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成吉思汗陵墓被曝光 考古學者發現地底人造物

2020-11-24 中國新聞網

位於蒙古首都用不鏽鋼鑄成的重達250噸的成吉思汗雕像。

  

這座古代巖畫遺址位於鄂爾渾峽谷蒙古部落群附近。

  成吉思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徵服者,在這位十三世紀帝王去世時,他統御著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從西伯利亞延伸到印度,從朝鮮半島延伸到匈牙利。作為歷史上最傑出的帝王之一,成吉思汗重鑄了整個世界。儘管他已經去世了八百多年,但無數歷史學家和尋寶人仍在尋找他的墓穴。

  這位一生充滿傳奇的徵服者給世人留下了很多謎團,關於他的死因,歷史學家爭辯不休。一些歷史學家相信他因在戰場上負傷而死,另一些歷史學家則認為他從馬背上摔下之後死於疾病。更有傳說稱,成吉思汗是被他擄來當妃子的公主所殺害。相比起死因,他的葬身之地更是謎中之謎。據《蒙古秘史》記載,蒙古族曾經盛行「密葬」,蒙古皇族下葬後,先用幾百匹戰馬將墓上的地表踏平,再在上面種草植樹,而後派人長期守陵,一直到地表不露任何痕跡方可離開,知情者則會遭到殺戮。

  八百年來,儘管不留歷史痕跡的成吉思汗陵墓讓無數考古學家和探險隊吃盡了苦頭,但後人對於陵墓的痴迷熱情仍舊不減。

  一個由各個學科研究專家組成的美國考古團隊在徵得蒙古政府的同意後,利用沒有破壞性的科學探勘方法,實現了尋找成吉思汗墓的新突破。他們先是利用人本計算網絡高效找出衛星圖像上的奇特地點,運用各種尖端探測設備對該區域進行逐一搜索,藉助暴風雨的衝刷,最終幸運地發現了有關成吉思汗陵墓的蛛絲馬跡。

  不過,尋找成吉思汗陵墓的努力仍在繼續。

  尋找聖山——不兒罕合勒敦山

  近八百年來,無數的歷史、考古學者,想盡辦法,前進蒙古遼闊山區一探究竟,都無功而返。國家地理研究員艾伯特·林決定召集各個領域的專家,利用沒有破壞性的科學探勘方法,試圖解開這個八百年來懸而未決的謎底。

  此次的專家陣容十分強大,包括研究機器人領域專家、研究數據勘探專家、研究3D成像專家,甚至法律顧問專家,此外成員還包括國家地理學會考古專家弗雷德·希伯特博士和佐格特·奧其林·伊西鐸博士,而伊西鐸博士是研究蒙古史的世界權威。

  在翻閱了各種歷史資料之後,這個考古團隊決定前往蒙古的不兒罕合勒敦山尋找成吉思汗的陵墓。根據傳說,成吉思汗在八百年前曾下令,除王室成員外,禁止任何人進入不兒罕合勒敦山,據推測成吉思汗之所以禁止人民進入這片區域,是因為他認為這座聖山是他將來的長眠之處。

  在他眼中為何這座山如此重要呢?據傳,日後成為成吉思汗的年輕人鐵木真曾經被綁架他妻子孛兒帖的敵對部落追殺,朝不兒罕合勒敦山的方向逃去。他甩掉敵人,逃到那座山上,並將自己的命運交給了蒙古人的藍天之神騰格里,獲得了奮起反抗的力量,在山上待了三天後,他出發救回了他的妻子。

  關於這座山,十三世紀的伊爾汗國學者拉施德丁為團隊提供了另一條線索:他說成吉思汗有一天到聖山打獵時看見一棵單獨立著的樹,這棵樹讓他欣喜不已,他在樹下走了一個小時,並且下了一道命令,說這地方適合做他的墓地。

