溫平均每上升10度,青蛙的基礎代謝效果就會加快3倍,而若氣溫平均下降10度,青蛙的新陳代謝效果相應減半……因此,在適合青蛙冬眠的環境,或者氣溫再低點,正是青蛙可以活過百萬年的一大因素。還有科學家在這些活得超常的青蛙體內發現了甘油,科學家認為,正是青蛙在冬眠期體內生成了甘油,才能夠在特定休眠環境中持續活下去的又一生命支撐因素。
地球上的生命,總是會在人們不經意間創造某些難以想像的奇蹟,人們對於那些得以突破時間「禁區」的生命,得以活到超越生命長度的其中個別因素的解釋,雖然也有可能之處,但並非全部的答案,能夠支撐生命如此長久活下去的真正關鍵因素,還有待科學研究的進一步推進去揭開謎底。當這個謎題真正揭開的那一天,也許,離找到探索人類長壽課題答案的時日也就不怎麼遙遠了。
『文/淳幀通安,筆名宏羅,本文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歡迎留言、探討,感恩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