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尋找成吉思汗陵,竟多次發生意外之事,至今科學家都難以解釋

2020-12-05 指點江山

提起成吉思汗,人們似乎總有道不盡的傳說和秘密。

波斯歷史學家費志尼,曾在其《世界徵服者史》中寫道:「即使是亞歷山大在世,他也不得不尊成吉思汗為老師。」確實,作為蒙古帝國的初代可汗,成吉思汗從登基開始,便不斷地發動對外戰爭,其徵服地域之遼闊,真是前所未有。直到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徵服西夏的途中去世。

但是,關於其墓地的具體位置,坊間流傳著許多說法。

那麼,成吉思汗死後,究竟被葬在了哪裡,為何其陵墓會讓一眾探險隊望而卻步呢?

作為蒙古帝國曾經的統治者,成吉思汗在其死後依舊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坊間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即:任何挖掘其陵墓者,最後,都會受到詛咒。可以說,也正是有這樣一條真假不明的詛咒,成吉思汗陵墓才能在八百年間免遭盜墓者的洗劫。

然而,這個神秘的詛咒大有應驗的跡象,話說,一支考古探險隊曾企圖找到成吉思汗陵,可是,就在他們即將成功之時,一條長達兩英裡長的牆壁擋住了他們的去路。根據當時的資料記載,這條長壁似有被盜挖過的跡象,探險隊在牆壁內側找到了兩具身首異處的屍骨。

據說,這兩具屍骨死因不明,看起來比較像盜挖墓穴之人的屍骨。可是,就在一眾人探查屍體之際,奇怪的事情又發生了。因為,在那條長牆中突然湧出了許多毒蛇,咬傷了一些考古隊的工作人員。除此之外,他們曾停放在山邊的車輛,也莫名其妙地從山坡滑落了下去。對此,至今科學家都難以解釋。

無獨有偶,一支由歷史學家和地理專家組成的美國考古探險隊,在2002年也開啟了找尋成吉思汗陵墓的旅程。他們在距蒙古首都烏蘭巴託兩百公裡的地方,嘗試挖掘了他們認為可能的陵墓地點。可是,就在這一切井然有序地進行之時,一連串意外發生的不幸事件使其突然決定放棄了這次挖掘行動。

雖然,這支考古隊伍之前已經得到了外蒙古政府的許可,但是,其探查和挖掘成吉思汗陵墓的行為,還是遭到了外蒙古總理的指責。因為,後者認為:「他們的行為驚擾到了蒙古人的祖先,褻瀆了其神聖的安息之地。」所以,出於意外和國家原因,這支考古隊最終停止了自己的挖掘行動。

其實,成吉思汗真正的陵墓位置,尚是未解之謎。目前,坊間流傳的說法認為:成吉思汗陵墓在完工之初,參與建設的千名士兵就遭到了屠殺,為的就是防止陵墓地點洩露。除此之外,另外八百名士兵也在返回蒙古時被殺,墓地更是被千匹戰馬踏平。

那麼,成吉思汗陵究竟在哪裡呢?

1225年,年近六十四歲高齡的成吉思汗開啟了徵服西夏的旅途。雖然,彼時勝利在望,可是,成吉思汗卻在徵討圍獵的過程中不幸受傷高燒不起,兩年之後病逝於六盤山。相傳,成吉思汗死後,子孫在距其墳地三十裡的地方插滿了箭簇,並派重兵把守了多年。

除了特殊的葬禮之外,成吉思汗的陵墓位置也十分神秘。據說,成吉思汗在1227年去世前,就曾下令要秘密處理自己的屍身,更不許任何人知道墓地的位置。此外,考古學家曾在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山脈附近發現了一座人工改造的大山,並推測這裡有可能就是成吉思汗的葬身陵墓。

關於這一說法,馬可波羅所著的《馬可·波羅遊記》亦有所提及。書中提到:「蒙古人在把君主靈柩運往阿勒泰山的途中,殺死了所有沿途遇到的人,而這些人都將成為君主的殉葬者。」所以,不難看出,書中所指的「君主」,大概就是成吉思汗本人。