  從以往的探險報告分析,不兒罕合勒敦山可能位於肯特山脈的某個區域,在烏蘭巴託東北方160公裡處,位於伊金霍洛旗的「禁區」。

  利用網絡科技鎖定疑似陵墓

  在面對一萬兩千平方公裡的大地,完全沒有任何地圖、路標依據,還不能挖掘,尋找目標的難度相當大。不過,這次考古團隊在勘探陵墓之前,隊早已建立了一個人本計算網絡,並邀請世界各地的人幫忙尋找成吉思汗陵,團隊上傳了85000張由成像衛星地球之眼一號拍攝的高解析度照片到考古網站上與民眾分享,世界各地的民眾則通過仔細觀察這些照片,標出所有看似異常之處。

  有數百人在衛星地圖上標出了一個不尋常的長方形,輪廓呈直線是人造物的典型特徵。藉助他們在衛星地圖上的標記,考古團隊發現了一個歷史久遠的墳墓,儘管這座墳墓被考古團隊鑑定為是青銅器時代的墳墓,但團隊還是為之振奮,因為這證明了人本計算網絡的超高效率。

  還有人標出了一個奇特的地方,那座山位於北方90公裡處,恰好和本地傳說中的不兒罕合勒敦山的位置相符,位於兩條河的源頭,正好像《蒙古秘史》所描述的不兒罕合勒敦山那樣。在得到當地官方許可後,這支由31名專家組成的團隊在2011年夏天進入了傳說中的禁區。

  發現重要考古遺址——地底人造物

  考古團隊穿過禁區,來到位於肯特山脈西北部的不兒罕合勒敦山山腳,之前有無數探險隊按同樣的線索搜尋,最終卻空手而歸,

  在山腳下住宿一晚後,團隊決定上山搜尋,並將搜索範圍縮小到山的南邊,據專家介紹,在蒙古一切以太陽為尊,所以一切建築物都是朝南的,無論是墳墓和陵寢還是民宅大門都是朝南開。在這座山的東南面上有片高地,那片高地位於向陽的山坡上。穿過這片茂密的樹林後,團隊看到了一小片平坦的高地,並發現一座掛滿了藍色經幡的大神龕,這類神龕叫敖包,據傳能觸動人的靈魂。弗雷德·希伯特博士說:「我覺得這座神龕如果建於現代,其所在地早就被人視為聖地了。」這座神龕似乎給了考古隊一條線索,因為敖包的存在暗示著曾有人來這偏遠的地方祭拜。

  考古團隊在此地還找到一些焦黑的木頭和陶器的碎片,專家推測,這些木頭可能是被火燒過的森林留下的或是被燒毀的建築木料。林地每到冬天必定結凍,地下水等位於地底的東西就會被推上來,陶器的碎片就是被推上地底表面的。

  「我們在找呈直線排列的物體,我們查看了一圈,發現了排成直線的巖石。」希伯特博士說。考古團隊通過電磁測量儀判斷出這塊巖石異常,並且繪出了地底人造物的圖像。電磁勘察作業結果繪製的平面圖顯示,這是一個很大的人造結構。巖床上的所有東西都是人造物,和牆壁、墓室一樣帶有異常磁性。資料證實團隊所發現的巖石排成了直線。這片人造結構比原先預想的還要大。而過去曾有探險家指出,這片奇特的巖層可能是帝王陵寢的遺蹟。

  一場暴風雨衝出巨大墳墓

  考古團隊更大的突破在於一場暴風雨過後的發現。暴風雨後,考古團隊再次上山,卻意外發現衝刷出用於陶製屋頂邊緣的陶磚,陶磚的背面還留下了制磚工匠指紋。暴風雨後的意外發現讓考古團隊興奮不已,希伯特博士表示:「我們發現了這座巨大的墳墓,其結構和寺廟相似,這面山坡處處都是文物,這座山極有可能是聖山。從地理學角度和我們找到的文獻來看,這個推測是合理的,這個地方就位於如今仍禁止一般人出入的禁區中央。」

  當考古團隊凱旋後,他們將在勘探中所獲取的文物拿到加利福尼亞大學實驗室進行檢測。八個月後,對木頭和陶磚的熱釋光測年和碳測年結果出爐,木頭是742年前的,介於1219年到1275年之間,正是成吉思汗時代的文物。

  「當我們擴大搜索範圍,仔細排查,我們發現了成百上千的手工藝品散在地表面。當時我們就意識到這些東西肯定是非同尋常的。」希伯特博士說。一旦這些研究結果被證實,這將是八百年來對成吉思汗陵墓遺址首次有科學依據的推測。

