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聲明:本專欄根據真實歷史資料所寫,非虛構小說
本集主要人物表:
成吉思汗:本名鐵木真,乞顏部可汗。
脫斡鄰勒:克烈部王汗。
札木合:札答闌部首領,成吉思汗的結拜兄弟。
答裡臺:成吉思汗的親叔叔。
合撒兒:成吉思汗的弟弟。
成吉思汗和克烈部脫斡鄰勒王汗開戰後,被打得非常狼狽,直接被趕出了草原,進入茫茫的原始森林興安嶺中後,才得以生存下來。
王汗的大軍撤退後,成吉思汗靠著驚人的毅力,一邊圍獵,一邊帶著僅僅只有2600人的隊伍,尋找棲身之所,最終流浪到了一個叫董哥澤(今貝爾加湖東面)的地方,才暫時安頓下來。
此時的成吉思汗,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從此東躲西藏,過著膽戰心驚的日子;二是想辦法打敗王汗,讓自己成為草原上的霸主。
東躲西藏顯然不是一個英雄應該做的事,成吉思汗最終選擇了如何打敗王汗。
在自己兵力薄弱的情況下,成吉思汗要想反攻王汗,等於是天方夜譚。為此,他通過攻心戰,派使者前往克烈部,找到王汗後,重溫了父子結盟時的溫馨場景,讓這個時而兇殘,時而慈祥的老人暫時放下屠刀,給了成吉思汗一個喘息和休養生息的機會。
在和王汗的多年交往和合作中,成吉思汗知道,王汗就是一個言而無信之人,為此,他將削弱王汗力量的人選,放在了同樣經常言而無信,而且,手段更為陰險毒辣的札木合身上。
札木合和王汗兩人,都是小肚雞腸之人,只要有人從中挑唆,他們之間的隔閡就一定能會產生。成吉思汗決定投其所好,用攻心術,徹底讓他們反目成仇。
這是一件不太光明的事情,但也是戰術。成吉思汗雖然對人性沒有去研究過,但他已經具備了一個帝王應有的權謀。
為此,在使者前往克烈部的時候,成吉思汗特意交代,一定要給自己的好安答札木合帶去問候。
在《蒙古秘史》以及《元史》等歷史書籍中,都詳細記載了成吉思汗捎給札木合的這段冷嘲熱諷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