另有一種說法認為,成吉思汗的陵墓應在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

這一說法也有史料佐證,據說,成吉思汗在世時,曾在肯特山上靜坐長思。因為,他喜歡這裡的環境,便對身旁的隨從說:「我死後就葬在這裡。」此外,南宋一文人的筆記中也有相關的記載,即:成吉思汗當年在西夏病逝後,遺體被運到了漠北的肯特山。

除此之外,古代文人在筆記中還詳細說明了成吉思汗的下葬過程,即:派士兵在地表挖深坑密葬,並將其遺體放入獨木棺內,即:將大樹中間掏空做成的棺材。隨後,再將獨木棺下葬,回填墓土,最後「萬馬踏平」。

目前,唯一被國家認可的成吉思汗陵,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甘德利草原上,陵園佔地約五萬平方米,整體輪廓似一隻展翅翱翔的雄鷹。陵園內部分為正殿、寢宮、東西殿等六個部分,雖然,設計極富蒙古元素,但是,因陵墓已經過多次遷移,其真實性依舊有待考證。

可以說,七百多年來,史學界有關成吉思汗陵具體位置的爭論和探討從未停止。而其一直未被找到的原因,無非是蒙元皇族奉行的死後密葬制度,即:帝王陵墓的真實位置不立標誌、不記入檔案,不向外界公布。但是,不管怎樣,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成吉思汗陵一定會被人所知。

參考資料:

【《元史·卷一本紀第一·太祖》 、《蒙古帝國史》、《蒙兀兒史記》】

相關焦點

  • 美國專家找到成吉思汗墓陵,發生一件怪事,專家至今無法解釋
    美國專家尋找成吉思汗陵,竟發生一件怪事,至今專家都無法解釋引言:天下地土寬廣,河水眾多,你們盡可以各自去擴大營盤,徵服邦國——成吉思汗眾所周知,在中國五千年的歲月長河中,湧現出不少舉世聞名的帝王,值得一說的是,在歷史中,除了秦始皇之外,實際上還有一位差點統一天下
  • 專家稱成吉思汗死於四川道孚:當地找到木雅人
    ■只有通過航測和航探才能確定準確位置  成吉思汗陵在甘孜州?  成吉思汗陵墓到底在何處?昨日,這個被稱為世界考古史上的超級迷團有了「新版本」:中國著名佛教考古學家、原龍門石窟研究所所長、甘孜州「蒙古史跡調查小組」特聘專家溫玉成教授表示,經過兩年多的實地調查和研究,他率領的調查組專家確認:成吉思汗死於「木雅噶」,今甘孜州道孚縣協德鄉境內。「陵墓藏身在海拔4100—4600米的高山和草地上。
  • 疑似成吉思汗陵墓被曝光 考古學者發現地底人造物
    更有傳說稱,成吉思汗是被他擄來當妃子的公主所殺害。相比起死因,他的葬身之地更是謎中之謎。據《蒙古秘史》記載,蒙古族曾經盛行「密葬」,蒙古皇族下葬後,先用幾百匹戰馬將墓上的地表踏平,再在上面種草植樹,而後派人長期守陵,一直到地表不露任何痕跡方可離開,知情者則會遭到殺戮。  八百年來,儘管不留歷史痕跡的成吉思汗陵墓讓無數考古學家和探險隊吃盡了苦頭,但後人對於陵墓的痴迷熱情仍舊不減。
  • 成吉思汗墓的守護者真的存在嗎?揭秘蒙古死亡蠕蟲
    2009年3月,英國的一間水族館發生了一起「靈異事件」。水族館的工作人員發現,館內某個魚缸裡的珊瑚經常莫名其妙地受到破壞,有的珊瑚甚至被切成了兩半,除此之外,魚缸裡的魚類也慢慢變少,但無論工作人員怎麼努力,都找不到魚類的殘骸,它們就像在一夜之內人間蒸發了一樣。
  • (蟲恐勿入)成吉思汗墓的守護者真的存在嗎?揭秘蒙古死亡蠕蟲
    2009年3月,英國的一間水族館發生了一起「靈異事件」。水族館的工作人員發現,館內某個魚缸裡的珊瑚經常莫名其妙地受到破壞,有的珊瑚甚至被切成了兩半,除此之外,魚缸裡的魚類也慢慢變少,但無論工作人員怎麼努力,都找不到魚類的殘骸,它們就像在一夜之內人間蒸發了一樣。
  • 中國10大最神秘的古墓,秦始皇陵榜首,至今不敢發掘
    帝王陵墓一直都是盜墓賊首選對象,為了防止墓穴被毀陪葬品被盜,想方設法的隱藏古墓。下葬時不留痕跡,而且還要在記載中造假。即使真被盜墓賊找到了,墓中機關重重,有命進去也沒命出來。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了中國十大神秘古墓,也是中國最危險的古墓,許多古墓至今不敢發掘,有的甚至連墓都找不著。
  • 成吉思汗西徵獲利多少?勢力擴張到中亞,得到意外好處
    對於大漠蒙古而言,成吉思汗對他們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如果不是成吉思汗,蒙古只會在分裂的部落戰爭中,互相攻伐,受金國控制。雖然統一的路途並不好走,成吉思汗還因此打了人生唯一一場敗仗。但是他依然用戰爭和聯盟的手段統一了蒙古,成為蒙古大汗。
  • 揭曉千古之謎 成吉思汗西徵路線被「鎖定」
    「對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新忽熱古城的考古調查發現,該城就是《蒙古秘史》中記載的兀剌海城,也就是成吉思汗從漠北南下,6次徵伐西夏中每次第一個攻克的城池。」11月21日,自治區文物局文物處處長王大方介紹。他說,古城身份的確定,對於破解困擾史學界多年的成吉思汗西徵路線,將起到「鑰匙」的作用。
  • 成吉思汗的近衛軍轉行成守靈人 明燈不滅八百年
    實際上,這裡是真正的寶地:全國六分之一的煤炭儲量,三分之一的天然氣儲量,世界四分之一的羊絨產量……更重要的是,這是因給成吉思汗守靈而得名的地方,具有深厚的文化傳統和歷史底蘊。正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展出的《成吉思汗八百年—鄂爾多斯蒙古族歷史文化展》,便以201件展品的規模展現了800年來蒙古族的歷史演變以及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的形成。
  • 女人拿成吉思汗馬鞭鑑定,張嘴就500萬,專家:你要站穩我估價了
    說到北方民族,成吉思汗可以說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是草原上人們推崇的對象。只用一個人的力量製造了蒙古鐵騎,當時橫穿亞歐大陸,硬是打出了一片天地。這種少數民族最終建立了元朝,其領土遼闊,古往今來屈指可數。而且成吉思汗這個名字也將永遠被歷史記住。
  • 「成吉思汗」是啥意思呢?歷史上有兩個成吉思汗,能力相差巨大