  考古團隊推斷,一號考古遺址內有十三世紀蒙古廟宇的遺蹟,其下方是一座引人注目的建築,新證據顯示這位傑出的蒙古領袖確實回過故土,而團隊也認為這個地方必須受到保護。

  儘管要解開成吉思汗陵墓之謎還言之過早,但正如艾伯特·林所說,與這一考古項目相關的任何考古結果都可能為我們所遺失的文化遺產提供重要的線索。

  盜墓猖獗給下一步勘探添堵

  尋找成吉思汗陵墓的計劃仍在繼續,但下一步並不容易,因為那個地方仍是高度限制進入的禁區,考古團隊正跟一些有任何成吉思汗陵墓發現的專家合作。「我們不想挖掘那塊遺址,」林說,「我們認為這個地方應該像一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遺產保護區那樣受到保護,確保寺廟和該區域不被掠奪和破壞。」這一想法也得到了其他項目考古學家和蒙古官員的認同。蒙古文化部長奧雲格日勒也表示:「在每個人心中,我們已經將那個地方定為蒙古最重要遺址。」

  不過,烏蘭巴託國立大學教授艾德尼巴特擔憂,蒙古盜墓現象越來越嚴重,很多中間商駕車到一些農村,僱傭當地人挖墓,而挖走的手工藝品被偷運出蒙古賣到其他國家。「不太可能算出究竟有多少墓穴被掠奪,但肯定有數千座。我們所了解的是情況變得越來越糟。」他說。 (鄧鑫)

