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聲明:本專欄根據真實歷史資料所寫,非虛構小說
本集主要人物表:
成吉思汗:本名鐵木真,乞顏部可汗。
札蘭丁:摩訶末的兒子。
失吉忽禿忽:大蒙古國最高斷事官。
#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一生真正的敵人,要數花剌子模的末代皇帝札蘭丁了。不過,成吉思汗在瓦解札蘭丁的力量時,卻不用一兵一卒,而是僅僅用了幾封信。
札蘭丁成為花剌子模新的皇帝後,面對滿目瘡痍的國家,十分悲痛,同時也不斷召集舊部,決定和成吉思汗決一死戰。
最開始時,成吉思汗並未將這個年輕的花剌子模新皇帝放在眼中,畢竟,花剌子模的大部分城池,都已經臣服在蒙古騎兵的彎刀之下。因此,當接到札蘭丁要與蒙古騎兵決戰的挑戰書後,成吉思汗僅僅派遣失吉忽禿忽帶領三萬人馬,與札蘭丁的七萬人馬決戰。
蒙古騎兵馳騁疆場,大部分勝利也都是以少勝多,三萬人馬足夠對付敵人的七萬人馬了。
成吉思汗的狂妄付出了代價,當失吉忽禿忽的三萬人馬在八魯灣(今阿富汗喀布爾以北)被全殲的消息傳來後,成吉思汗徹底震驚了。這是蒙古騎兵的恥辱,成吉思汗自稱霸草原以來,從來就沒有遭遇過如此慘敗。
就在手下將領們十分憤怒,覺得失吉忽禿忽無能的時候,成吉思汗的處理方式,讓人十分欽佩。
在駕馭失吉忽禿忽上,成吉思汗並未對他進行嚴加懲罰,而是不動聲色地說道:「失吉忽禿忽以前總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沒有受到任何挫折。現在,他終於知道失敗是什麼滋味了,以後會變得聰明起來。」
按理說,一個將軍將自己的三萬人馬葬送,無論遇到任何一個主帥,也不會輕易將其放過,可成吉思汗這樣做,有自己的目的,就是要一直打勝仗的將軍們,不要放鬆警惕,敵人永遠都比自己想像的要強大。
為了讓手下的將領們今後不要發生類似的錯誤,成吉思汗親自帶領將領們,到八魯灣實地查看了地形,並指出失吉忽禿忽失敗的重要原因,那就是選擇的作戰地形根本不適合騎兵作戰,而且,軍隊到了一個窪地上後,由於敵人人數眾多,很容易就被圍住,通過步兵圍困,騎兵突擊的方式,就必敗無疑。
成吉思汗之所以用失吉忽禿忽作為案例,不僅是提醒自己,也是給手下將領們敲警鐘,如果下次誰再發生全軍覆沒的慘劇,可能就會受到嚴罰了。
查看了札蘭丁當時指揮作戰的戰場後,成吉思汗在佩服札蘭丁的同時,也找到了駕馭他的方法,那就是瓦解他的力量。