    而「成吉思汗」中的「汗」,是蒙古人對於他們最高統治者的尊稱,「成吉思」是汗位的修飾語。那麼,這個「成吉思」是什麼意思呢?目的可靠的解釋有四種,並且都各有道理,莫衷一是。按照《史集·部族志》的解釋,說蒙語中「成」是「堅強」的意思;「成吉思」是其複數,《通史簡編》也認為「成」是「剛強」,「吉思」是「多數」。因此「成吉思汗」是堅強的大汗的意思。
  • 成吉思汗西徵前準備不夠充分?為何會半路班師?
    成吉思汗為了生擒摩訶末,派大將哲別和速不臺對摩訶末窮追不捨,最後摩訶末逃到裏海一個小島上,於 12 月病死。他的兒子札蘭丁繼任花剌子模沙。與其父不同,札蘭丁力主集中所有軍隊勇敢抗擊蒙古軍隊。1221 年 11 月 24 日,札蘭丁在申河 ( 印度河) 遭遇成吉思汗蒙古大軍,發生激烈交戰,因勢單力薄不敵,縱身跳入河中。成吉思汗未下令再繼續追之。
  • 凡是與成吉思汗作對的人只有一死,為什麼札蘭丁卻是一個例外?
    見成吉思汗不準手下傷他,札蘭丁自是有恃無恐,橫刀立馬,直衝過來。蒙古軍經他這麼一衝竟有點不知所措,本能地後退幾步。就是這麼一丁點的機會,再看札蘭丁早已勒轉馬頭,從二十多尺的高崖縱身躍下。面對這悲壯的一幕,平素驍勇善戰的蒙古將士們都張大了嘴巴。成吉思汗也一時驚呆了,半天才脫口道:「寧死不屈,寧死不降,決不蒙辱,真丈夫也!」連忙縱馬峭崖,向下俯瞰。
  • 象兵阻擋成吉思汗取印度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後,曾多次發動徵服戰爭,徵服地域西達黑海海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建立了橫跨歐亞兩洲的帝國。但令人疑惑的是蒙古的鐵騎唯獨沒有侵佔離自己較近的印度國。歷史上有很多學者對此提出了見解。 八剌率領的兩萬蒙古軍進入印度境內,沿途攻下了一些城市,但始終未找到扎蘭丁的蹤跡。
  • 蒙古西徵時,當地人最懼怕成吉思汗的幼子,他攻陷的城池全部被屠
    公元1219年的秋天,成吉思汗帶著正妻孛兒帖所生的四個兒子西徵花剌子模,他的四個兒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和拖雷個個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人物,為成吉思汗徵服花剌子模立下了赫赫戰功。,當時花剌子模的國都玉龍傑赤就因為堅決反抗蒙古軍隊而被完全摧毀,而布哈拉等城市因為向蒙古人投降而得以保存。
  • 名列東亞十大名將之首,比成吉思汗都還猛,李舜臣到底憑什麼?
    中國春秋時期名將,傳下了《孫子兵法》的兵聖孫武,蒙古排在第三位,而開創了蒙古帝國,被譽為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則是排在第三位。這些人都是亞洲軍事史上的名人,隨便一個名字都是如雷貫耳,自然是有資格上榜的。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一個叫李舜臣的韓國人居然力壓力壓孫武、成吉思汗這些兵聖戰神,排在了東亞十大名將之首。那麼,這李舜臣到底是何方神聖?又憑什麼能成為東亞第一名將?
  • 成吉思汗統治的天下到底有多大?原來這些國家都曾是中國的
    2020-11-26 11:15:15 來源: 歷史上的人和事 舉報
  • 成吉思汗的攻心術有多厲害?僅僅一句話,就讓札木合舉兵反叛王汗
    合撒兒:成吉思汗的弟弟。成吉思汗和克烈部脫斡鄰勒王汗開戰後,被打得非常狼狽,直接被趕出了草原,進入茫茫的原始森林興安嶺中後,才得以生存下來。王汗的大軍撤退後,成吉思汗靠著驚人的毅力,一邊圍獵,一邊帶著僅僅只有2600人的隊伍,尋找棲身之所,最終流浪到了一個叫董哥澤(今貝爾加湖東面)的地方,才暫時安頓下來。
  • 成吉思汗有一方法,讓部下從不餓肚子,日軍欲效仿,卻餓死5萬人
    在戰爭中,他們往往能穿越上千裡的無人區,在缺乏輜重部隊的情況下,取得旁人難以想像的業績。而蒙古人的補給方法,也被稱為成吉思汗式補給法。 成吉思汗補給法,其精髓在於「畜力行軍」與「掠奪」。 首先,蒙古人是馬背上的民族,他們在馬背上驅趕牛羊,在馬背上追逐水草,在馬背上打獵以及戰鬥。
  • 成吉思汗算不算中國人?如果不是,歷史上的這些事情都沒法解釋
    但認為成吉思汗是中國人的觀點似乎成了歷史定論。正史,包括《元史》、《明史》,都有這樣的認識。即使是那些大人物在列舉中國古代重要帝王時,也說:「秦皇漢武,文採不佳。唐宗宋祖,要遜為人。「成吉思汗,只知射鵰不識彎」,這怎麼解釋?現在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那就是說,當我們假設成吉思汗並非中國人時,結果會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