相關焦點

  • 美國專家找到成吉思汗墓陵,發生一件怪事,專家至今無法解釋
    ,甚至令歐洲人都膽顫的人物,那就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波斯歷史學家費志尼在《世界徵服者史》曾說過:「即使是亞歷山大在世,他也不得不尊成吉思汗為老師。」,便不斷地發動對外戰爭,其徵服地域之遼闊,真是前所未有,去世之前還在想著徵服西夏值得注意的是,成吉思汗之所以成為一代「王者」,實際上也是深受小時候的影響,根據史料記載,成吉思汗出生於金朝世宗大定二年,幼年時期,由於父親被殺害,導致部落分散,甚至因為利益問題,致使戰爭不斷,從而讓成吉思汗從小立志統一蒙古,成年之後,便憑藉自身能力逐漸勢力,並一步一步擊敗對手,成為蒙古時期最為勇猛的人物,最後建號稱汗
  • 專家稱成吉思汗死於四川道孚:當地找到木雅人
    成吉思汗陵墓到底在何處?昨日,這個被稱為世界考古史上的超級迷團有了「新版本」:中國著名佛教考古學家、原龍門石窟研究所所長、甘孜州「蒙古史跡調查小組」特聘專家溫玉成教授表示,經過兩年多的實地調查和研究,他率領的調查組專家確認:成吉思汗死於「木雅噶」,今甘孜州道孚縣協德鄉境內。「陵墓藏身在海拔4100—4600米的高山和草地上。
  • 專家尋找成吉思汗陵,竟多次發生意外之事,至今科學家都難以解釋
    那麼,成吉思汗死後,究竟被葬在了哪裡,為何其陵墓會讓一眾探險隊望而卻步呢?作為蒙古帝國曾經的統治者,成吉思汗在其死後依舊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坊間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即:任何挖掘其陵墓者,最後,都會受到詛咒。可以說,也正是有這樣一條真假不明的詛咒,成吉思汗陵墓才能在八百年間免遭盜墓者的洗劫。
  • 揭曉千古之謎 成吉思汗西徵路線被「鎖定」
    「對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新忽熱古城的考古調查發現,該城就是《蒙古秘史》中記載的兀剌海城,也就是成吉思汗從漠北南下,6次徵伐西夏中每次第一個攻克的城池。」11月21日,自治區文物局文物處處長王大方介紹。他說,古城身份的確定,對於破解困擾史學界多年的成吉思汗西徵路線,將起到「鑰匙」的作用。
  • 這本書奇書失傳已久,當地人:其咒語解釋了成吉思汗的秘密
    成吉思汗粉絲都把他奉為千古一帝,甚至是神。在阿拉伯世界、基督教世界、中亞、西藏、印度等地都有成吉思汗是神的轉世的說法(金剛手菩薩)。另一方面,在反對成吉思汗人的心中,只有兩個字:殘暴。但不管是擁汗派還是反汗派都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成吉思汗有一種神的力量。
  • 象兵阻擋成吉思汗取印度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後,曾多次發動徵服戰爭,徵服地域西達黑海海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建立了橫跨歐亞兩洲的帝國。但令人疑惑的是蒙古的鐵騎唯獨沒有侵佔離自己較近的印度國。歷史上有很多學者對此提出了見解。 八剌率領的兩萬蒙古軍進入印度境內,沿途攻下了一些城市,但始終未找到扎蘭丁的蹤跡。
  • 成吉思汗墓的守護者真的存在嗎?揭秘蒙古死亡蠕蟲
    水族館的工作人員發現,館內某個魚缸裡的珊瑚經常莫名其妙地受到破壞,有的珊瑚甚至被切成了兩半,除此之外,魚缸裡的魚類也慢慢變少,但無論工作人員怎麼努力,都找不到魚類的殘骸,它們就像在一夜之內人間蒸發了一樣。
  •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是成吉思汗帶去的嗎?理由很可笑!
    鼠疫 患了鼠疫的人,死時全身發黑,所以歐洲人稱呼鼠疫為黑死病。 更主要的是,黑死病對歐洲文明發展方向也產生了重大影響,西方學者認為它已成為「中世紀中期與晚期的分水嶺」、「標誌了中世紀的結束。」黑死病對中世紀歐洲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劇烈的衝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是什麼引發了黑死病?
  • (蟲恐勿入)成吉思汗墓的守護者真的存在嗎?揭秘蒙古死亡蠕蟲
    1922年,黃金家族首領、時任蒙古總理丹丁巴扎爾在一次宴會上醉酒後,繪聲繪色地講述了成吉思汗陵墓和它的守護者——蒙古死亡蠕蟲(蒙古語稱血蟲)的故事。在傳說中,蒙古死亡蠕蟲是一種體型巨大、隱藏在沙漠中的血紅色蟲子,人如果看到了它,就意味著離成吉思汗的陵墓不遠了。它們沒有眼睛,通過觸角感知獵物。白天,它們躲在沙丘之中,享受清涼的地下水,但一到夜裡,當它們感受到沙丘中獵物經過帶來的震動時,就會在沙子中迅速竄出,一口將獵物吞噬,拖到沙子之下,只需要幾秒的時間,便可令人從此人間蒸發。
  • 2019年英語六級翻譯熱點預測:成吉思汗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翻譯>正文2019年英語六級翻譯熱點預測:成吉思汗 2019-06-05 06:57 來源:
  • 王者榮耀 野區主宰者成吉思汗
    野區主宰有很多,但作為成吉思汗因為有二哈陪伴,無疑算是一個野區主宰。成吉思汗有坐騎二哈,彎弓射鵰輸出爆表,但是保命能力太差,所以對一些剛接觸遊戲的新手來說,並不喜歡用大汗主宰野區。首先我們看技能被動時候可以看出,成吉思汗的傷害主要來源於普攻和大招,當然還有被動,騎二哈能讓成吉思汗穿越草叢時獲得普攻傷害加成,同時射出兩支箭,每支65%傷害,而且只要穿越草叢就會獲得這個效果,大概有三秒維持時間,當然對於猥瑣流喜歡鑽草叢的寶寶們,這無疑是個好被動技能。
  • 成吉思汗的三位直接繼承者
    成吉思汗的兒子們在他們之中瓜分地盤時從未想到要把定居民所在地區算在內,相應地,也從來沒有想到過要成為至高無上的中國皇帝、突厥斯坦可汗或波斯蘇丹。要成為上述統治者的繼承人的這種想法是從1260年起才開始萌發的,對成吉思汗的兒子們來說,這種想法是完全陌生的。確實,在他們心目中,對草原的瓜分絕對不會引起對成吉思汗帝國進行瓜分。這種分封將在「封地聯合」之下繼續保持著兄弟間的和諧。
  • 有一種魚叫「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魚分布於東南亞的各個淡水流域,例如亞洲的湄南河及湄公河流域等等。成吉思汗魚分布地域廣泛,但由於人為濫捕,野生種群數量顯著下降。這是因為成吉思汗魚在其原產為重要的食用魚,它目前正在遭受過度捕撈、棲息地喪失及汙染的威脅。因此,作為觀賞魚的情況也隨之降低。
  • 圖解蒙古戰役:成吉思汗西徵南侵,大獲全勝,悲情落幕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在拿下金國中京之後,迫於蒙古西翼的花剌子模的軍事壓力,他北返塞北,準備發動西徵戰役,索性將太行山以南的統軍之權交給了木華黎。花剌子模當時緊鄰蒙古西翼,為中亞第一大國。成吉思汗在攻破金國中京的同時,花剌子模曾經派遣使者希望互通貿易。
  • 牛頓寫原理不用英語與不許歌頌成吉思汗
    再來看聊聊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對歷史的顯著性,應該就如同牛頓《原理》對科學的顯著性。從小我們就學習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所以成吉思汗在我們的印象中是很牛的人物(對了,成吉思汗雖然很霸氣,我們感覺也很熟悉,但他不是元朝的皇帝;元朝的開國皇帝是他的孫子忽必烈)。
  • 成吉思汗西徵前準備不夠充分?為何會半路班師?
    成吉思汗稱 「愛子」使同樣認為自己是世界霸主的摩訶末感到不快。其實這是蒙古民族表示親切的一種特殊方式,蒙古人好以年齡和輩分稱父子,畢竟成吉思汗比摩訶末年長約二十歲。此時成吉思汗還是希望以和平方式發展與花剌子模的貿易。他還說: 「你邦的商人已至我處。
  • 成吉思汗西徵花剌子模,到底屠了多少人?
    拖雷:成吉思汗的幼子。脫忽察兒:成吉思汗的女婿。札蘭丁:摩訶末的兒子。#成吉思汗西徵攻下花剌子模首都撒馬爾罕城,活活追死花剌子模皇帝摩訶末後,為何還要大開殺戒?札蘭丁和他老爹不同,他年輕有勇氣,也非常有智慧,誓死將成吉思汗消滅在花剌子模;二是花剌子模的士兵和民眾,在札蘭丁的呼籲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團結,抵抗成吉思汗的勢力也越來越強。成吉思汗徵戰一生,非常清楚自己的處境,如果不能將敵人有效駕馭,那麼,他自己就很有可能回不到草原了。花剌子模太過於遼闊,城池也多若繁星,要想將這個強大的國家迅速吞併,最好的辦法就是屠城。
  • 「成吉思汗」是啥意思呢?歷史上有兩個成吉思汗,能力相差巨大
    有人認為,「鐵木真」就是「成吉思汗」。的確,一般上來說,可以認為「鐵木真」就是「成吉思汗」,二者可以劃等號。但嚴格來說,又不是那麼回事。因為,「鐵木真」是人名,全稱是「孛兒只斤·鐵木真」,他是蒙古族乞顏部人,蒙古第一代可汗,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 世界級考古謎團被揭開,佛祖釋迦牟尼的墓穴,終被發現與證實
    佛教作為世界四大宗教之一,其創始人釋迦牟尼死後的陵墓究竟位於何處,一直都是一個謎團。到了19世紀初,釋迦牟尼的陵墓和遺骨疑似被發現,這本應是一件好事,然而發現此事的人,卻蒙受了接近一個世紀的不白之冤,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大神集結成吉思汗3 細數神級玩家一百單八將
    歷經數年風雨,經典國戰網遊《成吉思汗3》深受數萬玩家熱捧,資料片「戰神集結」更是讓各路神級玩家齊聚一堂,一場場空前的戰事陸續爆發。「成吉思汗」系列自首部作品《成吉思汗》初登場至今,已經積累了數萬忠實玩家,並且其中英雄玩家輩出,不僅有戰場先驅,有運籌帷幄的神級軍師,更是有手握一方君臨天下的陣營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